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零的突破!中国闪存芯片正式步入国际主流水平

Carol Li ? 来源:电子发烧友网 ? 作者:李弯弯 ? 2020-04-14 09:17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长江存储4月13日重磅发布两款128层3D NAND产品引起业界高度关注,其中128层QLC产品为目前业内发布的首款单颗Die容量达1.33Tb的NAND闪存,容量、性能均优于主要竞争对手,并且两款产品均已获得主流控制器厂商验证。

长江存储X2-6070 128L QLC 1.33Tb NAND Flash,来源:长江存储

据报道,长江存储128层NAND闪存将于最晚明年上半年开始量产,未来将在满产时配合10万片月产能,将在平衡全球供应上发挥关键作用。

目前128层3DNAND是国际主流水平,三星东芝、美光等都在2019年发布了128层3DNAND产品,而长江存储用短短3年时间便实现了从32层到64层再到128层的跨越。长江存储此次重点推出的128层QLC更直接参与国际竞争。

都有哪些厂商已经推出QLC 3DNAND产品?

在各大原厂中,英特尔对QLC技术的推广最为积极,目前已经广泛的应用在660P系列、665P系列和傲腾MemoryH10存储解决方案中。据报道,其计划推出的下一代144层3DNAND也将先推QLC架构。美光也于近日宣布首款基于QLC的5210 SATA SSD,已获得大多数主要服务器OEM的认证

此外,铠侠/西部数据也计划推出112层1.33Tb QLC产品,三星也构建了从Z-SSD到QLC SSD的全方位产品线。

英特尔

早在2018年英特尔就推动64层QLC NAND在SSD中的应用,再结合3D Xpoint技术的傲腾SSD产品,为百度、阿里、华为等企业提供解决方案。2020年2月12日消息,宣布于2018年底开始在大连工厂生产的基于QLC 3D NAND SSD已经累计生产1000万个,标志着QLC朝着成为大容量存储的主流技术又近了一步。

英特尔客户SSD战略规划和产品营销总监Dave Lundell表示,“许多公司都在谈论QLC技术,但英特尔已经实现了大规模交付,我们已经看到了市场对具有成本优势的大容量QLC存储技术以及英特尔QLC存储解决方案的强烈需求。”

目前,英特尔QLC 3D NAND主要应用于660P系列、665P系列和傲腾Memory H10存储解决方案中。英特尔方面有媒体报道计划将在今年推出144层3DQLCNAND技术。

据英特尔介绍,在过去的十年中,英特尔一直在开发QLC相关技术。2016年,英特尔研发团队将浮动栅极技术的方向改为垂直,并包覆在栅极中。此项改进使3DTLC技术的存储密度提升至384Gb/die。到2018年64层3DQLC闪存芯片成为现实,存储密度达1,024Gb/die。

身处以需求为导向的存储市场中,加上行业内企业之间竞争激烈,定会催生更多先进技术。无论是100+层堆叠的3D NAND还是QLC甚至PLC技术都是为更好的满足日益增长的存储需求。而随着5G部署推进,物联网、车联网、人工智能将会释放出更多的市场需求,存储市场也将会迭代出性能更优,容量更大的存储产品。

美光

2020年4月12日,美光科技发布全新容量和功能的美光5210 ION 企业级SATA固态硬盘(SSD),使用了美光64层堆叠3D QLC闪存,巩固了其在QLC技术量产领域的领导地位。美光5210基于公司先进的QLC NAND技术,正迅速取代传统机械硬盘(HDD)。

美光存储产品事业部市场副总裁Roger Peene表示:“美光5210 SSD自两年前推出以来,获得了强劲的市场反馈,这印证了QLC技术在数据中心的崛起。我们自豪于推动了新兴的QLC数据中心应用,让客户在诸多层面获益,包括更快的速度、更低的延迟、可观的节能性及具备竞争力的价格。”

联想数据中心集团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业务总监JohnDonovan表示:“美光的SSD基于创新且拥有更佳耐用度的QLC技术,使客户能够安全地处理众多工作负载,满足了日益增长的性能和容量需求。联想ThinkSystem解决方案现已搭载美光5210 QLC SSD。”

据悉官方介绍,美光5210 ION SSD现已量产,能通过几乎所有主流服务器OEM厂商、全球领先的经销商、分销商和系统供应商购买,其单价与10K企业级HDD相近。

三星

2018年11月28日,三星电子正式发布新一代860QVO系列固态硬盘,这是三星首款面向消费级市场的QLC闪存硬盘。

三星860 QVO SSD采用传统的2.5寸盘规格,内部为三星自主MJX主控、三星自产V-NAND QLC闪存颗粒,容量直接1TB起步,另有2TB、4TB,分别配备1GB、2GB、4GB LPDDR4缓存。

