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比WiFi快100倍的LiFi,未来将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创新

独爱72H ? 来源:网络整理 ? 作者:佚名 ? 2020-04-05 18:02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
最近,PurelLiFi在B轮融资1800万美元的消息,让多年来沉寂已久的LiFi技术又再一次成为了人们饭后闲谈的热点话题之一。对于网络、WiFi以及热点等等,这些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说起的网络技术产品,相信大家都不陌生,WiFi陪伴很多80后以及90后走过最美好的岁月。

WiFi作为一种允许电子设备连接到一个无线局域网(WLAN)的技术,几乎所有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都支持WiFi上网,是当今使用最广的一种无线网络传输技术。通俗一点讲,便是手机以及电脑中,如果有WiFi功能的话,只要在有WiFi无线信号的地方,开启无线网络连接,就可以不需要用过移动、电信、联通的流量网络才能上网了,这样一来,人们便可以省掉不少的流量套餐费了。

对于WiFi,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但对于LiFi,却很少人了解。回望过去,一则2015年关于复旦大学在实验室的实验,实现了屋内可见光传输网络信号的成功应用的新闻被各媒体纷纷转载,从此,可见光无线通信技术“LiFi”(英文名称:LightFidelity)这个生疏的名词便开始进入了人们的视野。这是一种通过利用灯泡发出的光传输数据的技术,具体实践操作则是:在灯泡里植入芯片,通过控制灯泡的闪烁频率来进行信号的传输,从而使终端能接入网络进行通讯。

尽管LiFi的网速在理论上比WiFi快100倍,可高达50Gbps,而WiFi6的最高传输速率仅仅9.6Gbps,这两者之间相差了5倍之余,可见光的频谱宽带更是电磁波宽带的一万倍,这可以让人们体验到高速网络所带来的快感。但从前面所讲的知识可知,LiFi是靠可见光来传输数据的,那么,一旦有墙体或者物体挡住了光源,LiFi便立刻没有信号了。

这或许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LiFi的安全性比WiFi的高,因为WiFi无线电波穿透力很强,可穿透一定厚度的墙壁,尽管WiFi声明传输数据是加密保护的,但终究是开放的,因此网络信息安全性相对较低,而可见光无线通信技术的LiFi,则只有在室内有光的地方才能上网,光不像无线电波一样具备穿透力很强的特性,因此灯光如果被阻挡,网络信号便会被切断,那么被墙壁隔绝之外的左右邻居便无法蹭网啦。在这一点上,很显然,LiFi具备一定的优越性。

而在辐射方面,WiFi是以人们看不见的无线电波传输,局部电磁辐射强,而LiFi则是通过可见光来进行传输,可见光对人类而言是绿色的、健康的无辐射的一种物质。因此用光来作为无线通信的媒介,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更健康更可取的方向,并且还能减少能源的消耗。

虽然LiFi相对于WiFi有着很多的优越性,但同样其也有着一系列的缺点。首先是覆盖范围有限,就像我们家中的使用的灯光一样,一盏灯机会只能覆盖一个房间。墙壁或物体一挡,网络信号便会被切断。其次则是抗干扰能力不强,试想一下,人也是物体,不仅其他发光设备,就连人从接收设备面前走过,都会对其产生信号干扰,从而导致上网过程中出现卡顿现象。

以目前的技术和社会发展阶段来看,且目前的LiFi技术尚处于实验室阶段,还不够成熟。因此要想实现LiFi大规模商用,飞入寻常家,还是非常困难的。毕竟可见光技术不单单涉及通信技术范畴, 还涉及到光的技术范畴,因此还是有大量的认证工作需要去完善和梳理的。也难过传统市场需求这一关,无论任何技术,市场需求都是成功的第一要素。而如今家家都有无线局域WiFi,随着WiFi6的即将普及,WiFi已处于一个相对比较成熟、大规模商用的发展阶段。
(责任编辑:fqj)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无线技术
    +关注

    关注

    13

    文章

    904

    浏览量

    56014
  • LiFi
    +关注

    关注

    13

    文章

    187

    浏览量

    61153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砥砺创新 芯耀未来——武汉芯源半导体荣膺21ic电子网2024年度“创新驱动奖”

    对武汉芯源半导体创新能力的权威肯定。然而,我们深知荣誉只代表过去,未来的征程依然任重道远。在半导体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将面临更多的挑战与机遇。 武汉芯源半导体将以此次获奖为新的起点
    发表于 03-13 14:21

