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泰瑞达创新测试策略,助力车规芯片实现零质量缺陷目标

Carol Li ? 来源:电子发烧友网 ? 作者:李弯弯 ? 2023-12-04 11:41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李弯弯)近几年,汽车电动化、智能化迅速发展,这使得汽车上使用的芯片数量越来越多、金额越来越大。每辆车上用到的芯片数量几乎翻倍,一些高端车型使用的芯片数量甚至超过1000颗,每辆车上所使用的金额比重也大幅提升。

然而,车规时代基本追求零质量缺陷目标,车规产品全流程都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把控,不同环节都有不同的质量管理标准,如AECQ100、IATF 16949、ISO26262等。对于企业来说,如何低成本设计、生产出高质量的车规产品,离不开高效测试解决方案的强力助攻。

质量问题带来的各种显、隐性成本

“质量问题,会带来各种显性或隐性成本。”在日前的泰瑞达年度媒体见面会上,该公司中国区总经理Felix Huang先生向媒体表示。如下图所示,最左侧横坐标是质量等级,纵坐标是质量带来的成本。可以看到,红色这条线表示,质量等级越高,后面器件带来失效的成本就会降低;绿色这条线表示,为了追求质量要做一些预防性的提前检测,因此为了追求高质量,额外会带来成本的增加。实际上,每家企业都会考虑成本和质量的平衡点。


Felix Huang先生解释说:“虽然都是装在车上,不同芯片的质量和成本要求不一样。比如,用在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上的主控芯片,它们的质量要求必然不同,自动驾驶对质量要求更高,因为涉及到安全性的问题。其他的还有MCU传感器等质量要求也会有区别。”

如上图中间的冰山图,海平面之上是能够看到的显性的成本,如质量问题带来的客退、测试成本;海平面之下是一些隐性成本,如果质量控制不好会带来很多成本,如库存成本、运输成本,再往下甚至会引起人员变动带来的成本。Felix Huang先生认为,隐形带来的成本对社会的影响远远超过显性成本。

此外,如果测试方案不好,也会到来很多问题,比如:有一些失效问题没办法检测出来;由于测试方案不好,需要多次测试,增加测试工序;有些问题在前面就应该识别,结果到后面才识别出来,从而增加生产和装配成本等。在Felix Huang先生看来,在产品设计的初期就应该考虑好测试的设计和策略,这样才能有效避免上述问题。

如何达成车规要求的零质量缺陷目标

如何才能达成车规要求的零质量缺陷目标呢?Felix Huang先生认为,首先是要考虑测试策略,即在开始设计芯片的时候,就要想要达到0 DPPM的效果,在设计阶段到最终量产阶段每个环节是怎样的,如何去保证质量;其次是流程怎么做,即在实现这个流程的过程中,如何进行多步骤协作、多人协作,如何做到尽可能自动化,减少人为因素带来的问题;最后是需要什么样的工具来支撑,是否有可靠的工具能够做实时性、可预测性、智能性分析。


具体来看,在测试策略方面,需要有一个比较灵活的测试流程来尽量优化质量成本。在完成芯片的过程中有多个检测阶段:1、Wafer Sort(晶圆测试),也就是在晶圆阶段通过测试机检测有没有坏的Die;2、Partial Assembly,最终芯片会装配在PCB板上,这个阶段要对PCB板装配进行检测;3、Final Test(成品测试),即在芯片完成之后切割Die,之后进行封装,对封装也需要做检测;4、System Level Test,这个是把芯片安装到最终应用的系统板上,需要做一个系统级测试。针对上述每个阶段的测试,泰瑞达都有不同的机台可以覆盖。


泰瑞达能提供较灵活的测试策略(FLEX TEST)。从上图可以看到,两侧都有箭头,也就是说测试的侧重点可以左移,也可以右移。什么意思呢?很多芯片上的缺陷都希望能够尽早发现,如果很多问题在晶圆测试阶段就能够检测出来,到了成品测试时就不需要再去检测,只需要去检测封装时Die与Die之间互连可能带来的问题。

