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将石墨烯转化为最薄的金刚石薄膜,可实现增强电子器件的韧性

牵手一起梦 ? 来源:纳米人 ? 作者:佚名 ? 2020-03-27 17:25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尽管石墨烯只有一个原子厚,却以其令人难以置信的强度而闻名。那么如何使其变得更强大?当然,一种方法是将其变成钻石。韩国的研究人员现在已经开发出一种新方法,可以将石墨烯转化为最薄的金刚石薄膜,而无需使用高压

石墨烯、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由同一种元素——碳构成的,但这些材料之间的区别在于碳原子是如何排列和结合在一起的。它们之间在水平方向上具有牢固的键合。石墨由彼此堆叠的石墨烯片组成,每片内部均具有牢固的键合,而薄弱的键则连接不同的片。而在金刚石中,碳原子在三维空间中的联系更加紧密,形成了一种难以置信的坚硬材料。

当石墨烯层之间的键增强时,它可以成为二维形式的金刚石。但这通常不容易做到。一种方法是使用极高的压力,但是一旦除去该压力,材料就会恢复为石墨烯。其他研究已经在石墨烯中添加了氢原子,但这使控制键变得困难。

在这项新的研究中,基础科学研究所(IBS)和蔚山国家科学技术研究所(UNIST)的研究人员用氢换氟。这个想法是,通过将双层石墨烯暴露在氟蒸汽中,使两层石墨烯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它们之间形成更强的键。

△石墨烯(左)和F - diamane(右)之间

研究小组首先在由铜和镍制成的基底上,采用化学气相沉积(CVD)方法制备双层石墨烯。然后,他们将石墨烯暴露在二氟化氙蒸汽中。这种混合物中的氟附着在碳原子上,加强了石墨烯层之间的结合,形成了一层超薄的氟化金刚石层,称为F-diamane。

新的制备过程比其他方法简单得多,超薄的金刚石片可以用来制造出更坚固、更小、更灵活的电子元件,尤其是作为宽间隙半导体

这项研究的作者Pavel V.Bakharev说:“这种简单的氟化方法可以在接近室温和低压下工作,而无需使用等离子体或任何气体活化机制,因此降低了产生缺陷的可能性。”。

石墨烯是具有蜂窝晶格的单原子层厚的层状碳材料,由于其出色的性能以及在电子和光子设备中的各种应用而备受关注。化学气相沉积法(CVD)是大规模制备高质量和高均匀性的石墨烯薄膜的最有效技术。近日,韩国基础科学研究所(IBS) Rodney S. Ruoff团队总结了CVD法生长石墨烯的研究进展。

责任编辑:gt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电子器件
    +关注

    关注

    2

    文章

    608

    浏览量

    32906
  • 石墨烯
    +关注

    关注

    54

    文章

    1599

    浏览量

    82020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金刚石散热黑科技 | 氮化镓器件热管理新突破

    中科院最新实验数据显示:一片比指甲盖还小的纳米金刚石膜,能让氮化镓器件寿命暴增8倍!华为被曝光的实验室视频更震撼:用激光在GaN芯片上‘雕刻’出微米级钻石散热网,温度梯度直降300%...这究竟是
    的头像 发表于 03-13 17:31 ?1191次阅读
    <b class='flag-5'>金刚石</b>散热黑科技 | 氮化镓<b class='flag-5'>器件</b>热管理新突破

    化合积电推出硼掺杂单晶金刚石,推动金刚石器件前沿应用与开发

    电力电子和射频电子。事实上,金刚石材料本身属于绝缘体,掺杂是实现金刚石电性能的重要途经。硼掺杂单晶金刚石兼具p型半导体的导电特性和
    的头像 发表于 02-19 11:43 ?806次阅读
    化合积电推出硼掺杂单晶<b class='flag-5'>金刚石</b>,推动<b class='flag-5'>金刚石器件</b>前沿应用与开发

    金刚石-石墨异质结构涂层介绍

    金刚石石墨固有的脆性和缺乏自我支撑能力限制了它们在耐用润滑系统中的应用。
    的头像 发表于 02-13 10:57 ?600次阅读
    <b class='flag-5'>金刚石</b>-<b class='flag-5'>石墨</b><b class='flag-5'>烯</b>异质结构涂层介绍

    优化单晶金刚石内部缺陷:高温退火技术

    领域应用广泛。 导热率高: 在电子器件中表现出色。 化学稳定性好: 在恶劣环境下也能保持稳定。 然而,工业制备的单晶金刚石并非完美无瑕,常常存在以下问题: 缺陷多: 如氮杂质等,导致金刚石透明度低、色泽差。 光学性质差: 颜色
    的头像 发表于 02-08 10:51 ?725次阅读
    优化单晶<b class='flag-5'>金刚石</b>内部缺陷:高温退火技术

