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美国加州分子制造研究所的一项新研究项目“人脑/云接口系统”,可以将纳米机器植入人体

DPVg_AI_era ? 来源:lq ? 2019-05-15 08:56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近日,美国加州分子制造研究所的一项新研究项目“人脑/云接口系统”,可以将纳米机器植入人体。据悉,该技术可以使个体有能力在云端即刻获取人类积累的一切知识,从而大幅提高人类的学习能力和智力。我们仿佛离《黑客帝国》更近了!

万万没想到,我们离《黑客帝国》又近了一步。

在这部明见万里“预言书”般的电影中,主角托马斯.安德森(化名“尼奥”的黑客),为了搞清楚Matrix到底是什么,义无反顾吞下红色药丸,踏上探寻真相之路。

尼奥最终认清了Matrix就是AI人工智能创造的一种神经交互模拟系统,这一系统生成了一个“虚拟现实世界”,囚禁着所有人的意识。而“真实世界”已是残垣断壁、满目疮痍,残存的人类躲藏于地下城市锡安(Zion),竭尽所能的抵抗着AI人工智能的围剿。

整部影片中,这种神经交互模拟系统无疑是一大亮点。而近期的一项研究表明,我们离实现这个种系统更近了!

近日,美国加州分子制造研究所的一项新研究项目“人脑/云接口系统(B / CI)”,可以将纳米机器人植入人体,实现与网络的实时连接。

纳米机器人(Nanobots)是一种比人类头发丝的宽度还小的微型机器人,这种机器人有望在未来以各种方式造福人类和地球。但要实现B/CI,需要一种特殊的机器人:神经纳米机器人。

正如该领域资深研究人Robert Freitas, Jr.所说:

这些机器人将在人体血管系统内导航,穿过血脑屏障,并精确地在脑细胞之间、甚至脑细胞内部进行自动定位。然后,它们将编码的信息无线传输到一个基于云的超级计算机网络,以实现在网络中进行实时的大脑状态监测和数据提取。

而且,这种脑机接口问世的时间可能大大早于很多人的预期,或许几十年内就可以实现!

研究人员表示,虽然目前还没有进行大规模人类试验阶段,但这项新生技术已经存在,并在较小规模上取得了成功。

人脑/云接口,秒速获取人类所有知识

这项研究发表在了《前沿(Frontiers)》系列期刊中的神经科学板块中。

论文地址:

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nins.2019.00112/full#h8

研究人员在论文中说,一个稳定、安全、实时的系统可以将云与人脑连接起来。实现这样一个系统的一种有希望的策略,称为“人脑/云接口”(B/CT),将基于一种称为“神经纳米机器人”(neuralnanorobotics)的技术。

研究人员预计,未来的神经纳米机器人技术将有望促进对影响人类大脑的~400种疾病进行精确诊断和最终治疗。

神经纳米机器人还将通过直接地检测大脑的~86×109个神经元和~2×1014个突触,使B/CI能够控制神经活动与外部数据存储和处理之间的连接。

大脑新皮层中神经元和突触的计数

此外,通过在人体血管系统内进行导航,三种神经纳米机器人(endoneurobots,gliabots, 和synaptobots)还可以穿过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 BBB),进入脑实质,甚至进入单个脑细胞,分别在神经元的轴突初始段(endoneurobots)、神经胶质细胞内(gliabots)和亲密接近突触时 (synaptobots)进行自动定位。

然后,它们将通过辅助纳米机械光纤,以高达每秒~6×1016比特的速度无线传输突触处理的信息和编码人脑电信息。辅助纳米光纤的传输能力达1018bits/每秒,并能为基于云的超级计算机提供快速的数据传输,以实现实时大脑状态监测和数据提取。

神经元 (蓝色) 和胶质 (白色) 细胞

基于神经纳米技术的人类B/CI可以允许人们直接、即时地访问几乎所有人类知识。

其他预期的应用包括改善教育、智力、娱乐、旅游和其他无数的互动体验。例如,专门的应用程序可以提供完全沉浸式体验/感官体验的能力,包括这里所说的“透明阴影”(TS)。通过TS,个人可以体验到其他自愿参与者(本地或远程)生活的片段。研究人员表示,希望这类应用能够鼓励和激发人类家庭所有成员之间更好的理解和宽容。

3种神经纳米机器人,实现人脑/云接口

神经纳米机器人有望提供一种非破坏性、实时、安全、长期,并且实际上是自主的体内系统,可实现首个有效的人类 B/CI。

如前文所述,监测细胞内结构和功能连接的是三类神经纳米机器人,分别是endoneurobots、synaptobots 和 gliabots。以及一个非侵入式、自安装的高速纳米光纤网络。

