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PCB通孔元件孔径设计的技术规范与最佳实践

KiCad ? 来源:KiCad ? 作者:KiCad ? 2025-08-25 11:14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大多数元器件的数据手册都包含推荐的 PCB 封装信息,指定了适合该元器件的孔径,这是选择 PCB 孔径最实用的方法。然而,有些数据手册只提供了元器件的物理尺寸和引脚直径公差。在这种情况下,当我们仅根据这些物理尺寸创建元器件封装时,应该如何选择孔径呢?

wKgZO2ir1T-AeoBXAAkmxZGi8As891.png

引言

在 PCB 设计中,通孔(Through-Hole)元件的孔径与焊盘尺寸是决定最终装配质量与产品可靠性的关键参数。精确的孔径设计不仅是实现自动化装配的基础,也是确保优良焊接性能和长期机械稳定性的前提。不当的孔径选择可能导致一系列制造难题,如元件插装困难、焊接缺陷、以及潜在的可靠性风险。本文旨在系统性地阐述PCB通孔孔径设计的标准方法与核心原则,以协助工程师在设计阶段规避风险,提升产品的一次通过率。

孔径设计的基本原则

通孔孔径的设计必须在元件引脚的物理尺寸与制造工艺公差之间取得平衡。孔径过小,会导致元件无法顺利插入,增加手动返工的成本与风险,甚至可能在强行装配中损坏元件引脚或 PCB 板材。反之,孔径过大,则会在焊接过程中引发问题,例如焊锡填充不足、元件位置偏移、以及焊点机械强度下降等。

有一个简单的应用规则:将标称引脚直径加上 0.2mm,即可得到合适的孔径。为什么是 0.2mm?为什么不只增加 0.05mm,或者与引脚直径完全匹配呢?因为元器件制造商会对物理尺寸应用公差范围。实际尺寸会与标称值有所不同

wKgZO2ir1T-ALL3iAAAzTP74KkQ559.png

大多数引脚直径的公差约为±0.05mm0.2mm 的余量可以可靠地适应这种变化,确保元器件能够稳定地插入。

当然,如果我们更严谨一点,则应该遵循 IPC 2221的规范(目前最新版本为 IPC 2221B)

IPC2221:孔径设计的行业标准

国际电子工业联接协会(IPC)为 PCB 设计与制造提供了权威的指导标准。根据IPC-2221A/B等相关标准,通孔孔|径的计算基于以下核心公式:

最小孔径(Minimum Hole Size)=引脚最大直径(Max. Lead Diameter)+公差余量(Allowance)

IPC 根据产品的不同应用等级和元件密度,定义了三个级别的公差余量,以适应不同的设计需求:

  • Level A (通用设计/首选):提供最大的制造公差,适用于大多数标准密度的产品设计,可制造性最佳。

    • 计算公式:引脚最大直径 + 0.25mm (10 mils)

  • Level B (中等密度设计/标准):减小了公差,适用于元器件密度较高的设计,是性能与可制造性之间的平衡选择。

    • 计算公式:引脚最大直径 + 0.20mm (8 mils)

  • Level C (高密度设计/最低):提供最小的公差,专为空间极为有限的高密度或复杂电路板设计。选用此级别对制造商的工艺能力要求更高,需谨慎评估。

    • 计算公式:引脚最大直径 + 0.15mm (6 mils)

注意,在进行计算时,必须以元器件规格书(Datasheet)中标注的最大(Maximum)引脚尺寸为基准,而非“典型值(Typical)”。这是规避因元器件批次差异而导致装配问题的关键预防措施。

非圆形引脚的处理方法

对于方形或矩形截面的引脚,其有效直径为其对角线长度。设计时需首先通过几何计算(勾股定理)确定其最大对角线尺寸,再将其作为“引脚最大直径”代入上述IPC公式中。

对于一个截面尺寸为ab的矩形引脚:

最大有效直径(对角线)=√(a? + b?)

比如下图中的元件,如果数据手册没有推荐 PCB 封装的孔径,则最大有效直径为√(0.64? + 0.64?) =0.905mm;合理的封装孔径值为 0.905mm+0.2mm = 1.1mm。

wKgZO2ir1UCAaircAAKlFL23paU439.png

单向公差

如果数据手册只指定了正公差(例如,0.9mm+0.1mm/?0),则使用:标准 + 全部正公差

比如下图中的孔径 =0.9mm+0.1mm=1.0mm

wKgZO2ir1UCAev3nAAGpxjdoWro431.png

焊盘尺寸的协同设计

孔径确定后,必须设计与之匹配的焊盘(Pad),以确保形成可靠的环形圈(Annular Ring)。环形圈的宽度直接影响焊点的强度和导电的可靠性。焊盘直径的计算公式通常为:

焊盘直径=孔径+2×(最小环宽要求)+(制造公差)

根据 IPC 标准,最小环宽通常不应小于0.15mm (6 mils)。在设计时,应综合考虑板厂的工艺能力,并遵循可制造性设计DFM)的原则,与制造商进行必要的技术沟通。

不当设计的会造成潜在制造缺陷:

