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号介绍

全部
  • 全部
  • 产品
  • 方案
  • 文章
  • 资料
  • 企业

广电计量

广电计量一家全国化、综合性的国有第三方检测机构。专注于为客户提供计量、检测、认证以及技术咨询与培训等专业技术服务。

245 内容数 29w+ 浏览量 28 粉丝

汽车内饰件

型号: GB 8410、ISO 03795、FMVSS 302
品牌: GRGTEST(广电计量)

--- 产品参数 ---

  • 产品范围: 地毯、垫板、门内护板、车顶棚寸、座椅外表面的有
  • 服务周期: 测试周期7个工作日左右,认证服务常规4-8周(

--- 产品详情 ---

服务介绍

汽车内饰件的品质不仅影响车辆美观以及乘坐感受,还需要经受住各种突发状况的考验,确保乘坐人员安全。为此,各国政府对汽车内饰品通常采取强制性认证的管控手段,从而有效保障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

 

产品范围:

地毯、垫板、门内护板、车顶棚寸、座椅外表面的有机材料等

 

相关资质:

国家认监委指定的汽车内饰件3C认证检测实验室

 

服务周期:

测试周期7个工作日左右,认证服务常规4-8周(具体视认证类型定)

 

服务项目

1、测试项目(部分)

 

测试类型测试标准
性能测试GB 8410、ISO 03795、FMVSS 302

 

 

2、认证类型

国内:CCC

欧盟:E-mark

美国:DOT

巴西:LCVM&CAT

为你推荐

  • 新能源汽车EMC仿真2024-11-18 11:37

    产品型号:EMC检测 服务区域:全国 服务资质:CMA/CNAS 服务周期:常规3-5个工作日 服务形式:寄送样品或现场操作 测试标准:视具体产品或用户需求而定
  • 微波及天线射频电磁特性仿真2024-11-18 11:34

    产品型号:EMC检测 服务区域:全国 服务资质:CMA/CNAS 服务周期:常规3-5个工作日 服务形式:寄送样品或现场操作 测试标准:视具体产品或用户需求而定
  • 线缆线束电磁特性仿真2024-11-18 11:08

    产品型号:EMC检测 服务区域:全国 服务资质:CMA/CNAS 服务周期:常规3-5个工作日 服务形式:寄送样品或现场操作 测试标准:视具体产品或用户需求而定
  • 5G及电磁环境仿真2024-11-18 11:05

    产品型号:EMC检测 服务区域:全国 服务资质:CMA/CNAS 服务周期:常规3-5个工作日 测试标准:视具体产品或用户需求而定 报告语言:中英文
  • 产品与系统电磁失效分析与排故2024-11-18 11:01

    产品型号:EMC检测 服务区域:全国 服务资质:CMA/CNAS 服务周期:视具体项目而定
  • 电磁防护体系设计与验证2024-11-18 10:35

    产品型号:EMC检测 服务区域:全国 服务资质:CMA/CNAS 服务周期:常规3-5个工作日 服务形式:寄送样品或现场操作 测试标准:视具体产品或用户需求而定
  • 信号完整性分析2024-11-18 10:31

    产品型号:EMC检测 服务区域:全国 服务资质:CMA/CNAS 服务周期:常规3-5个工作日 服务形式:寄送样品或现场操作 测试标准:视具体产品或用户需求而定
  • 电磁性能验证与加固2024-11-18 10:29

    产品型号:EMC检测 服务区域:全国 服务资质:CMA/CNAS 服务周期:常规3-5个工作日 服务形式:寄送样品或现场操作 测试标准:视具体产品或用户需求而定
  • 系统电磁环境效应评价与分析2024-11-18 10:27

    产品型号:EMC检测 服务区域:全国 服务资质:CMA/CNAS 服务周期:常规3-5个工作日 服务形式:寄送样品或现场操作 测试标准:视具体产品或用户需求而定
  • 多物理场耦合仿真2024-11-18 10:19

    产品型号:EMC检测 服务区域:全国 服务资质:CMA/CNAS 服务周期:常规3-5个工作日 服务形式:寄送样品或现场操作 测试标准:视具体产品或用户需求而定
  • 电源芯片一次筛选:复杂流程下的高要求与高效应对2025-08-15 08:48

    一次筛选:芯片可靠性的“第一道防线”在集成电路从设计到量产的全流程中,一次筛选是保障产品质量的核心环节。它位于封装测试阶段前端,通过多维度的严格测试,如电性能测试、环境应力筛选(如高低温、湿度测试)以及功能验证等步骤,精准剔除存在潜在缺陷(如材料瑕疵、工艺误差导致的性能不达标)的芯片,直接影响产品良率、可靠性及终端应用安全。随着芯片向高集成度、先进制程发展,
  • 电化学迁移(ECM):电子元件的“隐形杀手” ——失效机理、环境诱因与典型案例解析2025-08-14 15:46

