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科瑞产品销售选型请联系
安科瑞沈亚峰150-2150-3793
0 引言
园区碳排放占全国总量逾30%,已成为中国实现“双碳”目标的主战场。
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碳排放问题日益凸显。数据显示,能源和工业部门碳排放占比超过80%。随着“企业入园”趋势加速,各类工业园区和开发区集聚了密集工业生产活动,园区碳排放占到全国的31%,并呈现持续攀升势头。
工业园区已成为落实我国精准减排、贯彻“双碳”战略目标的关键落脚点。
01 政策东风:零碳园区建设加速落地
2024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明确提出“建设一批零碳园区”的目标。随后,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工业绿色低碳发展部署中强调实施节能降碳行动,并重点推进零碳园区、零碳工厂建设。
2025年3月,“建立一批零碳园区、零碳工厂”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强化政策导向。同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三部门印发《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明确了国家级零碳园区的建设标准,并提出八大核心任务。
在政策推动下,全国多地启动了零碳园区试点建设。截至目前,我国已有21个省份在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部署零碳园区建设工作,并出台了配套政策支持零碳园区发展。
02 现状与挑战:园区低碳转型面临多重障碍
尽管政策支持力度空前,零碳园区建设仍面临诸多挑战。一是企业低碳转型面临资金压力。零碳改造需大规模更新生产设备、建设可再生能源设施,初始投资远超传统园区。
二是关键性支撑技术不成熟。高效储能、绿氢制备、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关键技术,仍主要停留在实验室研发和小规模示范阶段。
三是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系统性困境。园区内企业长期形成的高碳生产模式具有显著锁定效应,特别是钢铁、化工等重资产行业转型成本高昂。
四是政府供给与园区需求存在结构性失衡。现行政策未建立分类指导标准,未能建立与产业特性相匹配的技术路线。
03 解决方案:安科瑞AcrelEMS园区智慧能源管理系统
针对园区低碳转型需求,安科瑞推出了以“零碳电源”和“能源调度”为核心的AcrelEMS园区智慧能源管理系统。该方案结合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涵盖了可再生能源、电化学储能、智能充电设施、微电网技术等领域。
多能协同与智能调度
系统通过AI算法预测光伏发电量,动态调整储能充放电策略,确保园区优先消纳绿电。某试点园区通过“光伏+储能”模式,自发自用率提升至85%,余电通过峰谷套利降低电费30%。
当用电负荷超过变压器容量时,储能系统5秒内响应放电,避免超容罚款。某汽车园区应用后,基础电费降低21%,年节约成本200万元。
碳排全流程管理
系统自动采集电力、天然气等能源数据,按照GB/T 32151标准生成碳排放报表,支持月/年报与碳盘查报告一键导出。建立企业级碳账户,分析不同区域、设备的碳排放强度,辅助制定减排路径。
04 实践案例:上海某科研园区的绿色转型
上海某研究院希望建立园区级微电网智慧能源管理平台,实现各项能源的集中化管理。项目实施范围包括办公楼、实验室、食堂等共13栋建筑和7个电瓶车车棚以及一个智慧充电场站。
技术方案与实施效果
设置AcrelEMS智慧能源管理平台,监测变压器能效、分布式光伏、储能充放电管理、充电桩运维管理等,实现源荷互动、智慧调控、数字化运维管理。
项目实施后,该园区实现了显著效益:利用光伏发电和储能系统,企业可以自发自用清洁能源,减少从电网购电量。通过储能系统在低电价时充电、高电价时放电,优化了电费支出。
平台参与上海中长期、日内、快速需求响应服务(虚拟电厂),参与电力辅助服务或售电市场获取额外收益。
05 建设路径:从规划到实施的关键步骤
根据《DB32/T 5156-2025 零碳园区建设指南》,零碳园区建设可分为三个阶段推进:
第一阶段:完善碳排放台账,建设数字化管理平台,启动分布式光伏、储能设施建设,完成重点设备节能改造。
第二阶段:实现可再生电力消费占比≥90%,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95%,规上企业全部完成碳盘查与清洁生产审核。
第三阶段:探索CCUS、氢能等前沿技术应用,实现近零排放,具备净零转型条件。
06 未来展望:零碳园区成为竞争力新标志
零碳转型并非单纯的环保要求,更是提升产业竞争力、降低能源成本、吸引绿色投资的重要机遇。通过绿电使用降低用电成本、通过循环经济减少原料消耗、通过数字化管理提升运营效率,这些都将成为园区的“新优势”。
随着零碳技术的成熟与政策支持的加强,零碳园区建设经验将进一步推广,为全国“双碳”目标落地提供坚实的园区样本3。对于园区管理者与企业而言,现在正是布局零碳转型的关键时期,需尽早谋划、主动作为,在这场低碳革命中抢占先机。苏州工业园区2024年清洁能源占比已超90%,单位能耗和碳排放强度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扬州经开区运用智慧能碳管理平台核算某公司光伏年发电量约2000万千瓦时,节约成本约1000万元。
随着“双碳”战略深入推进,零碳园区将从示范项目走向规模化复制。那些早谋划、早行动的园区,不仅将在低碳转型中赢得先机,更将在新一轮产业竞争中占据制高点。
审核编辑 黄宇
-
智慧能源
+关注
关注
0文章
521浏览量
17202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安科瑞EMS 3.0智慧能源管理平台,助力山东零碳园区建设
上海园区零碳转型!智慧能源平台,助力园区降本增效、精准节能减碳

天合光能斩获2025“北极星杯”零碳园区优秀实践企业
赋能蜀地智造,智创零碳园区:基于 AcrelEMS 的四川零碳园区综合解决方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