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使用生物识别技术来进行移动支付已逐步趋于稳定

倩倩 ? 来源:中国经济网 ? 2020-01-10 10:07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日前发布的《2019年移动支付用户问卷调查报告》(下称“报告”)显示,生物识别技术作为移动支付身份识别和交易验证的手段经过多年使用,在移动支付用户中的接受程度已逐步趋于稳定。大部分用户愿意使用生物识别技术来进行移动支付身份识别和交易验证。其中,指纹和人脸识别是用户最了解的生物识别技术。与此同时,用户使用生物识别技术时担心的首要问题是个人隐私泄露和存在安全隐患。

调查结果显示,2019年,中青年群体作为主要的移动支付用户群体,绝大多数用户每周都使用移动支付,大部分用户每天使用。在众多生物识别技术中,指纹识别是用户了解最多的一项生物识别技术,占比为91.4%;对人脸识别技术的了解程度排名第二,占比为88.8%;对虹膜和声波识别技术的了解程度排名第三位和第四位,分别占比为21.7%和21.0%;对静脉识别技术了解程度最低,占比为5.0%;与2018年相比,了解人脸识别技术的移动支付用户增长了近十个百分点,与指纹识别技术的了解程度持平,这得益于该项技术在支付交易、用户身份验证方面的广泛探索试用。而虹膜、声波和静脉识别技术有待进一步使用推广。

报告指出,2019年,有84.4%的用户能够接受使用生物识别技术来进行移动支付身份识别和交易验证,这说明生物识别技术作为移动支付身份识别和交易验证的手段已经过多年使用,在移动支付用户中的接受程度趋于稳定。

与2018年调查结果一致,用户在使用生物识别技术进行移动支付身份识别和交易验证时,首要担心的问题仍是个人隐私泄露和存在安全隐患,占比分别为76.9%和71.3%。除此之外,支付失败、支付环节操作复杂等问题的占比均有所下降,占比分别为26.5%和29.5%;但认为商户不支持、开通繁琐的用户比例略有上升,占比分别为38.6%和23.1%。与2018年相比,生物识别技术在应用于移动支付可能造成的个人隐私泄露和安全隐患仍是用户最关心的问题,相关方应加强对客户敏感信息的保护,防范信息外泄或被非法使用。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生物识别技术

    关注

    0

    文章

    80

    浏览量

    13975
  • 指纹识别
    +关注

    关注

    43

    文章

    1749

    浏览量

    103508
  • 移动支付
    +关注

    关注

    0

    文章

    576

    浏览量

    48759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用树莓派做一个指纹识别方案,难不难?

    让我们在树莓派单板计算机上解锁生物识别控制功能吧!生物识别技术利用每个人独有的、不易复制的生理或行为特征进行身份验证。地球上每个人的指纹都是独一无二的,让我们一起
    的头像 发表于 08-09 13:14 ?94次阅读
    用树莓派做一个指纹<b class='flag-5'>识别</b>方案,难不难?

    酒店景区要取消刷脸?人脸识别终端有什么必要性

    和打击犯罪。除了进行身份识别,还能通过人脸的生物特征作为支付方式,例如超市商场使用的刷脸支付收银机等。通过刷脸
    的头像 发表于 05-15 10:16 ?270次阅读
    酒店景区要取消刷脸?人脸<b class='flag-5'>识别</b>终端有什么必要性

    佛瑞亚车携手Smart Eye推出车内安全生物识别认证技术

    和人脸识别技术的车内安全生物识别认证。这项全球领先技术与其他前沿解决方案于4月在上海车展FORVIA佛瑞亚展台
    的头像 发表于 04-29 17:03 ?1513次阅读

    NFC技术支付领域的巨大潜力

    近年来,支付“黑科技”层出不穷,条码支付和NFC(近场通信技术支付分别扮演了重要角色,并衍生出两个代表性动作“扫一扫”和“碰一下”。前者是稳坐移动
    的头像 发表于 04-19 11:01 ?1207次阅读

