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少数派报告》电影中无人驾驶的飞车,到《谍中谍4》将车载显示屏与挡风玻璃融合的宝马概念车,许多电影作品热衷于描绘人们未来的出行方式。你是否也曾想象,当坐在汽车驾驶室里,只要用语音发出指令,汽车就能自动实现要求,或者仅需要挥一挥手,就能控制汽车行驶轨迹。如今,随着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迅猛发展,你的驾驶方式,正在发生变革。
汽车将变成下一个移动智能终端
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新能源等新技术的发展,让汽车行业出现许多新变化,新能源汽车销售量以50%以上的年增长率领跑汽车市场,也将更多大胆的创新应用在汽车上。比如特斯拉Model S就配备一块17英寸大屏,可以当平板电脑使用,实现多点操控,在使用导航、娱乐等功能时十分方便;国内品牌合众新能源在其概念车的A柱上放置了一块屏幕,用来消除A柱的视野盲区;拜腾在CES2018上展示的一款概念SUV,更是采用了一块来自京东方的49英寸共享全面屏,横亘在中控台上,惊艳全场。
拜腾搭载49英寸共享全面屏
传统汽车品牌也将车载显示视为车内设计的“颜值担当”。奔驰A级轿车将两块10.5英寸显示屏组成双联屏,作为仪表盘屏与中控屏;全新奥迪A6则采用上10.1英寸、下8.6英寸的双中控屏设计,同时还多配备了一块12.3的仪表盘屏幕;比亚迪最新的秦系车配备了可旋转的12.8英寸中控屏,让新一代秦的内饰在国产车中独树一帜。
如今,让汽车行业革命正在到来,汽车不再仅仅扮演“代步工具”的角色,而是逐渐变成下一个智能终端,车载显示屏的升级,带来了全新的人车交互体验。群智咨询(Sigmaintell)调查数据显示,2018年第一季度车载显示屏出货总量为4100万台,同比去年同期增长10.1%,其中京东方出货结构以大尺寸产品为主,采取积极的市场策略,出货量同比增速为26.9%。
群智咨询分析师表示,在全球汽车市场销量增长及车内显示屏多屏化趋势下,车载显示面板出货增长是必然趋势。预计上半年,车载显示屏市场出货同比增长10%左右,远高于其他显示面板整体增速。
显示技术“定义”人车交互新模式
汽车行业的革命,关键的在于人车交互方式的改变。如今在驾驶过程中,用户已从“开车”操作中解放出来,从“驾驶员”转变为“指挥官”,在出行中也能像在日常生活一样,随时接收资讯、享受娱乐。
新的车载交互模式将改变汽车驾驶方式
面对人车交互方式的改变,语音交互和触控交互成为汽车行业最为主流的两大发展方向。微软、亚马逊、阿里等全球知名企业纷纷发力语音交互系统,让简单说一句话就能控制汽车。目前,厂商正进一步提升智能语音交互系统更加智能化的问题,实现精准识别和认知能力,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
显示屏作为人车交互端口,其未来技术发展趋势备受关注,尤其是柔性显示技术在可弯曲、可折叠、可视角度大等方面具有优势,为汽车内饰设计多元化带来更多可能。
据了解,在车载柔性显示领域,京东方推出了曲率半径为300mm的S形曲面柔性AMOLED屏,能够分成三屏同时播放乘客的娱乐系统、中控系统和驾驶仪表的车身指示系统;采用AMOLED技术的12.3英寸显示仪表,可以让显示屏像纸一样轻薄,且可折出曲面造型。同时,京东方正推出柔性显示屏在车载领域的更多创新应用,例如使用柔性屏包裹汽车A柱,再通过摄像头将A柱遮挡住的景象显示在柔性屏上,从而消除A柱视野盲区;在前挡风玻璃上搭载透明柔性屏,将仪表信息、导航信息等内容更清晰的展示给驾驶员;以及集合行车记录、娱乐应用、倒车影像等功能的柔性后视镜屏。
