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人工智能难以预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KIyT_gh_211d74f ? 来源:cg ? 2019-01-08 10:53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虽然“人工智能”的概念提出了将近60年,但是直到今天,我们仍然无法给出何时实现“人工智能”的准确预言。

早在1956年,一群计算机领域的专家认为,他们能够在一个夏天的时间突破“人工智能”(AI)的关键技术,比如教会机器使用自然语言、形成抽象的概念、甚至能够自我提高等,但是在60年之后的今天,我们仍然在翘首以盼!

为了帮助人们理解为什么“人工智能预言很难正确”,Armstrong分析了未来人类研究所图书馆中有关“人工智能”的250个预言。该图书馆最早的档案资料可回溯至1950年,当时计算机之父Alan Turing曾经预言:计算机将会在2000年通过“图灵测试”(图灵测试是指,当测试人在向被测试者随意提问,问过一些问题后,如果测试人不能确认被测试者哪个是人、哪个是机器的回答,那么这台机器就通过了测试)。后来,又有人预测2013年、2020年和2029年时机器能够通过“图灵测试”,因此Armstrong感到其中的很多预言没有任何意义,这些所谓专家的预测一点也不比哲学家预测得好。

这其中重要的原因是缺乏短期内的反馈,如果一位专家能够及时得到他所预言结果的初步反馈,那么他就能不断修正预言结果,否则只能是空中楼阁,很难做出有意义的长期预言。这也反映出“人工智能”的技术难度之大,目前人类仍然无法企及。直到今天,人类大脑仍然是唯一的真正智能机器,这是经过数百万年自然进化的结果。

人工智能的定义

人工智能的定义可以分为两部分,即“人工”和“智能”。“人工”比较好理解,争议性也不大。有时我们会要考虑什么是人力所能及制造的,或者人自身的智能程度有没有高到可以创造人工智能的地步,等等。但总的来说,“人工系统”就是通常意义下的人工系统。

关于什么是“智能”,就问题多多了。这涉及到其它诸如意识(CONSCIOUSNESS)、自我(SELF)、思维(MIND)(包括无意识的思维(UNCONSCIOUS_MIND))等等问题。人唯一了解的智能是人本身的智能,这是普遍认同的观点。但是我们对我们自身智能的理解都非常有限,对构成人的智能的必要元素也了解有限,所以就很难定义什么是“人工”制造的“智能”了。因此人工智能的研究往往涉及对人的智能本身的研究。其它关于动物或其它人造系统的智能也普遍被认为是人工智能相关的研究课题。人工智能在计算机领域内,得到了愈加广泛的重视。并在机器人,经济政治决策,控制系统仿真系统中得到应用。

著名的美国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尼尔逊教授对人工智能下了这样一个定义:“人工智能是关于知识的学科——怎样表示知识以及怎样获得知识并使用知识的科学。”而另一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温斯顿教授认为:“人工智能就是研究如何使计算机去做过去只有人才能做的智能工作。”这些说法反映了人工智能学科的基本思想和基本内容。即人工智能是研究人类智能活动的规律,构造具有一定智能的人工系统,研究如何让计算机去完成以往需要人的智力才能胜任的工作,也就是研究如何应用计算机的软硬件来模拟人类某些智能行为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学科的一个分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被称为世界三大尖端技术之一(空间技术、能源技术、人工智能)。也被认为是二十一世纪三大尖端技术(基因工程、纳米科学、人工智能)之一。这是因为近三十年来它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在很多学科领域都获得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人工智能已逐步成为一个独立的分支,无论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已自成一个系统。

人工智能是研究使计算机来模拟人的某些思维过程和智能行为(如学习、推理、思考、规划等)的学科,主要包括计算机实现智能的原理、制造类似于人脑智能的计算机,使计算机能实现更高层次的应用。人工智能将涉及到计算机科学、心理学、哲学和语言学等学科。可以说几乎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所有学科,其范围已远远超出了计算机科学的范畴,人工智能与思维科学的关系是实践和理论的关系,人工智能是处于思维科学的技术应用层次,是它的一个应用分支。从思维观点看,人工智能不仅限于逻辑思维,要考虑形象思维、灵感思维才能促进人工智能的突破性的发展,数学常被认为是多种学科的基础科学,数学也进入语言、思维领域,人工智能学科也必须借用数学工具,数学不仅在标准逻辑、模糊数学等范围发挥作用,数学进入人工智能学科,它们将互相促进而更快地发展。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计算机
    +关注

    关注

    19

    文章

    7689

    浏览量

    91197
  • 人工智能
    +关注

    关注

    1810

    文章

    49221

    浏览量

    251596

原文标题:为什么人工智能(AI)如此难以预测?

文章出处:【微信号:gh_211d74f707ff,微信公众号:重庆人工智能】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挖到宝了!人工智能综合实验箱,高校新工科的宝藏神器

    家人们,最近在研究人工智能相关设备,挖到了一款超厉害的宝藏——比邻星人工智能综合实验箱,必须来给大伙分享分享!可?(壹捌伍 柒零零玖 壹壹捌陆) 一、开箱即学,便捷拉满 这个实验箱真的是为使用者
    发表于 08-07 14:30

    挖到宝了!比邻星人工智能综合实验箱,高校新工科的宝藏神器!

