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AI创业公司困境层层 面临三大死穴

汽车玩家 ? 来源:今日头条 ? 作者:赵赛坡 ? 2020-03-22 16:44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投资公司 a16z 上月发表了一篇分析 AI 创业公司困境的文章,如果你关注 AI 创业领域,一定要读一下这篇文章,或者你也可以先看看我的点评。

这篇文章从商业模式的角度入手,将 AI 创业公司与传统软件公司做了对比,你会发现其中有太多值得思考的问题,我将其称之为「AI 创业公司的死穴」

云服务的成本

AI 创业公司热衷于使用云服务,云服务的确可以帮助 AI 创业公司快速完成机器学习模型的搭建与部署,并借助其弹性的特点,使得 AI 创业公司可以应对突发的流量压力。

但这个看似甜蜜的方案背后,隐藏了众多「套路」,一方面,整个机器学习模型训练所需的计算、存储、网络资源非常高,这也是一个巨大成本,FT此前的一篇报道称,创业公司在云上的花费,为 AWS、微软贡献了巨额收入。

另一方面,云服务的隐形成本还包括机器学习模型在云服务商不同区域的迁移,以及在不同云服务商之间的迁移等等。

更重要的一点还在于,困扰整个 AI 发展的算力问题,短期来看几乎只能靠钱来解决,摩尔定律已经失效,而 OpenAI 指出的巨大算力需求与英伟达单个 GPU 实际算力提升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或许会有人说,分布式计算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难题而出现的,但正如 a16z 分析师所言,这个方案解决的是速度,而不是成本。创业公司对于分布式计算的迷恋,无异于「财务自杀」。

人类的位置与成本

如果你听过「没有数据就没有智能」,还需要记住另一句:「没有大量被人类标注的数据,就没有足够的智能」。

这就涉及到了整个产业链上的人类成本。过去几年时间里,媒体热衷于报道哪家公司年薪百万招募机器学习博士,但很少听到哪家 AI 公司为获得人类标注数据所付出的成本,a16z 给出的数字,这个数字占据了企业营收的 10%—15%。

另一个佐证是,在被誉为「AI 第一股」的旷视科技招股说明书里,「数据标注」人员占公司全员的比例为 17%。

这也可以解释为何数据标注已然成为一个巨大的产业,利用中国天然的劳动力优势,数据标注产业的发展[4]势头也非常凶猛。

如果说数据标注只是一种外包的人力成本,那么 AI 创业公司还需要另一层人力成本,当 AI 产品渗透到各个行业,创业公司们所面对的是一个巨大而又需要定制化的市场,换句话说,这需要大量人力去维持、开拓。

这又和传统软件公司不同,在传统软件公司,软件的一个功能可以适配足够多的企业和行业,但在 AI 领域,数据源的不同所带来的连锁反应到底有多大呢?a16z 分析师举了一个例子,两家汽车制造商的车辆缺陷检测,看似相同,但不同数据来源决定了整个模型训练、部署会出现巨大差异。

AI 服务化是个不得已的选择

「AI 服务化」与其说是 AI 创业公司的营销词汇,倒不如说这是一个无奈选择,当云服务成本无法通过规模化降低,当人力成本在数据标注与行业扩张中居高不下,留给 AI 创业公司的选项委实不多。

a16z 分析师最后的总结指出,当下很多 AI 创业公司更像是一个服务公司而不是软件公司,「你可以代替某些服务公司,但无法代替服务」。

对于崇尚「软件吃掉世界」的 a16z 而言,这个推论也向世人展示了其对于 AI 创业的看法,当 AI 创业公司被看作服务的时候,AI 创业公司的估值与增长空间已经被限定,至少在硅谷,软件/技术公司的估值为其营收的 10-20 倍,而服务类公司的只是 2 倍。

这也抛出了另一个问题:是不是即将迎来又一个「AI 冬天」?从我的角度去看,这个时期更像是「秋天」,无论资本市场还是国内外的巨头公司,正在更理性地看待 AI 技术与产品,同时也在评估其对于未来行业发展的影响。

所有这一切都在展现一个事实:AI 创业公司的热潮已经过去了。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AI
    AI
    +关注

    关注

    88

    文章

    35748

    浏览量

    282376
  • 机器学习
    +关注

    关注

    66

    文章

    8513

    浏览量

    135086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Talkweb House私董会:大学生AI创业者走进拓维,共探“AI+鸿蒙”新机遇

    8月1日,TalkwebHouse“走进拓维”大学生创新创业专板私董会(第二期)在拓维信息圆满举办。20+大学生AI创业者走进拓维,与资深创业大咖、专业创投人展开交流研讨,畅谈企业成长
    的头像 发表于 08-05 18:25 ?316次阅读
    Talkweb House私董会:大学生<b class='flag-5'>AI</b><b class='flag-5'>创业</b>者走进拓维,共探“<b class='flag-5'>AI</b>+鸿蒙”新机遇

