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疆依托天山雪水冷资源优势,正发展成为新兴三文鱼养殖基地,成为渔业领域的一大亮点。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获悉,今年上半年,全区水产品总产量7.48万吨,同比增长6.49%。三文鱼、白斑狗鱼等冷水鱼和土著鱼产业前景持续向好,三文鱼产量预计突破5000吨,增幅同比增长三成以上。?
在产业快速发展过程中,智慧渔业技术的应用成为提升养殖效率与质量的关键,而物联网技术通过数据驱动的精细化管理,在提升渔业生产效率的同时,显著降低生态足迹,是实现渔业现代化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基础设施。
无锡漫途科技推出的智慧水产养殖系统,整合了智能远程控制、气象环境监测、悬浮/投入式水质监测、视频监控等核心模块。系统通过物联网实时采集环境数据,经4G网关传输至云端分析处理,再于业务层直观呈现。系统支持自动决策、异常报警,并赋能远程控制(如水面垃圾清理、增氧、自动喂食),极大提升管理效率、及时性与精准性,实现科学化、信息化养殖管理。
气象环境监测: 户外太阳能供电系统实时监测温湿度、气压、雨量、风速风向、光照等,预警恶劣天气,防范养殖风险。
智慧水质监测: 高精度传感器持续采集溶解氧、水温、PH、浊度、氨氮、电导率等关键参数,数据上传云端分析,异常即时预警并辅助决策,保障水质健康。
智能远程控制: 支持自定义投喂/增氧计划,手机端远程启停设备。智能联动(如低水位自动换水)显著提升效率。水面垃圾收集器自动清理,维护良好水面环境。
视频监控系统: 24小时远程监控养殖区,数字大屏集中管理。异常闯入智能抓拍预警,及时通知管理人员现场处置,降低损失风险。
在无锡漫途科技的智慧养殖解决方案中,MTB46-4-2A数据采集仪扮演着关键角色,为新疆三文鱼养殖提供坚实的技术底座:
一.数据采集:严苛环境的精准感知
三文鱼对生长环境要求严苛,水温、水质、溶氧量等参数的细微变化均可能影响其生理状态。MTB46-4-2A可接入多类传感器,精准高频监测实时守护水体溶氧安全线,精准追踪雪水流经鱼池的温度脉动,同步扫描PH值波动与氨氮浓度等12项水质参数,构筑起三文鱼生长的数字化护城河。它取代传统人工粗放抽检,敏锐捕捉溶氧骤降规律,为增氧策略优化提供关键依据;更以工业级防护之躯抵御风沙与冰火温差,在吐鲁番50℃地表高温与沙尘暴中持续传输数据,让天山脚下的养殖池流淌出智慧渔业的精准节律。
二.远程控制:高效管理养殖过程?
传统三文鱼养殖依赖人工现场操作,若操作不及时会存在响应滞后与效率低下问题。MTB46-4-2A系统依托稳定通信技术,实现对养殖设备的远程精准控制。在新疆的养殖实践中,工作人员可根据三文鱼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远程设定投喂时间、频次及饵料配比,不仅提升了营养均衡性,也降低了饲料浪费。当监测到水中溶氧量不足时,系统能实时响应;工作人员无需亲临现场,即可远程启动增氧设备。同样,调节水体循环时,也能远程操控水泵等设备按需更新水体。这种远程控制方式显著提升了养殖管理效率,大幅降低了人力成本。
三.本地逻辑判断:筑牢养殖安全防线?
新疆牧区多位于昆仑山、天山等偏远地带,地形复杂(山峦起伏、深谷阻隔),导致信号传输距离远、衰减大。MTB46-4-2A通过本地化智能决策根据水温、溶氧、鱼群密度数据动态计算投饵量,实现智能投喂,实现精准化、少人化的智慧养殖。
每一组数据的精准捕获、每一次设备的智能启停,都在见证物联网技术与自然资源的深度协同,无锡漫途科技的 MTB46-4-2A产品以其出色的数据采集、远程控制和断电本地逻辑判断能力,为新疆三文鱼养殖产业的智慧化升级构建核心支撑体系。在科技与渔业深度融合的趋势下,这类产品将持续推动养殖模式的优化,助力新疆三文鱼产业迈向更高质量的发展阶段,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水产品。
审核编辑 黄宇
-
物联网
+关注
关注
2933文章
46474浏览量
395877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凯米斯科技助力全球首艘三文鱼养殖工船打造“海上智慧牧场”

铁路转运站恒压供水设备数据采集远程监控系统方案

新疆三文鱼年产3000吨,凯米斯溶解氧传感器守护“沙漠养殖”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