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采用多核MCU实现性能密集型应用设计

电子设计 ? 来源:郭婷 ? 作者:电子设计 ? 2019-03-12 08:50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微控制器MCU)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低端,数字信号处理(DSP中心应用,数字信号控制器(DSC)中的硬件乘法累加(MAC)单元极大地扩展了DSP功能。尽管如此,集成外设和存储器的MCU仍远低于专用的DSP中心处理器微处理器所提供的性能水平,这些处理器和微处理器也集成了辅助DSP内核。然而,德州仪器TI)和恩智浦半导体等供应商提供的多核MCU产品的性能差距正在缩小。让我们探讨面向DSP挑战的嵌入式设计人员的最新选择,但也面临系统占用和功耗问题,这通常会导致基于MCU的方法。

MCU中强大的以DSP为中心的功能可以追溯到十年前推出的第一款DSC。 Microchip推出了dsPIC30系列,结合了16位PIC24 MCU和硬件乘法累加(MAC)功能以及其他以DSP为中心的功能(如桶形移位器),从而创造了DSC术语。 TI以不同的方式接触该部门,利用其DSP核心传统的处理器技术,并将其集成到具有C2000系列内存和外设的MCU架构中。

多核MCU

上面提到的DSC架构是基于MCU或DSP遗留的单核设计。然而,最新的TI和NXP以DSP为中心的产品是真正的多核设计。每种情况下的意图是将核心专用于最适合的任务。

TI新的Concerto系列如XF28M35H52C1RFPT结合了C28x以DSP为中心的内核,包括浮点单元(FPU),它基本上是从TMS320F283x Delfino MCU系列演变而来的,该系列采用ARM Cortex-M3 RISC内核已用于Stellaris MCU系列。实际上,使用Concerto的设计人员将两个MCU合二为一,如框图所示(图1)。每个内核都有自己专用的内存和外设。还有一块共享资源,支持电源时钟和时钟分配,以及处理器间通信,并实现基本的模拟外设。

采用多核MCU实现性能密集型应用设计

图1:TI的Concerto MCU包括独立的RISC和以DSP为中心的内核,每个内核都有一组专用的外设和内存资源。

恩智浦在图2所示的LPC43xx MCU系列中采用了略微不同的方法。对于初学者来说,两个CPU都基于ARM内核。该系列不使用核心相同的同构多核方法。相反,DSP功能集中在Cortex-M4内核中,包括MAC,SIMD(单指令多数据)执行单元和FPU。同时,Cortex-M0内核是ARM为MCU提供的基准32位RISC产品。恩智浦架构提供了一组由内核共享的内存和外设功能,尽管设计可以将特定内存块和外设专用于单个内核。

编程角度来看,嵌入式设计人员面临着TI和NXP多核MCU面临的不同挑战。在NXP的情况下,除了只有Cortex-M4支持数学指令外,内核在指令集方面基本兼容。这应该简化应用程序开发以及将任务分配到两个核心的过程。

采用多核MCU实现性能密集型应用设计

图2:恩智浦在LPC43xx中结合了ARM-Cortex-M0和-M4核心系列,内核共享一组内存和外设资源。

在Concerto的情况下,核心具有完全不同的指令集。但TI表示,其开发工具可以缓解异构内核引入的任何复杂问题。该公司为两个内核提供ControlSUITE集成开发环境(IDE)版本,为开发团队提供统一的开发窗口。编程通常使用高级语言完成,ControlSUITE支持双核调试功能。有关详细信息,请在Digi-Key网站上查看ControlSUITE产品培训模块。

控制任务消耗DSC

当然,问我们为什么需要具有两个内核的MCU这一问题是公平的。 MCU部分与通用微处理器部分非常不同。在后者中,多个同构核既加速了多线程应用,又提高了单个微处理器的聚合处理能力。

在MCU的情况下,应用程序的实时控制环处理要求通常决定了处理器的选择,并且这种控制环路通常不能分布在多个内核上。多核MCU通常将以DSP为中心的核心专用于控制环路和通用核心系统管理任务。

当然有许多已部署的示例,其中传统DSC处理控制循环处理,同时还处理系统管理功能和通信接口。然而,TI表示,其C2000 DSC的大量用户群将IC与通用MCU相结合。做出这个决定是因为系统管理任务会限制DSC可以处理实时控制的保真度。