Endoneurobots

神经纳米机器人可能会通过皮肤注射,然后它们将在血管系统内导航,并锚定在血脑屏障的内皮细胞上。

Endoneurobots 是一种自主停留在神经元中的神经纳米机器人,它与 AIS 中所有~86 × 109 的人脑神经元相连接,直接监控并与基于动作电位的电处理信息相交互。

如图 3 所示,10μm3 的 endoneurobots 将进入脑实质,并开始在神经纤维网导航。

图 3:endoneurobot (左),具有钻石型的结构 (右)。

在这里,突触处理的基于动作电位的信息被视为基本信息,Synaptobots 将检测到所有这些信息及其波形,并向数据处理系统报告。

所有这些数据都将以亚毫秒级的分辨率连续处理,从而实现人脑和云之间的实时数据流。

Gliabots

Gliabots 是一种停留在神经胶质内的自主神经纳米机器人,可以监测人脑神经胶质细胞,并可能进一步作为系统的支持元素。

如图 4 所示,10μm3 的 gliabots 将进入各自的神经胶质细胞。

图 4:gliabots 的示意图

Synaptobots

Synaptobots 是停留在神经元中的自主神经纳米机器人,它可能使用多个灵活的纳米传感器与人脑中的所有~2×1014 个突触连接,以直接监控突触处理和存储的信息,并与之交互。

图 5 描述了 Synaptobots 的结构。

图 5:synaptobot (左) 和它的钻石型结构 (右)

辅助纳米纤维光学系统(图 6)与 endoneurobot 和 gliabot 的数据传输支持相结合,有助于最小化数据存储需求。

图 6:无线纳米级发射器

人类对脑机连接的探索永不止步

将人脑与计算机相连,是科学家们长期的疯狂而又浪漫的梦想。在这篇论文中,研究人员还列举了当前对脑机连接的研究中一些有前途的方法。

纳米粒子、纳米管和纳米点

有望与大脑神经网络实现接口的一种有前途的技术是磁电纳米粒子(magnetoelectric nanoparticles),该技术可用于增强外部磁场与神经网络发出的局部电场之间的耦合

不过,将纳米粒子输送到人类大脑中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此外,在纳米粒子在人体内应用之前,必须有效地处理感染、炎症反应、潜在免疫原性、细胞毒性和致瘤性等风险。

基于碳纳米管的对大脑深处靶标进行电刺激已经被提出作为帕金森病和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一种新型治疗方式。

可注射的“神经织网”(Neural Lace)

最近提出的一种被称为“神经织网”(neural lace)的技术,可以在微观尺度将大脑神经网络和计算机系统进行整合。

这个概念基于超柔性网状纳米电子学,已经取得一定的进展。马斯克的Neuralink公司也正在研究这种技术。

神经尘埃(Neural Dust)

该技术采用数千个独立的10-100μm de传感器节点,称为。这些节点,称为“神经尘埃”(Neural Dust),可以检测并报告局部细胞外电生理数据,同时使用颅下询问器与每个节点建立电源通信链路。

脑机接口(BMI)

脑机接口技术目前使用由神经微芯片传感器阵列组成的侵入性神经接口进行研究。神经芯片传感器阵列包含多个电极,可以检测多细胞信号。这些脑机接口已经对大脑的一些区域(例如,视觉皮层,运动皮层,海马体等)可用。

脑-脑接口(Brain-To-Brain Interface)

BTBI涉及诱导两个不同的大脑直接相互通信。BTBI系统最初使用非侵入性记录和脑刺激进行实验,如图2所示。

图2:人类受试者之间信息传递的脑-脑接口(BTBI)

Brainet系统

BTBI技术的一个特别有趣的应用,称为“Brainets”,涉及从多个大脑记录的神经元信号的接口和处理,以实现互连大脑之间的信息交换和执行合作任务。

虽然还不是特别复杂,但最近对老鼠和猴子的实验一定程度上证明了Brainet系统的效果,包括验证在大鼠的感觉运动皮层中永久植入微电极之后,位于不同大陆的两只大鼠的大脑之间潜在的直接通信。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机器人
    +关注

    关注

    213

    文章

    29939

    浏览量

    214452
  • 人工智能
    +关注

    关注

    1810

    文章

    49221

    浏览量

    251591
  • 脑机接口
    +关注

    关注

    10

    文章

    403

    浏览量

    22069

原文标题:《黑客帝国》将重现!人脑植入纳米机器人,秒速获取所有知识

文章出处:【微信号:AI_era,微信公众号:新智元】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软通睿联与四川大学信息分析与决策研究所达成战略合作

    近日,软通动力旗下软通睿联(江西)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软通睿联”)与四川大学信息分析与决策研究所(以下简称“川大信息”)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围绕AIoT技术创新、工业机器人应用及智能
    的头像 发表于 08-16 16:38 ?533次阅读

