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中国证券报专访深圳传感器上市公司安培龙:用汽车传感器创新突围,力争全球领先

传感器专家网 ? 来源:中国证券报     ? 作者:中国证券报    ? 2025-08-26 17:35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近日,中国证券报记者走进安培龙产业园,对安培龙董事长邬若军先生进行了独家专访。围绕“以硬科技攻坚,迈向全球领先”这一主题,邬若军董事长详细介绍了公司从热敏电阻起步,逐步突破陶瓷电容压力传感器、氧传感器等多项核心技术,成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实现业务从家电领域延伸至汽车与机器人领域的奋进历程:

以下为中国证券报报道原文:

wKgZPGisONaAThoAABtATeD_FM4124.png

本报记者 张兴旺


在深圳坪山安培龙智能传感器产业园的生产车间里,产线员工正在忙碌。从1999年邬若军创立安培龙至今,这家企业从热敏电阻起家,在国际巨头把控的汽车传感器市场中撕开缺口,逐步攻克陶瓷电容式压力传感器、氧传感器等“硬骨头”技术,业务从家电拓展至汽车、机器人等领域。这恰是国内传感器企业创新突围的缩影。

日前,安培龙董事长兼总经理邬若军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公司将持续投入研发,希望用十年时间,成为全球领先的传感器企业。

重视技术创新 精准把握市场机遇

邬若军与传感器的缘分,始于上世纪90年代。从华中科技大学电子材料及元器件专业毕业后,邬若军先在校办企业工作两年,1991年南下深圳加入三宝电子,投身热敏电阻研发。彼时三宝电子正处亏损,他加入次年便助力公司实现盈利,展现出对技术和市场的敏锐把握。

1993年,邬若军开始首次创业,依旧聚焦热敏电阻业务。恰逢中兴通讯万门程控交换机批量出货,他用热敏电阻解决了旧交换机防护电路的痛点,为中兴通讯扫清了后顾之忧,订单随之而来,当年便盈利数百万元。不过,因与投资方理念不合,1996年他选择离开公司,转而从事技术服务。

蛰伏三年后,1999年邬若军再度创业,成立安培龙。此时的他已在热敏电阻行业深耕10年,对技术和市场有着深刻理解。当时,国内敏感元件与传感器市场被国际巨头把控,国内厂商仅涉足少数低端品类。而传感器作为连接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感官”,在家电、通讯、工业控制、汽车、医疗等众多领域不可或缺。

创业初期,安培龙成为国内较早研发、生产PTC热敏电阻元件的厂商之一,产品主要应用于家电、通讯、照明领域,三星、GE等知名企业都成为其客户。此外,公司量产了MF58D型径向玻璃封装型热敏电阻,并将其应用于公司子弹头系列温度传感器的生产,技术指标接近国际龙头企业水平,成功打入绿山咖啡、雀巢咖啡等品牌的供应链。

安培龙的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凸显,将PTC热敏电阻埋入空调变压器初级线圈,替代传统的温度开关和温度保险丝,大幅降低了变压器故障率,这一技术方案很快在空调、热水器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争做细分行业翘楚 攻占汽车传感器高地

依靠热敏电阻和温度传感器,安培龙在家电、通讯行业积累“第一桶金”,邬若军将目光投向了更具挑战性的汽车市场。2012年,安培龙启动陶瓷电容式压力传感器研发,当时国际巨头森萨塔在这一领域占据绝对优势,国内企业鲜有涉足。

邬若军说,此后六年,安培龙每年投入超1000万元研发费用,持续攻坚。功夫不负有心人,公司成功拿下“一种陶瓷电容式压力传感器及制备方法”“一种温度-压力一体式传感器”等核心技术专利。2018年,其陶瓷电容式压力传感器成功进入上汽通用五菱供应链,实现重要突破。

如今,安培龙的陶瓷电容式压力传感器已大批量供应比亚迪、吉利汽车、长城汽车、长安汽车、赛力斯、理想、小鹏等众多车企,2024年更成功打入北美知名新能源汽车企业供应链。该产品2024年产销量实现新突破,稳居国内市场份额前列,2025年4月,安培龙凭借陶瓷电容式压力传感器产品入选深圳市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名单,印证了其在细分领域的领先地位。

“既然做了各个细分品类,我们就想做成冠军,每个产品不做到行业数一数二,不是细分领域冠军,难以基业长青。”邬若军说,在压力传感器之外,公司更向汽车传感器价值链的顶峰——氧传感器发起冲击。

