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新思科技发布1.6纳米背面布线技术,助力万亿晶体管芯片发展

CHANBAEK ? 来源:网络整理 ? 2024-09-30 16:11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近日,新思科技(Synopsys)宣布了一项重大的技术突破,成功推出了1.6纳米背面电源布线项目。这一技术将成为未来万亿晶体管芯片制造过程中的关键所在。

据了解,新思科技与台积电正在携手合作,共同开发适用于台积电A16 1.6纳米工艺的背面布线功能。这项技术的核心在于解决万亿晶体管设计中所面临的电源分配和信号布线问题。随着芯片集成度的不断提高,传统的布线方式已经难以满足日益复杂的设计需求,而1.6纳米背面布线技术的出现,无疑为这一难题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为了确保设计团队能够高效地进行物理验证,并顺利过渡到台积电N2 2纳米技术,新思科技还提供了互操作工艺设计工具包(iPDK)以及IC Validator物理验证运行集。这些工具将帮助设计团队应对日益复杂的物理验证规则,从而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

在万亿晶体管多芯片设计中,功率管理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新思科技的1.6纳米背面布线技术不仅优化了电源分配,还提高了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效率,从而确保了芯片在高性能运行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新思科技与台积电的这一合作无疑将为全球芯片制造业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万亿晶体管芯片将成为现实,并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加便捷、高效的科技体验。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芯片设计
    +关注

    关注

    15

    文章

    1091

    浏览量

    55726
  • 晶体管
    +关注

    关注

    77

    文章

    10029

    浏览量

    142179
  • 新思科技
    +关注

    关注

    5

    文章

    872

    浏览量

    51658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3D集成赛道加速!混合键合技术开启晶体管万亿时代

    万亿晶体管”目标的关键跳板。当前先进封装虽提高了I/O密度,但愈发复杂的异构设计与Chiplet架构对I/O数量、延迟提出了更高要求,以满足AI、5G和高性能计算等应用。混合键合互连技术正成为关键突破口,它可显著降低能耗、扩大
    的头像 发表于 07-28 16:32 ?83次阅读

    硅肖特基二极管芯片 skyworksinc

    电子发烧友网为你提供()硅肖特基二极管芯片相关产品参数、数据手册,更有硅肖特基二极管芯片的引脚图、接线图、封装手册、中文资料、英文资料,硅肖特基二极管芯片真值表,硅肖特基二极管芯片管脚
    发表于 07-14 18:32
    硅肖特基二极<b class='flag-5'>管芯片</b> skyworksinc

    晶体管架构的演变过程

    芯片制程从微米级进入2纳米时代,晶体管架构经历了从 Planar FET 到 MBCFET的四次关键演变。这不仅仅是形状的变化,更是一次次对物理极限的挑战。从平面晶体管到MBCFET,
    的头像 发表于 07-08 16:28 ?925次阅读
    <b class='flag-5'>晶体管</b>架构的演变过程

    思科技携手微软借助AI技术加速芯片设计

    近日,微软Build大会在西雅图盛大开幕,聚焦AI在加速各行业(包括芯片设计行业)科学突破方面的变革潜力。作为Microsoft Discovery平台发布的启动合作伙伴,新思科技亮相本次大会,并携手微软将AI融入
    的头像 发表于 06-27 10:23 ?471次阅读

    下一代高速芯片晶体管解制造问题解决了!

    先进的晶体管架构,是纳米晶体管(Nanosheet FET)的延伸和发展,主要用于实现更小的晶体管尺寸和更高的集成密度,以满足未来半导体工
    发表于 06-20 10:40

    薄膜晶体管技术架构与主流工艺路线

    导语薄膜晶体管(TFT)作为平板显示技术的核心驱动元件,通过材料创新与工艺优化,实现了从传统非晶硅向氧化物半导体、柔性电子的技术跨越。本文将聚焦于薄膜晶体管制造
    的头像 发表于 05-27 09:51 ?849次阅读
    薄膜<b class='flag-5'>晶体管</b><b class='flag-5'>技术</b>架构与主流工艺路线

    晶体管电路设计(下)

    晶体管,FET和IC,FET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源极接地放大电路的设计,源极跟随器电路设计,FET低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与制作,栅极接地放大电路的设计,电流反馈型OP放大器的设计与制作,进晶体管
    发表于 04-14 17:24

    纳米技术发展历程和制造方法

    纳米技术是一个高度跨学科的领域,涉及在纳米尺度上精确控制和操纵物质。集成电路(IC)作为已经达到纳米级别的重要技术,对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晶体管
    的头像 发表于 03-04 09:43 ?1921次阅读
    <b class='flag-5'>纳米技术</b>的<b class='flag-5'>发展</b>历程和制造方法

    纳米晶体技术介绍

    本文旨在介绍人类祖先曾经使用过纳米晶体的应用领域。 ? 纳米技术/材料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与日俱增。纳米晶体,这一类独特的
    的头像 发表于 01-13 09:10 ?930次阅读
    <b class='flag-5'>纳米</b><b class='flag-5'>晶体</b><b class='flag-5'>技术</b>介绍

    英特尔IEDM 2024大晒封装、晶体管、互连等领域技术突破

    远的发展。 英特尔通过改进封装技术芯片封装中的吞吐量提升高达100倍,探索解决采用铜材料的晶体管在开发未来制程节点时可预见的互连微缩限制,并继续为先进的全环绕栅极(GAA)
    的头像 发表于 12-25 09:52 ?698次阅读
    英特尔IEDM 2024大晒封装、<b class='flag-5'>晶体管</b>、互连等领域<b class='flag-5'>技术</b>突破

    7纳米工艺面临的各种挑战与解决方案

    来说,纳米通常指的是晶体管的最小尺寸,或者是构成芯片中各个功能单元的最小结构尺寸。因此,7纳米工艺指的是在芯片上制造出其最小结构为7
    的头像 发表于 12-17 11:32 ?1531次阅读

    麻省理工学院研发全新纳米级3D晶体管,突破性能极限

    11月7日,有报道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团队利用超薄半导体材料,成功开发出一种前所未有的纳米级3D晶体管。这款晶体管被誉为迄今为止最小的3D晶体管,其性能与功能不仅与现有的硅基
    的头像 发表于 11-07 13:43 ?937次阅读

    NMOS晶体管和PMOS晶体管的区别

    NMOS晶体管和PMOS晶体管是两种常见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类型,它们在多个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以下将从结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应用场景等方面详细阐述NMOS晶体管
    的头像 发表于 09-13 14:10 ?7972次阅读

    技术前沿:“环抱”晶体管与“三明治”布线

    晶体管和PowerVia背面供电技术。这两项技术首次成功集成于Intel 20A制程节点,也将用于Intel 18A。 RibbonFET:栅极“环抱”
    的头像 发表于 09-11 17:57 ?567次阅读
    <b class='flag-5'>技术</b>前沿:“环抱”<b class='flag-5'>晶体管</b>与“三明治”<b class='flag-5'>布线</b>

    飞凌嵌入式-ELFBOARD 从七种芯片封装类型,看芯片封装发展

    “Thin Small Outline Package”的缩写,即薄型小尺寸封装。TSOP内存封装技术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在封装芯片的周围做出引脚。TSOP适合用SMT(表面安装)技术在PCB上安装
    发表于 08-06 0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