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周志华教授在微博上分享了的《南京大学人工智能本科专业教育培养体系》

电子工程师 ? 来源:lq ? 2019-05-16 18:24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5 月 6 日,南京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周志华教授在微博上分享了的《南京大学人工智能本科专业教育培养体系》。

这本由南京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撰写的《培养体系》是南大在 AI 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初步探索成果,成为了国内第一本 AI 本科专业教育培养体系的著作。

周志华教授透露,出版这部《培养体系》并非南大跟风,实际上,2016 年他就已经立项研究人工智能本科培养体系。

从内容简介来看,该书基于南京大学人工智能学院的主要学术带头人在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方面的教学改革项目,对人工智能本科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了梳理。作者们称这是南大人工智能学院的初步探索,期待能够抛砖引玉。

本书主要分为 6 章,重点介绍数学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方向基础课程以及专业选修基础课程等部分。本书的适用人群为:全国高校人工智能和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师以及工业界关心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和教育的专业人士。

对于本科生来说,这份培养方案或许有点难,甚至不少课程是在研究生阶段才开设,有不少网友担心如果学时比较少,学生浅尝辄止,可能学不到真正的奥妙。

对于此问题,周教授发微博回复称:

对本科生来说,能浅尝就已不错,不学的话,连门在哪都不知道。想深入还要念研究生的。本科应该是在本学科打一个相对完整的框架基础,不要有明显的欠缺。

学起来当然是辛苦的。想要打好基础,想要学了有用,还想学得轻松,哪有这等好事?另外,有些方面,限于学时学分等约束,暂时只能这样了。在诸多约束下建设一个课程体系不易,需要思考很多。

另外,现在不少研究生才上的课,是因为难度太高所以本科生学不了?或是因为课程体系导致只能放在研究生课里呢?如果是后者,而课程又确实重要,那为什么不挪到本科生课程中呢?当然这需要仔细思考,毕竟加一门课就得减一门课。

在今天,人工智能算是一个比较新的学科,最近几年各大高校才开始发力,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方面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阶段,此前,北京邮电大学人工智能系主任王小捷曾在演讲中提到,人工智能人才培养要从知识基础、专业能力、未来发展三个方面进行发力:

“在知识基础方面,要有工学学士科学基础和思辨方法基础,还要有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科基础知识;在专业能力方面,要求学生有运用专业思维进行问题分析和研究的能力、运用专业知识进行系统设计和综合的能力;在未来发展方面,我们强调学生持续学习、自我更新与发展的能力以及协作交流、服务、贡献社会的能力,这是我们的专业培养的总目标。”

另外,本书已经在网上公开预售,具体发货日期根据卖家显示,5 月 25 日以后才有存货,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自行下单。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AI
    AI
    +关注

    关注

    88

    文章

    35760

    浏览量

    282551
  • 人工智能
    +关注

    关注

    1810

    文章

    49221

    浏览量

    251598

原文标题:周志华主导,南京大学率先推出AI人才本科培养体系

文章出处:【微信号:BigDataDigest,微信公众号:大数据文摘】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挖到宝人工智能综合实验箱,高校新工科的宝藏神器

    和生态体系带到使用者身边 ,让我们技术学习和使用上不再受制于人。 三、多模态实验,解锁AI全流程 它嵌入了2D视觉、深度视觉、机械手臂、语音识别、嵌入式传感器等多种类AI模块,涵盖人工智能领域主要
    发表于 08-07 14:30

    挖到宝!比邻星人工智能综合实验箱,高校新工科的宝藏神器!

    和生态体系带到使用者身边 ,让我们技术学习和使用上不再受制于人。 三、多模态实验,解锁AI全流程 它嵌入了2D视觉、深度视觉、机械手臂、语音识别、嵌入式传感器等多种类AI模块,涵盖人工智能领域主要
    发表于 08-07 14:23

    易灵思与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暑期课程圆满结课

    近日,由国产FPGA领军企业易灵思与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联合举办的“深度学习与硬件加速”暑期课程圆满结课。本次课程为期5天(7月7日至7月11日),面向大三本科生,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FPGA硬件加速与TinyML的前沿技术,
    的头像 发表于 07-17 11:33 ?1366次阅读

    全国首个985高校开源鸿蒙专业落地!深开鸿与华中科技大学联合培养智能信息系统人才

    专业负责人王邦教授,以及深开鸿高级副总裁、市场体系总裁解伟俊等人共同出席共建启动仪式。现场,双方还围绕智能时代人才培养、产教融合等议题展开深
    的头像 发表于 07-10 19:04 ?419次阅读
    全国首个985高校开源鸿蒙<b class='flag-5'>微</b><b class='flag-5'>专业</b>落地!深开鸿与华中科技<b class='flag-5'>大学</b>联合<b class='flag-5'>培养</b><b class='flag-5'>智能</b>信息系统人才