    家人们,最近在研究人工智能相关设备,挖到了一款超厉害的宝藏——比邻星人工智能综合实验箱,必须来给大伙分享分享!可?(壹捌伍 柒零零玖 壹壹捌陆) 一、开箱即学,便捷拉满 这个实验箱真的是为使用者
    发表于 08-07 14:23

    国产SiC碳化硅MOSFET厂商绝口不提栅氧可靠性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部分国产SiC碳化硅MOSFET厂商避谈栅氧可靠性以及TDDB(时间相关介电击穿)和HTGB(高温栅偏)报告作假的现象,反映了行业深层次的技术矛盾、市场机制失衡与监管漏洞。以下从根本原因和行业乱象
    的头像 发表于 04-07 10:38 ?389次阅读

    当S32K312进入睡眠状态时,它会重置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我们看到一个问题,当 S32K312 进入睡眠状态时,它会重置 这里可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发表于 04-03 08:20

    IGBT高温漏电流和电压阻断能力固有缺陷是其被淘汰的根本原因

    IGBT的高温漏电流与电压阻断能力固有缺陷是其被新一代电力电子设备加速淘汰的根本原因 一、IGBT的高温漏电流与电压阻断能力固有缺陷的本质 材料物理特性限制 IGBT基于硅(Si)材料,其带隙较窄
    的头像 发表于 03-31 12:12 ?672次阅读
    IGBT高温漏电流和电压阻断能力固有缺陷是其被淘汰的<b class='flag-5'>根本原因</b>

    苏茨克维:具推理能力AI将难以预测

    时代即将走向终结。他预测,未来的人工智能系统将更加注重推理能力的发展,这一趋势将使得人工智能更加接近人类的思维方式。 他强调,随着人工智能推理能力的增强,事情将变得更加不可
    的头像 发表于 12-16 10:44 ?599次阅读

    嵌入式和人工智能究竟是什么关系?

    嵌入式和人工智能究竟是什么关系? 嵌入式系统是一种特殊的系统,它通常被嵌入到其他设备或机器中,以实现特定功能。嵌入式系统具有非常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能够根据用户需求进行定制化设计。它广泛应用于各种
    发表于 11-14 16:39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第6章人AI与能源科学读后感

    探讨了人工智能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推动能源科学的进步,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首先,书中通过深入浅出的语言,介绍了人工智能在能源领域的基本概念和技术原理。这使得我对人工智能在能源预测
    发表于 10-14 09:27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第4章-AI与生命科学读后感

    研究的进程。从蛋白质结构预测到基因测序与编辑,再到药物研发,人工智能技术在生命科学的各个层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像AlphaFold这样的工具,成功解决了困扰生物学界半个多世纪的蛋白质折叠问题,将
    发表于 10-14 09:21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第一章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创新学习心得

    人工智能:科学研究的加速器 第一章清晰地阐述了人工智能作为科学研究工具的强大功能。通过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先进技术,AI能够处理和分析海量数据,发现传统方法难以捕捉的模式和规律。这不仅极大地提高了数据处理
    发表于 10-14 09:12

    risc-v在人工智能图像处理应用前景分析

    是一些未来发展趋势: 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据多家研究机构和公司的预测,RISC-V的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到2030年,RISC-V处理器有望占据全球市场近四分之一的份额。这将为RISC-V在人工智能
    发表于 09-28 11:00

    人工智能ai4s试读申请

    目前人工智能在绘画对话等大模型领域应用广阔,ai4s也是方兴未艾。但是如何有效利用ai4s工具助力科研是个需要研究的课题,本书对ai4s基本原理和原则,方法进行描诉,有利于总结经验,拟按照要求准备相关体会材料。看能否有助于入门和提高ss
    发表于 09-09 15:36

    名单公布!【书籍评测活动NO.44】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

    大力发展AI for Science的原因。 第2章从科学研究底层的理论模式与主要困境,以及人工智能三要素(数据、算法、算力)出发,对AI for Science的技术支撑进行解读。 第3章介绍了在
    发表于 09-09 13:54

    电力电容器鼓肚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肚及元件击穿的故障。导致其体积膨胀。可千万不能大意 如出现这种类似现象一定要及时更换以免造成严重后果。 电力电容器鼓肚的根本原因通常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1、过电压 :当电容器长期处于高于额定电压的运行状态时,内
    的头像 发表于 09-03 14:17 ?1988次阅读

    报名开启!深圳(国际)通用人工智能大会将启幕,国内外大咖齐聚话AI

    8月28日至30日,2024深圳(国际)通用人工智能大会暨深圳(国际)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博览会将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举办。大会以“魅力AI·无限未来”为主题,致力于打造全球通用人工智能领域集产品
    发表于 08-22 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