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生物识别信息法规“从无到有”

倩倩 ? 来源:环京津网 ? 2020-01-10 10:33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脸部特征、指纹、虹膜、声音、基因、步态、笔迹等可识别自然人的生理特性与行为特征的信息,被称为个人生物识别信息。如今,个人生物识别信息的收集与处理对于网络信息科技尤其是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乃至整个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如何在确保合理利用信息的同时有效地加强个人生物识别信息的保护,为各国法律高度关注。

生物识别信息法规“从无到有”

在我国,包括生物识别信息在内的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刑法保护为主到公法与私法并重”的发展历程。

2009年,刑法修正案(七)首次将窃取或以其他方式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行为规定为犯罪。2012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对网络服务提供者和其他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收集、使用、保管公民个人电子信息中应当遵循的原则、承担的义务及法律责任作出了具体规定。2017年6月1日起施行的网络安全法不仅明确地界定了个人信息的含义,把个人生物识别信息纳入个人信息的范畴,同时还对个人信息的收集、存储、保管和使用进行了更详细、全面的规范。

当前,正在编纂的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对个人生物识别信息也提供了多重保护:一是,在一定载体上所反映的特定自然人可以被识别的外部形象属于肖像,受到肖像权的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对自然人的声音,参照适用肖像权保护规定。二是,采取偷拍偷录等方式采集自然人人脸等生物识别信息的行为将构成对隐私权的侵害。三是,对于既不属于肖像,也不属于隐私的生物识别信息,还可以适用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即任何单位或者个人要收集、处理自然人的个人信息时,不仅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且须征得该自然人或者其监护人同意,同时要公开收集、处理信息的规则,明示收集、处理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

生物识别信息的唯一性要求法律严加保护

自然人的姓名、手机号码、邮箱账号、银行账号等个人信息比较容易进行更改,但是,个人生物识别信息要更改则非常困难。比如,要改变一个人的脸部特征,只能进行整容(即便整容,脸部大部分特征仍会被机器识别)。至于指纹、掌纹、虹膜、基因信息等生物识别信息,被更改的可能性更低。这意味着个人生物识别信息一旦被非法收集、泄露或者被非法买卖,不仅会对自然人的人身财产安全产生威胁或现实损害,而且无法以像更换手机号码、修改银行密码等方式来预防后续损害的发生。

从更宏观的角度来说,如果这些信息被大规模收集并提供给敌对势力,会对国家安全产生严重危害。故此,个人生物识别信息即便是被合法收集的,对其也要采取极其高度的注意义务加以保管,以防止被泄露或被非法处理。

除了唯一性,个人生物识别信息中的人脸信息还有一个特殊点,即对该信息的收集可以在不经过自然人主动配合的情形下进行。据报道,在伦敦生活,一天会被摄像头拍下70次。此时,网络安全法等法律规定的告知同意原则实际上难以落实。这就要求法律对于哪些组织或者个人在哪些场合可以收集人脸等生物识别信息作出明确规定。

目前,北京、山西等地方政府已颁布规章,就公共安全图像信息采集问题作出明确规定。笔者认为,在当前我国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的大背景下,无论从立法、执法还是司法的角度出发,都应当高度重视对生物识别信息的规范与保护。不仅应当在民法典人格权编、个人信息保护法中对个人生物识别信息作出界定,还应当对个人生物识别信息的收集、处理等作出严格规范,以促进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保障广大人民群众人身、财产安全乃至国家安全。

■案例链接

动物园因“刷脸”入园成被告

浙江理工大学老师郭某收到了来自杭州野生动物世界的一条短信,提示他的动物园年卡如果不进行面部识别将无法正常使用。郭某专门向工作人员核实,并表示不同意进行面部识别认证,要求退卡。

在协商未果的情况下,郭某于2019年10月28日向杭州市富阳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郭某认为,被告在未经其同意的情况下,通过升级年卡系统强制收集个人生物识别信息,严重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损害了其合法权益,要求退回年卡费用。目前,该案正在审理当中。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生物识别
    +关注

    关注

    3

    文章

    1216

    浏览量

    53422
  • 大数据
    +关注

    关注

    64

    文章

    8966

    浏览量

    140847
  • 数字经济
    +关注

    关注

    2

    文章

    1108

    浏览量

    19023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36氪 | 从无到有的“声”意经:智能语音芯片十年“平民化”演进

    “智能家电”是如何听懂语音指令的?无论是“开灯”还是“空调调低两度”,便捷体验背后有人工智能充当“传令官”。实现语音交互主要有两种路径:云端处理与端侧处理。云端方案依赖网络将语音数据上传至远程服务器解析,虽算力强大,却存在响应延迟、依赖网络、隐私顾虑等短板。而端侧AI则将关键的处理能力“内置”于设备本身的芯片中,如同在设备上装了一个即时响应的“大脑”。它能在
    的头像 发表于 08-11 18:12 ?296次阅读
    36氪 | <b class='flag-5'>从无到有</b>的“声”意经:智能语音芯片十年“平民化”演进

