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广东省级重点建设项目,季华实验室一期建设已步入正轨。
图片来源:南海桂城
据南海桂城消息,目前,季华实验室一期建设项目7栋主体建筑已经封顶,钢结构已完成60%,外立面幕墙已完成55%,正进入室内机电安装阶段,根据工程进度,有望如期在9月底完工。
季华实验室是首批4家广东省实验室之一。2018年12月28日,该项目正式动工。
据悉,实验室先期确定了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六个学科方向,部署了半导体技术与装备、机器人及其关键技术、高端装备制造、增材制造、微纳制造、新材料新器件研究等六个研究方向。
据佛山日报报道,实验室相关负责人表示,实验室目前已有16个科研团队进驻,累计争取国家及省部级项目7项,项目经费4.06亿元。自主立项科研项目46项,项目经费14.5亿元。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半导体
+关注
关注
335文章
29147浏览量
242081 -
机器人
+关注
关注
213文章
29939浏览量
214394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实验室智慧配电房建设方案:打造安全高效的电力保障
的电力保障。以下是一份实验室智慧配电房建设方案。一、系统架构设计实验室智慧配电房采用分层分布式架构,包括设备层、网络层和应用层。设备层部署各类智能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如

意法半导体Lab-in-Fab厂内实验室进入新阶段
????????新一期厂内实验室合作项目包括与新加坡科技研究局属下材料研究与工程研究所(A*STAR IMRE)以及新加坡国立大学(NUS)的合作项目 ?此为新加坡半导体行业迄今为止最大的公私研发合作项目之一
从零到一:集成电路封装测试实验室建设的关键要素
集成电路封装测试实验室的建设是一项涉及多学科、多环节的系统工程。从研发型实验室的精准温控需求到量产型实验室的高效动线设计,从设备选型到合规认证,每个环节都直接影响

卓品智能获批建设无锡市汽车嵌入式电控系统重点实验室
近日,无锡市科学技术局公布了2024年度无锡市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名单,卓品智能承担建设的“无锡市汽车嵌入式电控系统重点实验室”名列其中,这标
美的蓝橙实验室新动向:深耕重载机器人前沿技术
蓝橙实验室,是依托美的集团的重载机器人全国重点实验室。实验室自2022年由国家科技部批准建设,聚焦机器人核心零部件、整机设计、智能控制与智能应用等
亚太区首座功率半导体动态可靠度验证实验室即将建立
近日,艾默生测试与测量业务集团(前身为NI)与半导体封装测试解决方案的专业品牌蔚华科技携手宣布,双方将共同建设亚太区首座功率半导体动态可靠度验证实验室。这一举措旨在满足亚太地区日益增长
蔚华科技与恩艾共建亚太首座功率半导体验证实验室
半导体封装测试领域的知名品牌蔚华科技(TWSE: 3055)与经销合作伙伴恩艾(由艾默生与NI联合运营)近日宣布了一项重大合作计划。双方将携手在亚太地区建立首座功率半导体动态可靠度验证实验室,旨在
实验室部署42kW风冷算力仓,加速AI for Science科研创新
,加速实验室开展高端装备制造相关科研成果产出与转化。 浪潮信息元脑42kW智算风冷算力仓,具备"高密度计算+高性能存储+高能效风冷"的"三高"优势,在限定场地、限定交付周期的条件下,全面满足了实验室对智算中心性能、扩展性、能效以及部署
9家单位共建!武汉市半导体激光装备产业创新联合实验室启动!
,推动半导体激光装备产业的技术革新与产业升级。 联合实验室主任、华工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马新强,联合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黄禹出席启动仪式并致辞。 ? 作为
成都季丰获批CNAS实验室认可证书
日前,经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严格审核,成都季丰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都季丰)成功获批CNAS实验室认可证书。
润和软件助力实验室行业智慧化发展
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润和软件”)作为国际上首个实验室智慧化建设与评价系列团体标准参编单位之一,受邀出席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分享了如何运用智能化技术和手段,提升实验室整体质量和效能,
北交大本科生走进泰克先进半导体开放实验室
近日,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的“电力电子方向专业综合设计与实践”本科大四学生在杨晓峰教授的带领下,走进了泰克先进半导体开放实验室,开启了一场科技探秘之旅。这次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们跳出课本,近距离感受行业脉搏,体验产教结合
小米与聚飞光电成立联合实验室
近日,“小米&聚飞联合实验室”在惠州聚飞正式揭牌成立。该实验室将以Mini背光技术创新为主要方向,进一步强化双方在显示终端领域的多元化合作。
类比半导体与中石化物探院共同成立联合实验室
在南京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成立联合实验室,旨在加速国产化模拟芯片的研发与应用,推动中国半导体产业的自主化进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