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韩国、中国、日本争夺电池市场的背景下,各国企业纷纷独立生产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分离膜等核心原料,韩国电池材料业已开始刮起脱日风潮。
据《朝鲜日报》报道,业界相关人士表示,若继续依赖日本原料,发生出口限制等状况时,整个业界就可能陷入困境,和过去相比,韩国的电池原料质量、生产能力,都已经改善许多。
LG化学上个月公布第2季度财报时表示,电池两极材料中,内部自产20%,另外80%则向日本、中国以及其他韩国国内合作伙伴订购,计划在3~4年后将国产比例提升至5成。
LG化学于上个月决定,在2024年前投资5000亿韩元,在庆尚北道的龟尾市设立生产工厂,该工厂预计每年能生产6万吨两极材料,相当于50万台电动车用电池的份量。
而另一家韩国电池大厂浦项化学,上个月起全罗南道栗村产业园区的第1期生产设备竣工,约能生产6000吨的两极材料。该工厂面积为16万5203平方米,相当于20个足球场。
明年3月,第2期生产设备也竣工后,该工厂约可年产3万吨的两极材料。未来浦项化学将随着市场状况调整产量,该工厂一年的产量最多能扩大至8万吨。与此同时,浦项化学也启动龟尾市的两极材料工厂,年产量可达9000吨。浦项化学预期,两极材料市场规模,将从去年91亿美元成长至2025年的296亿美元。
另一方面,SK Innovation子公司SK ie technology也在忠清北道曾坪郡建设锂离子分离膜工厂,在12、13号机组设备竣工后,10月将开始投入生产。值得注意的是,SK ie technology是继日本旭化成后,湿式分离膜称产力位居全球第2名,年产量达5.3亿平方米,之后计划在中国常州、波兰西里西亚省投资设厂。
韩国东和集团(Dongwha)则以收购的方式增加产量,本月14日以1179亿韩元收购电解液制造公司Panax etec股份90%。Panax etec的工厂遍布韩国、马来西亚、中国,年产量达2万3000吨。
东和化学事业总管李时俊(音译)表示,在电解液制造领域中,Panax etec拥有韩国最高的研发技术,和日本没有技术合作关系更是一大优点。
市调机构SNE Research分析,锂电池源自日本,电池产业对日本的依赖性依然不容忽略,目前LG化学正在减少日亚化学两极材料的比重,而浦项化学原本就拥有负极材料事业,对日本依赖度不高。
-
LG
+关注
关注
2文章
2377浏览量
144131 -
电池
+关注
关注
84文章
11132浏览量
137879
原文标题:日韩贸易战加速推动韩国电池产业脱日计划
文章出处:【微信号:zengshouji,微信公众号:MCA手机联盟】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关税贸易战下磁性元件行业的挑战应对与展望

Robotous荣获韩国国家级认证,致力加速“每户一机器人”时代到来
韩国对华半导体出口锐减23.5%,贸易逆差现象引发关注

汉思新材料:国际关税贸易战背景下电子芯片胶国产化的必要性

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国家车规芯片产业应对策略
固态电池时间表已定!比亚迪、丰田计划2027年全固态电池上车
稀土与传感器制造的关系:贸易战背景下的科技博弈
协会商务考察团参访会员单位——伊戈尔电气(泰国)有限公司
韩国拟斥资20万亿韩元建“韩积电”
韩国计划建立“韩积电” 助力半导体产业发展!

胜高CEO:中国半导体硅片替代加速,已造成胜高重大业务损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