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人工智能应用红利生根落地要做到普惠

倩倩 ? 来源:lq ? 2019-09-02 10:25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8月29日,2019WAIC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国际人工智能前沿资讯会议上在上海举行。围绕“人工智能发展瓶颈和突破口”主题,来自国内外的研究机构、企业、政府等进行了交流探讨。讨论认为,AI在过去十年里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技术上仍然处于较为初期阶段;中国的人工智能更关注应用层面。关于人工智能为行业赋能,多位与会人士认为,人工智能既要关注硬技术提升,也要不断完善其背后的法律、文化、伦理等“软的科学”建设。

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幕,工作人员(右)在演示一款基于5G网络实现远程控制的机器人。 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人工智能发展处于初期,瓶颈有待突破

随着汽车行业对无人驾驶技术的探索,工商业发展对自动化的兴趣越来越高,人们对人工智能未来多方面取代人工操作越来越抱有希望。

“目前人工智能只是一种学习训练的初期发展阶段,在未来我们需要能够去实现智能的决策。现在其实我们想要去做的就是要由人来主导和控制系统,技术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国际人工智能理事会理事、西班牙国家研究委员会会员Carles Sierra教授指出,“即便实现一种完全的自动化,我们也希望一定要由人来主导的,这样就可以进行一些风险规避。这是目前我们AI发展的主要瓶颈。也就是说在未来开发过程中,一定确保是由人来主导的,来进行风险管控。我们现在还没有一种好的解决方案,也就是说,在我们大的自动化系统自主性过程中,我们需要由人来进行配合。”

AI效率、可扩展性都是瓶颈

牛津大学计算机系主任、欧洲科学院院士Michael Wooldridge认为,“现在它的效率以及可扩展性还包括计算的资源等这样一些需求,这些都是瓶颈。还急需我们去找到解决方案,尤其在效率提升方面,我们希望把这样一种机器学习真正进行深层次研究。尤其是在理念认知方面,能够进行文字的、声音的识别,还有推理的能力。过去十年人工智能发展了很多技术,我们一定要找到一个正确的方式,去进行这样的一些应用。”

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的院士、墨尔本大学教授Rao Kotagiri认为,“现在AI的系统其实比较低级、原始,我们需要让它变得更加先进、高级,需要有更多的相关背景信息以及更多的逻辑,希望AI是可以拓展的,我们希望能够去综合提供一些AI系统的解决方案。要保证它的安全性,这样的话让AI在做得比人类更好的时候能够保证安全。”

技术伦理需要关注

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此前针对Youtube涉嫌违反儿童隐私法进行了调查,并对母公司谷歌开出了2亿美元罚单。AI换脸软件Zao一时在网络流行,与之相应的是用户隐私安全、数据安全风险引发了思考。这些事件反映出与技术发展相适应的法律、文化、伦理等“软性配套”并不完善。如何对人工智能技术有效地进行监管,确保技术安全,同时又能够有效促进人工智能的市场化发展,是人工智能发展面临的一大挑战。

无论赋能哪个行业,公众权益问题是人工智能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同济大学城市风险管理研究院院长孙建军强调,“目前我们对人工智能技术还处在探索阶段,例如应用于安防领域的人脸识别技术,如果没有妥善保管好,并明确使用规定,人脸图象或视频等数据的滥用将直接侵害公众的权益。”

“ 相对来说,美国在发展人工智能方面密切关注了人工智能相关的风险,而中国更加强调技术的落地应用。美国对人工智能给社会带来的风险进行了充分讨论,和各种全面部署,建立了安全和伦理方面的风险防控机制,而中国对有关风险安全目前还有待进一提高。”上海大学殷凤教授殷凤说。

技术研发、完善立法、监管落地,共同突破发展瓶颈

技术发展是突破瓶颈的重要动力。提升硬实力之外,上海工程应用技术大学副校长王岩松教授认为,“ 在提升AI硬实力的同时还要关注人工智能相关软学科的研究,比如说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技术路线图,商业模式,应用伦理。还有人工智能与传统行业的深度融合以及由此带来的管理理论方面的变革性的问题等。”

完善立法、加强监管也是为AI发展保驾护航的重要手段。“我们需要有相应的立法体制,不当行为的惩罚机制。同时也要从经济学的理论来进行相应研究。” Carles Sierra说。

