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4年起到2025年,在汽车MCU领域出现一个明显的变化是,RISC-V架构多款的产品进入到汽车MCU领域,包括Microchip推出RISC-V架构的PIC64,长安汽车的车规级MCU芯片紫荆M100,最新北京奕斯伟计算公司推出的基于自研RiSC-V内核的车规级MCU EAM2011通过严苛的功能设计评估和产品检测,获得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颁发的ISO 26262:2018车规功能安全产品认证书,标志这款产品符合ASIL-B功能安全等级要求。
图片来自奕斯伟计算官方微信
本文围绕汽车芯片领域,基于RiSC-V的处理器、车规级MCU等细分市场,阿里巴巴达摩院、长安汽车、芯来科技、矽力杰、北京奕斯伟计算等公司推出的最新产品进行汇总。
阿里达摩院披露R908A处理器,长安汽车推出紫荆M100
随着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趋势加速,RISC-V架构在汽车电子领域的独特优势,包括其开放性、可定制性以及快速迭代能力对加速汽车芯片国产化进程具备重要价值。RiSC-V的可定制性、开放性令其在汽车人工智能平台加速落地,AI大模型上车加速时,逐步为汽车发展的未来提供动力。
2025年2月28日,阿里巴巴达摩院在2025玄铁RISC-V生态大会宣布,达摩院旗下品牌玄铁将在3月开启交付最高性能处理器C930。C930通用算力性能达到SPECint2006基准测试15/GHz,512?bit RVV1.0 + 8 TOPS Matrix 双引擎,并开放 DSA 扩展接口。这表明中国厂商已将通用计算与 AI 加速原生融合,迈入高端芯片设计阵营,面向服务器级高性能应用场景。
此外,另一重磅消息是,达摩院将推出玄铁处理器新家族。C908X、R908A、XL200等玄铁处理器家族新成员的研发计划,向AI加速、车载、高速互联等方向持续演进。
达摩院同步披露了三款新品路线图:C908X支持4096位超长数据位宽,专攻AI模型训练,对标的就是英伟达的A100和H100系列;R908A满足车规级高可靠性需求。
2024年9月20日,长城汽车正式宣布其联合开发的RISC-V车规级MCU芯片——紫荆M100已完成研发并成功点亮,这是国内第一个基于开源“RISC-V”架构研发的车规级芯片,代表中国汽车芯片走出了自研的新路径,推动了汽车芯片自主可控的进程。
芯来助力矽力杰推出基于RiSC-V车规级MCU
今年7月28日,芯来官微消息,近日国内半导体企业矽力杰、中国领先的RiSC-V处理器内核IP供应商芯来科技与理想汽车星环OS共同宣布,其核心产品—矽力杰SA32D系列车规级MCU(基于芯来科技NA900系列高性能RiSC-V CPU IP),已与理想汽车全自研的集成化操作系统“理想星环OS”开启深度适配与优化。
据悉,芯来的NA900车规级处理器是全球首个通过ISO26262 ASIL-D产品认证的RISC-V CPU IP,已搭载东风汽车车型。此次,矽力杰SA32D系列(采用芯来科技NA900系列高性能RiSC-V CPU IP)则是公司专为汽车三电、底盘、车身域控等应用打造的32位高可靠性车规级MCU。
这个系列产品具备三大核心优势:1、卓越可靠性,产品严格遵循AEC-Q100车规认证标准,具备出色的ESD、EMC和抗干扰能力,满足车辆复杂严苛的运行环境要求;2、强大实时控制性:提供丰富的外设接口(CAN FD, LIN, UART, SPI, I2C, ADC等)和高实时性表现(迅联架构电机控制IP),精准掌控车身域(ZCU/BMS/EPS等)、座舱域的动力分配、能源管理及各类执行机构;3、聚焦智能集成,这款产品集成高精度模拟前端与电源管理模块,与矽力杰已经量产的ASIL-D PMIC芯片组成最小系统,简化系统设计,提升能效比。
芯来科技CEO彭剑英博士表示,随着汽车智能化、电动化趋势的持续深化,RISC-V架构将为行业带来更多创新可能,RISC-V正在以开放、灵活的架构重新革命需要灵活、开放、高效计算的汽车行业,特别是在功能安全与信息安全方面,RISC-V的可定制特性使其能够快速适应汽车电子的演进需求。
她还指出,芯来NA900系列IP在矽力杰SA32D MCU上的成功应用,不仅验证了RISC-V架构完全满足最严苛的车规要求,更为国产汽车芯片的发展开辟了新路径。未来双方将持续深化合作,共同推动RISC-V在汽车电子领域的应用。
矽力杰董事长特助兼中国区市场官许朝兵曾表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崛起为供应链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基于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终端用户增多,国内主机厂市占率提升。主机厂对供应链的选择权较大,值得关注的是,国内主机厂与本土供应链互相支撑。
