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迪士尼将Willis的MotionBeam的想法进行了改进,实现了新的AR操控面板

RpXo_ARAlliance ? 来源:未知 ? 作者:李倩 ? 2018-11-13 09:07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迪士尼在AR领域进行了大量的投入和尝试,一直在研究各种各样的AR交互方式。2011年,一位名叫Karl Willis的迪士尼研究员开发出了名为“MotionBeam” 的新方法,让用户通过手持式投影仪创建的虚拟光束进行AR交互。

而迪士尼最新发布的报告探讨了由Raphael Anderegg,Lo?cCiccone和Robert W. Sumner组成的迪士尼研究团队的近期工作成果,他们将Willis的MotionBeam的想法进行了改进,实现了新的AR操控面板,这一新的操纵方式比使用虚拟摇杆或传统拇指控制器之类的东西更自然的方式实现了操纵虚拟角色的机制。

这种新的操控方式被迪士尼研究团队称为“MotionStick”。想象一下将你的手机通过一根虚拟的棒子连接到虚拟人物上,你将手机向左移动,角色就会向左移动,将手机向上移动,角色就会进行跳跃或漂浮在空中。

通过这种方式,人们可以发挥自己的兴趣与想象力,在AR环境中捕捉虚拟人物的动作、玩具宇宙飞船和汽车,创建自己的故事。你的智能手机模仿你的手臂运动来操作所有的虚拟物体。

自Nintendo推出Wii游戏机以来,人们的操作方式已经从屏幕上看到的固定动作转变为实际手臂的延伸,让你可以在游戏中进行像挥动网球拍之类的实时互动。当前诸如Vive和Oculus Touch控制器等技术为体验带来了更多的沉浸感,MotionStick采用了相同的概念,并使用智能手机技术将它们引入AR环境。

用户要构建自己的场景首先需要使用智能手机将AR角色放置在真实环境中。用户可以通过手指点击屏幕来控制自己的角色,这样的操作在智能手机和AR角色之间创建了MotionStick动作的连接。当连接创建后,用户可以使用一系列简单自然的手势让角色走路、跑步、蹲伏甚至进行跳跃。

如果你缓慢将智能手机向左移动,你的AR角色会慢慢向左走。但是,如果你快速的移动手机,你操纵的角色就会像你移动的方向疯狂跑动。

这一新的操控系统甚至可以让你在体验中创造新的可操纵角色,并允许你在不同的角色之间进行切换。因为整个操作过程只需用户点击触摸屏,学习曲线非常简单。

迪士尼公园同样在探索未来,将自身打造成一个沉浸式的迪士尼环境,游客能够在各种迪斯尼乐园中获得身临其境的增强现实体验。但是,由于AR功能可以由智能手机提供,因此AR体验将不仅限于迪士尼公园的内部。任何媒体即使是尘封已久的书籍,都有可能通过迪士尼MotionStick解锁有趣的互动式AR体验。

对于迪士尼来说,AR体验的创作和消费是他们向顾客提供更精彩故事的战略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MotionStick可以帮助迪士尼与全球各地的粉丝更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让他们能够随时随地将迪士尼角色带入生活。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智能手机
    +关注

    关注

    66

    文章

    18636

    浏览量

    184500
  • Ar
    Ar
    +关注

    关注

    25

    文章

    5162

    浏览量

    173407

原文标题:行业+ || 迪士尼研究人员推出新AR操控系统,向虚拟摇杆说再见

文章出处:【微信号:ARAlliance,微信公众号:AR联盟】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SOLIDWORKS2025在性能和响应速度方面进行了大幅提升

    在工程设计领域,软件的性能和响应速度是衡量其效率与用户体验的重要指标。SOLIDWORKS作为CAD软件之一,始终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有效、更稳定的设计平台。随着solidworks2025版本的发布,其在性能和响应速度方面实现显著提升,为全球设计师和工程师们带来了流畅设
    的头像 发表于 08-06 10:25 ?161次阅读

    基于改进模糊PI控制的无位置传感器无刷直流电机调速研究

    。并对門控制进行了分段限幅的改进,使得在电机的起动阶段,可以非常明显的改善调整时间与超调量,使系统具有很好的快速性和稳定性。通过 Matlab对比仿真,验证此设计方法的优越性。 纯分享帖,点击下方
    发表于 07-28 15:09

    如何CYUSB2014与传感器AR0144CS连接起来?

