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bequietSILENTBASE800机箱评测 外观除了整体尺寸偏大之外几乎无可挑剔

454398 ? 来源:工程师吴畏 ? 2019-05-14 10:09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今年新登场的各种高端DIY硬件,令电脑爱好者们欣喜若狂,例如最新的AMDX370主板平台和Intel X299主板平台,将家用主机性能又推上了一个台阶。还有性能爆表的GTX1080Ti显卡,是发烧游戏玩家的最强装备。然而这一切美不胜收的性能级硬件,需要搭配空间、散热和静音都足够强劲的机箱。

今天带来一款德国设计的be quiet!机箱,或许有些DIY用户并不熟悉,be quiet!品牌是以生产低噪音电源、散热器、机箱闻名,早在上一个年代就曾在国内出现。去年be quiet!携手深圳军威电子强势登陆中国,军威电子还代理了DIY发烧友熟知的海韵电源和振华电源。本次评测的be quiet!机箱是Silent Base 800,从名字中就能看出是主打静音的高端机箱,造型简约霸气,内部结构带有模块设计,具备更强的装机灵活性。最主要还有一般机箱无法相比的静音设计,使用体验自然更优异。

2包装及外观概览

be quiet!Silent Base 800机箱的外包装与产品本身的简约霸气风格一致。

包装一个侧面的特色介绍采用了集中不同语言文字,主要从设计概念、静音散热效能和实用性方面解释Silent Base 800机箱的独特出众。

包装另一个侧面有Silent Base 800机箱的各种参数,其中有说明这款产品共有3中颜色可选,分别是黑色、银色和橙色,不过色彩仅限于边框修饰部分,机箱整体大部分面积依然是黑色的。

包装背面则是对Silent Base 800机箱各部分结构进行性详细介绍,其中,可以看见硬盘仓位采用模块化设计,不需要使用的时候可以拆卸下来。

打开包装,看见Silent Base 800机箱机箱包裹严密,特别用一层环保布料套着机箱,比一般机箱的透明塑料袋包裹高档许多。

包装内除了机箱主体外,还有2个设计独特的底座支架、使用说明和螺丝工具包。

机箱底座支架可以按使用情况安装,不安装的情况下,可以将机箱放入家用电脑桌下方。如果空间充足,则装上底座支架最为合适,令机箱摆放于平面更加稳固,只要不是故意为之,根本不会被碰倒。

底座支架的安装十分简易,只需对准机箱底部的卡口放入,便能够轻松完成安装。

be quiet!Silent Base 800机箱的长宽高尺寸为495*559*266mm,重约9kg,在中塔机箱中,体型较大也较有分量。

机箱正面设计较为特别,分段式开合前脸给人一种冰箱既视感,单是看着都觉得内部冰冷。两边采用侧翼隐藏式进风孔设计,倾斜向前,并非完全在侧边,能够使内部风道更加顺畅,同时也保证整体的静音设计。

正面上下盖都可以通过按压回弹方式开合。打开正面上盖可见内侧贴有隔音棉,上盖后方是标准的3个5.25英寸光驱仓位。

打开正面下盖同样可以看见内侧贴有隔音棉,后方是标配的2个12cm静音风扇,并配有防尘网。

机箱左右侧面基本一致,大体平整,侧板除了中间部位有1个独特的方形设计,可拆卸后装入1个12cm风扇。

机箱顶面同样简洁平整,整体呈梯形状,为了将金属五金结构顶面与机箱顶面留有足够的水冷安装空间,比普通机箱直接垂直加入顶盖更显美观。

顶面前端中央有硬盘灯和开关,前置I/O接口位于开关一侧,设有USB3.0*2,3.5mm麦克风接孔*1,3.5mm耳机接孔*1,USB2.0*2,属于常规配备,满足用户使用需求。

顶面出风孔集中在后端,以顶面独特的4条格栅加上后侧面的常规风孔,保证顶面风扇能够将热风排出,同时有更加静音的表现。

机箱底面设计平整,与顶面相似,呈倒梯形状,外部没有风孔,主要通过机箱正面下端和背面下端设计的风孔吸入风量。

机箱背面可见12cm风扇,其下方有3个水冷管孔,中间部位有7个PCI槽位,下方自然是电源下置设计。从背面更清楚看到最上端和最下端都设有散热风孔。

3内部结构概览

对be quiet!Silent Base 800机箱有所了解后,再看内部结构。打开机箱的两个侧盖板,可以看见盖板内侧都铺满了隔音棉。

主体内部空间宽裕,主板安装部分支持支持ATX、M-ATX、Mini-ITX规格,背线孔位有橙色软胶保护。同时,机箱内部能够支持170mm高度的CPU散热器和长达40cm的显卡,兼容性出色。

