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念与光路设置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的成像系统由三级透镜组构成,其中物镜后焦面是衍射谱所在的位置。在该平面上插入可移动的“物镜光阑”(objective aperture)后,可以人为地限定能够进入后续透镜并最终成像的电子束。
明场像(Bright-Field, BF) :把光阑孔径对准透射束(000斑点),仅允许透射电子通过,其余衍射束及散射电子被挡掉,由此获得的像称为明场像。
暗场像(Dark-Field, DF) :将光阑孔径移至任一衍射斑点位置,仅让该衍射束通过,其余电子束被遮挡,得到的图像即为暗场像。
中心暗场像(Centered Dark-Field, CDF) :为降低离轴像差,现代电镜使用偏转线圈把选定的衍射束(hkl)精确地折转到光轴中心,再让光阑孔径仍保持原位。这样得到的图像既属于暗场模式,也具备了更高的空间分辨率,习惯上称“中心暗场像”。
光阑的位置与作用
物镜光阑位于物镜后焦面,它既能“过滤”掉不需要的散射电子,减少背景噪声,又决定了图像的衬度来源。改变光阑位置即改变成像电子束,从而切换明场与暗场模式。
衬度机制的互补与例外
1. 布拉格条件下的互补关系
在接近理想的双束条件下(透射束+单一强衍射束),若忽略吸收与多次散射,则透射束强度 I_T 与衍射束强度 I_D 满足 I_0 ≈ I_T + I_D(I_0为入射束强度)。
明场像中,满足布拉格条件的区域因衍射强度高而透射强度低,呈现暗衬度;
暗场像中,同一区域因衍射强度高而呈现亮衬度。因此,双束条件下的明、暗场像衬度近似互补,这也是教科书常见说法的来源。
2. 非理想条件与衬度非互易
当样品取向偏离双束条件,或存在多个强衍射束时,衍射花样呈多束分布。不同衍射束对同一区域的衍射强度差异显著;明场像的暗区未必在暗场像中全亮,反之亦然。以 Cu-12.7Al 合金马氏体为例:
明场像(a)显示若干灰度差异明显的片层;
衍射花样(b)揭示两套叠加斑点,分别对应马氏体变体;
分别用斑点 A、B 做 CDF(c、d)后,可见不同片层被选择性点亮;
明场像的功能定位
1. 形貌与晶粒统计
明场像直观给出样品厚度、表面起伏、孔洞裂纹等宏观形貌,且相邻晶粒因取向差异导致衍射条件不同,呈现灰度差异,可直接用于晶粒尺寸分布统计。金鉴实验室在进行试验时,严格遵循相关标准操作,确保每一个测试环节都精准无误地符合标准要求。
2. 缺陷可视化
晶体缺陷(位错、层错、孪晶)或局域应变会导致取向微小变化,在明场像中表现为弯曲消光轮廓或条纹,据此可判断缺陷类型与密度。
3. 第二相识别
基体与第二相通常具有不同晶体结构或取向,衍射条件差异使两者在明场像中呈现不同衬度,有经验的研究者可快速评估第二相的形貌、分布与体积分数。
4. 非晶样品表征
非晶材料缺乏衍射衬度,仅存在质量-厚度衬度,此时明场像仍是观察颗粒形貌、测量尺寸的唯一手段。
暗场像的独特优势
1. 弱衬度结构的增强
当析出相与基体共格或取向差异极小时,明场像中两者灰度接近,难以分辨。通过暗场像仅让析出相的衍射束成像,可显著增强其衬度,实现尺寸、形貌、分布的精准测量。
2. 高应变/细晶结构的统计
塑性变形引入的高密度位错与取向梯度使晶粒在明场像中边界模糊。选择对应衍射束做暗场成像,可把畸变晶粒的衍射信号单独提取出来,从而更准确地进行晶粒尺寸或织构分析。
3. 缺陷的定向观察
位错、层错等缺陷在不同衍射矢量 g 下的可见性遵循 g·b 判据。通过依次选择不同衍射束做暗场像,可逐一验证缺陷的伯格斯矢量或惯习面方向,实现定量缺陷学分析。
结语
明场像与暗场像并非简单“亮/暗”互换,而是基于衍射物理的两种互补成像策略:明场像以透射束为主,适合宏观形貌、缺陷初筛;暗场像以特定衍射束为主,擅长弱衬度结构、精细缺陷及晶体学参数的定向提取。
-
电子束
+关注
关注
2文章
118浏览量
13681 -
TEM
+关注
关注
0文章
107浏览量
10855 -
透射电子显微镜
+关注
关注
0文章
17浏览量
2287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电子显微术(Electron Microscopy,EM)的分类以及基础知识
透射电镜(TEM)
透射电子显微镜的结构与成像原理

透射电子显微镜成像原理资料下载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的原理、参数及应用
【应用案例】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透射电子显微镜的用途和特点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的优势及应用

什么是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与聚焦离子束技术(FIB)在材料分析中的应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