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5G等技术深度融入到安防行业,安防行业的“边界”早已被突破,如今它不再是孤立的“监控工具”,而是演变为连接乡村、城市、社区、园区、甚至个人的“智能安全中枢”。
相对应的,安防企业定位属性也从被动监控向主动预警、全场景治理及人性化交互演变。换言之,当前安防企业正围绕“感知-认知-决策-执行”链条重构监控价值。
在此背景下,安防新兴应用场景在各个角落里正悄然生长,并重新定义“安全”的内涵与外延。
具身智能安防巡逻
在具身智能技术快速迭代的背景下,安防巡逻正经历从“人防为主”向“人机协同”的关键升级——这一变革由“多模态感知+自主决策+场景适配”的技术融合驱动,更因传统安防的瓶颈凸显与政策、市场的双重助推,成为具身智能落地的核心赛道之一。
例如,传统人力安防长期面临覆盖能力不足、全天候布控难度大、高危场景作业风险高等痛点,而具身智能巡逻机器人的出现,正以“智能延伸”的姿态破解这些难题。作为安防监控的“移动感知终端”,这类机器人可通过搭载的视觉、红外、气体传感器等多模态设备,在社区、园区、机场等公共区域自主巡逻,实时采集环境数据并分析,精准识别异常,实现“主动预警+快速响应”的安全管理闭环。
目前,高新兴、优必选等企业已针对城市安防、工业巡检等高频需求推出定制化产品,部分机器人更集成人脸识别、行为分析模块,在人流密集区可实时比对公安数据库,异常事件识别率大幅提高。
市场热度与政策支持进一步加速了行业落地。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具身智能市场规模已达4800亿元。政策层面,上海率先出台《具身智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明确支持在机场、园区等空间部署安防巡逻服务,推动多模态交互与人机协同能力提升;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与特天集团的战略合作,则聚焦安防场景技术攻关与产业化落地,加速传统安防向智能化升级。
总的来说,当前具身智能安防巡逻的落地已从“技术验证”迈向“场景深耕”。以上海浦东机场、张江科学城为例,搭载激光雷达、热成像设备的巡逻机器人已实现7×24小时值守,通过动态学习人流特征优化路径,异常事件识别率较传统设备大幅提升。可以说,具身智能安防巡逻不仅是技术升级的产物,更将成为“智慧城市”建设中保障公共安全的核心基础设施,为城市运行注入更智能、更可靠的“安全动能”。
自年初DeekSeep凭借“视频内容生成+意图理解”的惊艳表现爆火出圈后,生成式AI与视频分析的深度融合,正成为安防行业最炙手可热的技术赛道。不同于传统视频分析依赖“规则设定+特征匹配”的被动识别,生成式AI视频分析通过多模态大模型的“理解-推理-生成”能力,让视频数据从“静态记录”升级为“动态对话”,推动安防从“看得到”向“懂全局”跨越。
而从安防企业的布局来看,核心聚焦这几个大的方向,一是深度整合大模型一体机的“硬件+软件”。二是针对行业垂直化场景推出定制化方案,如在城市治理、应急指挥、工业安防等高价值场景。三是为降低行业使用门槛,行业引领性企业可通过“大模型开放平台”吸引开发者共建场景模型,继而激活行业创造力。
智能化看护
家庭与社区智能化看护,这一领域近些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安全的需求逐渐增强。
这几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与家庭结构小型化,家庭与社区智能化看护正成为安防企业的战略必争之地。比如萤石网络等企业已推出集成跌倒检测、行为分析、远程监护功能的智能看护系统。
在家庭场景,智能摄像头通过多模态AI算法精准识别老人摔倒、异常久坐等行为,实时向子女推送警报并自动拨打急救电话;在社区层面,智能门禁与巡逻机器人联动,可监测独居老人出入频次,异常情况联动社区服务中心上门查看。
总的来说,在这一领域,安防企业正通过"AI感知+云边协同+场景服务"的技术融合,将传统安防设备升级为"主动式看护管家"。
目前从企业的布局来看,其主要聚焦这几个方向。一是技术端,继续推动视觉、声音、温感等多传感器融合,提升复杂环境下识别准确率。
二是产品端,开发适老化界面与简易操作模式的产品,降低使用门槛;三是服务端,与物业、社区医院、家政公司共建"看护生态",提供报警联动、健康提醒、紧急救援等增值服务。
未来,随着6G+边缘计算的普及,家庭与社区看护安防企业抢占银发经济与智慧社区的战略高地。
企业级智能运维
随着国内数字化转型浪潮加速,传统“设备堆砌+人工巡检”模式已难以满足复杂场景下的安全管理需求。在此背景下,企业级安全与智能运维正成为安防企业转型的核心战场。
据公开的资料显示,国内已知名企业分别在工业场景、能源领域等构建“感知-分析-处置”全链路智能运维体系。比如高锋科技凭借其创新的“云景智控”智能物联系统,为各行业的安全防护与智能管理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就像给安全管理装上了“智慧大脑”,让安全运维变得更加高效、便捷。
全链路智能运维专家勤源科技,推出的视频质量诊断运维解决方案。可通过自动化巡检、画面质量评估与优化,大幅提升了监控设备的运维效率,确保了视频数据质量,为公共安全管理提供稳定、可靠的数据支持。
从上述企业的布局来看,安防企业正通过“硬件+软件+服务”的全链路布局,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安全合伙人”。未来,随着数字孪生、6G边缘计算等技术普及,可以预见企业级安全与智能运维将从“风险防御”向“效率赋能”延伸,拭目以待。
源自网络
审核编辑 黄宇
-
安防体系
+关注
关注
0文章
26浏览量
6125 -
具身智能
+关注
关注
0文章
187浏览量
600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智能安防:以AI重塑安全新边界
RK3576助力智慧安防:8路高清采集与AI识别
中兴通讯联合发布低空安防融合感知技术应用蓝皮书
SRRC认证蓝牙模块在安防系统中是如何应用的?

边缘计算盒子在安防领域的场景应用与优势

智能安防边缘计算的技术解析
安卓工控一体机在智慧农业设备中的应用场景

海康威视综合安防管理平台融合DeepSeek与海康观澜大模型
智能安防新神器?边缘计算盒子的应用场景有哪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