BOE(京东方)推出的W形曲面三联屏
此外,京东方还推出了曲率达到800R的W型曲面车载三联屏、车载双视显示屏、3D曲面车载显示屏、采用GOA技术的2.8mm极窄边框车载显示屏、49英寸曲率4200R的凹面车载显示屏等新型车载显示屏幕。据了解,京东方高端车载显示屏已开始向美国、德国、英国、日本、韩国等国内外汽车企业供货,联合汽车上下游产业链共同推动车载显示发展。
智慧物联网让驾驶方式发生改变
“如果5G是汽车智能化发展的瓶颈,那么这个问题即将突破。2022年开始,5G网络将大规模铺开,这让车联网发展的最后一个障碍即将解决了。”IHS markit大中华区轻型车辆生产预测分析经理陶杲表示。
5G时代加快到来,推动智慧物联技术发展,不仅汽车驾驶方式正在发生变化,人们的出行方式也面临颠覆,世界知名咨询公司普华永道“预言”未来汽车厂商商业模式的核心,不再只是产品,而将是出行服务。
车联网将提供更多功能的出行服务
宝马、奥迪、特斯拉等车企纷纷为自己的产品研发智慧车载系统,利用人工智能、智慧物联技术改变驾驶方式,例如宝马开发的iDrive系统,融合了导航、娱乐、自动泊车、主动巡航、主动保护等功能,将产品与系统相结合,为用户提供更加完善的出行服务。
同时,google、百度等互联网企业也凭借自身技术优势不断解决系统难题,推动车联网发展。例如百度打造Apollo开放平台,实现百度、第三方以及车企核心的数据快速整合。
BOE(京东方)在与一汽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上展示车联网解决方案
作为车联网的载体与端口,车载显示屏也成为车联网生态圈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据了解,京东方推出的智慧车联解决方案,不仅解决了“屏”的问题,还实现了AR 3D互动、手势智能控制等智能化人机交互功能,联合产业链上下游共同为用户带来更好的驾驶体验。据了解,日前京东方与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加快车载显示技术、车联网智慧系统及传感器相关技术研发,让“智能化座舱”加快应用到人们生活中。
THE END
从诞生至今,汽车已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像“飞车”一样快捷、方便、智能的出行方式,将成为未来城市最靓丽的风景之一。在物联网技术的推动下,语音、屏幕触控等交互方式将彻底改变汽车驾驶方式,汽车正在以可见的速度,一步一步实现大众期望的生活。
一、无人驾驶:从科幻到落地
自动驾驶,也就是汽车利用传感器和计算机系统实现无人操作的智能驾驶,在20世纪已有数十年的历史,21世纪初呈现出接近实用化的趋势。
通过对人类驾驶员长期驾驶实践的理解,无人驾驶技术可以拆解为“环境感知-决策与规划-控制与执行”过程的理解、学习和记忆的物化。
二、六大关键技术概览
无人驾驶汽车的关键技术包括环境感知、精准定位、决策与规划、控制与执行、高精地图与车联网V2X、无人驾驶汽车测试与验证技术。其中,环境感知、决策与规划和车辆控制环节涉及了人工智能的应用。
未来汽车可以与智能手机、手表、家居、办公室和电影院无缝连接
卡车、乘坐和安全
无人驾驶卡车也出现了,它的主要好处就是可以让道路变得更加安全。老年人或无法驾驶的人也可以受益于无人驾驶卡车。
可能的结果:
1.无人驾驶卡车用来接送孩子们放学后去参加各种课外活动。车内配置有监控器,可以让父母随时留心孩子们的情况。相对于让陌生人来接送孩子来说,家长可能更喜欢无人驾驶卡车。
2. 接送回家的老年人和视力障碍者。车内有监控器和语音服务。亚马逊智能语音助手Alexa已加入到了这个潮流中。