氧传感器是检测发动机尾气含氧量的核心器件,被邬若军称为汽车传感器领域的“珠穆朗玛峰”,属于“硬科技”。全球市场长期被博世、NTK、电装等国际巨头主导。

2011年,安培龙开始研发氧传感器,此后十余年累计投入超过1.5亿元,从原材料环节开始自主攻关,逐步掌握核心技术。2024年11月,公司为东风汽车发动机供应的前装后氧传感器实现小批量供货,标志着公司氧传感器在汽车前装市场取得重大突破。

光大证券研报称,安培龙在氧传感器的材料制备、流延及预层压、丝印、涂覆等环节已形成自主核心技术,起燃时间、抗热冲击性能、绝缘性等关键指标与国际龙头公司产品接近。目前其氧传感器主要应用于汽车、摩托车市场,虽业务收入仅为千万元级别,但未来市场空间广阔。机构预计,2029年全球氧传感器市场规模将达420亿元,市场空间可观。

“越是有难度的事物,我反而越有兴趣,因为这能构筑起独特的护城河。”邬若军的这句话,正是安培龙敢于啃硬骨头的底气所在。

立足眼前布局长远 拓展客户发掘新产业

数据显示,安培龙的营收从2019年的3.5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9.4亿元,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研发投入是其增长的重要引擎,2019年至2024年,公司平均每年研发投入占营收的比例达6.41%,2024年研发投入达到0.63亿元,同比增长32.10%,持续的高投入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坚实保障。

“经营企业既要有销售额,又要布局长远;既脚踏实地又仰望星空,一边养活自己,一边瞄准未来。”邬若军的经营理念,指引着安培龙不断拓展边界。近年来,公司研发出汽车刹车力传感器,在汽车传感器领域持续突破,未来将不断增加产品品类,拓展客户。目前公司已进入斯特兰蒂斯、大众、本田、丰田、日产等国际车企的供应链,未来计划进一步拓展国际客户版图,力争将全球销量前十的车企均纳入其客户体系。

从家电行业起步,到深耕汽车行业,安培龙的下一个目标是机器人领域。目前,公司的力矩传感器已应用于机器人行业,面向国内部分人形机器人及协作机器人等客户实现小批量销售。光大证券研报认为,安培龙的热敏电阻及温度传感器已在国际市场崭露头角,压力传感器业务保持高增长,有望成为国内车规级传感器的中坚力量;2024年公司瞄准机器人、自动驾驶两大新兴市场开发力传感器,若人形机器人市场传感器需求放量,公司业绩有望迎来第三增长极。

太平洋证券研报称,安培龙依托敏感陶瓷技术、MEMS微机电系统)技术两大成熟技术平台,同时积极布局集成电路设计与研发技术,逐步形成材料、IC芯片、传感器模组的垂直产业链布局,在技术上已形成较强竞争力。

谈及未来目标,邬若军说,安培龙将发展成世界领先的汽车传感器企业,再成为世界领先的传感器公司,这需要十年以上的时间,还要持续投入研发。他深知创业不易,更明白持续进取的重要性:“不能小富则安,没有哪个行业能保证一劳永逸,我们要不断地奔跑。”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压力传感器
    +关注

    关注

    35

    文章

    2379

    浏览量

    180588
  • 汽车传感器
    +关注

    关注

    3

    文章

    205

    浏览量

    21500
  • 氧传感器
    +关注

    关注

    4

    文章

    76

    浏览量

    13716
  • 安培龙
    +关注

    关注

    0

    文章

    5

    浏览量

    59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安培同比增长34.44%,国产传感器公司安培公布上半年业绩情况

    8月25日晚间,国产传感器上市公司安培,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 2025 年上半年,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 553,874,075.46
    的头像 发表于 08-26 18:21 ?944次阅读
    <b class='flag-5'>安培</b><b class='flag-5'>龙</b>同比增长34.44%,国产<b class='flag-5'>传感器</b><b class='flag-5'>公司</b><b class='flag-5'>安培</b><b class='flag-5'>龙</b>公布上半年业绩情况

    易控智驾荣获中国证券报2025年度“金牛科创企业奖”

    近日,由中国证券报主办的2025科创金牛奖颁奖典礼在上海市举行,现场揭晓2025科创金牛奖获奖名单。易控智驾凭借在矿卡无人驾驶行业的科技创新突出表现,在众多企业中脱颖而出,荣获2025年度“金牛科创
    的头像 发表于 06-20 20:18 ?510次阅读

    四维图新获“金牛上市公司科创奖”

    “金牛上市公司科创奖(人工智能)”。 上市公司金牛奖创立于1999年,是《中国证券报》主办的金牛系列评选活动之一。本次评选活动的评选目标聚焦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上市
    的头像 发表于 06-17 19:18 ?348次阅读

    中科曙光斩获金牛上市公司科创奖

    近日,由中国证券报、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科技金融与产业创新大会在上海举行。备受瞩目的“上市公司金牛奖”正式揭榜。中科曙光从众多上市企业中脱颖而出,斩获“金牛
    的头像 发表于 06-17 17:38 ?819次阅读

