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机器人视觉的发展历程及未来研究方向

新机器视觉 ? 来源:YXQ ? 2019-07-26 08:52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著名华人计算机视觉专家、斯坦福大学副教授李飞飞曾经讲过,“希望可以说服做机器人研究的朋友,(计算机)视觉是机器人的杀手级应用。”

随着机器人研究的发展和“越来越接近人类”这个目标的进一步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和从业者更深刻认识到了计算机视觉对机器人整个行业发展的重要性。

机器人视觉系统是指用计算机来实现人的视觉功能,也就是用计算机来实现对客观的三维世界的识别。机器人视觉主要研究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的视觉功能从客观事物的图像中提取信息,进行处理并加以理解,最终用于实际检测、测量和控制

机器人视觉的发展

机器人视觉系统经历了三代的发展

第一代机器人视觉的功能一般是按规定流程对图像进行处理并输出结果。这种系统一般由普通数字电路搭成,主要用于平板材料的缺陷检测。

第二代机器人视觉系统一般由一台计算机,一个图像输入设备和结果输出硬件构成。视觉信息在机内以串行方式流动,有一定学习能力以适应各种新情况。

第三代机器人视觉系统是目前国际上正在开发使用的系统。采用高速图像处理芯片,并行算法,具有高度的智能和普通的适应性,能模拟人的高度视觉功能。

机器人视觉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如何准确、高速(实时)地识别出目标。

2、如何有效地构造和组织出可靠的识别算法,并且顺利地实现。这期待着高速的阵列处理单元,以及算法(如神经网络法、小波变换等算法)的新突破,这样就可以用极少的计算量高度地并行实现功能。

3、实时性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重要问题。图像采集速度较低以及图像处理需要较长时间给系统带来明显的时滞,此外视觉信息的引入也明显增大了系统的计算量,例如计算图像雅可比矩阵、估计深度信息等等。图像处理速度是影响视觉系统实时性的主要瓶颈之一。

4、稳定性是所有控制系统首先考虑的问题,对于视觉控制系统,无论是基于位置、基于图像或者混合的视觉伺服方法都面临着如下问题:当初始点远离目标点时,如何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即增大稳定区域和保证全局收敛;为了避免伺服失败,如何保证特征点始终处在视场内。

机器人视觉应当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图像特征的选择问题。视觉伺服的性能密切依赖于所用的图像特征,特征的选择不仅要考虑识别的指标,还要考虑控制指标。从控制的观点看,用冗余特征可抑制噪声的影响,提高视觉伺服的性能,但又会给图像处理增加难度。因此如何选择性能最优的特征,如何处理特征以及如何评价特征,都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针对任务有时可能需要从一套特征切换到另一套,可以考虑把全局特征与局部特征结合起来。

2.结合计算机视觉及图像处理的研究成果,建立机器人视觉系统的专用软件库

3.加强系统的动态性能研究。目前的研究多集中于根据图像信息确定期望的机器人运动这一环节上,而对整个视觉伺服系统的动态性能缺乏研究。

4.利用智能技术的成果

5.利用主动视觉的成果。主动视觉是当今计算机视觉和机器人视觉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热门课题。它强调的是视觉系统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能力。

与传统的通用视觉不同,主动视觉强调两点,一是认为视觉系统应具有主动感知的能力,二是认为视觉系统应基于一定的任务(TaskDirected)或目的(PurposiveDirected)。

主动视觉认为在视觉信息获取过程中,应更主动地调整摄像机的参数,如方向、焦距、孔径等并能使摄像机迅速对准感兴趣的物体。更一般地,它强调注视机制(Attention),强调对分布于不同空间范围和时间段上的信号采用不同的分辨率有选择性地感知,这种主动感知既可在硬件层上通过摄像机物理参数的调整实现,也可以在基于被动摄像机的前提下,在算法和表示层上通过对已获得的数据有选择性地处理实现。

同时,主动视觉认为不基于任何目的的视觉过程是毫无意义的,必须将视觉系统与具有的目的(如导航、识别、操作等)相联系,从而形成感知/作用环(Perception/ActionCycle)。

6.传感器融合问题。视觉传感器具有一定的使用范围,如能有效地结合其它传感器,利用它们之间性能互补的优势,便可以消除不确定性,取得更加可靠、准确的结果。

给机器人加上一双读懂世界的“慧眼”是机器人的重要发展方向,也是先步信息的技术布局重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机器人
    +关注

    关注

    213

    文章

    29939

    浏览量

    214433
  • 机器视觉
    +关注

    关注

    163

    文章

    4620

    浏览量

    123354

原文标题:?【干货】一文读懂机器人视觉存在的问题及研究方向

文章出处:【微信号:vision263com,微信公众号:新机器视觉】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工业机器人的特点