    群芯微电子成立七周年

    七年风雨兼程,七年创新不止。从零一、从无到有,群芯搭建了完整的光耦芯片设计团队、芯片制造工艺开发团队及光耦成品研发团队,为国内唯一在芯片自研、成品设计、产线工艺三方面都有较强研发实力的光耦龙头公司,也是国内唯一拥有自有电镀线的光耦工厂。
    的头像 发表于 08-07 11:30 ?459次阅读

    DEKRA德凯成为沙特通信和信息技术设备技术法规认证机构

    近日,DEKRA德凯成功获得沙特标准、计量和质量组织(SASO)认可,正式成为沙特通信和信息技术设备技术法规(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Communications
    的头像 发表于 07-15 14:27 ?424次阅读

    富士通创新生物识别身份验证技术介绍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身份认证技术的安全性与便捷性,已然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传统的身份认证方案,诸如密码、指纹识别、人脸识别等,尽管应用广泛,却也面临着诸多严峻挑战,如密码易遭仿冒、生物特征
    的头像 发表于 07-03 09:31 ?363次阅读

    富士通手掌静脉识别PalmSecure再升级

    生物识别是不同于以往认证方式(密码卡)的一种认证机制,它使用人类的身体和行为特征来识别本人。使用自己的身体进行认证,因此相比以往的认证方式,盗窃、丢失、伪造的风险降低。目前,许多领域正在从现有的认证
    的头像 发表于 05-14 16:07 ?499次阅读
    富士通手掌静脉<b class='flag-5'>识别</b>PalmSecure再升级

    佛瑞亚车携手Smart Eye推出车内安全生物识别认证技术

    和人脸识别技术的车内安全生物识别认证。这项全球领先技术与其他前沿解决方案于4月在上海车展FORVIA佛瑞亚展台进行展示。
    的头像 发表于 04-29 17:03 ?1514次阅读

    筑牢人脸信息安全防线|安全芯片如何赋能《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办法》落地

    一、政策背景人脸识别安全挑战催生技术变革近日《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公布,并自2025年6月1日起施行。该《办法》首次从法律层面明确人脸数据的“生物特征敏感信息
    的头像 发表于 04-28 09:33 ?668次阅读
    筑牢人脸<b class='flag-5'>信息</b>安全防线|安全芯片如何赋能《人脸<b class='flag-5'>识别</b>技术应用安全管理办法》落地

    瑞为技术牵头制定的国家标准《信息技术 可扩展的生物特征识别数据交换格式 第1部分:框架》正式发布

    近日,由瑞为技术牵头、中国电标院等参与制定的国家标准《信息技术 可扩展的生物特征识别数据交换格式 第1部分:框架》正式发布。 同时,瑞为参编的其他6项可扩展系列标准(涵盖指纹、人脸、虹膜、血管、全身
    的头像 发表于 04-22 18:05 ?603次阅读

    生物传感器的主要组成包括_生物传感器的分类

    在传感器上,形成一层生物膜。当待测物质进入传感器后,这些生物活性材料与待测物进行分子识别,发生生物学反应,并产生相应的信息
    的头像 发表于 01-27 14:01 ?1118次阅读

    生物医药行业设备资产管理解决方案

    本文主要探讨了生物医药行业设备资产管理的难点和挑战,提出了以数字化转型升级为依托的设备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解决方案,涵盖设备资产管理信息化管理、维护管理、备件管理、运行监控与数据分析及法规合规管理等功能模块,旨在提升设备可靠性、优
    的头像 发表于 01-21 16:07 ?507次阅读
    <b class='flag-5'>生物</b>医药行业设备资产管理解决方案

    【2024张飞新课】BLDC方波有感、无感电机驱动精讲篇

    张飞电子BLDC系列2024年全新课程,从无到有手把手教你学会电机控制!共约180节课时,可试看2节! 购买链接:https://t.elecfans.com/c2469.html >
    发表于 01-15 18:54

    DFT在生物信号分析中的应用

    DFT(离散傅里叶变换)在生物信号分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生物信号,如心电图(ECG)、脑电图(EEG)、肌电图(EMG)等,是生物体内产生的电信号,它们携带着生命活动和生理状态的重要信息
    的头像 发表于 12-20 09:28 ?1105次阅读

    生物芯片哪些分类

    全球首个生物芯片产品问世虽然已有20多年的时间,但生物芯片分类方式仍没有完全统一的标准。比较常见的分类方式3种,分别是按用途、作用方式和成分来分类。 (1)用途分类 生物电子芯片:用
    的头像 发表于 12-03 15:42 ?1324次阅读

    生物传感器:科技前沿的生物监测利器

    信号的装置。这种传感器通常由三个关键部分组成:生物敏感元件(如酶、抗体、细胞等)、理化换能器(如电极、光敏元件等)以及信号放大与处理系统。生物敏感元件负责识别并特异性地结合待测生物分子
    的头像 发表于 11-20 15:12 ?4042次阅读

    中科虹霸推动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发展

    在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已成为公共安全和个人身份验证的重要工具。近日,我国四大部门联合印发了《国家人工智能产业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4版)》,其中对生物特征识别
    的头像 发表于 09-27 09:51 ?976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