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美科学家设计新型通信系统架构,以协调和控制注入网络的电量

牵手一起梦 ? 来源:微锂电 ? 作者:佚名 ? 2020-04-15 14:35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的科学家正在开发一种系统,以协调和控制从小型装置向大型电网注入的太阳能。

该系统被根据发电容量延迟和可用性数据通过多种通信技术路由消息。系统使用的通信方法包括低功率无线个人局域网(LoWPAN);电力线通信(PLC);wifi网;微波访问的全球互操作性(WiMAX);以太网电缆;和光以太网系统。

NREL集团表示:“由于为每台光伏发电机组增加专用的通信硬件将非常耗费资金。因此我们尽可能多地使用现有的通信硬件,并使用智能路由算法在适当的延迟、带宽和网络安全保护水平上提供所需的信息。”

由于电力公司通常很少了解它们从分布式光伏系统接收多少太阳能,因此希望NREL项目将帮助他们获得更多可视性,并控制注入网络的电量。

研究人员表示,他们的混合系统将物联网技术与现有的通信设备结合起来。

NREL小组使用算法来简化与分布式生成系统相关的庞大数据集中的属性数量,并处理与统计信息主体明显不同的缺失值和“外围”数据点。根据通信系统的开发人员,这些算法还能够执行耗尽,异构功率数据的重建,推断,预测,归因和聚类。

研究人员认为,该算法“将允许仅使用发电机总数中一小部分的测量值,就可以随时准确地估算出分布式光伏发电总输出。”

该研究项目在论文《分布式光伏协调的机会混合通信系统》中提出,预计将分三个阶段进行。研究人员将首先设计通信系统架构,光伏系统状态计算算法和分布式状态估计算法。然后,该团队将致力于使分散的插补和预测算法更加健壮,并开发通信系统仿真模型。

在最后阶段,研究者将开发一个“半”测试床——这层分布式发电和电力网络系统的复杂性的项目,将验证其设计的影响分布系统操作和稳定性。

责任编辑:gt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太阳能
    +关注

    关注

    37

    文章

    3550

    浏览量

    116624
  • 通信系统
    +关注

    关注

    6

    文章

    1230

    浏览量

    54341
  • 光伏发电
    +关注

    关注

    28

    文章

    1310

    浏览量

    81016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安科瑞ACCU-100协调控制器让光伏 / 储能 / 电网 “默契配合”

    的利用。 例如,在电网负荷低谷时,控制储能系统充电储存多余的电能;在电网负荷高峰时,放电补充电网功率缺额,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 协调控制 协调
    的头像 发表于 07-09 13:36 ?521次阅读
    安科瑞ACCU-100<b class='flag-5'>协调控制</b>器让光伏 / 储能 / 电网 “默契配合”

    地物光谱仪如何帮助科学家研究植被和土壤?

    在遥感、生态、农业等研究领域,科学家们常常会提到一个工具: 地物光谱仪 。它看起来像一台“测光的枪”,却能揭示土壤和植被的“隐藏信息”。那么,地物光谱仪到底是怎么工作的?它又是如何在科学研究中
    的头像 发表于 05-20 15:46 ?206次阅读
    地物光谱仪如何帮助<b class='flag-5'>科学家</b>研究植被和土壤?

    什么是源网荷储协调控制系统

    在当今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电力系统的复杂性与日俱增,传统的电力运行模式逐渐难以满足需求,源网荷储协调控制系统应运而生。它被视为解决能源难题、推动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可促进
    的头像 发表于 03-14 18:28 ?693次阅读

    是德科技与东北大学合作展示AI-RAN协调测试方案

    是德科技(NYSE: KEYS )与东北大学合作,在 2025 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 2025)上展示人工智能无线接入网络(AI-RAN)协调测试。
    的头像 发表于 03-05 14:35 ?917次阅读

    我国科学家制备出可控手性石墨烯卷

    日前,我国科学家开发了一种名为“石蜡辅助浸入法”的新技术,成功让二维材料“卷起来”,制备出具有可控手性的石墨烯卷,为未来量子计算和自旋电子器件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由天津大学教授胡文平、雷圣宾、李
    的头像 发表于 02-26 11:17 ?568次阅读