背部内侧可以清楚看到标配的PureWings2风扇,拥有9片气流再进化的风扇叶片,以最小的振动和最小噪音可能将热量带出机壳外。包括正面的2个PureWings2风扇,机箱标配共有3个静音风扇。

主仓右端有较多的扩展位,从上至下共有3个5.25英寸和2组可拆卸3.5英寸硬盘支架,硬盘支架总共可安装7个3.5英寸硬盘,同时,每个硬盘支架顶面可安装1个2.5英寸硬盘。在螺丝工具包中有对应的免工具支架和螺丝等。

为了支持高端水冷设备安装,模块化设计的硬盘仓支架可以释放出不少内部空间,也令这款机箱内部能够支持长达400mm的显卡。只需拧开硬盘仓支架的固定螺丝,再用力推开,即可拆卸。

内部顶侧支持240或280冷排安装。

下置电源位也有充足的空间,在硬盘仓不拆除的情况下也能会吃290mm长度的电源。同时,底部还有抽出式设计的防尘网,有效防止灰尘进入机箱内部,也方便用户清理防尘网,保持进风孔不受阻碍。

内部背侧面也是充分利用空间,特别设有2个可拆卸的2.5英寸SSD安装位,对于高端发烧主机配置而言,更加实用。

截取侧面盖板的金属厚度测量,可以看见侧盖板厚度达到0.77mm。

4装机效果

内部空间宽裕,自然能够兼容体型较大的高端硬件。接下来对be quiet!Silent Base 800机箱进行装机试用。

相信DIY用户都知道,机箱内部空间如果足够大,组装一台电脑便能够轻松搞定。be quiet!Silent Base 800机箱内部空间有目共睹,背线孔位设计也十分合理。本次装机采用ATX主板和GTX1080显卡,组装完成后,可以看见内部空间依然十分宽裕。

3.5英寸硬盘通过工具包的配件固定,以橡胶条紧贴硬盘,安装轻松之余,还能够为硬盘带来一定的防震效果。

由于本次采用的GTX1080显卡长度较大,所以需要拆卸1个硬盘支架仓位,获取更大的空间才能装入。

装入显卡后,可以看见显卡尾端贴在硬盘支架仓的顶面,对显卡有支撑作用,更好地保护了显卡,避免重力拉扯变形。

最下方装入高端电源毫无难度。

背侧面线材梳理十分轻松,笔者仅随手穿线,也不会显得杂乱。

同时,背侧面提供2个2.5英寸SSD硬盘安装位,对于发烧友而言,扩展需求得以较大的满足。

由于Silent Base 800机箱是一款主打静音的机箱,所以并没有透光设计,不过开关的静谧橙色点缀,为整机营造出丝独特优雅的家居氛围。

5评测感想及总结

DIY硬件中,机箱几乎可以作为永恒的存在,一款经典的机箱能够被长期使用很多年而不过时。对于一款定位高端的机箱,更是DIY用户长期的伙伴。除了部分游戏爱好者偏好的炫酷灯光外,越来越多的玩家追求高性能静音主机,所以静音机箱在近年也有不错的市场表现,只是多数静音机箱定位高端,价格较高,所以还是没有被大众用户所熟知。

本次评测的be quiet!Silent Base 800机箱采用“功能导向设计”的理念,内部结构必然会受到DIY用户的喜爱,而外观除了整体尺寸偏大之外,几乎无可挑剔。因为相较于普通静音机箱笨重、直上直下的呆板设计,Silent Base 800的造型和底座支架设计等,在同类型静音机箱中可谓相当出众。

装机体验环节中,得益于宽大的内部空间结构,无论是主仓还是背线等方面,安装基本上都是一步到位,特别需要点赞的在于硬盘支架仓顶面还能够支撑起显卡,有效保护用户的高端硬件装备,也是非常实用的。最后笔者在组装完毕后开启主机,几乎听不到机箱内部的风声,即使在运行游戏的状态下,也几乎感觉不到主机会发出噪音,简而言之,对于目前高性能硬件的功耗和静音控制水平更加出众,再加上静音机箱对噪音的遮挡,几乎可以完全消灭主机的噪音了。以往高端主机必定有较大噪音的日子当真一去不复返。总体而言,be quiet!Silent Base 800机箱给人十分不错的印象,如果价格能够再亲民一些,必定会获得更多DIY用户的喜爱。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机箱
    +关注

    关注

    2

    文章

    194

    浏览量

    21726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插件铝电解电容的 “高度密码”:不同尺寸如何在机箱内部 “见缝插针”?