工信部在2017年颁布的《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健康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对人工智能发展治理提出要求,但是规则和要求的落地仍在进行中。外交部前副部长、清华大学国际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傅莹在《人工智能的治理与国际合作》的讲话中提到,“现在的重要任务是如何让这些规则和要求落地,形成有利于我国人工智能健康成长的良性环境。”

中国人工智能更关注应用层面

“与美国相比,目前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的优势更多体现在应用层面,”殷凤认为。“同时在应用与推广层面,现在出现了诸多问题。”

上海中旖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冰博士认为,“中国的优势是在于传统文化与应用场景的塑造,西方是在于基础研究与全球资源的整合,如果能够探索一种方法论,可以把中国的工薪社会化需求与大数据的治理模式相结合,智勇双全,对于弱势群体我们如何通过数据的这种治理和千人千面的解决方案使数据能够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形成良方。”

真正的人工智能路途依然遥远

人工智能应用拓展到多个领域。智能教育产品已经在数千所学校帮助老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人工智能全科医生可以帮助医生诊断近千种疾病,显著提升基层医疗水平,促进医疗公平。越来越多的城市大脑都在累积数据,打造更高效、智慧的城市管理治理实践。

尤其是人工智能被广泛运用到城市管理中的实践中,有效应对城市运行的痛点、难题等。随着人工智能逐渐发展,很多产品、技术都冠以人工智能的名字,但是实际应用落地仍然多停留在个案环节。

“事实上人工智能离真正的智能,路还很远,AlphaGov的例子事实上也只能是在一个特定场合,特定场景下实现了真正的人工智能。所以人工智能整体距离还很远。”王岩松教授认为,“作为高校或研究院所这样的研究机构,更多的还是要从基础理论上做更深层次的研究。”

人工智能应用红利生根落地要做到普惠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如何用好人工智能?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上海政协副主席周汉民认为,人工智能和中国教育是体和用的关系,前者为用,后者为体,不能颠倒,不能忽略。

针对中国教育目前有三个特点是乡村弱、城市挤、师资弱,周汉民对人工智能与教育的结合提出了三个建议,一是建立一个全国网上义务教育平台,是整个教育体系都可以由优质教师将其搬到网上;二是把互联网工程和教育工程认真地结合在一起,推动互联网遍及所有学校;三要加强教育的国际合作。周汉民说,“两者结合的效果解决的不是高科技如何飞得更高,走得更远,要解决的是高科技的手段如何生根落地,惠及人民。”

同样,AI技术赋能医学领域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不仅为医学研究提供支撑,也为医疗服务社会带来许多帮助。

2017年,《Nature》杂志在封面发表一篇文章:利用深度学习算法诊断皮肤癌,准确度达到91%,可以与医生比肩。“对皮肤病学家可能要花30年时间才能够从业,而人工智能机器只需进行24小时的培训后就有同样的诊断结果。”墨尔本大学教授、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院士Rao Kotagiri认为,“外界质疑AI会犯错误,但是这项技术对那些没有皮肤病专家的国家来说则帮上了大忙。”

“人工智能肯定不能完全替代人类,但是它可以替代很多常规的、重复性的事务,将真正需要专家处理的事务留到最后。中国现在医务人员非常紧张,AI能做一些真正的辅助工作,这就是我们希望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科主任李军民认为,“人工智能更多的是为社会服务。尤其像一些地区没有这种技术,人工智能使得基层真正受益。”

如何将人工智能在各领域的应用充分落地?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方明认为,“人工智能兑现价值红利必须要达到三个条件,首先要具备真实可见的应用案例,其次要能够规模化推广,最后必须可以用统计数据来证明实实在在的应用成效。”

本次会议由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组委会指导,中国社科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中国民主建国会上海市委员会 、上海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上海投资促进中心共同举办。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人工智能
    +关注

    关注

    1810

    文章

    49220

    浏览量

    251478
  • 5G网络
    +关注

    关注

    8

    文章

    1751

    浏览量

    44766
  • ai技术
    +关注

    关注

    1

    文章

    1308

    浏览量

    25266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挖到宝了!人工智能综合实验箱,高校新工科的宝藏神器

    ,技术自主可控 在如今这个科技竞争激烈的时代,国产化硬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比邻星人工智能综合实验箱就做到了这一点,采用国产化硬件,积极推进全行业产业链上下游环节的国产化进程,把国产自主可控的软硬件平台
    发表于 08-07 14:30

    挖到宝了!比邻星人工智能综合实验箱,高校新工科的宝藏神器!