性能方面受SATA 6Gbps的限制只能算是标准水平,持续读写最高550MB/s、520MB/s,随机读写最高97000IOPS、89000IOPS。

根据三星公开的消息,旗下QLC闪存SSD还有980QVO系列,采用M.2规格并支持NVMe。

西部数据/铠侠

2020年2月1日消息,西部数据正式宣布了新一代闪存技术BiCS5,这是西数与铠侠联合开发而成的,在原有96层堆栈BiCS4基础上做到了112层堆栈,有TLC及QLC闪存两种类型,最高核心密度1.33Tb,是目前存储密度最高的产品。

西部数据存储芯片技术和制造高级副总裁Steve Paak博士表示,“在进入下一个十年的时候,一种新型的3D闪存对持续满足不断增长的数据容量及速率的需求至关重要,而BiCS 5的成功研发体现了西数在闪存技术上的领导地位及路线图的强大执行力。”

西部数据最早于2017年7月25日宣布成功开发了四比特单元的闪存颗粒(Four-Bits-Per-Cell,BiCS3X4),也就是QLC,用于旗下的64层3D闪存产品。2018年7月20日,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第二代QLC闪存已经出样,年内出货,使用的是96层堆栈的BiCS4技术,核心容量1.33Tb。

2019年11月3日消息西部数据宣布,其首批基于3D QLC NAND内存的产品已经开始发货。西部数据总裁兼首席运营官迈克卡达诺表示,在2019年第三季度(2020年第一财季),该公司“开始推出96层基于3DQLC的零售产品和移动便携固态硬盘”。

为何存储大厂都在积极推广QLC技术?

首先对比来看,NAND可以分为SLC(单层次存储单元)、MLC(双层存储单元)、TLC(三层存储单元)以及QLC(四层存储单元)。固态硬盘依靠闪存芯片来存储数据,里面存放数据最小单位叫作“Cell”,SLC每个cell可以存放1bit数据,MLC每个cell可以存放2bit数据,TLC每个cell可以存放3bit数据,而QLC可以存放4bit数据。

QLC、SLC、MLC、TLC颗粒对比

为了小白更好的理解其中的意义,举个例子,我们将芯片可以看做一张画满格子的纸张,cell相当于纸张上的一个个的格子,数据看做是一个黄豆。也就是说,SLC方案每个格子中只能放入一颗黄豆,所以存储空间较小,MLC方案每个格子可以放入两颗黄豆,TCL方案每个格子可以放入三颗黄豆,而QLC方案每个格子可以存放四个黄豆,成本不变的情况下,存储空间较大。要知道这个纸张(芯片晶圆)价格也十分昂贵的,也就是说同样的晶圆如果做成SLC只有128G,做成MLC就有256G了,做成TLC的话变成512G,而做成QLC我们可以做成更大容量,而成本是相同的。

每一个Cell单元存储数据越多,单位面积容量就越高,但是同时会导致不同电压状态越多,并且越难控制,所以采用QLC颗粒的固态,虽然容量更大价格更便宜,但是稳定性较差,并且P/E寿命较低,速度最慢。

也就是说,QLC技术虽然能带来更大的存储容量以及更低廉的单位成本,但是因为其稳定性较差以及P/E寿命仅为SLC的百分之一而备受质疑,这也是阻碍其大规模普及的重要原因。

随着对NANDFlash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NANDFlash颗粒仅在写入时会产生磨损,而读取应用产生的磨损微不足道。因此,QLC闪存产品可充分利用NANDFlash这一特性,结合其高密度,成本经济的优势,在读取密集型应用上发挥天独厚的优势。此外,主控及纠错技术的发展也可以帮助弥补QLC的先天缺陷。

长江存储紧跟业内主流步伐,率先推出单颗Die容量达1.33TbQLC闪存产品,也是看重QLC技术凭借更高的存储密度及更经济的成本优势在读密集型为主的应用中巨大的市场潜力。

本文为电子发烧友综合报道,参考自环球网、快科技、闪存市场、IT之家、超能网、装机之家,转载请注明以上来源和出处。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闪存芯片
    +关注

    关注

    1

    文章

    133

    浏览量

    19946
  • 3d nand
    +关注

    关注

    4

    文章

    93

    浏览量

    29421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施耐德电气亮相2025国际碳大会

    刚刚,2025国际碳城市乡村与碳建筑大会暨技术设备博览会( 简称“国际碳大会” ) 在北京开幕。
    的头像 发表于 07-30 09:44 ?211次阅读

    智能座舱车规MCU主流之选 芯驰科技亮相香港车博会

    座舱和智能车控芯片产品的技术创新与量产实践,与海内外产业链伙伴深入交流,共话未来发展新机遇。 本届香港车博会以“新汽车·新征程”为主题,汇聚了一汽、东风、长安、上汽、广汽、北汽、奇瑞、吉利、比亚迪、小鹏、跑等主流车企
    的头像 发表于 06-16 12:00 ?740次阅读

