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AI创作的小说可能不会是一本“沙滩读物”

DPVg_AI_era ? 来源:未知 ? 作者:李威 ? 2018-10-31 09:34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小说家Ross Goodwin效仿大文豪Jack Kerouac进行了一次横穿美国的公路旅行,并创作了小说《The Road》,但主笔并不是他本人,而是AI。结果却并不是非常令人满意,Goodwin表示,AI要写出人类水准的小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去年,一位小说家进行了一次横穿美国的公路旅行。这次旅行是为了效仿Jack Kerouac——在旅途中寻找一些重要的东西,并写下了自己的经历。

Jack Kerouac在1948-1950年横穿美国,最后到达墨西哥城,并创作了《在路上》。

然而,这位作家与寻常作家非常不同——它只是一个麦克风,一个GPS,一个摄像头和一台笔记本电脑

许多认为人工智能机器学习不会让人类失业的人很乐观的表示,人类的创造力是难以模仿的。一个非常经典的观点是:就像机器将我们从重复性的手工任务中解放出来一样,机器学习将使我们从重复性的智力任务中解放出来。

这就能让我们在工作的同时,有更多自由的时间去追求自己的爱好,与亲人共度美好时光。

但回过头来想想,创造力,是人类基本的能力吗?还是说,机器学习也可以做到?

如果它们能做到比我们更了解自己,那么AI写出来的小说将会是你读过最好的小说吗?

AI创作的小说可能不会是一本“沙滩读物”

当然,这是未来主义者的观点。就像Ross Goodwin的凯迪拉克在那次公路旅行中临时装配的装置所证明的那样,现实离我们还有一段距离。

Ross Goodwin在谈及他机器创作的小说时说道:“这是一个非常不完美的文档,只是一个快速原型项目。输出并不完美。我不认为这是一部人类小说,或任何类似小说的东西。”目前,这本由AI首次创作的读物《The Road》正在推向市场。

一旦训练好神经网络,它就能产生作者想要的任意长度的文本(无论是随机的还是从特定的种子单词(seed word)或短语中产生的)。Goodwin利用公路旅行的景象和声音提供了这些种子:小说是根据图像、地点、麦克风的对话,甚至电脑内部的时钟来完成的,一次只写一个句子。

结果,喜忧参半。

小说用一种恰如其分的方法完成了开头的内容,引用了时间概念:“早上九点十七分,房子很重(It was nine seventeen in the morning, and the house was heavy.)。”根据输入到算法中的Foursquare数据集,AI开始对地点进行描述开,但很快就与主题产生了偏离,变得超现实主义起来。虽然文学实验是一件美妙的事情,但重复地引用经纬度坐标不太可能赢得“布克奖”。

输入数据,输出艺术?

神经网络作为创造性的智能体具有一些优势。他们擅长在大型数据集中进行训练,识别这些数据集中的模式,并产生遵循相同规则的输出。由AI启发或创作的音乐已经成为日益增长的音乐创作形式,目前甚至还有一张人机合作创作的流行音乐专辑——《Songularity》。

神经网络可以在数小时内“听”所有巴赫和莫扎特的音乐,还可以让自己再莎士比亚的作品中进行训练和学习,从而创作出还算“凑合”的作品。人工创造的想法已经变得如此普遍,以至于目前甚至还有人将神经网络“机器人”强行训练到人类的文字样本上,结果却是令人捧腹。

从纽约漫游到新奥尔良的AI是LSTM(长期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默认情况下,保留单个神经元中所包含的信息,并且只能在单个时间步长中“忘记”或“学习”一小部分,而不是完全覆盖神经元。

在手写和语音识别等任务中,LSTM架构比以前的递归神经网络表现更好。神经网络及其编程人员进一步研究了文学的影响,根据Goodwin的理论,他们吸收了6000万字(360兆字节)的原始文学作品,其中,三分之一是诗歌、三分之一是科幻小说,最后的三分之一是“黯淡”文学。

通过这种方式,Goodwin对项目有了一些创造性的控制;源材料影响机器的词汇和句子结构,从而影响作品的基调。

文字背后的思想

人工智能小说家的问题与计算机科学家从图灵时代就一直试图解决的会话人工智能问题是一样的。机器能比人类更好地理解和再现复杂的模式,但它们不知道这些模式意味着什么。

Goodwin的神经网络在一台连接笔记本电脑的微型打印机上,一次只能打出句子中的一个字母。神经网络追踪到的统计关联可以由字母组成单词,也可以由单词组成句子,但它们对字符或情节一无所知。

在与聊天机器人交谈时,代码并没有真正理解之前所说的内容,并且没有足够大的数据集可以通过所有数十亿次可能的对话来训练它。

除非限于一组预定的选项,否则它会在一两个回复后丢失对话的主题。同样地,创造性的神经网络没有真正的把握他们所写的东西,也没有办法产生任何整体连贯或叙事的东西。

Goodwin的实验通过不断地在摄像机或微信的刺激(神经网络所驱动的美国景观提供的主题链接和叙述),给人工智能的“小说”增加一些连贯的主线。Goodwin觉得这种方式借用了旅途本身的连续性和连贯性。

AI并不能取代人类写出高水准小说

一个连贯的语气和语义“风格”可能足以产生一些模糊却令人信服的青少年诗歌,就像谷歌所做的那样,使用神经网络的实验小说可能会产生一些有趣的结果。但涉猎这个时代超现实的人工智能散文,并寻找一些超越新奇价值的意义或主题,可能是一种令人沮丧的经历。

