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迪即将离任的首席执行官布拉姆-肖特(Bram Schot)说,电动汽车的崛起将导致车型减少,一些品牌消失,而幸存者之间的合作将会增多。
这位大众汽车豪华车部门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说,“目前,汽车制造商正在用汽油或柴油车的利润来资助电动汽车的生产。”
肖特指出,合作将是生存的关键,并指出奥迪与微软和谷歌建立了联盟。他表示,一些汽车品牌将会消失,例如“那些错过电动汽车并且在财务上无法跟上的汽车制造商,以及那些几乎不盈利甚至亏损的汽车制造商”。
去年11月,大众宣布,宝马前高管马库斯-杜斯曼(Markus Duesmann)将从今年4月1日起取代现年58岁的肖特。不久之后,奥迪宣布将在德国裁员9500人,以增加60亿欧元(67亿美元)的收入。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电动汽车
+关注
关注
156文章
12454浏览量
234921 -
奥迪
+关注
关注
4文章
548浏览量
34360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上汽大众奥迪E5 Sportback即将预售
豪华电动品牌AUDI首款战略车型——奥迪 E5 Sportback将于8月18日开启预售。作为中德汽车工业深度合作的创新成果,
电动汽车用异步电动机混合控制系统的研究
摘 要: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的核心技术就是对电动机的控制,目前比较流行采用的是矢量控制(FOC)和直接转矩控制(DTC)。然而这两种方法有各自的优缺点,为了能够满足电动汽车在不同的工况下转矩和速度的要求
发表于 07-24 11:51
上汽奥迪全面开启品牌升级
近日,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博览会盛大启幕,上汽奥迪“双星闪耀”,全新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与新AUDI品牌首款量产车型
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垂向动力学控制研究综述
从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整车动力学特性、簧下质量增加对车辆动力学性能影响以及轮 毂电机不平衡电磁力对车辆动力学性能影响 3 个方面,介绍了 国 内外轮毂驱动电动汽车垂向动力 学研究现状,对适用于
发表于 03-07 15:21
双电机电动汽车驱动防滑控制
为保持电动汽车在不同路面条件下的操纵稳定性,保证车辆良好的动力性能和转向能力,对汽车驱动力的合理控制尤为关键。采用模糊控制理论识别当前路面最大附着系数,得到路面最优滑转率;以最优滑转率为目标,基于滑
发表于 03-05 18:43
电动汽车车身焊接技术进展与应用前景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对可持续发展技术的需求日益增长,电动汽车(EV)作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降低城市空气污染的有效手段,正逐渐成为汽车工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在这一过程中,车身焊接技术的进步对于
AUDI之奥迪上汽的品牌新探索
? 在AUDI品牌正式亮相前,海外媒体曾爆料全新电动汽车项目将启用全新车标。该消息瞬间在中国市场激起千层浪,引发各界热烈探讨。直至闪耀着独特光芒的字母 “AUDI” 醒目地悬挂于最新概念车之上,整个
电动汽车制动系统与传统汽车的区别
随着全球对可持续能源和减少碳排放的关注日益增加,电动汽车(EV)逐渐成为主流交通工具。电动汽车的制动系统与传统内燃机汽车(ICE)相比,有着显著的不同。 制动系统的基本组成 无论是
浅谈电动汽车火灾特点及处理对策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汽油发动机车辆已不符合绿色环保理念,这为电动汽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电动汽车的崛起不仅改变了汽车产业格局,还对其生产技术和装备提出了新要求,给

浅谈电动汽车峰谷电价有序充电策略
摘要:面对愈发严峻的碳排放现状,发展、清洁的电动汽车是当前社会减少对化石能源依赖、减少空气污染的关键方法。但电动汽车作为一种灵活的随机负荷,大规模地接入运行电网充电,会对电网的安全稳定

浅谈基于峰谷电价的电动汽车有序充电策略
安科瑞 程瑜 187 0211 2087 摘要:面对愈发严峻的碳排放现状,发展、清洁的电动汽车是当前社会减少对化石能源依赖、减少空气污染的关键方法。但电动汽车作为一种灵活的随机负荷,大

电动汽车充电桩工作原理介绍
在当前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迅速发展中,电动汽车已成为推动绿色交通和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力量。随着电动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加,充电桩作为其重要配套设施,其工作原理和效率成为众多用户和行业关注的焦点
夏普宣布进军电动汽车市场
日本科技巨头夏普公司宣布了一项重大战略转型,正式进军电动汽车领域,计划在不久的将来推出其首款纯电动车型。本月17日,夏普将揭开神秘面纱,展示其精心研发的电动汽车试制款——一款集科技与创新于一体的紧凑型货车。
电动汽车有序充电优化策略
引言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我国提出“碳达峰、碳 中和”目标,其中电能替代是达到目标的途径之 一,电动汽车的规模化应用有助于双碳目标的实现。然而,电动汽车的普及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其中之一便是充电管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