    ,技术自主可控 在如今这个科技竞争激烈的时代,国产化硬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比邻星人工智能综合实验箱就做到了这一点,采用国产化硬件,积极推进全行业产业链上下游环节的国产化进程,把国产自主可控的软硬件平台
    发表于 08-07 14:23

    中兴通讯亮相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近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世博展览馆开展。中兴通讯将聚焦“算力 AI向实”的核心主张,重点展示打造开放的智算基座、推出具有
    的头像 发表于 07-31 16:51 ?554次阅读

    创维亮相2025全球人工智能终端展

    近日 ,2025全球人工智能终端展暨第六届深圳国际人工智能展览会(GAIE)在深圳会展中心盛大举办。作为全国首个聚焦人工智能终端的行业盛会,本届展会以“智联万物·端启未来”为主题,吸引15国300
    的头像 发表于 05-27 16:09 ?500次阅读

    特朗宣布5000亿美元人工智能投资计划

    近日,美国人工智能领域迎来重磅消息。美国总统特朗宣布,OpenAI、软银和甲骨文三家行业巨头正携手推进一项名为 “星际之门”(Stargate)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总投资预计高达 5000 亿美元。这一举措旨在助力美国
    的头像 发表于 02-05 17:48 ?765次阅读

    嵌入式和人工智能究竟是什么关系?

    嵌入式和人工智能究竟是什么关系? 嵌入式系统是一种特殊的系统,它通常被嵌入到其他设备或机器中,以实现特定功能。嵌入式系统具有非常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能够根据用户需求进行定制化设计。它广泛应用于各种
    发表于 11-14 16:39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第6章人AI与能源科学读后感

    幸得一好书,特此来分享。感谢平台,感谢作者。受益匪浅。 在阅读《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的第6章后,我深刻感受到人工智能在能源科学领域中的巨大潜力和广泛应用。这一章详细
    发表于 10-14 09:27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第4章-AI与生命科学读后感

    很幸运社区给我一个阅读此书的机会,感谢平台。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第4章关于AI与生命科学的部分,为我们揭示了人工智能技术在生命科学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和深远影响。在
    发表于 10-14 09:21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第一章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创新学习心得

    周末收到一本新书,非常高兴,也非常感谢平台提供阅读机会。 这是一本挺好的书,包装精美,内容详实,干活满满。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这本书的第一章,作为整个著作的开篇
    发表于 10-14 09:12

    制造业人工智能的场景应用落地现状、难点和建议

    制造业应用人工智能可以提高制造业的生产效率,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竞争力提升,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近年来,制造业人工智能的场景化应用落地不断推进,但在落地过程中遇到一些难点。本
    的头像 发表于 10-12 09:49 ?971次阅读

    risc-v在人工智能图像处理应用前景分析

    RISC-V在人工智能图像处理领域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这主要得益于其开源性、灵活性和低功耗等特点。以下是对RISC-V在人工智能图像处理应用前景的详细分析: 一、RISC-V的基本特点 RISC-V
    发表于 09-28 11:00

    人工智能ai 数电 模电 模拟集成电路原理 电路分析

    人工智能ai 数电 模电 模拟集成电路原理 电路分析 想问下哪些比较容易学 不过好像都是要学的
    发表于 09-26 15:24

    人工智能ai4s试读申请

    目前人工智能在绘画对话等大模型领域应用广阔,ai4s也是方兴未艾。但是如何有效利用ai4s工具助力科研是个需要研究的课题,本书对ai4s基本原理和原则,方法进行描诉,有利于总结经验,拟按照要求准备相关体会材料。看能否有助于入门和提高ss
    发表于 09-09 15:36

    名单公布!【书籍评测活动NO.44】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

    芯片设计的自动化水平、优化半导体制造和封测的工艺和水平、寻找新一代半导体材料等方面提供帮助。 第6章介绍了人工智能在化石能源科学研究、可再生能源科学研究、能源转型三个方面的落地应用。 第7章从环境监测
    发表于 09-09 13:54

    报名开启!深圳(国际)通用人工智能大会将启幕,国内外大咖齐聚话AI

    8月28日至30日,2024深圳(国际)通用人工智能大会暨深圳(国际)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博览会将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举办。大会以“魅力AI·无限未来”为主题,致力于打造全球通用人工智能领域集产品
    发表于 08-22 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