    我们正在尝试 CYUSB2014 与传感器 AR0144CS 连接起来。 我参考AN65974来实现从属fifo接口通信。 在这里,我的疑问是,由于它是一个传感器接口,赛普拉斯 F
    发表于 05-19 06:11

    SOLIDWORKS?2025在电气设计与仿真方面进行了优化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工程设计领域对电气设计与仿真工具的要求日益提高。SOLIDWORKS作为三维CAD设计和仿真分析软件,始终致力于通过技术创新推动行业发展。2025年推出的SOLIDWORKS?2025版本,在电气设计与仿真方面实现诸多突破和优化,为用户提供
    的头像 发表于 04-25 10:46 ?397次阅读
    SOLIDWORKS?2025在电气设计与仿真方面<b class='flag-5'>进行了</b>优化

    使用CAN以及CANIF配置S32K310的CAN驱动模块,如何进行报文的接收呢?

    CanIf_RxIndication()函数进行接收。但是这个函数在静态代码中的逻辑应当是自动调用,而不是由我在外部主程序中调用。或者说这个函数在触发中断自动执行后数据进行了存储,那我该如何
    发表于 03-21 07:24

    限时免积分下载:增量式与位置式PID算法的C语言实现分享

    前面咱们有分享对PID算法离散化和增量式PID算法原理进行来探索,之后又使用Matlab进行了仿真实验,对PID三个参数又有更深入的认识,接下来我们来使用C语言进行PID算法
    发表于 03-05 18:32

    DLP4500连续触发投影,大约投影一百多次后,再触发就不投影,为什么?

    在vs程序总投影的控制进行了实现,投影序列设置如下图: 1. 测试连续触发时:每隔一秒触发一次投影,大约投影一百多次后,再触发就不投影。 2. 然后
    发表于 03-03 08:33

    NI USB-6008/6009双通道AO输出及AI输入显示

    输出,并加入了定时器。 2、增加了AI0输入显示。 3、对硬件配置进行了截图,并在前面板显示。 3、程序运行稳定。
    发表于 02-26 20:47

    使用ADS1198-FE下载软件按照说明进行了调试,出现两个问题求解决

    使用ADS1198-FE,下载软件按照说明进行了调试,但出现两个问题: 1、工频干扰特别大,淹没了有用信号。后来我直接通道2与信号发生器相接看波形,依旧有非常大的干扰,几乎看
    发表于 02-07 08:24

    如何使用Moku进行阻抗测量?

    在本文中,我们介绍通过使用Moku设备的频率响应分析仪进行精确阻抗测量的示例,本文中主要从原理上出发,通过不同方法进行了电阻与电感元件的测量。
    的头像 发表于 01-23 10:55 ?547次阅读
    如何使用Moku<b class='flag-5'>进行</b>阻抗测量?

    高压SiC针对电动汽车长途卡车运输中的兆瓦级充电进行了优化

    电子发烧友网站提供《高压SiC针对电动汽车长途卡车运输中的兆瓦级充电进行了优化.pdf》资料免费下载
    发表于 01-22 15:38 ?0次下载
    高压SiC针对电动汽车长途卡车运输中的兆瓦级充电<b class='flag-5'>进行了</b>优化

    MDK_ECGSystem_C55515EVM在excel上简单对数据进行了下滤波模拟,出来的波形显示50hz完全没有被滤掉,为什么?

    数组,我按照代码的描述和该数组,在excel上简单对数据进行了下滤波模拟,但出来的波形显示50hz完全没有被滤掉。(我用的采样率是500hz) 我ecel中用到的公式(B列为数据,D列为滤波
    发表于 12-26 07:46

    FPGA通过SPI对DAC进行了配置,用频谱仪测不到输出是怎么回事?

    FPGA通过SPI对DAC进行了配置,确定配置时序正确,写了组测试的单音数据,data,clk,frame发的都对,用频谱仪测不到输出,可能是哪些地方不对呢?求助大神
    发表于 12-09 06:35

    TLV320AIC3106IRGZT随着PGA音量的抬高是不是同时底噪也进行了放大?

    我的问题如下 1. 随着PGA音量的抬高是不是同时底噪也进行了放大? 2. 这样的放大是不是芯片固有的现象?能否进一步降低频谱底噪?
    发表于 10-24 06:15

    石墨烯基导电油墨具有良好的渗透性和低阻抗,针对 RFID天线性能进行了

    “电子丝网印刷技术”是指电子信息技术与具有历史的丝网印刷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崭新技术。Haydale这款石墨烯墨水除了优异的柔韧性、附着力和兼容性外,用于 RFID 产品还能够传输和接收特定的无线电频率,具有好的渗透性和低阻抗,针对 RFID天线性能进行了优化
    的头像 发表于 09-13 15:26 ?852次阅读
    石墨烯基导电油墨具有良好的渗透性和低阻抗,针对 RFID天线性能<b class='flag-5'>进行了</b>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