  • 装配困难与引脚损伤:孔径过小直接导致自动化插件失败,手动校正过程易损伤引脚或孔壁。

  • 元件位置偏移:孔径过大,元件在传送和过波峰焊(Wave Soldering)时可能发生倾斜或平移,影响电路性能和产品外观。

  • 焊接缺陷:过大的孔隙比(Hole-to-Lead Ratio)会阻碍焊锡通过毛细作用正常填充,易形成空洞、虚焊或不饱满的焊点,构成长期可靠性隐患。

结束语

精确的PCB通孔孔径设计是连接设计与制造的桥梁。通过遵循IPC标准并采取严谨的设计流程,工程师可以显著提高产品的可制造性、装配效率和最终可靠性,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加速产品上市周期。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pcb
    pcb
    +关注

    关注

    4374

    文章

    23571

    浏览量

    412810
  • PCB设计
    +关注

    关注

    396

    文章

    4842

    浏览量

    91516
  • IPC
    IPC
    +关注

    关注

    3

    文章

    374

    浏览量

    53561
  • KiCAD
    +关注

    关注

    5

    文章

    281

    浏览量

    9703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技术资料—PCB设计规范

    PCB 设计规范包括:PCB 布线与布局、电路设计、机壳、器件选型、系统、线缆与接插件。 按部位分类 技术规范内容 1 PCB
    发表于 04-25 17:24

    一百多条PCB设计规范(建议收藏)

    扣位、散热区域),禁布区内禁止布置元件、走线或焊盘,边界预留 ≥1mm 安全距离,避免结构装配冲突。2.2固定设计l固定位置需对称分布,数量≥4 个,直径≥3mm(根据
    发表于 04-10 13:37

    三相智能电能表(关口计量)通用技术规范

    电子发烧友网站提供《三相智能电能表(关口计量)通用技术规范.pdf》资料免费下载
    发表于 03-19 18:07 ?1次下载

    简单易懂!PCB中的通、盲和埋

    在印刷电路板PCB的设计和制造中,信号和电源在不同的电路层之间切换时需要依靠过孔连接,而的设计在其中为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不同类型的(通、埋
    的头像 发表于 02-27 19:35 ?2230次阅读
    简单易懂!<b class='flag-5'>PCB</b>中的通<b class='flag-5'>孔</b>、盲<b class='flag-5'>孔</b>和埋<b class='flag-5'>孔</b>

    从树脂塞到电镀填PCB技术的发展历程

    今天就与大家聊聊PCB,一起看看吧。 填工艺的核心价值在于解决高密度互连难题。随着电子产品向轻薄短小方向发展,PCB上的布线空间日益紧张。传统通
    的头像 发表于 02-20 14:38 ?886次阅读

    技术PCB厚度的影响

    技术PCB厚度影响的多方面分析 从空间利用角度 盲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减小PCB
    的头像 发表于 01-08 17:30 ?679次阅读

    激光焊锡应用:插件的大小对PCB电路板的影响

    表面贴装技术和通技术(THT)元件提供焊接点。一、插件的大小对PCB电路板的影响插件
    的头像 发表于 12-31 10:31 ?1140次阅读
    激光焊锡应用:插件<b class='flag-5'>孔</b>的大小对<b class='flag-5'>PCB</b>电路板的影响

    HDI盲埋工艺及制程能力你了解多少?

    来完成压合,以确保最佳效果。 钻孔制成能力 所有制作和设计均不得超出《工艺制成能力规范》的规定。当 内层到铜的距离小于0.2毫米 ,并且需要经过两次或以上的压合时,应出具评审单提交给研发部进行评审
    发表于 12-18 17:13

    PCB设计中的间距揭秘:最小间距究竟是多少?

    一站式PCBA智造厂家今天为大家讲讲PCB设计中的与孔最小间距及最小孔径是多少?PCB
    的头像 发表于 12-17 09:27 ?1559次阅读

    PCB上压接和过孔的孔径和公差要求相同,制造时有何影响

    ,而另一些是用于元件安装到电路板上。 钻孔的过程: 打销钉→上板→ 钻孔 →下板 钻孔的两个概念: 成品孔径:顾名思义,指PCB板上通过钻孔电镀生产完成后的
    发表于 11-19 15:39

    JESD79-5C_v1.30-2024 内存技术规范

    JESD79-5C_v1.30-2024 JEDEC DDR5 SOLID STATE TECHNOLOGY ASSOCIATION 最新内存技术规范
    发表于 10-28 10:29 ?55次下载

    MES系统的最佳实践案例

    效率、降低成本、保证产品质量。 MES系统的最佳实践案例 引言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制造业环境中,企业必须不断寻求创新和改进的方法来保持竞争力。MES系统作为一种关键的信息技术工具,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制造行业,以实现生产过程的优化
    的头像 发表于 10-27 09:33 ?3154次阅读

    PCB、埋和通是什么

    在印刷电路板(PCB)的制造过程中,通、盲和埋是三种常见的类型,它们在电路板的电气连接、结构支撑和信号传输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的头像 发表于 10-10 16:18 ?6081次阅读

    PCB缝合的定义和作用

    PCB(印刷电路板)缝合是一种在PCB设计中使用的技术,它通过在PCB的不同层之间钻出小孔,并用铜填充这些
    的头像 发表于 10-09 18:05 ?2946次阅读

    PCB生产,在钻咀和成品孔径之间,你会优先满足哪一项呢

    ,现在不能同时满足。 正常情况下,钻咀是比成品孔径大,因为钻孔以后里面要镀铜。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选。 什么是一钻孔,什么是成品孔径。 有图有真相,看图说话,下图的比较好理解。
    发表于 09-24 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