    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数据接入进行交互的智能设备-能量协调智能控制

    ,是负荷管理工作的重要实施平台。 提问 系统通信架构是? 微网接入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通信架构主要包括可调资源设备层、微网能量管理层、主站层
    的头像 发表于 01-21 16:28 ?583次阅读
    <b class='flag-5'>新型</b>电力负荷管理<b class='flag-5'>系统</b>数据接入进行交互的智能设备-能量<b class='flag-5'>协调</b>智能<b class='flag-5'>控制</b>器

    深开鸿亮相“小小科学家”品牌发布暨科学探索研学营开营活动

    为在青少年中营造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1月14日,由市委组织部、市委教育工委、团市委共同主办的“小小科学家”品牌发布暨科学探索研
    的头像 发表于 01-15 21:17 ?654次阅读
    深开鸿亮相“小小<b class='flag-5'>科学家</b>”品牌发布暨<b class='flag-5'>科学</b>探索研学营开营活动

    Dali通信网络的最佳配置

    DALI(数字可寻址照明接口)通信网络的最佳配置涉及多个方面,包括网络架构、设备选择、布线要求以及功能实现等。以下是对DALI通信网络最佳配置的分析: 一、
    的头像 发表于 01-10 10:32 ?1083次阅读

    AI 推动未来科学 晶泰科技共襄未来科学大奖周

    科学家,探讨学科交叉与学术创新,倾力打造兼具权威性、专业性和国际影响力的科学盛会。 未来科学大奖由未来论坛于 2016 年创设,被誉为"中国诺贝尔奖"。未来论坛是当前中国极具声望的民间科学
    的头像 发表于 12-18 09:58 ?460次阅读
    AI 推动未来<b class='flag-5'>科学</b> 晶泰科技共襄未来<b class='flag-5'>科学</b>大奖周

    西湖大学:科学家+AI,科研新范式的样本

    研究,创新科研新范式。这一点在西湖大学的科研项目中已得到体现。 成立于2018年的西湖大学是由施一公院士领衔创办的、聚焦前沿科学研究的研究型大学,该校鼓励科学家们探索AI与各学科交叉融合,为科研创新提速。为此,西湖大学在浪潮信息等企业助力下打造
    的头像 发表于 12-12 15:59 ?672次阅读
    西湖大学:<b class='flag-5'>科学家</b>+AI,科研新范式的样本

    华为自动驾驶科学家陈亦伦投身具身智能创业

    近日,华为车BU自动驾驶领域的昔日明星科学家陈亦伦,如今已开启了一段全新的创业旅程。据可靠消息,陈亦伦在今年7月正式创立了名为“它石智航”的新公司,专注于具身智能领域的研发与创新。 与陈亦伦携手共进
    的头像 发表于 11-28 10:25 ?601次阅读

    我国科学家研制出具有仿生三维架构新型电子皮肤系统

    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柔性电子技术实验室张一慧教授课题组在国际上首次研制出具有仿生三维架构新型电子皮肤系统,可在物理层面实现对压力、摩擦力和应变三种力学信号的同步解码和感知,对压力位置的感知分辨率
    的头像 发表于 11-14 09:39 ?1.4w次阅读

    微电网、分布式发电、储能等领域为什么需要智能协调控制器?

    安科瑞徐赟杰18706165067 储能系统协调控制器是在储能系统中起到关键作用的设备。 一、功能 能量管理 实时监测储能系统的能量状态,包括电池的
    的头像 发表于 11-08 09:50 ?1184次阅读
    微电网、分布式发电、储能等领域为什么需要智能<b class='flag-5'>协调控制</b>器?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第4章-AI与生命科学读后感

    了传统学科界限,使得科学家们能够从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角度理解生命的奥秘。同时,AI技术的引入也催生了一种全新的科学研究范式,即数据驱动的研究范式,这种范式强调从大量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从而推动科学
    发表于 10-14 09:21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第一章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创新学习心得

    如何激发科学家的创新思维。AI不仅仅是工具,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它鼓励我们跳出传统框架,数据为驱动,探索未知。这种思维方式的转变,不仅促进了科学方法的革新,也为解决全球性挑战提供了新的视角和途径
    发表于 10-14 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