让我们考虑一个例子来说明需要两个核心以及突出显示其他一些Concerto功能。 Concerto MCU中的C28x内核擅长电机控制等任务。高分辨率PWM外设支持该应用。同时,一些电机控制应用还需要专门的通信,例如电力线调制解调器。 Cortex-M3 CPU可以处理高级通信功能,但需要C28x内核来处理调制解调器功能。电机控制和调制解调器算法的结合将禁止C28x内核充当系统管理器。

Concerto中使用的C28x内核包括一个称为VCU(Viterbi数学复合单元)的硬件模块,TI也在其他一些最近发布的C2000 MCU上提供了该模块。图3描绘了可能在电力线调制解调器中使用的维特比解码链。在VCU上实现该算法导致的性能比使用C28x上的软件实现可实现的性能高25倍。事实证明,双核设计不仅能够实现无法在单核设备中实现的应用,还能够支持以前可能需要更高端微处理器和DSP处理器组合的应用。

采用多核MCU实现性能密集型应用设计

图3:对于以通信为中心的应用,如电力线调制解调器,Concerto集成了VCU(Viterbi数学复合单元),以加速维特比解码器等应用。

确实,支持多核的MCU的不断发展的功能将支持新的应用类,并为设计团队带来新的挑战。电力线通信等应用非常复杂。 TI通过DSP内核库和更高级别的应用程序库提供帮助。例如,该公司提供用于电机控制,数字电源控制,电力线通信和其他功能的应用程序库。

TI还提供了一种既定的方法,可以提供开发工具和套件,使设计团队能够轻松地尝试新的基于C2000的MCU。该公司为C2000系列中的每个MCU提供所谓的ControlCARD。 ControlCARD托管处理器,并通过标准化连接器访问所有MCU信号。设计团队可以使用ControlCARD连接器开发单个应用板,并评估目标应用中的许多C2000 MCU。 TI还提供结合了ControlCARD和通用基板的实验套件。对于协奏曲,TI提供TMDXCNCDH52C1 ControlCARD和TMDXDOCKH52C1实验套件。

结论

下次遇到性能密集型设计挑战时,请确保考虑集成多个内核的MCU的新兴趋势。正如摩尔定律推动微处理器部门采用混合均匀和异构核心的产品一样,这一趋势肯定会升级。在MCU领域,您可以期待专注于针对应用程序特定元素的内核的设计。对于TI和NXP,您将获得一个RISC核心,它擅长作为系统管理器和以DSP为中心的核心来处理粒度控制环路和实时响应。编程此类设备可能比您最初预期的要简单。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dsp
    dsp
    +关注

    关注

    558

    文章

    8167

    浏览量

    359384
  • mcu
    mcu
    +关注

    关注

    146

    文章

    18085

    浏览量

    371155
  • 调制解调器
    +关注

    关注

    3

    文章

    874

    浏览量

    39748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永磁同步电机高性能控制系统研究

    某高校的博士位论文 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e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驱动系统凭借控制简单、功率密度高和控制精度高等优点在密集型工业加工中得到广泛应用
    发表于 07-17 14:31

    I/O密集型任务开发指导

    使用异步并发可以解决单次I/O任务阻塞的问题,但是如果遇到I/O密集型任务,同样会阻塞线程中其它任务的执行,这时需要使用多线程并发能力来进行解决。 I/O密集型任务的性能重点通常不在于CPU的处理
    发表于 06-19 07:19

    CPU密集型任务开发指导

    CPU密集型任务是指需要占用系统资源处理大量计算能力的任务,需要长时间运行,这段时间会阻塞线程其它事件的处理,不适宜放在主线程进行。例如图像处理、视频编码、数据分析等。 基于多线程并发机制处理CPU
    发表于 06-19 06:05

    借助NVIDIA技术实现机器人装配和接触密集型操作

    本期 NVIDIA 机器人研究与开发摘要 (R?D?) 将探讨 NVIDIA 研究中心针对机器人装配任务的多种接触密集型操作工作流,以及它们如何解决传统固定自动化在鲁棒性、适应性和可扩展性等方面的关键挑战。
    的头像 发表于 06-04 13:51 ?279次阅读
    借助NVIDIA技术<b class='flag-5'>实现</b>机器人装配和接触<b class='flag-5'>密集型</b>操作

    睿擎多核 SMP 开发:极简开发,超强性能——睿擎派开发板0元试用

    在工业控制、边缘计算等场景中,MPU多核架构的性能潜力常因开发复杂度难以释放。实时任务(如运动控制、高速采集)与计算密集型任务(如UI交互、网络通信、协议解析)混合运行,导致以下问题:实时性劣化
    的头像 发表于 05-29 17:04 ?581次阅读
    睿擎<b class='flag-5'>多核</b> SMP 开发:极简开发,超强<b class='flag-5'>性能</b>——睿擎派开发板0元试用

