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区域+产业+创新”政策叠加, 形成新一代人工智能试验区

MqC7_CAAI_1981 ? 来源:YXQ ? 2019-08-06 09:32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市政府近日同意并印发《推进上海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建设工作方案》。按照一体化规划高质量发展要求,上海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选址闵行区马桥镇及其周边区域,面积约15.7平方公里,纳入全市“3+5+X”区域整体转型工作,力争用10年实现在生产、生活、生态各个领域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打造千亿元产业规模。

形成新一代人工智能试验区

根据方案,上海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分为产业创新发展区和应用综合实践区两部分。其中,产业创新发展区规划面积10.8平方公里,将通过高标准项目准入和存量资源转型,孵化人工智能创新技术,承载人工智能科技成果,重点发展智能运载系统、智能机器人、智能感知系统、智能新硬件系统等“四智”产业,赋能实体经济发展和制造业转型升级,孕育若干人工智能领域独角兽企业,与紫竹创新创业走廊、吴泾地区转型实现东西联动,构建创新资源汇聚地和新兴产业增长极,形成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试验区。

应用综合实践区规划面积4.9平方公里,将围绕城市管理、社会治理、民生服务等需求,搭建丰富的人工智能应用体验场景,成为集人工智能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人才聚集、学术交流、展示推广等于一体的创新应用综合实践区。

发挥区位优势实现梯度发展

按照上海产业地图的布局定位,试验区将充分发挥马桥镇在区位条件良好、拓展空间充裕、生态环境优美等方面的相对优势,着力突出“产业优先、应用示范、产城协同”三大特色,与徐汇滨江、浦东张江、闵行紫竹的科创资源丰富、新兴产业活跃、初创企业众多等方面的优势地位形成互补,实现梯度发展。

按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策略,未来10年,试验区将逐步建成人工智能开发先行区、产业应用特色集聚区、未来城市发展试验区,实施“三步走”计划。

近期(2019—2021年),主要完善顶层架构,关注场景搭建,培育优势企业。试验区将重点关注人工智能领域的场景建设,聚焦城市管理、公共服务、智慧生态等3—5个领域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形成试点示范;引入5—8家人工智能龙头企业,培育50家中小型创新企业,力争产值突破200亿元;营造优越的人工智能发展生态。

中期(2022—2025年),聚焦体系建设,发挥集聚效应,实现示范发展。试验区累计引进国际水平的人工智能企业和机构50家,培育8—10家人工智能创新标杆企业和100家中小型创新企业,产值突破500亿元;基本实现万物互联、数字融合、应用场景丰富多彩、功能型创新平台潜力迸发、城市管理水平显著提高,形成上海人工智能特色产业集聚区和应用示范基地。

远期(2026—2030年),汇聚优质资源,打造生态示范,建成实践高地。人工智能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形成浓厚的国际化发展氛围,汇聚国际标杆水平的创新机构或团队8—10家;试验区在生产、生活、生态各个领域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成为未来城市实践高地、新样板,打造千亿产业规模。

“区域+产业+创新”政策叠加

在产业发展重点上,试验区将依托地处紫竹创新创业走廊的区位条件,发挥空间成本、技术人才、应用示范等优势,以创新实践助力产业项目落地,通过“区域+产业+创新”的政策叠加,培育发展人工智能相关的研发、制造及系统集成等环节,引导优质产业项目向试验区集聚,构建特色产业生态,重点发展智能运载系统、智能机器人、智能感知系统、智能新硬件系统等“四智”产业,优先布局东川路以北的增量用地,带动周边区域的转型升级,增强创新浓度,提高经济密度。

在应用实践重点上,试验区将按照“智生产、智生活、智生态”的发展理念,融合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5G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探索构建数字孪生城市,推动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应用综合实践区与城市生活工作深度融合,驱动城区智能运行、迭代创新,实现基于人工智能应用的“精细化管理、精准化服务、精致化生活”,形成应用示范高地。

试验区将积极推进空间资源转型升级。对试验区内的产业创新发展区以及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闵行装备产业基地内的“三高一低”企业,积极开展产业结构调整,按照“锁定地块、锁定项目、锁定时间、锁定责任主体”的原则,积极推进区域整体转型升级。在10.8平方公里的产业创新发展区中,增量工业用地1574亩,存量工业用地达到7460亩,其中约3000亩需要转型升级,未来主要采取能级提升、就地转型、提质增效等方式,分类实施转型升级。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人工智能
    +关注