    革新突破:高性能多晶金刚石散热片引领科技新潮流

    随着电子器件越来越小、功率越来越高,散热成为制约性能的“头号难题”。传统材料(如铜、硅)热导率有限,而金刚石的热导率是铜的 5倍?以上,堪称“散热王者”!但大尺寸高导热金刚石制备成本高、工艺复杂
    的头像 发表于 02-07 10:47 ?888次阅读

    一文解析大尺寸金刚石晶圆复制技术现状与未来

    高功率固态电子器件领域极具应用潜力。 然而,金刚石的高硬度和生长速率低、尺寸小等问题,限制了其在大尺寸晶圆制备中的应用。今天,我们就一同深入探究大尺寸金刚石晶圆复制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 常规半导体复制
    的头像 发表于 02-07 09:16 ?642次阅读
    一文解析大尺寸<b class='flag-5'>金刚石</b>晶圆复制技术现状与未来

    戴尔比斯发布金刚石复合散热材料

    近日,钻石巨头戴尔比斯旗下材料企业 Element Six 宣布推出面向先进半导体器件散热应用的一类铜-金刚石复合材料。
    的头像 发表于 02-05 15:14 ?1014次阅读

    解析GaN器件金刚石近结散热技术:键合、生长、钝化生长

    金刚石近结散热技术应运而生,成为提升 GaN 器件散热能力的有效解决方案。以下详细介绍该技术的三种主要途径及其优势与挑战。 ? 金刚石衬底键合集成散热技术 源于美国 DARPA 于
    的头像 发表于 01-16 11:41 ?1026次阅读
    解析GaN<b class='flag-5'>器件</b><b class='flag-5'>金刚石</b>近结散热技术:键合、生长、钝化生长

    金刚石:从合成到应用的未来材料

    金刚石的优异性能与广阔前景 金刚石,因其优异的机械、电学、热学和光学性能,被誉为“材料之王”,在多个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机械性能:极高的硬度和耐磨性,使其成为切削工具和耐磨涂层的理想材料
    的头像 发表于 01-03 13:46 ?917次阅读
    <b class='flag-5'>金刚石</b>:从合成到应用的未来材料

    探讨金刚石增强复合材料:金刚石/铜、金刚石/镁和金刚石/铝复合材料

    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热管理材料的需求日益增长,特别是在电子封装、高功率设备等领域。金属基金刚石增强复合材料,以其独特的性能,成为了这一领域的新星。今天,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三种金刚石
    的头像 发表于 12-31 09:47 ?1388次阅读

    欧盟批准西班牙补贴金刚石晶圆厂

    欧盟委员会近日正式批准了西班牙政府对Diamond Foundry位于特鲁希略的金刚石晶圆制造厂提供的8100万欧元(约合6.15亿元人民币)补贴。这一决定为Diamond Foundry在该地
    的头像 发表于 12-27 11:16 ?706次阅读

    探秘合成大尺寸单晶金刚石的路线与难题

    金刚石因其优异的机械、电学、热学和光学性能,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然而,目前工业上通过高温高压法批量生产的单晶金刚石尺寸通常小于10毫米,这极大限制了其在许多领域的应用。因此,实现大尺寸金刚石
    的头像 发表于 12-18 10:38 ?1196次阅读
    探秘合成大尺寸单晶<b class='flag-5'>金刚石</b>的路线与难题

    金刚石遇上激光:不同激光类型加工效果大揭秘

    金刚石加工困难,而激光加工技术为其提供了解决方案,激光加工技术应用于金刚石加工,实现金刚石的高效、高精度加工。上期我们了解了
    的头像 发表于 11-29 11:36 ?1649次阅读
    <b class='flag-5'>金刚石</b>遇上激光:不同激光类型加工效果大揭秘

    金刚石多晶材料:高功率器件散热解决方案

    随着电子器件功率密度的不断提升,尤其是在5G通信、电动汽车、高功率激光器、雷达和航空航天等领域,对高效散热解决方案的需求日益迫切。金刚石多晶材料凭借其超高的热导率、优异的机械性能和化学稳定性,成为高
    的头像 发表于 11-27 16:54 ?1417次阅读

    金刚石/GaN 异质外延与键合技术研究进展

    ,降幅达到了41.7%。国内南京电子器件研究所Guo 等[67]进一步优化工艺,采用栅前金刚石的方法,使用三步金刚石刻蚀技术和20 nm SiN 保护层,成功在GaN HEMTs 器件
    的头像 发表于 11-01 11:08 ?1196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