    德国马普高分子研究所使用Moku:Pro实现基于NV色心的磁场测量

    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面临的最大困难之是量子比特系统固有的不稳定性。量子叠加态本质上是脆弱的,因为来自局部环境的任何干扰,包括热激发、机械振动或杂散电磁场,都可能对量子态的相干性产生有害影响。这些噪声
    的头像 发表于 08-15 15:34 ?256次阅读
    德国马普高<b class='flag-5'>分子</b><b class='flag-5'>研究所</b>使用Moku:Pro实现基于NV色心的磁场测量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基于石墨烯/PDMS封装的医用胶带柔性传感器,用于水下机器人运动检测

    水下应用的需求仍是一项重大挑战。本文,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郭洪吉等研究人员在《ADVANCED MATERIALS TECHNOLOGIES》期刊发表名为“A Nanocrack-Based
    的头像 发表于 07-17 11:51 ?2359次阅读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b class='flag-5'>研究所</b>:<b class='flag-5'>研究</b>基于石墨烯/PDMS封装的医用胶带柔性传感器,用于水下<b class='flag-5'>机器</b>人运动检测

    PanDao应用:选择或排除需纳入考量的光学制造技术(OFTs)

    ,必须至少勾选以下三个选项中的一项: ①“工业量产”(In industry) ②“原型试制”(Prototyping) ③“研究开发”(Research) b) 技术成熟度等级
    发表于 06-04 08:44

    脑机接口柔性微电极植入机器人问世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传来好消息;该所科研团队成功研发脑机接口柔性微电极植入机器人CyberSense。 据悉,CyberSense机器人具
    的头像 发表于 05-22 14:42 ?564次阅读

    中科曙光助力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打造溪悟大模型

    近年来,以大规模预训练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为科研创新提供了全新范式。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依托正负电子对撞机等大科学装置,积累了海量高价值实验数据,如何高效利用数据、加速成果产出,成为研究所面临的核心课题。
    的头像 发表于 05-06 15:19 ?456次阅读

    应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与华为达成合作

    应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以下简称“天消”)与华为数字能源在深圳签署合作协议。天消副所长李晋,天消第七研究室副主任陈克,华为数字能源智
    的头像 发表于 04-28 10:18 ?367次阅读

    STM32项目分享:智能台灯(机智)系统

    01—项目简介1.功能详解STM32智能台灯(机智系统功能如下:1.检测功能:系统检测周围温湿度数据、距离、人体信号、光照强度L
    的头像 发表于 03-10 08:03 ?950次阅读
    STM32<b class='flag-5'>项目</b>分享:智能台灯(机智<b class='flag-5'>云</b>)<b class='flag-5'>系统</b>

    中国下代半导体研究超越美国

    研究小组3月3日公布了他们的研究结果,分析2018年至2023年全球发表的半导体设计和制造相关论文。研究小组范围扩大到包括新的半导体架构
    的头像 发表于 03-06 17:12 ?528次阅读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与航天宏图达成战略合作

    2月19日,在科技创新与防灾减灾的双重驱动下,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与航天宏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宋彦书记与航天宏图王宇翔董事长出席仪式并代表双方签订协议。
    的头像 发表于 02-20 12:54 ?618次阅读

    德力西电气到访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座谈交流

    近日,德力西电气总裁楼峰携核心管理团队,到访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座谈交流。
    的头像 发表于 01-08 16:19 ?1315次阅读

    半导体研究所在量子点异质外延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

    材料的制备和以其为基础的新型信息器件是信息科技前沿研究的热点。 近期,在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王占国院士的指导下,刘峰奇研究员团队等在量子点异质外延的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的头像 发表于 11-13 09:31 ?902次阅读
    半导体<b class='flag-5'>研究所</b>在量子点异质外延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

    英特尔拟成立半导体研究中心

    英特尔宣布了一项重大合作计划,拟与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在日本共同建立一所先进的半导体研究发展中心。该中心旨在通过聚焦半导体制造技术,助力日
    的头像 发表于 09-04 15:56 ?586次阅读

    美国人工智能受政府监管,OpenAI与甲骨文签署协议

    随着美国人工智能产业逐渐接受政府的指引,OpenAI与甲骨文周四联手美国人工智能安全研究所。这研究所直属
    的头像 发表于 08-30 15:32 ?1171次阅读

    阿里携手中国科学院地化所发布首个月球专业大模型

    近日,在备受瞩目的数博会上,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携手阿里宣布了一项重大合作成果——全球首个“月球科学多模态专业大模型”正式问世。这突破性进展标志着我国在月球科学
    的头像 发表于 08-29 18:08 ?1149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