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意法半导体P-NUCLEO-53L8A1开发板深度体验

意法半导体中国 ? 来源:意法半导体中国 ? 2025-09-06 16:24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各位电子爱好者与行业伙伴们注意啦!ST板卡评测系列活动开始啦!该系列活动将通过ST中文论坛板卡申请用户对各类板卡的真实体验和评测文章分享,从多个维度、全方位深入剖析ST相关产品的性能表现与实际应用场景,为用户了解和选用板卡提供极具实用价值的参考。

智能存在检测:P-NUCLEO-53L8A1 – 8x8多区域飞行时间传感器的板卡评测活动推出后,广大网友踊跃参与,涌现出很多优秀的评测投稿。本期为大家分享论坛网友小萝卜啦啦啦的精彩评测内容。

c2e5eeba-8923-11f0-8c8f-92fbcf53809c.jpg

P-NUCLEO-53L8A1开发板及VL53L8CX传感器其核心功能、应用场景、技术亮点及评测方向已在前期活动招募文中详细说明,想快速了解细节的朋友,可回顾免费申请 |【板卡评测】P-NUCLEO-53L8A1 – 8x8多区域飞行时间传感器一文,这里不再赘述。本期我们聚焦论坛网友小萝卜啦啦啦的实测体验,他不仅完成了多区测距精度、抗环境光干扰、低功耗模式等必做项目验证,还深入探索了手势识别这一特色方向——通过ST官方手势识别开发套件(STSW-IMG035)完成固件烧录(HandPosture_GettingStarted.bin)与上位机部署,测试了手部实时跟踪(X/Y/Z坐标)、点击/双击、左右滑动等功能,既验证了该方案“无图像隐私保护、不受环境光影响、戴手套可识别”的优势,也发现手部与传感器相对距离、手部稳定性对识别成功率的影响,最终带来从技术部署到实际效果验证的手势识别完整测评内容。

小萝卜啦啦啦的评测内容

开箱体验 1. 开箱

这个套装一共有2块板子,一块是STM32F401 NUCLEO开发板,还有一块就是53L8A1。

c3a3cd2c-8923-11f0-8c8f-92fbcf53809c.png

53L8A1的所有配件

c42cb6b4-8923-11f0-8c8f-92fbcf53809c.jpg

按照官方的介绍,分别是53L8A1本体、2个玻璃盖片(应该是用于屏蔽一些环境中的干扰)、3种不同厚度的垫片(用于测试ToF传感器与玻璃盖片之间空气距离对测量精度的影响)

c496c194-8923-11f0-8c8f-92fbcf53809c.png

让我们来仔细看一下开发板

c4fb2d64-8923-11f0-8c8f-92fbcf53809c.jpg

c55dc208-8923-11f0-8c8f-92fbcf53809c.jpg

c5bc217c-8923-11f0-8c8f-92fbcf53809c.jpg

STM32F401开发板的正反面

c623d5e2-8923-11f0-8c8f-92fbcf53809c.jpg

c68903a4-8923-11f0-8c8f-92fbcf53809c.jpg

53L8A1通过arduino接口与STM32F401连接,最终组合起来的效果

c6e936d4-8923-11f0-8c8f-92fbcf53809c.jpg

2. 开发板详解

这块开发板非常简单,跳帽很少,分为2个部分:电流测量和通讯接口选择。

电流测量部分跳帽

c7586aea-8923-11f0-8c8f-92fbcf53809c.jpg

一共是3个跳帽,分别是核心1.8V、IOVDD、AVDD,原理图如下:

c7bb75d6-8923-11f0-8c8f-92fbcf53809c.jpg

这三路供电是由2个LDO芯片给过来的

c81ce122-8923-11f0-8c8f-92fbcf53809c.png

通讯接口选择部分跳帽

53L8A1有2种通讯接口:IIC和SPI,开发板默认是选择了IIC。

c87cc4de-8923-11f0-8c8f-92fbcf53809c.jpg

原理图如下:

c8de7daa-8923-11f0-8c8f-92fbcf53809c.jpg

多区测距精度与稳定性验证

ST为这个开发套件准备了一个上位机和对应的固件,可以让我们快速开始评估工作,不需要自己去写代码。

1. 软件准备

首先我们安装一下电脑上位机,链接:

https://www.st.com.cn/zh/embedded-software/stsw-img041.html#get-software

下载好的压缩包解压,双击.msi文件安装上位机软件。

c938be1e-8923-11f0-8c8f-92fbcf53809c.jpg

安装好后桌面就有了上位机软件的图标。

c992bbee-8923-11f0-8c8f-92fbcf53809c.png

然后我们准备开发板的固件,首先打开CubeMX,安装ToF套件。(这里不安装也是可以的,刚才安装的上位机软件也可以安装固件)

