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8月26日,纳芯微正式推出NSUC1800——这款兼容标准DSI3协议的超声雷达探头芯片(Slave),为辅助泊车(UPA)、自动泊车(APA)、代客泊车(AVP)等智驾场景提供更准确、更可靠的感知能力。该芯片已通过功能安全与车规认证,助力国产超声雷达系统加速量产落地。
在智能辅助驾驶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车辆对环境感知能力的需求日益提升。特别是在低速泊车场景中,驾驶员面临着盲区多、精度要求高、环境复杂等多重挑战,泊车仍是众多汽车驾驶者的“痛点”。在多种感知方案中,超声波雷达凭借其成本优势、技术成熟度高和环境适应性强,成为近距离感知不可或缺的技术方案。
且目前国内超声波雷达市场也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乘用车超声波雷达安装量达12195.5万颗,同比增长13.7%。预计2025年将超过1.4亿颗,2028年有望超过2.2亿颗。面对这一庞大市场需求,纳芯微精准布局,推出超声雷达探头芯片NSUC1800,以其全国产化的设计理念和卓越性能,正成为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提升供应链安全的关键力量。
01产品核心亮点
全国产供应链与协议兼容:
NSUC1800实现了从芯片设计、晶圆制造、测试与封装环节的全链路国产化,从根源上确保产能稳定与成本可控。相较于进口产品,全国产供应链能带来更短的交货周期与更稳定的供应保障,为车企提供了更具性价比的选择。帮助客户在Slave(从设备)与Master(主设备)选型中兼顾交付效率与成本控制,构建更具韧性的国产供应链。在协议兼容方面,NSUC1800全面兼容DSI3总线,助力实现主从设备跨品牌互联互通的系统方案。这种兼容性确保了芯片能够和主流的主控制器无缝对接,大大降低了系统集成难度和开发成本,缩短验证周期,加快项目导入。
高性能编码与探测能力:
NSUC1800其频点任意可配置的编码方式可以支持多种Chirp和FSK+Chirp方案,扫描速度和抗干扰能力显著增强,可在两个周期内完成保险杠扫描。在测距性能上,硬件增益设置配合优化的NFD算法精准识别近距事件,近场盲区压缩至10cm以内;芯片接收通路具备18-bit分辨率、低噪声特性,可以支持远距探测延伸至6~7m,为低速AEB提供可靠数据支撑。
NSUC1800编码方式
车规级可靠性与集成度:
NSUC1800已通过AEC-Q100车规级认证和ISO 26262 ASIL B功能安全认证,完全符合车载场景严苛要求。芯片的工作温度范围覆盖-40°C至150°C,可适应高温、低温、湿度变化等各类极端车载环境,并具备多重电压、过流、过温诊断功能,进一步保障系统使用安全可靠。
在封装与集成设计上,其采用QFN20(4mm×4mm)小型封装,在有限的空间内集成了MCU Cortex-M3内核和多类型存储器。MCU主频达到44MHz,提供高达32kB nvm和10kB 片上SRAM,为数据压缩等算法提供了充分的可扩展空间,这种高度集成的设计能有效减少PCB面积与外围元件数量,进一步降低系统BOM成本,显著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生产效率。
QFN20(4mm×4mm)
02应用场景与市场前景
应用场景:
NSUC1800适用于全部三种超声波雷达应用场景。
l UPA(辅助泊车)系统中:芯片的小盲区特性确保了近距离探测的准确性,帮助驾驶员规避低矮障碍物。
l APA(自动泊车)系统中:多芯片协同工作实现了精确的车位识别和路径规划,提升自动泊车成功率。
l AVP(代客泊车)系统中:6~7米的远距离探测能力支持了低速AEB功能,保障无人泊车过程安全。
目前主流车型的超声波雷达配置已从8颗增加到12颗,部分高端车型甚至达到16颗。以中型SUV为例,12颗探头的方案已成为标准配置。NSUC1800的量产将为车企提供可靠的国产化解决方案,满足不同级别车型的配置需求。
全车12颗超声探头可搭载NSUC1800
市场前景:
随着L2 +级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在中高端车型与大众车型中加速普及,超声波雷达在泊车等低速场景的渗透率快速提升。2023年,中国新车超声波雷达安装率已达85%,预计2025 年将突破90%。
值得注意的是,新能源车型因智能化程度更高,对超声波雷达的需求更为旺盛——平均安装数量较传统燃油车多出2~3颗。叠加汽车智能化浪潮与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超声波雷达市场需求将持续扩大,NSUC1800具备广阔的市场应用空间。
03国产替代与供应链价值
纳芯微技术实力背书,保障产品与供应链双可靠:
纳芯微电子始终专注于高性能模拟和混合信号芯片的研发,在传感器、信号链和电源管理三大领域积累了深厚的技术底蕴。在超声波雷达芯片领域,纳芯微充分发挥了在传感器和信号处理方面的技术优势,将多年沉淀的霍尔传感器技术和隔离芯片技术迁移到超声产品中,实现了技术的交叉创新和协同发展。
同时,纳芯微建立了完整的车规质量体系:产品开发流程符合ISO 26262标准,生产过程通过IATF 16949认证,且具备AEC-Q100认证测试能力,从研发到生产全流程确保产品质量的可靠性与一致性。这种技术实力与质量管控能力,不仅让NSUC1800拥有卓越性能,更能提供稳定的供应链保障,为国产超声雷达芯片的规模化应用奠定基础。
推动国产替代进程,强化产业链自主可控:
NSUC1800的推出,是中国芯片技术向前发展的具体体现——国内芯片产商从技术跟跑到部分性能领先,打破了国外厂商对该领域的技术垄断。随着此类国产芯片的量产与应用,国内智能驾驶产业链将进一步减少对进口芯片的依赖,提升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推动国产替代浪潮向前奔涌,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国产芯动力”。
04总结与展望
纳芯微NSUC1800超声雷达芯片的成功研发与量产,是中国汽车芯片领域的又一重要突破。如今,国产芯片已能凭借卓越性能、可靠品质与成本优势,为智能驾驶系统提供强有力的“芯”支撑。
展望未来,随着电子技术与智能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汽车芯片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国内芯片厂商也将继续深耕核心技术,不断迭代产品性能,推出更多创新解决方案——不仅在超声雷达领域,更在传感器、处理器、电源管理等多个细分领域突破创新,为智能汽车、工业自动化、消费电子等领域注入更多国产“芯”力量,推动中国半导体产业迈向更高水平。
-
雷达
+关注
关注
51文章
3151浏览量
120846 -
智能驾驶
+关注
关注
4文章
2844浏览量
50224 -
雷达芯片
+关注
关注
1文章
47浏览量
13034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苏州芯矽科技:半导体清洗机的坚实力量
北极芯微DTS6004模组赋能极米Z6X Pro系列投影仪
纳芯微携新品新系列亮相上海慕展,引领“芯”未来

支持最高1500W电机驱动,纳芯微NSUC1602轻松应对大电流挑战

纳芯微NSUC1602:支持1500W电机驱动,应对大电流挑战
纳芯微发布高集成度氛围灯驱动SoC产品NSUC1500-Q1
AK2超声波雷达:自动驾驶低速巡航的精准感知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