    环球晶宣布:6英寸碳化硅衬底价格趋于稳定

    的前景似乎更为乐观。 报道指出,2024年市场供过于求影响全球SiC行业,价格跌破生产成本,扰乱了全球供应链。徐秀兰透露,价格暴跌超过50%,达到前所未有的低点。尽管6英寸SiC衬底价格现已稳定,但短期内复苏尚不明显。 此前有消息称,白宫正寻求重新谈
    的头像 发表于 02-19 11:35 ?618次阅读

    华为支付-免密支付接入支付并签约场景

    。 9.Payment Kit异步处理支付完成并回调支付结果给商户服务端(支付失败场景不会有支付结果回调通知)。商户服务端需要使用SM2验签方式对
    发表于 02-10 09:55

    人脸识别技术的优势与劣势

    与其他生物识别技术(如指纹识别)相比,人脸识别是非接触式的,这意味着用户不需要与设备直接接触,这在卫生和便捷性方面是一个显著优势。 3. 易于集成 人脸识别
    的头像 发表于 02-06 18:23 ?1980次阅读

    高通量生物分析技术之微流控芯片

    高通量生物分析技术是指同时对一个样品中的多个指标或者对多个样品中的一个指标同步进行并行分析,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多的生物信息的新型分析技术
    的头像 发表于 11-14 15:50 ?794次阅读

    英飞凌SECORA? Pay Bio增强非接触式生物识别支付的便利性和可信度

    【 2024 年 11 月 1 日,德国慕尼黑讯】 随着支付领域向数字化迈进,保护数字身份和交易变得愈发重要。除了标准非接触式支付卡外,作为该领域颇具前景的一个发展方向,生物识别支付
    发表于 11-01 14:37 ?503次阅读
    英飞凌SECORA? Pay Bio增强非接触式<b class='flag-5'>生物</b><b class='flag-5'>识别支付</b>的便利性和可信度

    中软国际咨询助力构建未来安全支付生态

    当前,支付行业正经历着高速变革,各类创新技术,如人工智能、区块链、生物识别和加密技术应用等被广泛采用以保护交易安全。为全球用户提供了更安全、
    的头像 发表于 10-10 11:15 ?651次阅读

    中科虹霸推动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发展

    在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已成为公共安全和个人身份验证的重要工具。近日,我国四大部门联合印发了《国家人工智能产业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4版)》,其中对
    的头像 发表于 09-27 09:51 ?975次阅读

    NFC协议分析仪的技术原理和应用场景

    的兼容性和性能表现,确保物联网设备的稳定运行和高效通信。 安全分析:在安全领域,NFC协议分析仪可以用于进行NFC安全分析。通过模拟攻击场景和检测通信过程中的漏洞,分析仪可以帮助安全研究人员评估NFC技术
    发表于 09-25 14:45

    英飞凌推出带指纹传感器的生物识别芯片卡模块

    英飞凌科技(Infineon Technologies)近期宣布了一项创新突破,成功推出了搭载指纹传感器的生物识别芯片卡模块——Infineon Secora Pay Bio,这一产品标志着支付安全
    的头像 发表于 09-19 17:31 ?1185次阅读

    LCD面板价格持续下滑,AMOLED价格趋于稳定

    9月18日最新行业动态显示,CINNO Research资深分析师周华发表观点指出,随着第三季度传统销售旺季的深入,市场需求激增,有效提振了低端及高端旗舰市场的表现。在此背景下,a-Si面板的需求延续强劲态势,预示着价格有望在经历一段时间的下跌后触底企稳。与此同时,柔性AMOLED面板市场因苹果新款手机发布而迎来需求回暖,尽管国产品牌在高端手机市场的份额仍显有限,影响了国内厂商的备货积极性,但整体价格趋势预计保持平稳。
    的头像 发表于 09-18 16:12 ?1070次阅读

    INA122U如何让上电就能在短时间让ADC采集值趋于稳定

    如图1所示电路,仪表放大器输出通过RC接单片机ADC口,对于传感器零点或某定点,单片机ADC口采集上电时AD值上升,达到某值后稳定,波形类似图2,但此过程时间较长,约在十分钟左右,方能趋于稳定
    发表于 09-11 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