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华为、嘉楠相继转单,中芯国际14nm工艺如何助力国产替代?

章鹰观察 ? 来源:电子发烧友原创 ? 作者:章鹰 ? 2020-04-16 09:05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本文原创!作者:章鹰 ,电子发烧友执行副主编。

4月以来,中芯国际好消息不断,业内人士称,中芯国际与嘉楠科技合作的14nm挖矿机芯片已经完成测试,计划在2020年第二季度量产出货。此外,华为海思1月份给中芯国际下单,最近业内传出,华为旗下荣耀发表Play 4T系列手机,该产品搭载了中芯国际生产的麒麟710A处理器,投射出中芯国际14纳米量产能力持续成长。

近日,海外媒体报道,三星3nm工艺量产时间可能已经延期至2022年。三星原计划2021年初量产3nm, 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三星预期时间可能已经延期至2022年,业内消息人士指出,这并非工艺制造上的延迟,而是因为EUV光刻机等关键设备在物流上的延迟所致。此外,全球代工龙头企业台积电也因为疫情原因,半导体装备及安装人员都无法按期完成,原计划在6月份风险试产的3nm FinFET工艺,试产时间将延期到10月份。

台积电、三星等晶圆代工巨头,晶圆代工制程迭代放缓,制程进步时间明显拉长,给中芯国际追赶提供了有利时机。还有,美国对中国持续发动科技战,路透社3月底报道,美国特朗普政府高级官员同意对华为采取新措施,以限制华为芯片的全球供应链,其中可能包括一些关键的产业链厂商。据悉,此次禁令主要是通过限制使用美国技术、零件的外国供应商来实现,台积电很有可能位列其中。

拓墣研究所最新发布2020年第一季度全球晶圆代工前十厂商的排名、营收和同比增长情况,显示排名第四的中芯国际营收同比增长了26.8%。受惠于中国内需市场在CIS、PMIC、指纹识别与嵌入式存储器应用等产品的需求,产能利用率接近满载,营收喜人。

图片来自拓墣研究所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美国对中国集成电路技术及专利加深封锁,中国必须要加速国产替代。华为芯片设计能力出众,中芯国际主业是芯片制造,两家企业上下游合作有实力打造强大的产业链条。

中芯国际14nm工艺制程最新进展

在当前的全球半导体市场中,28nm已经产能过剩,7nm制程只用于智能手机和部分PC等小范围的尖端设备中,居于两者之间的14nm制程才是真正的中坚力量,承载着市场上绝大多数中高端芯片的制造。特别是在工业、汽车、物联网等行业,拥有庞大的市场空间。

台积电在2018年率先实现7nm量产,让台积电的市场份额持续上涨,市场支配地位日益稳固。但在事实上,台积电的14/16nm制程依然是其营收的主要来源,目前约占总营收的25%,Intel早在2014年就实现了14nm的量产,比三星和台积电都还要在早上一年,如今14nm的Intel处理器依然在桌面处理器市场中备受追捧。

图片来自Digtimes

中芯国际联合首席执行长梁孟松此前表示,中芯国际的14nm制程在2020年产能持续升高,预计3月份产能4000片,7月为9000片,12月达到1.5万片,中芯国际14nm产能提升将加速华为、嘉楠等中国公司芯片的国产化进程。

以麒麟710A处理器为例,采用中芯国际的14纳米FinFET工艺生产,上一代华为的麒麟710处理器是由台积电生产。麒麟710处理器与麒麟710A处理器不同的地方,一是麒麟710主频为2.2GHz,710A为降级版,主频为2.0GHz,710是台积电12纳米工艺生产,710A则是中芯国际在2019年第4季度开始量产的14纳米工艺生产。

在2月财报会议上,梁孟松表示中芯国际公司正在研究开发N+1、N+2工艺,与中芯国际现有的14nm工艺相比,N+1性能提高了20%,功耗降低了57%,逻辑面积可以减少63%,整个SOC(片上系统)面积可以减少了55%。中芯国际表示,就功率和稳定性而言,N + 1可以与市场上的7nm工艺媲美。

“我们对N + 1的目标是低成本应用,相对于7纳米,它可以将成本降低约10%。因此,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应用程序。”中芯国际对媒体表示。

中芯国际在上海、北京、天津、深圳均拥有晶圆工厂,目前该公司可以提供最高的芯片工艺是14nm。

中芯国际14nm工艺量产三大意义

正威国际集团半导体事业群总裁、艾新教育创始人谢志峰博士对电子发烧友记者表示,中芯国际14nm工艺已经量产,国产替代意义重大。

笔者认为,首先,从国家战略切入,2019年第四季度中芯国际14nm量产成功,标志以其为代表的中国半导体公司开启属于中国科技创新的大时代。

第二、在全球半导体代工市场中,14nm制程主要用于中高端AP/SoC、GPU、HPC、高性能ASICFPGA等制造环节,这些场景正符合人工智能及物联网的核心应用需求,承载中国产业革命的科技基石。中芯国际的14nm崛起,正打开这一庞大的市场需求。

