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老虎说芯
原文作者:老虎说芯
本文主要讲述数字芯片的常用术语。
核心概念与目标
PPA (Power, Performance, Area)
解释: 这是数字芯片设计永恒的“铁三角”。Power指芯片功耗,越低越好;Performance通常指芯片能跑多快(频率),越高越好;Area指芯片的面积,越小成本越低。
行家视角: 这三者是互相矛盾、需要权衡的。比如,为了提高性能,你可能需要插入更多的buffer,这会增加面积和功耗。工程师很大程度上就是根据项目需求,在PPA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这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
Foundry / Fab(晶圆厂)
解释: 制造芯片的工厂。比如台积电(TSMC)、三星(Samsung)、中芯国际(SMIC)。
行家视角: 物理设计的所有工作,最终都是为了生成一个能让Foundry看懂并制造出来的版图文件。我们必须严格遵守他们提供的规则。
Process Node / Tech Node (工艺节点)
解释: 指的是芯片制造工艺的水平,比如28nm, 16nm, 7nm, 5nm。数字越小,代表晶体管可以做得越小,单位面积能集成的晶体管就越多。
行家视角: 对物理设计工程师来说,节点越先进,意味着设计规则(DRC)越复杂,线间距(spacing)越小,串扰(crosstalk)和电压降(IR drop)等问题越严重,设计挑战呈指数级增长。
PDK (Process Design Kit)
解释: Foundry提供给我们设计公司的一套数据包,是连接设计和制造的桥梁。
行家视角: PDK就是物理设计工程师的“法律和字典”。它里面包含了标准单元库(Standard Cell Library)、技术文件(Tech File, 如.tf,.lef)、设计规则文件(DRC/LVS Rule Deck)等等。
Tapeout / TO (流片)
解释: 设计完成的最后一步,指将最终的版图数据(通常是GDSII或OASIS格式)提交给Foundry进行生产。
行家视角: Tapeout是一个里程碑,但也意味着巨大的成本投入。一旦Tapeout,再发现问题就晚了,损失可能是数百万甚至上千万美元。所以我们之前的每一步验证都必须做到极致。
设计流程中的关键术语
RTL (Register Transfer Level)
解释: 硬件描述语言(如Verilog, VHDL)写成的代码,描述了芯片的逻辑功能,是前端设计的产物,也是我们物理设计的起点。
行家视角: RTL的质量直接决定了PPA的上限。一个“烂”的RTL,神仙也难做出好的物理实现。我们会经常和前端设计师沟通,建议他们优化RTL结构,比如打断长逻辑链、优化状态机等。
Synthesis (综合)
解释: 使用EDA工具(如Synopsys的Fusion Compiler/DC, Cadence的Genus)将RTL代码“翻译”成由逻辑门(与门、或门、触发器等标准单元)组成的门级网表(Gate-level Netlist)。
行家视角: 综合是连接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的关键一步。综合的好坏直接影响初始的时序和面积。这一步需要高质量的约束文件(SDC)作为指导。
SDC (Synopsys Design Constraints)
解释: 一个时序约束文件,是设计的“性能合同”。它定义了时钟频率、输入/输出延迟、设计中的伪路径(false path)等。
行家视角: SDC是整个物理设计流程的指挥棒。如果SDC错了,那么后面所有的时序优化、收敛工作都是在“缘木求鱼”。检查和确认SDC的质量,是我们开始P&R前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Floorplan (布局规划)
解释:在芯片上“画地盘”。决定芯片的整体形状,放置大的模块(Macro,如SRAM、IP核),规划电源网络(Power Grid),以及确定IO引脚的位置。
行家视角: Floorplan是艺术和经验的结合。一个好的Floorplan决定了项目的成败。它需要预判后续布局布线的拥塞(Congestion)和时序热点(Timing Hotspot)。一个糟糕的Floorplan,后面再怎么努力都难以挽救。
CTS (Clock Tree Synthesis - 时钟树综合)
解释: 生成一个“树状”网络,将时钟信号从时钟源(Clock Source)精准、同步地传递到芯片里每一个需要时钟的触发器(Flip-flop)。
行家视角: CTS是整个设计的“心脏起搏器”。我们的目标是控制Skew(时钟到达不同触发器的时间差)和Latency(时钟从源头到终点的总延迟)。先进工艺下,我们还会设计复杂的Mesh Clock或Multi-source CTS来获得更好的性能。
Routing (布线)
解释: 用金属导线将芯片上所有的标准单元和宏单元根据网表连接起来。分为全局布线(Global Routing)和详细布线(Detail Routing)。
行家视角: 布线不仅仅是连线,更要考虑**SI (Signal Integrity)**问题,尤其是串扰(Crosstalk)。在先进节点,我们会通过加屏蔽线(Shielding)、调整间距等手段来避免信号间互相干扰。
验证与签核(Signoff)
STA (Static Timing Analysis - 静态时序分析)
解释: 在不运行仿真(Simulation)的情况下,通过计算逻辑路径的延迟,来检查设计是否满足SDC中定义的时序要求。是性能签核的核心。
行家视角: 我们每天都在跟STA报告打交道。主要修复两种违例(Violation):Setup Violation(信号太慢,下一拍来临前数据没准备好)和Hold Violation(信号太快,当前拍还没结束数据就变了)。工具如PrimeTime (PT)是行业标准。
DRC (Design Rule Check - 设计规则检查)
解释: 检查版图是否满足Foundry制定的所有物理制造规则。比如最小线宽、最小间距等。
行家视角: DRC必须100%干净(clean),一个DRC错误都不能留。这直接关系到芯片能否被制造出来。我们会用Calibre或ICV这样的工具来跑DRC检查。
LVS (Layout Versus Schematic - 版图与电路图对比)
解释: 对比最终的物理版图和最初的门级网表,确保两者在电气连接上是完全一致的。
行家视角: LVS同样必须100%干净。LVS不通过,意味着我们做的物理版图和逻辑设计的功能不符,这是致命错误。
Signoff (签核)
解释: 在Tapeout之前,对设计进行一系列最终、最严格的检查和确认的过程。
行家视角: Signoff不是一个动作,而是一个状态。它意味着我们已经完成了所有必要的分析和验证(STA, DRC, LVS, IR Drop, EM等),并对结果负责,确认设计可以送去生产了。这背后是巨大的责任和压力。
这些术语构成了我们日常工作的基本框架。先理解它们各自的含义,然后在实际项目中去体会它们是如何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
-
晶圆
+关注
关注
53文章
5215浏览量
130303 -
RTL
+关注
关注
1文章
391浏览量
61391 -
数字芯片
+关注
关注
1文章
116浏览量
18874
原文标题:一文了解数字芯片常用术语和行话
文章出处:【微信号:bdtdsj,微信公众号:中科院半导体所】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IEC 62353中常用的术语和定义
嵌入PCB术语拓展

UVLED光固化机常用术语和单位简介,一篇文章带你全面了解!

【「从算法到电路—数字芯片算法的电路实现」阅读体验】+内容简介
常用的微流控芯片类型
半导体术语小百科
芯片测试术语介绍及其区别
芯片封装技术中不同术语的基本定义
常用逻辑门芯片有哪些
soc是数字芯片还是模拟芯片
干货|连接器常用英语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