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化工领域:AI 协同应用破解复杂工艺调控难题

中设智控 ? 2025-08-21 10:14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人工智能AI)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渗透到各个行业,化工领域也不例外。化工生产过程中,复杂的工艺调控一直是困扰企业的难题,而 AI 协同应用的出现,为这一困境带来了曙光。

化工行业作为基础工业的核心,其生产流程涉及高温高压、易燃易爆介质以及复杂的化学反应。传统的化工生产依赖人工经验来调整工艺参数,如温度、压力、物料配比等。但这种方式存在诸多弊端,由于人工判断的局限性,难以对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变化做出及时、精准的响应,极易导致产品质量波动,能耗也居高不下。以乙烯生产为例,裂解炉温度偏差 5℃,就可能使产物收率下降 3% ,这充分凸显了化工反应对参数敏感度之高。

AI 技术的融入,为化工工艺调控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通过在反应釜、精馏塔、管道等关键设备上部署数千个传感器,能够实时采集温度、压力、流量、浓度、pH 值等数据。这些数据经由边缘计算节点实时处理,有效避免了云端传输带来的延迟。随后,基于历史生产数据训练的机器学习模型,可对不同参数组合下的反应结果进行精准预测。在合成树脂生产中,模型能够依据原材料纯度的波动,自动调整聚合反应的 “引发剂用量” 和 “搅拌速率”,使产品熔融指数合格率从 88% 提升至 99.2%,同时单位能耗降低 12% 。这种 “实时感知 + 智能计算” 的模式,实现了化工生产的 “透明化、可预测、自优化”。

分离提纯环节在化工生产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然而它也是能耗的 “大户”,通常占总能耗的 40%-60%。传统的分离提纯依赖固定流程,难以适应原料成分的波动。而数字孪生技术的应用改变了这一局面。通过构建精馏塔等设备的数字孪生模型,可以实时映射塔内气液两相流动、温度梯度、组分分布等情况。企业能够通过虚拟测试,对 “回流比调整”“进料位置优化” 等操作对分离效率的影响进行评估,无需停机进行实际测试,大大节省了时间和成本。某煤化工企业借助该技术,将甲醇精馏塔的能耗降低了 18%,同时产品纯度提高至 99.99% 。此外,自适应控制系统可针对原料成分的实时变化,自动调整分离设备的操作参数。在原油脱硫装置中,AI 系统能根据硫含量检测结果,动态调节脱硫剂注入量,使脱硫效率稳定在 99.5% 以上,避免了 “过处理” 导致的药剂浪费。

设备管理与维护在化工生产中至关重要,设备长期处于高温、高压、腐蚀性环境下运行,故障可能引发严重事故。传统的 “定期检修” 模式,要么容易造成过度维护,增加成本;要么可能出现漏检,带来安全隐患。AI 技术通过多维度状态监测,在关键设备上部署振动、声纹、红外测温传感器,并结合润滑油光谱分析数据,为设备建立详细的 “健康档案”。某化工厂的离心式压缩机,通过监测 “轴承振动值(正常≤4.5mm/s)、壳体温度(≤80℃)、叶轮声纹特征”,AI 模型能够提前 1-3 个月预测轴承磨损趋势,准确率高达 92% 。当设备出现异常时,系统可通过比对历史故障数据库,快速定位故障根源,并推送维修方案。某石化企业应用后,非计划停机时间减少了 40%,年节约维修成本超 2000 万元 。

安全风险防控也是化工生产的重中之重。化工生产中的安全风险,如有毒气体泄漏、爆炸等,往往具有突发性。AI 技术通过实时监测与虚拟推演,极大地压缩了响应时间。在厂区部署激光气体检测仪和 AI 视频监控,一旦发现泄漏,系统立即启动数字孪生模型,结合风速、地形数据模拟扩散范围,自动划定警戒区并推送疏散路线,相比传统人工巡检,响应速度提升了 10 倍 。同时,通过 UWB 定位技术追踪进入受限空间的人员位置,利用 AI 视觉识别违规操作,实时制止风险行为,可使人为安全事故率下降 65% 。

众多企业在 AI 协同应用于化工工艺调控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例如,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与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等联合研发的智能化工大模型 2.0Pro,具有 700 亿参数规模,支持 3.2 万个字符的上下文处理能力,新增深度推理和语音交互能力。基于这一模型构建的催化反应、工艺开发、中试放大、工厂优化四大智能平台,以及开发出的八大核心功能模块,全面覆盖化工技术开发及应用的核心环节。智能机器人催化反应实验系统可替代实验人员开展实验,自动完成催化剂评价,效率提升 10 倍以上 。