    【书籍评测活动NO.64】AI芯片,从过去走向未来:《AI芯片:科技探索与AGI愿景》

    AI芯片、光电组合AI芯片等。 随着大模型面临收益递减、资源浪费等困境,书中接着将目光投向 “后Transformer” 时代的新兴算法。详细解读了超维计算、耦合振荡计算、神经符号计
    发表于 07-28 13:54

    【「DeepSeek 核心技术揭秘」阅读体验】第章:探索 DeepSeek - V3 技术架构的奥秘

    时间减少,数据处理更流畅。这让我联想到工业生产中的流水线,AI 训练在此处借鉴类似思路,通过优化任务分配和流程,突破硬件限制,追求更高效率,体现了技术发展中持续优化、突破瓶颈的智慧。 、细粒度
    发表于 07-20 15:07

    达实智能分享AI时代的二次创业经历

    近日,深圳市企业家培育工程“星耀鹏城”开班仪式在达实智能大厦举办,达实智能董事长刘磅受邀分享了AI时代的二次创业经历。
    的头像 发表于 07-10 09:13 ?461次阅读

    届百度文心杯创业大赛启动

    近日,第届“文心杯”创业大赛面向全球正式启动报名。
    的头像 发表于 04-30 10:24 ?511次阅读

    【「零基础开发AI Agent」阅读体验】+初品Agent

    期待中的《零基础开发AI Agent——手把手教你用扣子做智能体》终于寄到了,该书由叶涛、 管锴、张心雨完成,并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全书分为个部分,即入门篇、工具篇及实践篇。由此可见这是
    发表于 04-22 11:51

    期 “亚马逊云科技创业加速器” 正式启动

    新 助力生成式 AI 初创企业释放潜能,加速全球化进程 ? 北京 ——2025 年 4 月 18 日 亚马逊云科技今日宣布,第期 "亚马逊云科技创业加速器" 正式启动。亚马逊云科技将联合包括启明创
    发表于 04-18 10:46 ?200次阅读

    AI训练数据面临枯竭困境,马斯克等专家达成共识

    据知名科技媒体TechCrunch报道,近期,特斯拉创始人埃隆·马斯克与众多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共同表达了一个令人担忧的观点:现实世界中可用于训练AI模型的高质量数据正迅速接近枯竭的边缘。 这一观点
    的头像 发表于 01-10 15:31 ?988次阅读

    AMD MI300X AI芯片面临挑战

    力不从心。 Semianalysis的报告详细阐述了AMD所面临的问题。报告指出,由于AMD的软件存在显著缺陷,若未经过大量的调试和优化,使用MI300X进行AI模型的训练几乎是不可能的。这使得AMD在产品的品质和易用性方面遭遇了困境
    的头像 发表于 12-25 10:57 ?854次阅读

    创业家年会发布“人工智能+”案例,中科奇驭荣耀上榜

    近日,由创业黑马主办的“第16届创业家年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本次年会以“AI新纪元 破局向未来”为主题,吸引了众多业界精英、投资人、创业者及媒体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技术的最新
    的头像 发表于 12-20 10:25 ?894次阅读

    康耐视AI解决方案助力打造高效电动汽车生产线

    Wipro PARI,一家位于印度浦那专注于工业机器人和自动化领域的公司,在电动汽车制造的复杂进程中面临诸多挑战,而康耐视基于AI的自动化解决方案如同一股强劲动力,帮助它突破生产困境
    的头像 发表于 12-12 16:39 ?715次阅读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第二章AI for Science的技术支撑学习心得

    计算的结合 我深刻体会到高性能计算(HPC)在AI for Science中的重要性。传统的科学计算往往面临计算量大、计算时间长等问题,而AI技术的引入可以显著提高计算效率。同时,HPC也为A
    发表于 10-14 09:16

    AI芯片公司星代工转投台积电

    据韩媒最新报道,韩国AI芯片开发商在推出下一代芯片时,纷纷选择从星代工厂转向台积电。这三家公司分别为DeepX、FuriosaAI和Mobilint,它们均在寻求更优化的性能和更低的风险。
    的头像 发表于 10-11 17:31 ?1178次阅读

    AI初创公司寻求科技巨头“接盘”

    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激烈竞争中,众多初创公司曾风光无限,去年筹集了巨额资金,梦想成为科技浪潮中的璀璨明星。然而,随着市场冷却与竞争加剧,不少公司面临生存困境,纷纷将目光投向硅谷的科技巨头,
    的头像 发表于 09-26 14:35 ?545次阅读

    名单公布!【书籍评测活动NO.44】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

    大力发展AI for Science的原因。 第2章从科学研究底层的理论模式与主要困境,以及人工智能要素(数据、算法、算力)出发,对AI for Science的技术支撑进行解读。
    发表于 09-09 1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