    思尔芯携手南京大学开展暑期协同课程,产教融合共育集成电路英才

    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暑期校企协同课程群启动仪式2025年6月23日,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暑期校企协同课程群启动仪式苏州校区隆重举行。作为国内首家数字EDA供应商,思尔芯受邀深度参与此次校企合作,
    的头像 发表于 06-25 20:05 ?533次阅读
    思尔芯携手<b class='flag-5'>南京大学</b>开展暑期协同课程,产教融合共育集成电路英才

    南京大学OpenHarmony技术俱乐部正式揭牌成立

    大会暨基础软件与生态应用论坛”南京大学仙林校区召开。 嘉宾合影 南京大学副校长陆延青出席大会并致辞。他表示,南京大学多年来始终坚持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依托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全国重点
    的头像 发表于 04-27 18:18 ?751次阅读
    <b class='flag-5'>南京大学</b>OpenHarmony技术俱乐部正式揭牌成立

    教育部增设29种本科专业 本科增设人工智能教育专业

    人工智能产业人才从哪里来?高校培养怎么更进一步?我们看见教育部增设29种本科专业人工智能
    的头像 发表于 04-23 17:00 ?544次阅读

    南京大学与安路科技成立FPGA创新教育联合实验室

    3月15日,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报告厅举办的2025电子信息实验技术教学建设研讨会上,安路科技与南京大学迎来关键合作进展——“南京大学-上海安路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FPGA创新
    的头像 发表于 03-20 10:38 ?622次阅读

    数学专业人工智能方向:考研/就业前景分析及大学四年学习路径全揭秘

    的学生提供一个大学期间拓展人工智能学习的全面学习规划,从而帮助学生在人工智能行业更好的就业。一、数学专业学人工智能的顾虑
    的头像 发表于 02-07 11:14 ?1257次阅读
    数学<b class='flag-5'>专业</b>转<b class='flag-5'>人工智能</b>方向:考研/就业前景分析及<b class='flag-5'>大学</b>四年学习路径全揭秘

    中国移动与南京大学合作研发高保真2D数字人说话系统

    近日,中国移动宣布一项重要合作成果——联合南京大学团队成功研发出高保真2D数字人说话驱动系统。 作为全球用户规模最大的通信运营商,中国移动每年的客户服务运营成本居高不下。尽管智能语音客服已得到
    的头像 发表于 12-13 11:32 ?1169次阅读

    南京大学:研发水凝胶传感器动态保水新策略

    、电解质和弹性体复合材料,但仍存在 导电性下降、界面错位以及动态条件下对凝胶内部水分保护不足 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 南京大学薛斌、曹毅、王炜等 受到细胞膜结构的启发,开发了 一种自适应性脂质整合涂层(ALIBC),以增
    的头像 发表于 12-13 10:22 ?906次阅读
    <b class='flag-5'>南京大学</b>:研发水凝胶传感器动态保水新策略

    思看科技联合太原理工大学人工智能学院产教融合研讨会圆满举办

    近日,思看科技联合太原理工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开展的“三维赋能·智向未来”三维测量技术产教融合研讨会于太原理工大学隆重举行。会上,双方为智能三维检测联合实验室揭牌。 太原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沈
    的头像 发表于 10-24 14:51 ?558次阅读
    思看科技联合太原理工<b class='flag-5'>大学人工智能</b>学院产教融合研讨会圆满举办

    risc-v人工智能图像处理应用前景分析

    、RISC-V人工智能图像处理中的应用案例 目前,已有多个案例展示RISC-V人工智能图像处理中的应用潜力。例如: Esperanto
    发表于 09-28 11:00

    创新研究不停步,南京大学采购南京大展的DZ-STA200同步热分析仪

    科研领域,不断探索与创新是推动科技进步的重要动力。科研水平的提升,不仅源于人才,同时需要准确的科研仪器作为支撑。这次南京大学采购南京大展的DZ-STA200同步热分析仪,用于对不同
    的头像 发表于 09-09 13:50 ?584次阅读
    创新研究不停步,<b class='flag-5'>南京大学</b>采购<b class='flag-5'>了</b><b class='flag-5'>南京大</b>展的DZ-STA200同步热分析仪

    【品质见证,智慧之选】南京大学选购南京大展仪器的差示扫描量热仪

    和实验水平。这次南京大学苏州校区采购南京大展仪器的DZ-DSC300C差示扫描量热仪,此次采购标志着南京大学新能源材料研究与开发方面迈出
    的头像 发表于 09-04 16:59 ?588次阅读
    【品质见证,智慧之选】<b class='flag-5'>南京大学</b>选购<b class='flag-5'>了</b><b class='flag-5'>南京大</b>展仪器的差示扫描量热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