c9ee2d76-8923-11f0-8c8f-92fbcf53809c.jpg

ca496b50-8923-11f0-8c8f-92fbcf53809c.jpg

安装好后可以去到对应的目录下找到如图固件:

caa42f9a-8923-11f0-8c8f-92fbcf53809c.jpg

STM32开发板连接电脑后会弹出一个U盘,我们直接把这个固件放入U盘,他就会自动下载固件。

cb012164-8923-11f0-8c8f-92fbcf53809c.jpg

这样我们的固件就安装好了。

2.上位机使用

打开上位机后点击“刷新列表”,选择开发板的对应的串口号,最后点击“连接”即可让开发板与上位机连上(如果没有串口号,可以尝试点一下Flash FW,虽然我们刚才已经烧录了固件了,但是我第一次使用时就遇到这个情况,点了Flash就出现串口了,很奇怪,照道理无论里面是否有正确的固件,和是否能识别到串口号应该无关才对。

cb600d78-8923-11f0-8c8f-92fbcf53809c.jpg

连接成功后可以看到APP版本号、固件版本号、传感器型号、开发板型号等。

cbba9036-8923-11f0-8c8f-92fbcf53809c.jpg

如果你没有固件,就可以点下面的Flash FW,会自动帮你安装软件。

cc15d0e0-8923-11f0-8c8f-92fbcf53809c.jpg

打开串口后,我们来到第一个页面。

cc73a558-8923-11f0-8c8f-92fbcf53809c.png

这边我们对ToF传感器的参数做配置,还可以对上位机的显示界面做配置。

对于新手朋友来说,这里有很多参数我们其实并不明白其真实含义,例如第一个我明白是选择ToF的分辨率是4X4还是8X8,但是第二个Power Mode可以选择Continuous和Autonomous,连续和自动具体是啥意思呢?好像有点明白,但有没有完全明白。经过我的一番寻找,发现一本官方手册(文件编号UM3109),对这些参数都有详细的解析:https://www.st.com.cn/content/ccc/resource/technical/document/user_manual/group2/0c/c9/e2/d4/27/25/45/50/DM00929552/files/DM00929552.pdf/jcr:content/translations/en.DM00929552.pdf

我把不明白的项目截图出来了:

Ranging mode

cccd072e-8923-11f0-8c8f-92fbcf53809c.png

Target order

cd2c24fc-8923-11f0-8c8f-92fbcf53809c.png

Integration time

cd8684a6-8923-11f0-8c8f-92fbcf53809c.png

Sharpener

cde886c4-8923-11f0-8c8f-92fbcf53809c.png

其他的我就不解释了,基本上看名字就能知道是干嘛的。

3.测量测试

上位机整明白了,现在开始测试一下他的测距精准度。

首先声明一下,因为我的测试条件有限,没有精准的夹具,只能手持,通过卷尺来验证测距准确程度,无法保证ToF绝对平行于被测平面,并且被测平面、室温、环境光等也和标准实验室的测试条件不一致,所以测试结果只能看个乐,可能有几毫米的误差。

同理因为手持的原因,没法验证测试多区域的精准度(如果双方决定平行,是可以通过ToF视场角和中心点距离,推算出各个分区的实际距离的,可惜我这边环境比较简陋,无法验证)

远距离测试

首先测试是放在桌子边缘,测试桌面到地板的距离。通过卷尺可以知道,桌面和地面的距离是大约755mm。

ce471b9e-8923-11f0-8c8f-92fbcf53809c.jpg

测试结果:

cea5671c-8923-11f0-8c8f-92fbcf53809c.png

测试的结果还行,基本上**不离十,偏差还可以,就是不太均匀。

近距离测试

然后测一下近距离,我手持ToF距离桌面100mm进行测量。(因为要一手拿开发板,一手拿卷尺,就没有多出来的手拍照了)

直接上测试结果:

cf0d9666-8923-11f0-8c8f-92fbcf53809c.png

近距离的结果就好多了,很均匀,误差很小了。

总结:我测试了2种距离,近距离的表现不错,精准度都很好。远距离的也还不错,误差和均匀性会稍微差一点。也有可能是我的测试环境不标准有关系。不过稳定性还是很不错的,我测试了好多次,没有出现数据乱飘的情况。