    思氮化镓充电器分享:Super GaN伸缩线充35W

    快节奏的时代,在旅游、办公等场景下,一款高效、便捷的充电器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便捷、高效。今天就给大家推荐一款思氮化镓充电器——Super GaN伸缩线充35W。它具备多重亮点,可以满足我们
    的头像 发表于 01-04 09:41 ?711次阅读

    科学家将拉曼光谱的测量速率提高100

    专门设计和制造的拉曼光谱仪的图像,其性能任何其他系统高出100。 东京大学光子科学与技术研究所的研究人员 Takuma Nakamura、Kazuki Hashimoto 和 Takuro
    的头像 发表于 11-15 06:24 ?390次阅读

    本期为大家带来的是100W氮化镓充电器详细介绍拆解。

    本期为大家带来的是100W氮化镓充电器详细介绍拆解。 这款充电器配备折叠插脚以及2C1A接口,两个USB-C口均支持100W PD充和PPS
    的头像 发表于 11-11 14:59 ?2540次阅读
    本期为大家<b class='flag-5'>带来</b>的是<b class='flag-5'>100</b>W氮化镓充电器详细介绍拆解。

    为何打造智慧园区?给我们带来哪些便利

    在当今社会,智慧园区作为一种创新的城市发展模式,受到越来越多城市规划者和开发商的关注。打造智慧园区旨在通过信息技术、智能设备和数据互联等手段,提升城市管理的效率、改善居民生活质量、推动可持续发展
    的头像 发表于 11-06 14:43 ?426次阅读

    节能回馈式负载技术创新与发展

    负载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为电力系统的节能和环保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它的创新性体现在其设计理念、技术和应用领域上。然而,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以解决其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的挑战,进一步提高其性能和效率。
    发表于 10-17 09:46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第一章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创新学习心得

    ,无疑为读者铺设了一条探索人工智能(AI)如何深刻影响并推动科学创新的道路。在阅读这一章后,我深刻感受到了人工智能技术在科学领域的广泛应用潜力以及其带来的革命性变化,以下是我个人的学习心得: 1.
    发表于 10-14 09:12

    请回答OpenHarmony | 关于开源生态的未来想象,我们现场回答

    第三届OpenHarmony技术大会即将启幕 今年相聚,OpenHarmony又迎来了怎样的突破与发展? 在万物智联的时代,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引领智能未来? OpenHarmony的开源力量如何推动
    发表于 10-12 00:09

    声波定位给我们日常生活带来哪些便利

    领域大放异彩,更在多个生活场景中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那么,关于声波定位,到底给我们日常生活带来哪些便利? 首先,在智能家居领域,声波定位技术让家具与设备变得更加“聪明”。通过声波定位,智能音箱能更精准地识
    的头像 发表于 10-11 13:27 ?692次阅读

    PD充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组成

    充产品具有高效、便捷的充电特点,给我们生活带来很多便利。如今,充技术逐渐成熟,目前,这种技术广泛应用于手机、电脑和众多消费、工业等电子产品上,
    的头像 发表于 09-13 09:17 ?6708次阅读
    PD<b class='flag-5'>快</b>充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组成

    INA333 RG接100欧不是放大1000吗?怎么输出才2左右?

    RG接100欧不是放大1000吗?怎么输出才2左右?请问要放大1000如何接才正确?
    发表于 09-11 07:25

    spark为什么mapreduce

    spark为什么mapreduce? 首先澄清几个误区: 1:两者都是基于内存计算的,任何计算框架都肯定是基于内存的,所以网上说的spark是基于内存计算所以,显然是错误的 2;DAG计算模型
    的头像 发表于 09-06 09:45 ?567次阅读

    先楫HPM6E00技术日 | 百人研讨共话工业应用创新及发展趋势

    现场交流氛围热烈。 活动开场,先楫半导体市场销售执行副总裁陈丹率先发言:“先楫从成立之初就一直致力于为中国市场提供具有创新价值的高性能MCU产品。这次推出的HPM6E00不但集成了首个正版
    发表于 09-02 10:14

    使用LM7171做非反向放大,为什么输出的讯号设计的放大11?

    我使用LM7171做非反向放大,输入讯号为0~3.3V方波,频率10MHz,放大倍率11(G=1+(R1/R2)),OPA操作电压0-36V,负载分别挂50欧姆及100欧姆,为什么输出的讯号
    发表于 08-19 06:15

    LM7171放大倍数理论设定为100,实测只有70左右,为什么?

    LM7171放大倍数理论设定为100,实测只有70左右
    发表于 08-16 0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