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时代,智能手机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不仅承载着通讯、娱乐、学习等多重功能,还日益融入支付、身份验证等敏感领域。随着科技的进步,近场通信(NFC)技术应运而生,让手机轻轻一碰即可完成支付、公交刷卡、门禁解锁等操作,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生活。然而,这一便捷功能却被不法分子盯上,利用诈骗手段将其变成了偷走银行卡存款的“提款机”。
诈骗分子通常会冒充某平台或机构的客服,以各种理由要求受害者下载不明应用,并通过诱导开启手机的NFC功能,读取并转走受害者银行卡内的资金。例如,有的犯罪分子会冒充航空公司客服,以航班取消、改签或退款为由,要求受害者下载特定软件,并通过NFC功能进行支付操作。一旦受害者按指示操作,其银行卡内的资金就可能被迅速转走。
一个典型的NFC诈骗案例是这样的:受害者收到一条看似来自正规银行或支付平台的短信,内容大致是提醒其账户存在安全问题,需要进行验证或更新信息。短信中附带了一个链接,诱导受害者点击并下载一款所谓的“安全验证App”。这款App实际上是一个恶意软件,一旦安装,就会在后台悄悄激活手机的NFC功能,并尝试与附近的NFC设备建立连接。此时,如果受害者将手机靠近任何被骗子控制的NFC读取设备,如伪装的POS机或门禁卡读卡器,其银行账户信息就会被迅速读取并复制,进而被盗刷。
此外,诈骗分子还会利用屏幕共享等技术手段,进一步增加受害者的信任度,降低其警惕性。在受害者开启屏幕共享后,诈骗分子可以远程操控受害者的手机,甚至看到银行发送的短信验证码,从而实施诈骗转账等违法行为。
为了防止手机NFC功能被不法分子利用,我们需要提高警惕,加强防范意识。以下是一些建议:
1. 警惕“客服”来电:接到自称客服的电话时,务必核实其真实身份,尤其是涉及改签、退款等敏感信息时。不要轻信陌生人的话语,更不要轻易下载不明应用。
2. 慎用NFC功能:避免随意通过NFC功能进行陌生支付操作,谨防被盗刷。在使用NFC功能时,要确保是在安全、可靠的环境下进行。
3. 拒绝屏幕共享:任何要求打开屏幕共享或远程协助的操作均应高度警惕,避免泄露个人信息。如果确实需要远程协助,也要确保是通过正规渠道和可信人员进行。
4. 及时止损:一旦察觉被骗,应立即拨打银行客服电话冻结银行卡,并报警处理。同时,也要保留好相关证据,以便后续追查和维权。
总之,手机NFC功能虽然便捷,但也存在被不法分子利用的风险。我们需要提高警惕,加强防范意识,确保自己的财产安全不受侵害。
审核编辑 黄宇
-
nfc
+关注
关注
61文章
1667浏览量
183247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手机APP远程控制,智能家居监测、智能控制系统(STM32L4、服务器、安卓源码)实例项目打包下载

nt3h211通过I2C向EEPROM写入数据,但NFC工具无法读取写入的数据,为什么?
折叠屏手机实现随意弯曲的技术揭秘

NFC技术在手机中的应用


NFC近场通信技术的功能
串口设计一些关键注意点!千万别踩雷!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