功耗测试 1.硬件电路分析

我们在开箱篇中就提到了,VL53L8CX这个ToF传感器有3个供电,分别是AVDD、CORE_1V8、IOVDD。原理图如下:

cf6e300c-8923-11f0-8c8f-92fbcf53809c.jpg

c81ce122-8923-11f0-8c8f-92fbcf53809c.png

我们可以把J1、J2、J3三个跳帽去掉,串入电流表,就可以测量到每一路的功耗情况。

2.测量方案

我这边使用PPK测量电流,接线如下(图示为测量AVDD的电流):

d01fcb46-8923-11f0-8c8f-92fbcf53809c.png

PPK选择电流模式,采样率和时间都拉满。

d0923fdc-8923-11f0-8c8f-92fbcf53809c.jpg

3.Datasheet解读

在技术手册中就有标注电流的典型值和MAX值。

d0f14950-8923-11f0-8c8f-92fbcf53809c.jpg

这边官方有说明,typ这个数据是在规定的电压、温度、程序下的结果。如果是特殊环境,例如85摄氏度的环境就要看MAX。

我正常室温环境下测试,应该不会有很大的偏差。

然后这边我还注意到Active ranging是指的主动测量(我理解就是对应上位机的Continuous模式),并且功耗大小与4X4还是8X8的分辨率无关。

4.测试

测试条件及项目

根据Datasheet的描述,对于测量时的功耗影响因素就是Power Mode(实际上应该是Ranging mode),其他参数都无关。那我就很好奇采样频率是不是也会影响功耗呢?(其他参数例如Target Mode、Integration Time、Sharpener应该属于数据处理上的一些参数,不太会影响功耗)

因此我们要控制变量,分别比较分辨率、Ranging mode、采样率对功耗的影响。

为了统一测试条件,无论出于何种测试条件下,以下参数均按此值设置:Target Mode为Closest、Integration Time为5(因为在Continuous模式下他是固定的5,在Autonomous模式下可以用户自己配置)、Sharpener为3。

以下为我要进行的测试

d15031b8-8923-11f0-8c8f-92fbcf53809c.png

1号测试项

AVDD电流

d1ae0df6-8923-11f0-8c8f-92fbcf53809c.jpg

CORE_1V8电流

d20dba1c-8923-11f0-8c8f-92fbcf53809c.jpg

IOVDD电流

d26e0624-8923-11f0-8c8f-92fbcf53809c.jpg

2号测试项

AVDD电流

d2cd0dcc-8923-11f0-8c8f-92fbcf53809c.jpg

CORE_1V8电流

d32c212c-8923-11f0-8c8f-92fbcf53809c.jpg

IOVDD电流

d38f8280-8923-11f0-8c8f-92fbcf53809c.jpg

3号测试项

AVDD电流

d3f32e66-8923-11f0-8c8f-92fbcf53809c.jpg

CORE_1V8电流

d4587104-8923-11f0-8c8f-92fbcf53809c.jpg

IOVDD电流

d4b88c7e-8923-11f0-8c8f-92fbcf53809c.jpg

4号测试项

AVDD电流

d516ff7a-8923-11f0-8c8f-92fbcf53809c.png

CORE_1V8电流

d5795c4c-8923-11f0-8c8f-92fbcf53809c.jpg

IOVDD电流

d5dc8b82-8923-11f0-8c8f-92fbcf53809c.jpg

5号测试项

AVDD电流

d63c2f1a-8923-11f0-8c8f-92fbcf53809c.jpg

CORE_1V8电流

d69dba00-8923-11f0-8c8f-92fbcf53809c.jpg

IOVDD电流

d6fae2ac-8923-11f0-8c8f-92fbcf53809c.png

数据汇总及分析

数据汇总如下:

d76a9638-8923-11f0-8c8f-92fbcf53809c.png

通过表格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① 分辨率并不会影响功耗。

② Ranging mode会影响功耗,Continuous功耗高,Autonomous功耗低。

③ 在Continuous模式下,修改采样频率并不会影响功耗。但是在Autonomous模式下,功耗与采样频率成正比。

上述2、3也是可以通过Ranging mode的描述得到验证,前者激光器会一直开着,后者会在用户设置的时间才开启激光器。所以前者就没有低功耗的状态,后者有低功耗的状态,工作越多功耗就越高。

抗环境光干扰能力测试

测试一下53L8A1的抗环境光干扰能力。

在Datasheet中有说明传感器使用的是940nm的光,他是属于红外光段。测距距离为2cm到400cm。

d7c5b644-8923-11f0-8c8f-92fbcf53809c.jpg

1.暗室环境测试

由于测量场地在房间内,我没有办法测量其最大值4m的极限,我只能测量地面到天花板的距离。该距离我已经用卷尺测量了,大约为260cm左右。测量时我把房间内灯全部关闭,尽可能的创造黑暗的环境。