    关注

    1810

    文章

    49221

    浏览量

    251554
  • 智能制造
    +关注

    关注

    48

    文章

    5947

    浏览量

    78162

原文标题:学会期刊丨《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通讯》2019年 第9卷 第07期

文章出处:【微信号:CAAI-1981,微信公众号: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虹科电子当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专委会委员

    2025年8月12日,由广州市工商业联合会、广州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共同主办,广州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中心、广州市数字经济协会承办的 “七维协同 创新提质”创优行动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AI驱动产业升级与
    的头像 发表于 08-15 17:07 ?350次阅读

    CES Asia 2025蓄势待发,聚焦低空经济与AI,引领未来产业新变革

    Asia 2025 的举办,将为全球科技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通过深入探讨低空经济与人工智能的技术突破、应用落地、政策监管与投资机遇,有望推动这两大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引领未来产业
    发表于 07-09 10:29

    墨芯人工智能入选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典型案例

    近日,墨芯人工智能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墨芯人工智能"或“墨芯”)入选国家发改委《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典型案例》,成为新一代人工智能领域具有代表性的
    的头像 发表于 06-13 14:53 ?1043次阅读

    中软国际携手厦门市共建城市人工智能产业

    近日,中软国际与厦门市集美人民政府、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在此前良好合作的基础上达成新人工智能产业项目合作。三方将基于
    的头像 发表于 06-03 17:53 ?656次阅读

    英伟达Q3将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系统

    5月19日消息,据外媒报道,在台北国际电脑展上;黄仁勋宣布英伟达将于2025年第三季度推出下一代GB300人工智能系统。 据悉,GB300 虽然与上一代 GB200 拥有相同的物理占地面积、相同
    的头像 发表于 05-19 18:02 ?384次阅读

    Ampere如何引领并塑造下一代人工智能计算系统

    代人工智能计算工作负载给传统处理器架构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已将其推向了极限。
    的头像 发表于 04-07 10:15 ?644次阅读

    深圳超常规力度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12月18日,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正式印发《深圳市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城市的若干措施》,以超常规力度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推动深圳市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
    的头像 发表于 12-19 15:56 ?617次阅读

    谷东科技亮相第六届全球人工智能产品应用博览会

    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主办的第六届全球人工智能产品应用博览会(以下简称“全球智博会”/“AIExpo”)将于2024年12月10-11日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开幕。谷东科
    的头像 发表于 12-13 14:06 ?846次阅读

    嵌入式和人工智能究竟是什么关系?

    领域,如工业控制、智能家居、医疗设备等。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个分支,它研究如何使计算机具备像人类样思考、学习、推理和决策的能力。人工智能
    发表于 11-14 16:39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第6章人AI与能源科学读后感

    幸得好书,特此来分享。感谢平台,感谢作者。受益匪浅。 在阅读《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的第6章后,我深刻感受到人工智能在能源科学领域中的巨大潜力和广泛应
    发表于 10-14 09:27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第4章-AI与生命科学读后感

    很幸运社区给我个阅读此书的机会,感谢平台。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第4章关于AI与生命科学的部分,为我们揭示了人工智能技术在生命科学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和
    发表于 10-14 09:21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第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创新学习心得

    的发展机遇。同时,这也要求科研人员、政策制定者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构建个健康、包容的AI科研生态系统。 总之,《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的第
    发表于 10-14 09:12

    名单公布!【书籍评测活动NO.44】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

    AI for Science的基础知识,梳理了产业地图,并给出了相关政策启示。 内容提要 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AI for Science)带来的
    发表于 09-09 13:54

    摩尔线程GPU算力底座助力大模型产业发展

    以大模型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是引领新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和重要驱动力量,随着对算力需求的日益高涨,人工智能算力底座公司日益成为新
    的头像 发表于 08-27 16:15 ?1082次阅读

    报名开启!深圳(国际)通用人工智能大会将启幕,国内外大咖齐聚话AI

    呈现、产业展览、技术交流、学术论坛于体的世界级人工智能合作交流平台。本次大会暨博览会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政府采购中心、广东省工商联、前海合作管理局、深圳市工信局等单位指导,深圳市
    发表于 08-22 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