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 2025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热议 “AI 工业化落地” 之际,一种名为 “智能体人工智能(Agentic AI)” 的技术正突破概念炒作,成为半导体制造领域的变革引擎。在大会聚焦的 “从实验室到生产线” 实践浪潮中,智能体AI能主动执行任务、跨系统协作的智能系统,已在良率优化、预测分析等核心场景展现价值,为复杂制造难题提供了全新解决路径。
图片来源:WAIC官网
从 “回答问题” 到 “主动做事”:Agentic AI 的独特魅力
传统基于检索增强生成(RAG)的 AI 系统如同 “问答助手”,而 Agentic AI 更像 “执行伙伴”。它不仅能响应查询,更能主动完成任务 —— 运行代码、调用 API、管理流程状态,甚至通过反馈循环持续优化。打个比方,传统 AI 能告诉你 “如何优化晶圆良率”,Agentic AI 则能直接搭建分析模型、执行测试并输出改进方案。
Agentic AI 是由大型语言模型(LLMs)动态引导自身流程和工具使用的系统,能自主掌控任务的完成方式。其核心优势在 “多智能体协同” 中尤为突出:当多个 AI 智能体分工协作,便形成具备任务分配、层级管理、共享记忆的 “智能体系统”。这些系统遵循标准化通信协议,像高效团队般各司其职,共同攻克半导体制造中的复杂难题。
四大核心特征,定义智能体的 “超能力”
单个 AI 智能体拥有任务规划与分解、记忆存储、文件与 API 访问及工具集成(如 ReAct、AutoGen、CrewAI 等框架)等能力;而多智能体构成的系统更具备协同作战的强大实力:
智能体间可灵活分工与协作,形成模块化的角色体系
依托共享记忆开展目标驱动的规划工作
遵循MCP(模型上下文协议)等标准化通信规则
能实现长期记忆同步,并随场景自适应进化
落地半导体制造:三大场景见证效率跃升
1
自然语言驱动的数据分析
最直接的应用之一是通过简单对话与复杂制造数据交互。工程师现在可以提问:“展示 12345 批次的良率模式” 或 “用参数测试数据生成预测性分箱流程”,系统会自动完成以下操作:
从请求中提取关键信息
识别合适的分析工具
查询必要参数
构建所需的数据查询
生成全面的分析报告与可视化结果
复杂数据交互变得像聊天一样简单,大幅降低了技术门槛。
2
自动化机器学习流程构建
Agentic AI 工作流正在革新半导体制造领域机器学习流程的构建方式。工程师无需手动配置复杂工作流,只需用自然语言描述目标,系统就会:
1.识别合适的目标变量
2.选择相关输入数据源
3.自动创建具备灵活性和可扩展性的工作流
4.在整个过程中应用ModelOps 最佳实践
如今,“基于 LLM 的Agentic AI系统内的智能体工作流” 与 “执行传统机器学习任务的自定义工作流” 之间的界限正逐渐模糊。
3
智能良率诊断 “天团”
Agentic AI 可通过协调多个专业智能体实现良率问题的自动化诊断:
晶圆分选分析智能体:结合PCM(工艺控制监测)和元数据,排查低良率模式、异常波动及分箱 / 晶圆图案
最终测试分析智能体:将良率问题与测试元数据关联
根因分析智能体:运用蒙特卡洛方法和启发式算法,确定识别出的原因的信号置信度
工作流生成智能体:创建可通过命令行界面(CLI)或Python SDK 执行的 YAML 格式工作流定义
良率问题诊断效率提升数倍,助力快速复产。
技术基石:让智能体高效运转的 “幕后英雄”
YAML 驱动的工作流
智能体生成的 YAML 文件,将复杂的操作流程转化为结构化文本,实现了工作流的系统化创建与多接口灵活执行,为跨平台协作奠定基础。
标准化通信协议 MCP
由 Anthropic 主导的 MCP 协议,为不同智能体(包括跨供应商智能体)搭建了标准化通信桥梁。其核心价值体现在:
实现异构系统间安全可控的交互衔接
有效降低提示注入等潜在安全风险
严格限制文件访问范围至指定区域
为安全化、模块化集成提供底层支撑
值得注意的是,除 MCP 外,A2A(智能体到智能体)协议在智能体专属通信场景中表现更优。这些协议技术打破了异构系统的协作壁垒,让智能体得以用通用标准化语言,在供应商之间、客户与供应商之间顺畅协同,为跨生态协作开辟了全新可能。
理性看待:机遇与挑战并存
Agentic AI 究竟是革命性突破,还是现有工具的重新包装?答案是二者兼具。尽管 “通过连接应用完成复杂任务” 的概念并非新创,但关键突破在于 LLM 技术实现了真正动态且自适应的工作流。
在开发实践中,普迪飞的经验表明:借助现成的智能体 AI 系统,团队成员即便缺乏前期经验,也能成功编写 Scala 代码。其成果虽非完美无缺,却可能覆盖 80% 的工作需求,且必然需要对工具的理解与引导。
核心洞见在于:不存在无需付出的收益。智能体 AI 虽具备强大能力,但仍需依托适当的约束机制、领域专业知识及审慎的实施流程。
先驱实践:行业领导者的核心收获
范式转变:智能体AI 代表了AI 系统应用方式的根本变革 —— 从被动响应者到主动的工作流参与者。
协作智能:当多个智能体协同解决以往难以处理的复杂多步骤问题时,真正的力量才会释放。
自定义工作流创建:智能体AI 擅长为特定制造挑战构建定制化工作流,并具备内置的学习与改进能力。
跨边界解决方案:未来在于智能体跨越公司与行业边界协作,应对最艰巨的挑战。
未来已来:跨行业协作开启新可能
最令人兴奋的潜力在于智能体的跨行业协作。试想,半导体制造智能体与供应链智能体、质量控制智能体,甚至客户需求预测智能体协同工作,优化整个价值链。
这一愿景需要:
无需博士级专业知识的可扩展、用户友好界面
对敏感制造数据的安全与隐私保护
避免锁定效应的技术与供应商无关方法
像 MCP 这样的标准化协议以实现无缝集成
如果能建立合适的约束机制(让单个智能体保护各自所有者的知识产权),我们就能开始想象这些智能体如何打破当前的壁垒,真正变革行业。
最后总结
智能体 AI 不只是又一个 AI 趋势 —— 它是向真正自主、协作智能的根本转变。对于半导体制造而言,这意味着更快的洞察获取速度、更复杂的分析能力,以及解决长期困扰行业的良率与质量挑战的潜力。
技术已就绪,标准在形成,早期采用者已初见成效。问题不在于智能体 AI 是否会变革半导体制造,而在于企业能以多快的速度适应并利用其能力。
-
AI
+关注
关注
88文章
35830浏览量
282705 -
数据分析
+关注
关注
2文章
1476浏览量
35227 -
半导体制造
+关注
关注
8文章
463浏览量
24985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一文读懂 | 关于半导体制造数据的那些事儿

从良率突破到成本优化:PLP解决方案如何改写半导体封装规则
大模型在半导体行业的应用可行性分析
半导体制造良率低?RFID技术如何破解晶圆追溯难题?

半导体制造AI大脑:从CIM1.0到CIM 3.0的中国式跃迁

最全最详尽的半导体制造技术资料,涵盖晶圆工艺到后端封测
FPGA+AI王炸组合如何重塑未来世界:看看DeepSeek东方神秘力量如何预测......
日本半导体制造设备销售额预期上调,创历史新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