因为天花板不是纯平的,ToF测量范围是个锥形的,所以测距结果我们就看中心区域的结果,看垂直距离是否和260接近。

测量结果如下:

d8211eee-8923-11f0-8c8f-92fbcf53809c.png

可以看到测距结果和260非常接近,精准度还是可以的。

可以看到数据是存在一些波动的,但是总体上是稳定的,没有非常大的波动。

2. 日光环境测试

日光环境测试我找了一个空旷的室外场地,对着一面墙进行测试。

通过测试,我们可以看到,传感器在3m以内时,基本上测距都是稳定,且成功率高的。

d88628b6-8923-11f0-8c8f-92fbcf53809c.png

但是随着距离逐渐拉远,成功率开始下降,很多区块都不显示距离了(因为置信度太低了,无法输出有效值),到接近4m极限时,只有一两个区域反馈结果了,但是结果的准确度还是可以的,和实际的没有太多偏差。

d8f10744-8923-11f0-8c8f-92fbcf53809c.png

3. 总结

该传感器对于环境光影响是比较小的,面对暗光环境和日光环境几乎没什么影响(我手上没有能产生大量红外光的场地,我很好奇面对大量和他相同或者类似波段光线的场景下,他是否还能正常工作。)但是其远距离的测量结果并不是非常的完美,3-4m的这个距离下,测距成功率和3m以内差距比较大,越远成功率越低,不过测距精准度还是不错的。

手势识别

P-NUCLEO-53L8A1最吸引我的就是可以实现手势识别,我们今天来体验一下手势识别。

1. 下载软件

ST为我们提供了快速评估其手势识别能力的开发套件,地址:https://www.st.com.cn/zh/embedded-software/stsw-img035.html,随便选择一个下载就行。

d9615a44-8923-11f0-8c8f-92fbcf53809c.jpg

在下载的软件包中有固件和上位机软件。

d9c21c6c-8923-11f0-8c8f-92fbcf53809c.jpg

双击EXE即可打开上位机,这个是免安装的,直接用。他启动有点慢,需要多等一会儿。

da1cc3c4-8923-11f0-8c8f-92fbcf53809c.jpg

这是固件,我们体验手势识别,就下载第三个。(烧录固件和之前的一样,直接U盘拖过去即可)

da79261e-8923-11f0-8c8f-92fbcf53809c.jpg

2. 上位机软件使用

软件打开后,我们选择开发板的虚拟串口,然后第二个选择“HANDPOSTURE”,最后点“Start ranging”,启动测量。

dad3b660-8923-11f0-8c8f-92fbcf53809c.jpg

数据采样界面如下图所示:

db307ee0-8923-11f0-8c8f-92fbcf53809c.png

软件预置了几种手势识别模型

db8db4e8-8923-11f0-8c8f-92fbcf53809c.png

进入手势识别界面

dbee0bfe-8923-11f0-8c8f-92fbcf53809c.jpg

如果识别到模型认识的手势,他就会显示结果,点点点就是哪个都不认识。他本质上就是一个分类模型。

dc4ea388-8923-11f0-8c8f-92fbcf53809c.jpg

测量时我们需要注意开发板的方向,接数据线的那头朝上。

dca92fa6-8923-11f0-8c8f-92fbcf53809c.png

3. 总结

说一下我的感受,通过ToF进行简单的手势识别的技术方案是可行的,但是这个手势识别的Demo还是有改进空间的,识别成功率不是很高(当然我的手会有抖动,距离也不一定,可能不是理想的距离),只有在特定的距离下,手不乱动,他成功率还是可以的。

他的使用场景是存在一些限制的,最大的影响因素就是两者的想对位置,太近或者太远都不行。撇开成本、功耗的问题,它比摄像头方案好的点是环境光对他的影响不大,摄像头很吃环境光的影响。所以我认为在一些有限定条件的场景下,使用ToF识别手势是可行的。

ST ToF工程师总结:

感谢用户“小萝卜啦啦啦”详尽完整的评测内容!从硬件开箱、软件配置、测距精度、功耗测试,到环境光抗干扰及手势识别功能的多维度验证,展示了VL53L8CX传感器真实应用场景下的全面考察,特别是在复杂环境光条件下依然保持优异表现,体现了VL53L8CX卓越的测距精准度和稳定性。在对手势识别的深入探索这部分,小萝卜啦啦啦客观指出识别成功率受距离和手部稳定性的影响。但VL53L8CX传感器凭借“无图像隐私保护、抗环境光干扰及支持佩戴手套识别”的独特优势,展现出广阔的应用潜力,期待各位工程师进一步挖掘和创新。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传感器
    +关注