    前言在电子设备中,有一种失效现象常被称为“慢性病”——电化学迁移(ECM)。它悄无声息地腐蚀电路,最终导致短路、漏电甚至器件烧毁。尤其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可能导致电路短路失效。本文将深入解析ECM的机制,并对比其与导电性阳极丝(CAF)的异同。一、什么是电化学迁移(ECM)?电化学迁移的本质是在电场作用下,金属离子(如铜、银、锡、铝等)从阳极向阴极迁移,并在阴极
    81浏览量
  • MIL-STD-810F高低气压温湿度试验:确保装备在极端环境下的可靠性2025-08-14 11:31

    MIL-STD-810是美国国防部发布的一系列环境工程标准,旨在验证军用装备在极端环境下的性能和可靠性。其中,MIL-STD-810F版本发布于2000年,针对装备在高低温、湿度、气压等复杂环境下的适应性提出了系统的测试要求。随着现代军事装备部署场景的多样化(如高原、深海、热带雨林等),高低气压和温湿度试验成为评估装备环境耐受性的核心环节。测试项目与技术要求
    44浏览量
  • 汽车智能座舱ITU-T测试认证,车载语音通信测试智慧解决方案2025-06-25 11:04

    随着车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驾驶者与车机互动场景越来越多,车机系统的语音通信质量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各个国家和车辆生产厂越来越重视车载语音通信质量的提升。然而,车载语音通信质量的提升充满挑战,麦克风和扬声器的布局,各种背景噪声的处理,以及由射频引起的问题,都显著影响通话中的语音质量,且各个环节的调节与控制均与实际车型及内饰相关,需要针对不同的车型进行
    1000浏览量
  • 技术干货 | 功能安全术语的暗黑森林2025-06-10 16:38

    在汽车产业高度发展的当下,功能安全已从抽象概念转化为系统性防控要求。ISO26262定义的核心术语正是突破概念模糊性的首道门槛——既是工程师协同的技术语言,也是实现安全出行的底层方法论。今天我们就来聊一下几个核心术语,一起走进这片功能安全术语的“暗黑森林”。01安全目标:顶层安全需求的基石【SafetyGoal】:top-levelSafetyrequire
  • 技术干货 | 汽车功能安全:ISO 26262-2018 的框架探秘2025-06-03 16:29

    当汽车从机械时代迈入智能时代,电子电气系统的复杂度呈指数级增长——L3级自动驾驶系统包含超千万行代码,线控制动系统的信号链路涉及20余个电子控制单元(ECU)。在此技术背景下,ISO26262-2018作为汽车功能安全的“黄金法则”,通过全生命周期管理框架,为智能汽车建立了从芯片到整车的安全防护体系。本文将结合自动驾驶、车联网等前沿场景,探讨这一标准的框架逻
  • 技术干货 | 聊一聊功能安全中的ASIL 等级2025-05-08 14:47

    ASIL(AutomotiveSafetyIntegrityLevel,汽车安全完整性等级)作为ISO26262功能安全标准的核心评估指标,采用A、B、C、D的分级体系(D级为最高风险等级)。通常在项目开发初期概念阶段就要根据相关项的功能进行失效分析,从而确定ASIL等级,以量化的方法平衡该项目开发时的安全与成本。一、ASIL等级定义ASIL等级的确定基于三
  • 破局SiC封装瓶颈 | 攻克模组失效分析全流程问题2025-04-25 13:41

    碳化硅(SiC)作为第三代半导体的核心材料,凭借其高功率密度、优异的耐高温性能和高效的功率转换能力,在新能源汽车、5G通信、数据中心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然而,先进封装的SiC功率模组在失效分析方面面临诸多挑战,尤其是在化学开封、X-Ray和声扫等测试环节,国内技术尚不成熟。基于此,广电计量集成电路测试与分析研究所推出了先进封装SiC功率模组失效分析技
    399浏览量
  • AG600获颁型号合格证,广电计量护航“鲲龙”上天入海2025-04-24 15:20

    4月20日,我国首次按照中国民航适航规章完全自主研制的大型水陆两栖灭火飞机AG600获得中国民航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标志着全球起飞重量最大的民用水陆两栖飞机通过了严格测试和验证,研制取得圆满成功,正式取得进入市场的“准入证”。从2012年提出TC申请,到2017年实现陆上首飞,再到2025年全面完成审定试飞,AG600型号研制工作历经十余载攻坚,取得了里程碑
  • 广电计量助力中科昊芯完成业内首家RISC-V DSP车规认证2025-04-18 09:09

    RISC-V是基于精简指令集计算(RISC)原理建立的开源指令集架构,而RISC-VDSP则是在此基础上,专为数字信号处理设计的芯片。它具备开源、灵活可定制等特性,为众多领域的创新应用注入活力。近年来,随着众多芯片巨头的加入,包括AMD、高通、华为、英伟达、英特尔等,RISC-V的市场规模正在不断的发展和壮大,推进RISC-V的应用和生态系统的发展。业界首家
    1384浏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