第三、中芯国际14nm量产对产业链上下游带来三大利好。首先,充分激发上游设备及材料端迎来国产替代加速,其次,下游终端应用客户比如华为,拥有芯片制造商的支持,有力于打破缺芯瓶颈,还有,中游封装端将获得来自上下游双方的需求升级。

谢志峰博士也特别提醒,比较台积电、三星等全球领先的晶圆代工企业,中国落后世界先进水平2代(约5年)。中芯国际的技术更迭了多代,依旧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差很多。同时,在规模上,中芯国际比台积电规模差10倍。从另外一方面,依赖中国市场对半导体芯片的庞大需求,中芯国际技术突破后,市场增长空间巨大。

中芯国际迈向新征程需要跨越两重障碍

北京大学上海微电子研究院颜重光教授对电子发烧友记者表示,中芯国际晶圆代工制程与台积电有2代差距。台积电已有超细微制程与前道精细封装技术!手机及5G需要的芯片已使用2.5D及3D的高密系统集成、高速、高频、三维、超细节距互联等新一代集成电路制造技术。

拓墣研究所的调研显示,2019年,全球Top10代工厂商统计图中,台积电大比例领先,市场份额占比超过了50%。而第二名的三星也增长到了19%左右,第三的格芯只有9%左右,第四的联电大约7%左右,中芯国际只有5%左右。我们可以明显看到,全球晶圆代工市场正呈现出强者恒强的局面。

台积电中国区业务发展副总经理陈平博士对媒体表示, 关于先进工艺方向,有三个关键因素:第一、传统的工艺萎缩,台积电今年要推出5nm,在今后要推出3nm、2nm,我们会沿着摩尔定律的方向继续前行。第二、3D异构集成,用不同的工艺技术做成的芯片,通过先进的封装技术整合在一起。第三、软硬件的共同优化,包括设计与工艺的共同优化,三轴一起发展,未来芯片工艺发展大有前景。以此为坐标轴,中芯国际追赶台积电,需要在后两个部分要全力提升,还有一点无法绕过的是,中芯国际距离台积电的产品性能尚有一些差距,在IP授权方面也存在很大的专利壁垒。

清华大学微纳电子学系主任、微电子研究所所长魏少军指出,中国芯片企业正在奋力追赶,中芯国际在2019年的研发支出约占销售收入的22%,但总额仅为6.87亿美元,与台积电还有很大差距。台积电通过高额的研发投入来获得先进技术和先进产品,再通过产品的竞争力获得更大的市场,台积电上调2019年资本支出,从年初的100亿上调到140-150亿美元,砸下巨资建设高端制程和充足产能,来抓住5G时代的市场机遇。

台积电在客户规模和种类上也远远超过中芯国际。台积电7纳米制程的客户遍布全球, 主要客户有苹果、华为海思、联发科高通英伟达、超微、赛灵思、比特大陆等知名企业。2019年营收,三成来自7纳米制程。台积电毛利率常年维持在50%,而中芯国际的毛利率则是20% 左右,这其中先进制程对毛利率的贡献最大。获利不高,也会影响公司在未来研发上的投入,增加了向高端芯片发展的难度。

中芯国际希望完全跳过10nm节点,直接过渡到7nm节点。据称,海思在台积电的客户名单上是利用EUV节点的。如果未来,中芯国际可以实现7nm工艺的试产,将会带来更广泛的增长空间。中芯国际认为,2020年,物联网、5G、智能消费品、人工智能及汽车电子将驱动晶圆代工的增长,乐见积极的成长动能和强劲的订单需求。

本文由电子发烧友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添加微信号elecfans999。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芯片
    +关注

    关注

    460

    文章

    52736

    浏览量

    444084
  • 中芯国际
    +关注

    关注

    27

    文章

    1442

    浏览量

    66525
  • 华为
    +关注

    关注

    216

    文章

    35293

    浏览量

    256959
  • 14nm
    +关注

    关注

    2

    文章

    135

    浏览量

    82783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超预期 科技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39.5%,达1.002亿美元

    新加坡时间2025年8月14日,加密货币挖矿领域的创新企业 科技 (NASDAQ: CAN ,以下简称“科技”或“公司”)公布了未经
    的头像 发表于 08-15 09:08 ?183次阅读

    LWH08T240FAD国产电源模块原位替代TI PTH08T240FAD

    设计,及其更有竞争力的成本优势,成为众多工程师和采购方在国产替代的理想选择,有效助力企业降低采购成本并提高供应链韧性。参数对比项目PTH08T240FAD(TI)LWH08T240
    发表于 07-17 09:30