万华化学(宁波)氯碱生产基地运用中控技术自主研发的时间序列大模型 TPT,在废液 pH 值控制和碳酸钠投加优化等方面取得突破。TPT 将废液 pH 值稳定在 6.8-8.2 区间,中和时间从 5 小时压缩至 1 小时,预计年节约中和剂成本 20 万元;在碳酸钠投加优化上,实现精准控制,预计年节省用量约 1000 吨 。

云天化集团与华为合作建设的煤气化 RTO 优化项目,依托华为预测大模型能力实现配煤优化应用,带来经济效益超千万元,每年还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2 万多吨 。

AI 协同应用在化工领域的复杂工艺调控中展现出了巨大的优势和潜力,为化工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相信 AI 将在化工领域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推动化工行业朝着更安全、更高效、更绿色的方向大步迈进。化工企业应积极拥抱这一技术变革,加速自身的智能化转型进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AI
    AI
    +关注

    关注

    88

    文章

    35916

    浏览量

    283097
  • 化工
    +关注

    关注

    0

    文章

    50

    浏览量

    19172
  • 设备管理系统

    关注

    0

    文章

    97

    浏览量

    2266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实时监测技术如何破解高温巡检难题

    持续高温,电网负荷屡创新高。设备过热引发故障风险激增,如何准确防控?本文聚焦实时监测技术如何破解高温巡检难题
    的头像 发表于 08-12 14:20 ?225次阅读
    实时监测技术如何<b class='flag-5'>破解</b>高温巡检<b class='flag-5'>难题</b>

    切割液性能智能调控系统与晶圆 TTV 预测模型的协同构建

    摘要 本论文围绕超薄晶圆切割工艺,探讨切割液性能智能调控系统与晶圆 TTV 预测模型的协同构建,阐述两者协同在保障晶圆切割质量、提升 TTV 均匀性方面的重要意义,为半导体制造
    的头像 发表于 07-31 10:27 ?184次阅读
    切割液性能智能<b class='flag-5'>调控</b>系统与晶圆 TTV 预测模型的<b class='flag-5'>协同</b>构建

    电磁遇上热与应力-CST多物理场仿真解决复杂工程挑战

    当电磁遇上热与应力,CST MPhysics Studio提供真正的全耦合多物理场仿真能力。电磁-热耦合、热失谐分析、热-机械耦合、电磁-机械耦合,解决复杂工程挑战。
    的头像 发表于 07-29 16:21 ?172次阅读
    电磁遇上热与应力-CST多物理场仿真解决<b class='flag-5'>复杂工</b>程挑战

    工业质检再升级:复杂网络检测模型破解多场景检测难题

    在工业视觉检测领域,缺陷类型多样、目标尺度差异大、图像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一直是企业提升质检效率的拦路虎。阿丘科技最新发布《检测工具复杂网络功能白皮书》,带来了一款针对复杂场景的检测利器,让低对比度
    的头像 发表于 07-16 15:52 ?364次阅读
    工业质检再升级:<b class='flag-5'>复杂</b>网络检测模型<b class='flag-5'>破解</b>多场景检测<b class='flag-5'>难题</b>

    碳化硅衬底切割进给量与磨粒磨损状态的协同调控模型

    摘要:碳化硅衬底切割过程中,进给量与磨粒磨损状态紧密关联,二者协同调控对提升切割质量与效率至关重要。本文深入剖析两者相互作用机制,探讨协同调控模型构建方法,旨在为优化碳化硅衬底切割工艺提供理论与技术
    的头像 发表于 06-25 11:22 ?405次阅读
    碳化硅衬底切割进给量与磨粒磨损状态的<b class='flag-5'>协同调控</b>模型

    全应科技成功交付蒙维科技热电智能调控系统,铸就化工产业升级新典范

    近日,全应科技在热电智能调控领域再传捷报,顺利完成对内蒙古蒙维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称蒙维科技)的智能调控系统交付。此次合作标志着蒙维科技在热电生产的智能化、高效化进程中迈出关键一步,同时也为化工
    的头像 发表于 06-17 09:26 ?583次阅读
    全应科技成功交付蒙维科技热电智能<b class='flag-5'>调控</b>系统,铸就<b class='flag-5'>化工</b>产业升级新典范