    关注

    2571

    文章

    53493

    浏览量

    772462
  • 意法半导体
    +关注

    关注

    31

    文章

    3286

    浏览量

    110327
  • 手势识别
    +关注

    关注

    8

    文章

    231

    浏览量

    48452
  • TOF
    TOF
    +关注

    关注

    9

    文章

    509

    浏览量

    37585

原文标题:评测分享|ST P-NUCLEO-53L8A1深度体验:测距精准还能玩手势,实测数据全公开

文章出处:【微信号:STMChina,微信公众号:意法半导体中国】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半导体P-NUCLEO-53L8A1开发板评测分享

    搞电子的应该都玩过超声测距,比较便宜的一种模块,根据声波往返时间来测算距离。ToF则是一种使用光脉冲的往返时间来测算距离。ST的这款ToF传感器更是具备多区测量,最大支持8*8的测量区域,有点红外点阵的感觉。
    的头像 发表于 08-20 11:04 ?1653次阅读
    <b class='flag-5'>意</b><b class='flag-5'>法</b><b class='flag-5'>半导体</b><b class='flag-5'>P-NUCLEO-53L8A1</b><b class='flag-5'>开发板</b>评测分享

    半导体推出STSPIN模块 为其它开发板增加高性能电机驱动器

    半导体与ST授权合作伙伴MikroElektronika合作,开发出四款Click board?开发板,将STSPIN电机驱动器的优势扩
    发表于 10-11 17:27 ?2531次阅读

    半导体推基于高性能8位内核的STM8 Nucleo-32开发板

    半导体新推出的STM8开发板采用方便好用的Nucleo-32
    发表于 12-07 12:11 ?2062次阅读

    请问P-NUCLEO-53L8A1搭配的主控是哪个板子?

    P-NUCLEO-53L8A1搭配的主控是哪个板子?看着用的还是miniUSB接口呢
    发表于 06-23 06:48

    半导体 ST - STM32 Nuleo 核心介紹

    `半导体 STM32Nuleo 核心感谢 半导体
    发表于 05-04 16:04

    半导体推出直观的固件开发工具,加快物联网传感器设计进程

    板的NUCLEO-F401RE和NUCLEO-L476RG开发板,以及半导体的SensorT
    发表于 07-13 13:10

    增强LoRaWAN使用体验,半导体升级免费嵌入式软件

    中国,2018年88日——半导体推出符合LoRa-Alliance最新标准的LoRaWAN 1.0.3软件更新包,使STM32系列微控
    发表于 08-08 17:09

    半导体推出新款STM8 Nucleo开发板,为8位项目提供开源硬件资源

    中国,2018年9月12日——半导体新推出的两款STM8* Nucleo开发板,让
    发表于 09-12 16:06

    半导体推出更快、更灵活的探针,简化STM8和STM32案上及现场代码烧写流程

    环境的嵌入式系统公司半导体推出新款STM8 Nucleo开发板,为
    发表于 10-11 13:53

    半导体新增TinyML开发者云

    半导体已将其 STM32Cube.AI 机器学习开发环境放入云中,并配有可云访问的
    发表于 02-14 11:55

    ST(半导体)V2X开发板

    ST(半导体)V2X开发板
    发表于 03-10 14:27 ?52次下载

    NUCLEO-F767ZI开发板评测

    本文主要介绍了NUCLEO-F767ZI开发板评测,NUCLEO-F767ZI是半导体ST公
    发表于 01-05 17:16 ?1.3w次阅读
    <b class='flag-5'>NUCLEO</b>-F767ZI<b class='flag-5'>开发板</b>评测

    半导体推出新款STM8 Nucleo开发板,为8位项目提供开源硬件资源

    半导体新推出的两款STM8* Nucleo开发板,让8
    发表于 09-14 22:15 ?688次阅读

    ST新推STM8系列Nucleo开发板

    半导体新推出了两款STM8系列Nucleo开发板,让8
    的头像 发表于 09-17 11:20 ?5607次阅读

    利尔达与半导体联合发布STM32MP1开发板

    近日,致力于提供物联网产品研发、技术应用、服务落地一站式解决方案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利尔达与ST半导体联合发布STM32MP1开发板
    的头像 发表于 03-28 10:20 ?2876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