    线上训练平台下载的文件,无法正常导入K230的SDCARD。请问该怎么解决

    线上训练平台下载的文件,无法正常导入K230的SDCARD 导入后只有一个空的文件夹,没有任何内容 请问该怎么解决,谢谢
    发表于 07-14 16:08

    堪智K230开发板试用体验】开箱+硬件介绍

    很高兴这次能获取到01studio的K230 CanMV板子试用。这款开发板基于勘智K230,虽然最近有传闻说要放弃其AI芯片业务,但是他们家的K230还是能称为一代经典的。下
    发表于 07-14 01:05

    堪智K230开发板试用体验】+03+巡线+舵机方向控制

    1、引言 感谢电子发烧友论坛给与的试用测评机会,感谢科技提供的01****科技(01Studio)CanMV K230 AI开发板,让我有机会去学习采用全新的多异构单元加速计算架构的K230
    发表于 07-01 23:03

    加密货币挖矿领域的创新企业科技宣布战略重组 终止AI芯片业务

    新加坡时间2025年6月23日, 加密货币挖矿领域的创新企业 科技 (纳斯达克股票代码: CAN ,以下简称“科技”或“公司”)宣布已启动战略重组,旨在聚焦其核心业务,即比特币
    的头像 发表于 06-24 17:30 ?2210次阅读

    紫光同携手贞光科技,助力汽车芯片国产替代,打破国外垄断

    在智能汽车产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车规级芯片的国产替代已成为中国汽车产业链自主可控的关键战役。作为国内汽车电子芯片领域的领军企业,??紫光同??与深耕汽车电子解决方案的??贞光科技??强强联合
    的头像 发表于 05-09 16:51 ?1304次阅读
    紫光同<b class='flag-5'>芯</b>携手贞光科技,<b class='flag-5'>助力</b>汽车芯片<b class='flag-5'>国产</b><b class='flag-5'>替代</b>,打破国外垄断

    突破14nm工艺壁垒:天准科技发布TB2000晶圆缺陷检测装备

    TB2000已正式通过厂内验证,将于SEMICON 2025展会天准展台(T0-117)现场正式发布。 这标志着公司半导体检测装备已具备14nm及以下先进制程的规模化量产检测能力。这是继TB1500突破40nm节点后,天准在高端检测装备
    的头像 发表于 03-26 14:40 ?460次阅读

    高精密基准源产品助力新能源和工业4.0国产替代

    高精密基准源产品助力新能源和工业4.0国产替代
    的头像 发表于 02-06 09:28 ?534次阅读
    高精密基准源产品<b class='flag-5'>助力</b>新能源和工业4.0<b class='flag-5'>国产</b><b class='flag-5'>替代</b>

    光纤怎么

    光纤转换为双光纤,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实现: 一、使用光纤耦合器 光纤耦合器是一种能够将两根或多根光纤连接在一起,使光信号在其中传输的器件。通过光纤耦合器,可以将两根
    的头像 发表于 01-16 09:53 ?1801次阅读

    科技与万得瑞携手达成合作

    近日,国科技(股票代码:688262)与北京万得瑞汽车技术有限公司(简称“万得瑞”)正式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致力于推动汽车安全技术的革新,并实现核心芯片的国产
    的头像 发表于 12-16 11:24 ?857次阅读

    中科银河国产替代之路

    最近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使得相关半导体领域贸易不确定性增强,国产芯片的自主可控产业链需求变得更加迫切,“国产替代”又成为了一个热门且关键的议题,这不仅是对技术限制的回应,也是
    的头像 发表于 12-11 16:38 ?1292次阅读
    中科银河<b class='flag-5'>芯</b>的<b class='flag-5'>国产</b><b class='flag-5'>替代</b>之路

    科技与万得瑞达成战略合作

    为共同推动汽车安全技术的革新,实现核心芯片的国产替代,国科技(股票代码:688262)与北京万得瑞汽车技术有限公司(简称“万得瑞”)
    的头像 发表于 12-04 13:42 ?736次阅读

    海科技32位MCU加速工业芯片国产替代

    随着国产高性能32位MCU的崛起,海科技凭借其在产品性能、可靠性、安全性和低功耗方面的优势,以及不断完善的开发生态,正逐步打破国际厂商的垄断地位。CS32系列MCU的多样化产品线,将进一步满足工业客户的差异化需求,提供更具性价
    的头像 发表于 11-14 15:00 ?1156次阅读
    <b class='flag-5'>芯</b>海科技32位MCU加速工业芯片<b class='flag-5'>国产</b><b class='flag-5'>替代</b>

    香蕉派开发板BPI-CanMV-K230D-Zero 科技 RISC-V开发板公开发售

    Banana Pi BPI-CanMV-K230D-Zero 公开发售[]() Banana Pi 与 科技继K210官方合作后,推出的最新的K230D的开源硬件产品。双方将紧密合作,共推
    发表于 11-05 1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