    机器人是关键。工业互联网是通过端上的数据传输,经过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处理,再进行智能化决策的一整个过程,其中端的数据传输是基础。工业互联网的端包括机器人、传感器等一切线下连接端口。因此发展工业
    发表于 07-26 11:22

    轮式移动机器人电机驱动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摘 要】以嵌入式运动控制体系为基础,以移动机器人研究对象,结合三轮结构轮式移动机器人,对二轮差速驱动转向自主移动机器人运动学和动力学空间模型进行了分析和计算,
    发表于 06-11 14:30

    盘点#机器人开发平台

    Athena机器人****开发平台思岚推出Athena机器人开发平台,有望主导机器人开发平台未来市场-电子发烧友网AUTO CUBEROS机器人
    发表于 05-13 15:02

    工业机器人未来发展方向:富唯智能以具身智能重构人机协作新范式

    在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深水区,工业机器人正从“机械执行者”向“自主决策者”进化。传统工业机器人依赖固定编程与刚性路径的局限性日益凸显,而工业机器人未来
    的头像 发表于 05-06 16:32 ?368次阅读

    【「# ROS 2智能机器人开发实践」阅读体验】视觉实现的基础算法的应用

    结合IMU(惯性测量单元)进行多传感器融合。 三、总结与展望 技术融合趋势 机器人视觉与SLAM的结合(如视觉惯性里程计VIO)是当前研究热点,
    发表于 05-03 19:41

    什么是机器人?追踪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未来

    什么是机器人? 我们都知道“机器人”这个词,并在日常对话中随意使用它。但我们知道它真正的含义吗?让我们花点时间来深入研究机器人的定义。它是像看起来那么简单,还是挑战了我们的理解? 在其
    的头像 发表于 04-24 19:21 ?1414次阅读

    名单公布!【书籍评测活动NO.58】ROS 2智能机器人开发实践

    机器人、家用娱乐机器人,大到智能驾驶汽车、人形机器人,都是未来会并存的机器人形态。 不过,当年遵循“提高
    发表于 03-03 14:18

    【「具身智能机器人系统」阅读体验】2.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基础模块

    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基础模块,这个是本书的第二部分内容,主要分为四个部分:机器人计算系统,自主机器人的感知系统,自主机器人的定位系统,自主机器人
    发表于 01-04 19:22

    【「具身智能机器人系统」阅读体验】2.具身智能机器人大模型

    近年来,人工智能领域的大模型技术在多个方向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特别是在机器人控制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在“具身智能机器人大模型”部分,作者研究并探讨了大模型如何提升
    发表于 12-29 23:04

    【「具身智能机器人系统」阅读体验】1.初步理解具身智能

    未来,涵盖如基于行为的人工智能、生物启发的进化人工智能及认知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这一历史背景为随后的大模型驱动的具身智能讨论奠定了基础,随着人工智能模型复杂性和能力的不断提升,这一主题也变得愈加
    发表于 12-28 21:12

    【「具身智能机器人系统」阅读体验】+初品的体验

    的快速发展,相关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通过阅读该书可以帮助大家系统性地了解和分析当前具身智能机器人系统的发展现状和前沿研究,为未来
    发表于 12-20 19:17

    名单公布!【书籍评测活动NO.51】具身智能机器人系统 | 了解AI的下一个浪潮!

    智能体的自主性、处理复杂环境互动的能力及确保行为的伦理和安全性。 未来研究需要将视觉、语音和其他传感技术与机器人技术结合,探索更加先进的知识表示和记忆模块,利用强化学习进一步优化决策
    发表于 11-11 10:20

    王耀南院士:AI大模型赋能人形机器人未来趋势

    研究现状,关键技术赋能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四个方面进行汇报。 王院士认为人工智能大模型推动人形机器人在感知、认
    的头像 发表于 11-08 11:03 ?1758次阅读
    王耀南院士:AI大模型赋能人形<b class='flag-5'>机器人</b>及<b class='flag-5'>未来</b>趋势

    医疗机器人发展现状与趋势

    医疗机器人作为医疗领域与现代机器人科技的融合体,正逐步引领医疗服务向更高效、更精准的方向发展。以下是对医疗机器人
    的头像 发表于 10-21 15:24 ?5274次阅读

    解锁机器人视觉与人工智能的潜力,从“盲人机器”改造成有视觉能力的机器人(上)

    正如人类依赖眼睛和大脑来解读世界,机器人也需要自己的视觉系统来有效运作。没有视觉机器人就如同蒙上双眼的人类,仅能执行预编程的命令,容易碰撞障碍物,并犯下代价高昂的错误。这正是
    的头像 发表于 10-12 09:56 ?848次阅读
    解锁<b class='flag-5'>机器人</b><b class='flag-5'>视觉</b>与人工智能的潜力,从“盲人<b class='flag-5'>机器</b>”改造成有<b class='flag-5'>视觉</b>能力的<b class='flag-5'>机器人</b>(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