    水晶光电斩获第25届中国专利优秀奖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奖授奖决定,水晶光电凭借授权发明专利“高折射率氢化硅薄膜的制备方法、高折射率氢化硅薄膜、滤光叠层和滤光片”,一举斩获中国专利优秀奖,实现我司国家级专利奖零的突破
    的头像 发表于 06-09 18:01 ?930次阅读

    Flash闪存技术是什么?创世SD NAND Flash又有何独特之处?#嵌入式开发 #存储芯片 #闪存

    闪存
    深圳市雷龙发展有限公司
    发布于 :2025年06月05日 17:58:25

    曙光存储斩获3800万大单 曙光存储FlashNexus中标中国移动全闪存集采

    风向标,中国移动全闪存储集采以严苛测试闻名业内,覆盖功能、性能、可靠性及功耗等核心指标。曙光存储集中式全闪FlashNexus通过全部考核,在高并发负载稳定性、跨数据中心双活等核心能力达到领先水平,获得头部客户认可。 今年2月,
    的头像 发表于 05-26 15:39 ?601次阅读

    慧荣科技亮相CFMS2025中国闪存市场峰会

    近日,备受瞩目的CFMS2025中国闪存市场峰会在深圳盛大召开。作为存储行业的顶级盛会,本届峰会以“存储格局?价值重塑”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球的半导体厂商、终端品牌、行业专家及投资机构等千余名代表
    的头像 发表于 03-20 10:44 ?1123次阅读

    上海贝岭亮相中国国际新能源汽车技术部件及服务展览会

    日前,中国国际新能源汽车技术、部件及服务展览会在首都国际会展中心(北京新国展二期)盛大开幕!本次展会为期4天,20000㎡展览面积、20000+专业观众,580+参展展商、4970+展品。
    的头像 发表于 03-04 15:52 ?677次阅读

    惠伦晶体亮相中国国际新能源汽车技术部件及服务展览会

    近日,中国国际新能源汽车技术、部件及服务展览会(CIAACE)于北京顺义中国国际展览中心盛大开幕。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一大盛会,此次展会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企业、行业精英及科研机构共襄盛举,共同探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最新
    的头像 发表于 02-24 16:02 ?516次阅读

    午芯芯科技国产电容式MEMS压力传感器芯片突破卡脖子技术

    科技MEMS压力芯片是由哈尔滨工业大学、沈阳理工大学的多位博导、教授老师带领的科研团队,进行成果转化,突破了欧美对中国MEMS压力芯片卡脖子技术,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填补了国内技术空
    发表于 02-19 12:19

    2024年中国大陆线上显示器售量突破千万台

    洛图科技最新发布的《中国大陆显示器线上售市场月度追踪》报告揭示了2024年中国大陆线上显示器市场的显著增长。数据显示,与2023年相比,2024年中国大陆线上全渠道市场的显示器
    的头像 发表于 02-10 14:15 ?492次阅读

    佳恩半导体IGBT项目科技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日前,中科知慧(北京)科技成果评价有限公司组织专家,对青岛佳恩半导体有限公司完成的“IGBT1200V40A 芯片的研究与应用”项目科技成果进行了评审。专家组审阅了相关资料评价认为,该成果技术在该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的头像 发表于 01-08 14:16 ?909次阅读

    国际汽车芯片大厂计划将部分生产转向中国,本土产业迎来机遇!

    近年来,随着全球汽车产业的迅速发展,汽车芯片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特别是在中国市场,汽车电子化的加速推动了对高性能芯片的需求。在这一背景下,多家国际汽车
    的头像 发表于 01-03 11:02 ?634次阅读
    <b class='flag-5'>国际</b>汽车<b class='flag-5'>芯片</b>大厂计划将部分生产转向<b class='flag-5'>中国</b>,本土产业迎来机遇!

    华光光电一项科技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近日,华光光电研发的高功率密度808nm面阵模块通过了中国电子学会科技成果鉴定,项目关键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的头像 发表于 11-26 16:06 ?759次阅读

    海格通信亮相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

    近日,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在珠海举行,向公众展示当今国际航空航天业先进科技主流和发展水平。海格通信(SZ 002465)携系列新产品及解决方案参展,展示了公司在低空经济、无人
    的头像 发表于 11-13 10:08 ?1500次阅读

    主流芯片架构包括哪些类型

    主流芯片架构是芯片设计领域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它们决定了芯片的功能、性能、功耗等多个方面。当前,全球范围内主流
    的头像 发表于 08-22 11:08 ?2987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