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AI孕育万亿级别市场

传感器技术 ? 来源:YXQ ? 2019-08-09 15:35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人工智能(AI)将接棒移动互联网,成为下一轮科技创新红利的主要驱动力。透过丰富的数据采集(互联网和IoT)、更快的数据传输(5G)、更强大的数据运算处理(AI),科技企业和传统企业将在更广泛的领域深度融合。

AI将广泛助力传统行业转型,渗透互联网竞争下半场,催生无人驾驶、城市大脑、工业互联网、农业大脑、智慧医疗、Fintech、机器人等广义AI应用,酝酿万亿级市场和投资机会。

人工智能(AI)指利用技术学习人、模拟人,乃至超越人类智能的综合学科。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显著提升人类效率,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等领域快速完成识别和复杂运算。

此外,面对开放性问题,人工智能技术亦可通过穷举计算找到人类预料之外的规律和关联。自1956年“人工智能”概念首次被提出,AI技术“三起两落”。

本轮人工智能腾飞受益于持续提升的AI算力对神经网络算法的优化。

AI产业链分为: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

基础层主要包括:AI芯片、IoT传感器等,技术层主要包括: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NLP、知识图谱等,应用层的场景包括:无人驾驶、智慧安防、智慧城市(城市大脑)、金融科技(Fintech)、智慧医疗、智慧物流等领域。

AI市场规模快速成长。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AI力量,人工智能企业超过1000家。

2018年中国AI市场规模约330亿元人民币,全球AI市场规模约2700亿美元。我们预计,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有望成长至万亿量级,成为下一轮科技创新红利的主导力量。

Statista预计2019、2020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分别增长59%、61%,成长至6800亿美元量级。

我们判断,中国人工智能市场有望在2030年达到万亿量级,传统行业和技术的结合是主要的应用领域,2G(对政府)和2B(对企业)将成为主要的营收来源。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AI
    AI
    +关注

    关注

    88

    文章

    35760

    浏览量

    282496
  • IOT
    IOT
    +关注

    关注

    188

    文章

    4321

    浏览量

    203027

原文标题:传感器专业微信群,赶紧加入吧!

文章出处:【微信号:WW_CGQJS,微信公众号:传感器技术】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AI驱动半导体产业爆发式增长 2030年全球产值或突破万亿美元大关

    ,全球半导体行业总产值有望达到1万亿美元规模,其中AI相关应用将贡献近半壁江山。2024年被业界普遍视为"AI元年",生成式AI技术的爆发性发展对半导体产业产生了深远
    的头像 发表于 05-16 11:09 ?600次阅读
    <b class='flag-5'>AI</b>驱动半导体产业爆发式增长 2030年全球产值或突破<b class='flag-5'>万亿</b>美元大关

    谷东科技出席2025年万亿AI智能眼镜产业趋势峰会

    近日,深圳南山科技馆内人头攒动,一场名为“百镜大战:AI+融合,智能视界”的产业峰会在这里拉开帷幕。行业巨头、技术专家与投资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AI与AR融合的万亿市场前景。德勤报告
    的头像 发表于 03-28 14:36 ?1210次阅读

    AI大模型端侧部署正当时:移远端侧AI大模型解决方案,激活场景智能新范式

    AI大模型解决方案备受瞩目,为AI设备的革新注入了澎湃动力。万亿市场蓝海显现,端侧AI大模型加速落地近年来,端侧
    的头像 发表于 03-26 19:05 ?558次阅读
    <b class='flag-5'>AI</b>大模型端侧部署正当时:移远端侧<b class='flag-5'>AI</b>大模型解决方案,激活场景智能新范式

    融合30万项专利,“OptoChat AI”引擎引爆万亿光子AI市场

    ?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吴子鹏) 近日,南京江北新区企业 —— 南京南智先进光电集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南京知满科技等合作伙伴,成功开发出国内首个光子 AI 智能引擎 “OptoChat AI
    的头像 发表于 03-09 04:38 ?1292次阅读
    融合30万项专利,“OptoChat <b class='flag-5'>AI</b>”引擎引爆<b class='flag-5'>万亿</b>光子<b class='flag-5'>AI</b><b class='flag-5'>市场</b>

    FPGA+AI王炸组合如何重塑未来世界:看看DeepSeek东方神秘力量如何预测......

