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兼容分析与评估系统核心信息精简版
电磁兼容性指设备系统在电磁环境中能正常工作,且不对环境中事物造成不可承受电磁骚扰的能力。随着电子技术发展,EMC 分析与评估需求激增,以下为国内外知名系统及软件的核心信息:
应用案例
目前,已有多个电磁兼容分析与评估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北京华盛恒辉和北京五木恒润电磁兼容分析与评估系统。这些成功案例为电磁兼容分析与评估系统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一、北京华盛恒辉电磁兼容分析与评估系统
核心功能
电磁发射分析:评估设备电磁辐射水平,确保符合 CISPR 22 等标准限值;
电磁敏感度分析:测试设备抗外部干扰能力,避免数据错误、功能失效;
数据管理与分析:收集、存储测试数据,为 EMC 性能评估提供支撑。
技术特点
高精度测量:采用频谱分析仪、信号发生器等设备,保障测试准确性;
自动化测试:简化流程、降本提效,减少人为误差;
灵活配置:适配不同频率范围、干扰类型的测试场景;
可扩展性:支持功能升级,适配新测试标准与方法。
应用领域
军事(雷达、通信设备)、航空航天(飞行器电子设备、卫星通信)、通信(手机、基站)、交通(汽车电子、轨道交通信号)、工业制造(自动化设备、机器人)。
二、北京五木恒润电磁兼容分析与评估系统
系统定义
通过技术手段实现两大目标:一是控制设备自身电磁噪声(EMI),确保符合 CISPR 22 等标准;二是提升设备抗扰度(EMS),抵御静电放电、射频辐射等干扰。
核心功能
电磁发射分析:模拟设备辐射 / 传导干扰,按 IEC 61000 系列标准测量(如评估开关电源高频噪声);
电磁敏感度分析:测试设备抗干扰能力(如验证车载导航在高压线路附近的稳定性);
数据管理与分析:集成数据、生成合规报告,辅助定位干扰源与设计优化。
技术特点
高精度测量:采用线路阻抗稳定网络(LISN),满足医疗、汽车电子等高可靠性需求;
自动化测试:脚本编程实现测试序列自动化(如批量完成辐射抗扰度多频点扫描);
灵活可扩展:支持模块化硬件扩展(如高频探头)与软件升级,适配 5G、物联网需求。
应用领域
通信与交通(5G 基站、电动汽车充电桩)、工业与医疗(PLC 设备、MRI 仪器)。
三、国外知名 EMC 分析与评估软件
软件名称研发机构核心算法功能特点应用领域
CST Microwave Studio-有限积分技术(FIT)支持三维结构设计、高阶谐振仿真;提供时域 / 频域求解器微波器件、天线设计、EMC 评估
Ansoft HFSS美国 ANSOFT 公司(现属 ANSYS)有限元法(FEM)计算特征阻抗、散射参数;支持辐射场、天线方向图可视化微波器件、天线设计、EMC 评估
XFDTD美国 Remcom 公司时域有限差分(FDTD)支持宽带电磁仿真、生物电磁学模块;适配并行计算生物电磁学、天线设计、EMC 评估
以上系统与软件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消费电子、医疗设备等行业,确保产品 EMC 性能符合相关标准。
-
电磁兼容
+关注
关注
54文章
2012浏览量
99310 -
软件
+关注
关注
69文章
5207浏览量
89899 -
评估系统
+关注
关注
0文章
35浏览量
8580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电磁兼容性分析的方法
SEMCAD电磁兼容与生物电磁分析软件
电磁兼容(EMC)行业前景如何_电磁兼容(EMC)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电磁兼容设计及测试技术的详细分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