    主流氧化工艺方法详解

    在集成电路制造工艺中,氧化工艺也是很关键的一环。通过在硅晶圆表面形成二氧化硅(SiO?)薄膜,不仅可以实现对硅表面的保护和钝化,还能为后续的掺杂、绝缘、隔离等工艺提供基础支撑。本文将对氧化工艺
    的头像 发表于 06-12 10:23 ?975次阅读
    主流氧<b class='flag-5'>化工艺</b>方法详解

    复杂工况下的稳定之选:12 孔航空插头的抗振降噪技术

    德索作为深耕连接领域超16年的品牌,拥有国际化的生产管理流程,产品严格遵循国际标准生产。其生产的12孔航空插头经过严苛的振动、冲击、高低温等环境测试,确保在复杂工况下性能稳定可靠。并且德索还提供免费
    的头像 发表于 06-05 09:13 ?251次阅读
    <b class='flag-5'>复杂工</b>况下的稳定之选:12 孔航空插头的抗振降噪技术

    复杂工业场景下,聚徽无风扇工控机怎样保障稳定运行?

    在当今工业自动化蓬勃发展的时代,复杂工业场景对工控机的稳定性提出了严苛要求。聚徽无风扇工控机凭借一系列先进技术和精心设计,在复杂环境中脱颖而出,为工业生产的稳定运行保驾护航。 卓越散热,抵御高温挑战
    的头像 发表于 06-03 15:19 ?280次阅读

    全应科技成功交付东大化学热电智能调控项目,实现 “智能、高效、绿色” 三大跃升

    全省化工领域首个实现热电生产全流程智能化控制的标杆项目,该系统成功破解高温高压CFB锅炉负荷突变、多类型汽轮机组协同控制等复杂工
    的头像 发表于 05-13 16:24 ?539次阅读
    全应科技成功交付东大化学热电智能<b class='flag-5'>调控</b>项目,实现 “智能、高效、绿色” 三大跃升

    二次回流如何破解复杂封装难题?专用锡膏解密高密度集成难题

    结合二次回流工艺,解决复杂封装的耐温差异、成型精度、可靠性等难题,推动各领域在集成密度、良率、性能上实现突破,成为高端制造的核心工艺方案。
    的头像 发表于 04-11 11:41 ?476次阅读
    二次回流如何<b class='flag-5'>破解</b><b class='flag-5'>复杂</b>封装<b class='flag-5'>难题</b>?专用锡膏解密高密度集成<b class='flag-5'>难题</b>

    中电国为虚拟电厂与风光储充微电网调控优化方案,助力微电网高效调控

    为虚拟电厂与风光储充柴微电网调控优化方案,正成为破解这一难题的“金钥匙”。通过智能调度与多能协同,该方案不仅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更与国家“双碳”战略深度契合,为绿色未来注入新动能。 一、
    的头像 发表于 03-11 09:02 ?960次阅读
    中电国为虚拟电厂与风光储充微电网<b class='flag-5'>调控</b>优化方案,助力微电网高效<b class='flag-5'>调控</b>

    中兴通讯AiCube:破解AI模型部署难题

    AI领域,DeepSeek等国产模型凭借算法优化,成功将训练与推理的综合成本降低了40%以上,这一突破使得中小型企业也能轻松参与AI创新。然而,随着AI技术的广泛应用,模型部署的
    的头像 发表于 02-13 09:11 ?684次阅读

    电线EMC电磁兼容性测试整改:破解电磁干扰的难题

    深圳南柯电子|电线EMC电磁兼容性测试整改:破解电磁干扰的难题
    的头像 发表于 12-11 11:19 ?935次阅读
    电线EMC电磁兼容性测试整改:<b class='flag-5'>破解</b>电磁干扰的<b class='flag-5'>难题</b>

    深控技术-不需要点表工业网关在复杂工业环境自动化中的应用解析

    深圳市深控技术有限公司的不需要点表工业网关凭借其在协议兼容、环境适应和网络集成方面的优势,为复杂工业环境自动化提供了高效、可靠的解决方案。通过上述三个客户案例可以看出,它在汽车制造、钢铁冶炼、化工
    的头像 发表于 11-12 12:29 ?682次阅读
    深控技术-不需要点表工业网关在<b class='flag-5'>复杂工</b>业环境自动化中的应用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