矽力杰的车用芯片业务则起步于2015年,2024年矽力杰汽车芯片业务全球市场规模达6000万美元,汽车芯片销售额占据公司总销售比例超过10%。从中长期看,汽车芯片业务的目标营收占比将在三分之一左右。
奕斯伟重磅发布RiSC-V内核的车规级MCU
奕斯伟计算自2019年成立以来,就定位为“AI时代RISC-V新一代计算架构芯片与方案提供商”,以数据的显示交互和计算连接为核心业务方向,打造RISC-V+AI的核心技术底座,积累RISC-V领域专用计算(DSC)能力,聚焦智能终端、智能汽车与智能计算三类场景,为客户提供创新的芯片与方案。
近日,在深圳举办的AIoT大会上,奕斯伟计算首席市场官刘帅表示,奕斯伟计算的AIoT典型产品解决方案主要包含4大类,面向个人、家庭、汽车到产业。围绕智能座舱域、智能驾驶域、车身控制域三个部分,奕斯伟计算为全球主机厂和零部件企业提供更高可靠性、更安全、更智能的车载芯片及解决方案。
奕斯伟计算推出了EAM2011,这是一款基于国产工艺平台的RISC-V车载MCU,采用自研RISC-V处理器,拥有基于RISC-V内核的完整软件生态。作为一颗通用型车载MCU,支持多种通信接口,通过AEC-Q100 Grade 2车规认证,近日这款产品获得由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颁发的ISO 26262:2018车规芯片功能安全产品认证证书,表明这款产品符合ASIL-B功能安全等级要求。
奕斯伟介绍,EAM2011凭借外设接口丰富、实时控制精度高、强容错与安全保障、轻量级AI应用等优势,可广泛应用于车门、车窗、座椅、电子尾门、车身控制、车灯控制、空调控制、汽车仪表、汽车中控等车载智能控制场景。
刘帅指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蓬勃发展,对中国乃至全球市场,新能源汽车都是一次全新的产业发展机遇,我们看到了市场增长的机遇。针对汽车和交通领域,公司在汽车领域有一系列的产品布局,在车上我们联合了头部客户,国内的头部汽车品牌和头部的Tier1,针对CMS(汽车的电子后视镜系统),包括汽车的 AI座椅,车窗车门的AI控制,给客户提供了基于RISC-V的智能控制解决方案;此外,奕斯伟计算推出了基于RiSC-V指令集架构的车路云一体化的解决方案,我们联合国内的头部客户定制了一款RiSC-V的V2X芯片。”
写在最后
咨询机构SHD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的RiSC-V芯片的出货规模将突破30亿颗,市场规模达到百亿美金级别。中国RiSC-V市场蓬勃发展,RiSC-V在全球芯片市场的渗透率快速提升。全球目前有400多亿颗具有内核的芯片,RiSC-V到了2025年已经出货量达到30亿颗,渗透率已经接近10%。按照今年发展的态势,2030年,RiSC-V的渗透率有望突破20%。
车规级RiSC-V芯片逐步上量。今年,英飞凌推出了基于RISC-V的全新汽车微控制器,国内芯片公司矽力杰、长安汽车、北京奕斯伟都推出了车规级MCU,未来汽车厂商和Tier1将迎来更多的供应商和新品选择。
本文由电子发烧友原创,转载请注明以上来源。微信号zy1052625525。需入群交流,请添加微信elecfans999,投稿爆料采访需求,请发邮箱zhangying@huaqiu.com。
-
阿里巴巴
+关注
关注
7文章
1640浏览量
48342 -
RISC-V
+关注
关注
46文章
2635浏览量
49248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汽车级RISC-V MCU引爆市场!头部企业入局,市场加速洗牌

RISC-V芯片出货超百亿颗!四大厂商重磅产品来袭,加速边缘AI终端落地

“核心技术突破+关键应用支撑”,赛昉加速RISC-V生态突围

普华基础软件即将亮相第五届RISC-V中国峰会
兆易创新将携多元解决方案亮相2025 RISC-V中国峰会
RISC-V MCU技术
芯启源亮相首届RISC-V产业发展大会
赛昉科技将亮相RISC-V产业发展大会,带来应用、软件、人才三大核心主题分享

2024年RISC-V产品和应用创新案例征集活动公告

RISC-V,即将进入应用的爆发期
RISC-V Summit China 2024 青稞RISC-V+接口PHY,赋能RISC-V高效落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