    正以550万美元的"拼多多模式",冲击万亿市场格局。 在AI时代,FPGA与AI的结合正在重塑未来的芯片生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技术融合与创新
    发表于 03-03 11:21

    AI赋能边缘网关:开启智能时代的新蓝海

    功耗的AI边缘计算平台;对于算法企业,要研发更轻量化、更精准的边缘AI模型;对于系统集成商,则要构建完整的边缘智能解决方案。这个万亿级的新市场,正在等待更多创新者的加入。 在这场
    发表于 02-15 11:41

    欧盟斥资1.51万亿推进AI研发

    在近日于巴黎举行的AI行动峰会上,欧盟宣布了一项重大投资决策,计划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投入高达2000亿欧元(折合当前人民币约1.51万亿元)用于人工智能(AI)的研发工作。这一举措标志着欧盟在推动
    的头像 发表于 02-13 13:40 ?410次阅读

    总营收超万亿AI仍是台积电最强底牌!

    新台币的总营收。营收结构上,由于AI的快速发展,HPC(高性能计算)得到持续提升,仍然是台积电最核心的业务,其第四季度贡献了近1.53万亿新台币的收入,AI以及7nm以下先进制程市场
    的头像 发表于 01-21 14:36 ?613次阅读
    总营收超<b class='flag-5'>万亿</b>,<b class='flag-5'>AI</b>仍是台积电最强底牌!

    鸿海2024年营收1.53万亿元,AI成关键点

    鸿海2024全年营收达到1.53万亿元,刷新历年同期营收纪录。其中,与AI相关的云端网络产品类别表现亮眼,成为推动集团营收增长的关键动力之一。 1月5日,鸿海公布了2024年12月的营收数据
    的头像 发表于 01-08 17:26 ?755次阅读

    一场化工AI大赛,点亮行业智能化的星星之火

    在产学研共聚的生态旷野,孕育化工AI人才的火种
    的头像 发表于 12-31 01:20 ?1688次阅读
    一场化工<b class='flag-5'>AI</b>大赛,点亮行业智能化的星星之火

    120万亿机器人市场带火国产传感器,哪些有望率先打破垄断?(全面分析)

    机器人市场空间可达120万亿级别 ,是一个崭新且空间庞大的蓝海市场。据艾瑞咨询预测, 2021年到2025年国内智能机器人市场规模的年平均复
    的头像 发表于 12-23 18:00 ?2699次阅读
    120<b class='flag-5'>万亿</b>机器人<b class='flag-5'>市场</b>带火国产传感器,哪些有望率先打破垄断?(全面分析)

    AI模型市场分析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AI模型已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新高地、未来产业的新赛道以及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下面,AI部落小编分析了当前AI模型市场
    的头像 发表于 11-01 09:51 ?602次阅读

    2030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破万亿美元!汽车、AI数据中心和工业三大驱动力

    ,其中以AI、大数据激发出的巨大算力需求为代表,将推动半导体产业在2030年前后实现一万亿美元里程碑。” 无独有偶,10月16日到18日,在深圳会展中心举办的湾芯展上,来自ASML市场总监陶婷婷也表示:“ASML生态系统中的50
    的头像 发表于 10-22 00:12 ?2742次阅读
    2030年全球半导体<b class='flag-5'>市场</b>规模破<b class='flag-5'>万亿</b>美元!汽车、<b class='flag-5'>AI</b>数据中心和工业三大驱动力

    当供电与制冷走向融合,AI智算基础设施如何加速蜕变?

    )为代表的新型底座备受瞩目。根据权威研究机构发布的报告,到2030年,生成式AI市场规模将达万亿元,全球数据中心总装机容量预计保持12%的年均增长率,AI智算的
    的头像 发表于 10-14 15:01 ?738次阅读
    当供电与制冷走向融合,<b class='flag-5'>AI</b>智算基础设施如何加速蜕变?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第4章-AI与生命科学读后感

    领域的研究人员的工作模式相融合,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然而,这些挑战也孕育着新的机遇。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拓展,AI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和深入,为科学家们提供更多的研究工具和方法
    发表于 10-14 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