    Altera Agilex 5 D系列FPGA的性能和能效

    随着边缘计算领域的迅速发展,许多应用日益依赖于内存技术来实现更高的性能或每瓦性能。Altera 的 Agilex 5 D 系列 FPGA 可提供一系列经过精心设计的内存选择,助力用户轻松采用
    的头像 发表于 03-27 13:36 ?713次阅读

    Microchip PIC32A系列MCU 集成高性能模拟外设的32位MCU

    Microchip推出集成 高性能模拟外设的 32位PIC32A单片机? 为满足各行各业对高性能、数学密集型应用日益增长的需求,Microchip Technology Inc.(微芯科技公司
    发表于 03-12 18:55 ?417次阅读
    Microchip PIC32A系列<b class='flag-5'>MCU</b> 集成高<b class='flag-5'>性能</b>模拟外设的32位<b class='flag-5'>MCU</b>

    请问如何在Python中实现多线程与多进程的协作?

    大家好!我最近在开发一个Python项目时,需要同时处理多个任务,且每个任务需要不同的计算资源。我想通过多线程和多进程的组合来实现并发,但遇到了一些问题。 具体来说,我有两个任务,一个是I/O密集型
    发表于 03-11 06:57

    金仓数据库入选《2024年度专利密集型产品名单》

    2月8日, 国家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认定试点平台公布了《2024年度专利密集型产品名单》,由电科金仓自主研发的金仓数据库管理系统(KingbaseES)凭借扎实的技术积淀与市场验证,成功入选该名
    的头像 发表于 02-23 15:42 ?550次阅读
    金仓数据库入选《2024年度专利<b class='flag-5'>密集型</b>产品名单》

    怎么在JAVA中确定线性池大小

    在JAVA中确定线性池大小,分别介绍CPU密集型任务和I/O密集型任务及其处理方法。
    的头像 发表于 10-24 14:02 ?554次阅读

    如何在RA8D1 MIPI LCD上显示任意内容

    高分辨率显示和视觉AI应用的卓越图形功能。此系列属于通用MCU器件,适用于工业自动化、家用电器、智能家居、消费品、楼宇/家居自动化和医疗等各种高性能和计算密集型
    的头像 发表于 10-16 08:02 ?703次阅读
    如何在RA8D1 MIPI LCD上显示任意内容

    人员定位系统对生产密集型企业的重要意义

    发电、供电、石油化工、钢铁冶金行业为生产设备密集型企业,生产现场错综复杂,稍有不慎便会发生危险;建筑工地现场施工作业中,存在着人员流动性大、现场状况杂乱、安全隐患难以察觉等问题;工厂安全管理混乱
    的头像 发表于 09-10 17:30 ?612次阅读
    人员定位系统对生产<b class='flag-5'>密集型</b>企业的重要意义

    CPU单核性能多核性能的区别

    CPU的单核性能多核性能在多个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处理能力、应用场景、性能瓶颈以及技术发展等方面。以下是对两者区别的详细探讨。
    的头像 发表于 09-02 14:42 ?1.5w次阅读

    广和通端侧AI解决方案驱动性能密集型场景商用场景商用

    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期间,广和通宣布:基于高通QCS8550平台的广和通端侧AI解决方案高效使能性能密集型场景。该端侧AI解决方案整合强大AI算力、边缘侧AI数据分析及Wi-Fi 7连接方式,可为自主移动机器人、工业无人机、云服务器和AI边缘计算盒子等物联网应用提供端侧
    的头像 发表于 08-23 16:06 ?657次阅读

    广和通端侧AI解决方案驱动性能密集型场景商用场景商用

    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期间,广和通宣布:基于高通QCS8550平台的广和通端侧AI解决方案高效使能性能密集型场景。该端侧AI解决方案整合强大AI算力、边缘侧AI数据分析及Wi-Fi 7连接方式,可为自主移动机器人、工业无人机、云服务器和AI边缘计算盒子等物联网应用提供端侧
    的头像 发表于 08-23 16:05 ?1067次阅读
    广和通端侧AI解决方案驱动<b class='flag-5'>性能</b><b class='flag-5'>密集型</b>场景商用<b class='flag-5'>型</b>场景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