    国产传感器突围战:解读明治传感逆势增长的“战略密码”

    2024年,当中国工业传感器整体市场规模以同比下降12.6%的表现迎来收官时,一家以“万物有感”为愿景的国产传感器企业却逆势突围异军突起
    的头像 发表于 06-06 18:07 ?2146次阅读
    国产<b class='flag-5'>传感器</b><b class='flag-5'>突围</b>战:解读明治<b class='flag-5'>传感</b>逆势增长的“战略密码”

    深圳传感器展:领麦微红外测温传感技术,展现科技新高度

    2025年3月31日至4月2日,深圳福田会展中心迎来了备受瞩目的深圳国际传感器与应用技术展览会(SensorShenzhen)。此次展会汇聚了全球
    的头像 发表于 03-26 14:40 ?688次阅读
    <b class='flag-5'>深圳</b><b class='flag-5'>传感器</b>展:领麦微红外测温<b class='flag-5'>传感</b>技术,展现科技新高度

    ?证监会同意新恒汇公司上市注册 中国传感器首富韦尔股份虞仁荣为最大股东 实控2家?A股上市公司

    ? 证监会同意!中国传感器首富,实控两家A股上市公司! ? ? 3月14日,证监会同意新恒汇公司深圳
    的头像 发表于 03-25 18:45 ?4073次阅读
    ?证监会同意新恒汇<b class='flag-5'>公司</b><b class='flag-5'>上市</b>注册 <b class='flag-5'>中国</b><b class='flag-5'>传感器</b>首富韦尔股份虞仁荣为最大股东 实控2家?A股<b class='flag-5'>上市公司</b>

    破局者谷德科技:以创新算法重塑中国智能传感器版图

    一枚枚不足硬币大小的红外传感器芯片正以0.1℃的精度刷新行业纪录。这是深圳市谷德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第四代智能传感器,其核心算法与集成技术已跻身国际前列,产品广泛应用于医疗、工业、
    的头像 发表于 03-01 10:31 ?575次阅读

    央视《经济半小时》栏目报道深圳传感器企业安培

    2025年2月19日晚8点,央视财经频道《经济半小时》播出专题报道《“小”零件里见“大”势:新能源车全链创新“加速跑”》,聚焦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作为国内传感器行业的
    的头像 发表于 02-23 11:26 ?834次阅读

    A股上市公司凯尔达宣布控股六维力传感器企业 布局人形机器人关键核心部件

    ? 上证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谭镕)近日,国内工业焊接机器人企业杭州凯尔达焊接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凯尔达)正式宣布控股一家六维力传感器企业——杭州凯维力
    的头像 发表于 01-23 18:02 ?2808次阅读

    上海贝岭荣获上海证券报2024年“金质量”科技创新

    日前,由新华社上海证券报主办的“上证·滴水湖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大会”暨“上证·金质量”颁奖仪式在上海圆满落幕。本次大会以“资本赋能 向新提质”为主题,聚焦上市公司创新领域与资本和产业
    的头像 发表于 01-08 16:15 ?830次阅读

    紫光国微荣膺上市公司“金质量·科技创新奖”

    近日,由上海证券报主办的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大会暨“上证·金质量”颁奖仪式在上海隆重举行。紫光国微凭借在半导体技术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等方面的突出成就,荣获“金质量·科技创新奖”。 ?
    的头像 发表于 01-06 14:36 ?1059次阅读

    芯导科技荣获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大会“科技创新奖”

    ? 近日,由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主办的“上证·滴水湖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大会”暨“上证·金质量”颁奖仪式在上海圆满举办。 ? “上证 ·?金质量”奖是国内上市公司领域内最权威、最具影响
    的头像 发表于 12-28 16:26 ?854次阅读

    上海贝岭荣获第二十六届上市公司金信披奖

    近日,由中国证券报与南通市人民政府主办、北京基金小镇全面战略合作的2024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论坛暨第二十六届上市公司金牛奖颁奖典礼在江苏南通举行。大会期间,第二十六届上市公司金牛奖9个
    的头像 发表于 11-06 11:16 ?952次阅读

    聚焦动力与安全,TE安全性和可靠性引导汽车传感器创新

    研究院的报告,预计到2030年全球汽车传感器市场规模将增长至630亿元,后续几年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8%。 ? 在全球三大传感器展会之一的
    的头像 发表于 09-18 18:13 ?3389次阅读
    聚焦动力与安全,TE<b class='flag-5'>用</b>安全性和可靠性引导<b class='flag-5'>汽车</b><b class='flag-5'>传感器</b><b class='flag-5'>创新</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