    在现代电子设备设计中,空间优化一直是工程师们面临的关键挑战之一。插件铝电解电容作为电路板上的"大个子",其尺寸问题往往让布局设计变得棘手。当我们在有限的机箱内部"见缝插针"时,了解不同尺寸电容的特性
    的头像 发表于 08-18 16:53 ?160次阅读
    插件铝电解电容的 “高度密码”:不同<b class='flag-5'>尺寸</b>如何在<b class='flag-5'>机箱</b>内部 “见缝插针”?

    机架与机箱:区别与重要性

    ,并分析为什么这些区别如此重要。 机架与机箱的基本定义 机架 机架是一种用于容纳多台服务器或其他电子设备的金属框架,通常安装在数据中心的机柜中。机架的设计目的是为了实现设备的高效堆叠和管理,其尺寸通常以“U”为
    的头像 发表于 07-30 10:03 ?212次阅读

    STM32H750XBH6TR SDRAM频率为100MHz时,FMC_SDCLK和FMC_SDNWE延迟不符合标准,延迟偏大的原因?

    STM32H750XBH6TR主芯片,当SDRAM频率设置为100MHz的时候,FMC_SDCLK和FMC_SDNWE延迟不符合标准,延迟偏大,造成100MHz SDRAM异常,这个延迟有办法调整
    发表于 03-14 15:15

    DLPDLCR4710EVM-G2的外观尺寸大概是多少?

    DLPDLCR4710EVM-G2的外观尺寸大概是多少? DLPDLCR4710EVM-G2的DMD是否与光轴偏置(我需要的不是偏置,而是DMD对称于光轴放置)
    发表于 02-26 07:43

    为什么ADS1115采样后的数据总是偏大,比实际值高出十多毫伏?

    为什么ADS1115采样后的数据总是偏大,比实际值高出十多毫伏
    发表于 01-02 06:58

    深视智能3D相机在锂电池外观质量检测中的高速应用

    01项目背景锂电池的外观质量涵盖多个方面,包括电芯外壳的平整度、表面划痕、凹坑、凸起,极柱的位置精度、形状完整性,以及电池封装后的整体尺寸一致性等。在高速生产线上,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对每一个锂电池
    的头像 发表于 12-17 11:56 ?1225次阅读
    深视智能3D相机在锂电池<b class='flag-5'>外观</b>质量检测中的高速应用

    TLV2553检测电压整体向上偏移的原因?

    采用TLV2553测量电压值,当采集电压大于2V时,整体向上偏移比较大。 后来更换REF+和REF-之间的电容,当电容C1设置为100nF时,采集到的电压值整体向上(比实际值偏大)偏移;当更换电容
    发表于 12-11 06:57

    TLV320AIC3204输出1.65V时,SNR、THD+N偏大怎么解决?

    ,THD+N= (L=0.006%,R=0.015%),Crosstalk=(L= -4dBu,R= -71dBu). 分析来看,除了噪底增大以外,串扰增大,一个通道的谐波失真增大(也可能是串扰造成的。 3
    发表于 10-29 08:22

    RC4558 THD失真偏大的原因?

    客户在使用RC4558时,部分IC出现失真偏大问题,偏大丝印为8B ,THD到0.15%~0.25%.请问这正常吗? 失效IC失真度在0.15%~0.25%,如下图: 正常IC失真度&lt;0.02%,如下图:
    发表于 09-30 07:10

    无可以代替MAX4410的产品?

    找下有无可以代替MAX4410的.功能一样,但一定要抗RF(TDMA)干忧,
    发表于 09-26 07:04

    大功率贴片电感的电感值偏大一点可以用吗

    电子发烧友网站提供《大功率贴片电感的电感值偏大一点可以用吗.docx》资料免费下载
    发表于 09-20 11:33 ?0次下载

    电流反馈运放的反相输入端和同相输入端除了输入阻抗不同之外还有什么区别吗?

    电流反馈运放的反相输入端和同相输入端除了输入阻抗不同之外还有什么区别吗?对放大高频信号各有什么影响?
    发表于 09-06 07:44

    大功率贴片电感的感值测试偏大的原因

    电子发烧友网站提供《大功率贴片电感的感值测试偏大的原因.docx》资料免费下载
    发表于 09-02 14:52 ?0次下载

    LM3886的THD偏大怎么解决?

    用的是官方电路图,放大倍数是4倍,供电电源是正负32V,用AP测的THD的指标如下图所示: 现在问题是在20-40HZ THD偏大,请教一下各位NI论坛的大侠这块有没有办法解决呢? 我有看过其他人
    发表于 08-26 06:45

    谷景科普大电流一体电感测试感值偏大的原因分析

    谷景科普大电流一体电感测试感值偏大的原因分析 编辑:谷景电子 大电流一体电感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电子元器件,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客户反馈说大电流一体电感在测试的时候出现感值偏大的情况。引起这种情况的原因
    的头像 发表于 08-22 09:24 ?830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