3. 车内提供的“路上餐饮”服务将成为送餐服务的延伸。这还可能会导致车内存储空间出现创新设计。
4. 车内座椅周围的安全气囊将保护乘客的安全。
5. 高速公路管理规定会出现变化,指定无人驾驶卡车晚上行驶的时间和车道。
6. 持续不断的运输需求、更换电池的站点以及移动充电车辆将让无人驾驶卡车始终在路上行驶。
7. 新的无人驾驶汽车和手动驾驶的汽车会自动地传递各自的位置信息,让系统了解道路上所有车辆的情况。这可以改善整体的车流,但是也存在一些安全方面的问题。
8. 太阳能电池板的效率提高可以让汽车和卡车实现车顶充电。这可以延长车辆行驶的时间,减少对充电桩的需求。
工作和道路
随着乘车成为人们偏爱的出行方式,较大的“出行舱”将会成为共享工作空间潮流的自然延伸。道路上的所有可视化的指示标识都可以拆除。
可能的结果:
1.针对小团体国内游的无人驾驶工作舱出现。这可以减少旅游成本,提高工作的连续性。
2. 与共享工作空间衔接的移动工作空间出现。
3. “睡觉汽车”成为新的、成本较低的短途旅行方式,节省了搭乘飞机和火车的麻烦。
4. 车内视频电话是新的无人驾驶汽车的标配。
5. 由于乘客会更关注车内的情况,因此车内品牌宣传和灯光效果将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6. 由于无人驾驶汽车可以感应到来往车辆和交通情况,因此十字路口的交通指示灯将会变得不再必要。
7. 利用感应器夜间行驶可以减少高速公路上街灯的需求。
8. 路标和车道消失,因为车内整合有道路智能系统。
9. 高速公路的车道可以根据车流量自动拓宽或缩减。
10. 只有无人驾驶汽车行驶的高速公路允许更快的行驶速度。
11. 车内安装的移动和Wi-Fi网络可以让人们自由上网。
车子、房子和娱乐
由于人们更关注驾乘体验,更少关注汽车本身,因此我们可能会改变我们对居家环境的设计和使用,以及逐渐将“手动驾驶”当做一种娱乐活动。
可能的结果:
1.车库可能会出租,用作无人驾驶汽车充电和存储站点。
2. 针对手动驾驶的娱乐驾驶服务可能会出现,汽车交易商的数量会减少。
3. 针对手动驾驶的专门娱乐区域。
4. 家门口前面的接送点可能会成为新的车道。车道和车库不再是住宅设计的标配。
合并的交通模式
由于这些汽车变得越来越不像汽车,而越来越像交通舱,因此它们可以作为模块化组件直接嵌入其他出行方式中。
可能的结果:
1.模块化的无人驾驶舱出现,这种无人驾驶舱可以直接嵌入超级高铁Hyperloop,进行更远距离的旅行。
2. 模块化的无人驾驶舱还可以嵌入家庭,让人们出行变得更加方便。
3. 飞机为无人驾驶舱提供停泊区,从而提高检票、登机和空中旅行的效率。
-
新能源汽车
+关注
关注
141文章
11054浏览量
103135 -
人工智能
+关注
关注
1810文章
49221浏览量
251586
原文标题:畅想未来 你可能坐着一部智能“手机”出行!
文章出处:【微信号:ainet9,微信公众号:物联网前沿】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AI驱动的人形机器人,成为激光雷达产业的下一个爆发点

【原创】TDMS设置下一个写入位置函数的摸索
AI玩具或成为下一个万亿新赛道

ad7616 burst模式读取数据时,是否可以在下一个convst启动转换?
探究智能变电站综自系统的设计与选型

高通如何迎接下一个无线连接时代
智能变送器与传统变送器的比较
福田汽车2025合作伙伴大会有哪些看点
给您下一个FPGA项目选择Pluto XZU20五大理由!

浅谈一种移动终端在充电桩运维方面的应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