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 AI 工艺优化与协同应用在不同行业的发展,需要从政策支持、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场景应用等多个方面入手,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措施:
加强政策引导与支持
- 制定专项政策:政府应制定针对 AI 工艺优化与协同应用的专项政策,明确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为企业提供政策支持和引导。如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相关意见,推动人工智能驱动的技术研发、工程实现、产品落地一体化协同发展,促进创新成果高效转化。
- 加大资金投入:设立专项基金,支持 AI 工艺优化与协同应用的研发项目、示范工程和产业化发展。鼓励企业加大对 AI 技术的研发投入,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政策支持。
推动技术创新与融合
- 加强基础研究:加大对 AI 基础理论、算法和模型的研究力度,提高 AI 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鼓励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合作,共同攻克 AI 工艺优化与协同应用中的关键技术难题。
- 促进技术融合:推动 AI 与物联网、大数据、5G、量子计算等技术的深度融合,为 AI 工艺优化与协同应用提供更强大的技术支撑。如加强人工智能与生物制造、量子科技、第六代移动通信(6G)等领域技术协同创新,以新的科研成果支撑场景应用落地。
构建行业数据生态
- 建设高质量数据集:行业协会和企业应共同合作,建设高质量的行业数据集,包括工艺数据、设备数据、产品数据等,为 AI 模型的训练和优化提供数据支持。同时,要做好数据标准的建设,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
- 促进数据共享与流通:建立数据共享平台和机制,打破数据孤岛,促进数据在行业内的共享与流通。通过数据共享,企业可以获取更多的行业数据,提高 AI 模型的泛化能力和应用效果。
培育行业应用场景
- 挖掘行业需求:企业要深入挖掘自身在工艺优化、生产管理、质量控制等方面的需求,结合 AI 技术的特点和优势,确定适合的应用场景。如山东省在化工、铝业、钢铁等行业聚焦生产过程全链条智能控制、新材料研发、设备预测性维护等场景,推动 AI 技术的应用。
- 打造示范项目: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和项目,打造 AI 工艺优化与协同应用的示范项目,通过示范项目的引领和带动作用,推动行业内其他企业的应用和推广。
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
- 高校专业设置:高校应根据行业需求,设置相关的专业和课程,培养既懂 AI 技术又熟悉行业工艺的复合型人才。如加强人工智能、工业工程、自动化等专业的交叉融合,培养能够解决行业实际问题的人才。
- 企业内部培训:企业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员工的 AI 技术应用能力和数据素养。通过内部培训,使员工能够熟练运用 AI 工具和平台,参与到工艺优化和协同应用的工作中。
建立协同创新机制
- 产学研用协同:加强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和用户之间的协同创新,形成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企业提供应用场景和数据,高校和科研机构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培养,用户参与需求反馈和应用验证,共同推动 AI 工艺优化与协同应用的发展。
- 产业链协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要加强协同合作,共同推进 AI 工艺优化与协同应用的发展。如设备制造商、软件开发商、系统集成商等要加强合作,为企业提供整体的解决方案。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AI
+关注
关注
88文章
36199浏览量
284245 -
设备管理系统
+关注
关注
0文章
110浏览量
2286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电能质量在线监测装置认证标准的更新频率在不同行业之间有何差异?
LZ-DZ300B电能质量在线监测装置 电能质量在线监测装置认证标准的更新频率在不同行业间存在显著差异,这主要由行业技术迭代速度、政策导向、应用场景复杂度等因素决定。以下是基于行业特性的具体分析

食品行业:AI 工艺优化让美味生产更智能高效
随着 AI 技术不断发展成熟,食品行业的智能化生产将迈向新高度。AI 将与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深度融合,构建更加完善的智能生产生态系统。从原材料采购源头的质量追溯,到生产过程的

AI 芯片浪潮下,职场晋升新契机?
对复杂场景中目标检测与识别的速度和精度。在此过程中,对算法的理解深度、芯片架构与算法的协同能力,都会成为职称评审中的加分项。
除技术能力外,创新能力同样不可或缺。AI 芯片行业发展日新
发表于 08-19 08:58
代理式AI与AI智能体在不同行业中的实际应用
) 和 AI 智能体 (AI agent) 的核心概念、技术架构,并通过“AI On 系列”四篇文章,具体剖析 AI 智能体在不同行业中的实
大模型在半导体行业的应用可行性分析
有没有这样的半导体专用大模型,能缩短芯片设计时间,提高成功率,还能帮助新工程师更快上手。或者软硬件可以在设计和制造环节确实有实际应用。会不会存在AI缺陷检测。
能否应用在工艺优化和预测
发表于 06-24 15:10
不同行业的数字工厂有哪些特点和差异?
各行业的独特差异也将持续推动定制化解决方案的创新,以满足不同行业日益增长的数字化转型需求。对于设备管理系统而言,需要深入理解各行业数字工厂的特点和差异,针对性地进行优化和升级,为各

NVIDIA展望2025年AI的应用前景
AI 正重塑着各行各业,从医疗健康到电信,从媒体娱乐到零售,其身影无处不在。NVIDIA 的多位专家从不同行业出发,对 2025 年 AI 的发展做出了诸多极具前瞻性的预测,并展望了
不同行业SD-WAN带宽需求有何差异?
不同行业对SD-WAN带宽的需求存在显著差异,以下是一些具体行业的需求特点: 1、金融行业:金融行业对SDN的需求以数据中心场景为主,数据中心较多且多为混合云架构,因此对安全性有较高要
6层及以上板都是用在哪些行业的哪些产品上
6层板、8层板、还有10层及以上的电路板都是用在哪些行业的哪些产品,然后电路板上使用什么工艺呀。最近在找PCBLayout的工作。之前都是两层四层,板子上用一些MCU就完了,现在想往更高层发展
发表于 12-09 09:34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