也许机器可以学习人类心脏和大脑的复杂性,或者可以学会如何写出能引起共鸣或有趣的散文。神经网络可能无法像狄更斯或陀思妥耶夫斯基那样,以魅力和智慧写出情节复杂的作品。

AI要达到人类创作文学的水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机器人
    +关注

    关注

    213

    文章

    29939

    浏览量

    214455
  • 神经网络
    +关注

    关注

    42

    文章

    4814

    浏览量

    104490
  • AI
    AI
    +关注

    关注

    88

    文章

    35760

    浏览量

    282545

原文标题:AI创作了史上第一部小说,读完之后我懵了

文章出处:【微信号:AI_era,微信公众号:新智元】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微小信号处理

    ,毛刺现象会好很多。 会不会是电源的电磁干扰? 我使用的是洞洞板焊接,使用了大量的跳线,会不会是阻抗抗不匹配产生的驻波?
    发表于 07-14 16:17

    全面解析新概念模拟电路(建议下载!)

    和滤波器》、《信号处理电路》以及《源电路·信号和电源》,绝大部分内容都是杨教授亲自实验或仿真总结之后才写出来的,非常有价值。杨教授表示,\"尽管全书囊括多模电知识点,但它绝不会是一本有着
    发表于 04-16 13:37

    【「芯片通识课:一本书读懂芯片技术」阅读体验】图文并茂,全面详实,值得阅读的芯片科普书

    评估是否需要继续阅读下去。 大致浏览下书的目录,可以初步了解书的内容,可以看到是非常全面的。 二.本书特点2.1 本书是一本全面的介绍芯片基本知识的科普书,本书大特点是全面。从芯片的发展历史
    发表于 03-27 16:07

    求书一本,希望充当教材

    2025-3-3 17:45:20 莆田学院机器人专业老师,准备开设机器人操作系统课程,正在寻找合适教材,求书一本参考,希望能按本书进行授课,并充当教材。
    发表于 03-19 18:23

    《零基础开发AI Agent——手把手教你用扣子做智能体》

    《零基础开发AI Agent——手把手教你用扣子做智能体》是一本为普通人量身打造的AI开发指南。它不仅深入浅出地讲解了Agent的概念和发展,还通过详细的工具介绍和实战案例,帮助读者快速掌握
    发表于 03-18 12:03

    思必驰AI办公V2.2.0系统正式上线

    作为赛事会议办公指定支持商,思必驰AI办公助力赛事高效运转,它的AI创作、手写记录、会议总结、实时翻译等功能受到赛事组委会、现场记者致好
    的头像 发表于 03-01 10:03 ?983次阅读

    MATLAB R2020a完全自学一本通附带的程序

    本帖最后由 yuu_cool 于 2025-2-28 15:12 编辑 MATLAB R2020a完全自学一本通附带程序,配合书使用 获取资料可下载附件哦!!!!
    发表于 02-28 14:39

    名单公布!【书籍评测活动NO.57】芯片通识课:一本书读懂芯片技术

    段漫长的岁月,但不定知晓芯片是如何制造出来的,制造的难度又在哪里。《芯片通识课:一本书读懂芯片技术》这本书就以通俗易懂的方式透彻讲述了芯片从设计、生产到应用的全过程 ,零基础小白也能看明白
    发表于 02-17 15:43

    腾讯混元3D AI创作引擎正式发布

    近日,腾讯公司宣布其自主研发的混元3D AI创作引擎已正式上线。这创新性的创作工具将为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3D内容创作体验,标志着腾讯在
    的头像 发表于 01-23 10:33 ?689次阅读

    腾讯混元3D AI创作引擎正式上线

    近日,腾讯公司宣布其自主研发的混元3D AI创作引擎已正式上线。这创新性的创作工具,标志着腾讯在3D内容生成领域迈出了重要步。 混元3D
    的头像 发表于 01-22 10:26 ?685次阅读

    百度发布AI创作新物种“自由画布”,吸引超20万人预约

    近日,百度文库与百度网盘携手推出的AI创作新物种——“自由画布”正式亮相,并宣布面向公众开放邀测。这创新举措标志着百度在内容操作系统领域迈出了重要步。 据悉,“自由画布”是百度文库
    的头像 发表于 11-14 13:45 ?1194次阅读

    名单公布!【书籍评测活动NO.49】大模型启示录:一本AI应用百科全书

    大家了解全球最领先的大模型场景。 本书像 一本AI应用百科全书 ,给予读者落地大模型时的启发。 本书的作者来自大模型应用公司微软Copilot的产品经理、最前沿的大模型研究员、国际对冲基金、云厂商前
    发表于 10-28 15:34

    如何使用 ChatGPT 进行内容创作

    到ChatGPT平台。 选择模型 : ChatGPT目前支持GPT3.5和GPT4两个模型。根据创作需求,选择合适的模型。般来说,GPT4在性能和生成质量上可能更优。 明确创作目标
    的头像 发表于 10-25 16:08 ?1174次阅读

    AI如何对产品设计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AI(人工智能)对产品设计带来了广泛而深远的可能性,这些可能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创新设计的激发 创意生成:AI能够学习和模仿人类设计师的
    的头像 发表于 10-15 11:29 ?781次阅读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第二章AI for Science的技术支撑学习心得

    非常高兴本周末收到一本新书,也非常感谢平台提供阅读机会。 这是一本挺好的书,包装精美,内容详实,干活满满。 关于《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第二章“AI
    发表于 10-14 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