对于一颗芯片来说,其测试成本相较于工艺、封装占比较小,将测试项更多的移到前面,越早发现问题,就可以省去后面封装带来的成本。从成本的角度来看,可以考虑检测是不是能够往前移一点。当然有些不能移的,就只能在后面添加上去。

要实现这样一个FLEX测试,对测试的要求其实很高,首先是要求它的机台本身要求非常好的稳定性、可重复性;其次是要求其测试能力和覆盖率要达到要求。

测试流程方面,它并不像表面看上去那么简单,不仅仅是筛出芯片的好和坏。它需要不断分析数据,分析完数据后,才能确定哪些项目要往移。这里面需要非常多的技术和工具支撑。Felix Huang先生介绍说:“泰瑞达内部有一个专门的软件工具PortBridge,早期IC设计人员和ATE测试人员很难沟通,PortBridge起到了一个沟通桥梁的作用。EDA的设计人员、DFT人员可以通过Mentor Graphics的理念,用EDA工具直接连接我们的测试机直接验证设计向量。”

PortBridge这个软件装集成在IG-XL开发环境里面,通过EDA工具访问测试机控制晶圆测试、成品测试和SLT,根据它们的结果实时在线做调试。这使得在设计阶段就可以直接看ATE的测试结果,并反馈给Fab,其作用主要是在早期阶段有助于调试良率。


此外,在ATE开发测试程序上,泰瑞达也探索出了高效的方法和工具。从1995年到2020年,测试程序复杂度越来越大。最早测试一颗SoC混合芯片可能只有200个测试项,代码量大概一两千行,现在芯片要测试更加复杂的功能及不同的场景,代码量大概到了2万行。以前这个阶段一个或几个工程师就能基本完成,如今不仅仅是芯片复杂度增加,开发周期也要求越短越好,基本上都需要多人开发,开发测试程序基本都是一个团队。Felix Huang先生告诉媒体:“因为需要协同不同地方的人开发,最后再整理调试,这对一些工具、自动化、智能化提出了要求。在这方面,我们有多人协同分布式处理开发工具Git,以自动把版本做合并。此外,还有一些不同的工具写成脚本,也有在过程中不断优化的工具。”


可以看到,测试的整个测试流程相当复杂的,从第一阶段开始跟芯片设计师谈早期的测试方案;第二阶段测试程序的设计,包括代码、调试等;到第三阶段把每个工程师调的不同流程整合构建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第四阶段对代码做标准化,拿掉冗余的部分等;最终得到质量达标、成本低、又好用的方案发布生产。

在工具方面,首先是IG-XL软件,是ATE行业中用户最广,评价最高同开发软件,其实用性、易用性和稳定性都处于业界领先水平。泰瑞达所有的Soc测试设备都采用这个开发环境,便于用户开发。

其次是Oasis,它是基于IG-XL软件的一个辅助工具,可以检测开发的代码质量,比如,在Offline阶段运行Oasis工具,可以自动看不同工程师写出来的代码有没有错、有没有冗余。

还有一款全流程管理软件DevOps,这是一款完全自动化的全流程管理软件,基于IG-XL开发软件和Oasis辅助软件来保证代码调试过程的质量。工程师开始开发一个测试程序的时候,从Offline阶段就会自动调用Oasis中的Offline检测工具,生成一个报告,将问题发到相关工程师的邮箱,直到把报告中的的问题全部修复以后才会进入到下一个阶段。

另外,Felix Huang先生重点谈到公司的一款数据分析工具UltraEDGE。在整个见面会上,Felix Huang先生多次强调数据,整个流程从前到后流动的就是大数据,海量的数据支撑来达到0 DPPM。这款工具可以在前面的测试结果出来之后,进行数据分析和反馈。


UltraEDGE具体如何工作呢?如上图,晶圆从中间刻蚀机出来之后上右侧的ATE测试机。晶圆测试完成后,大量数据进入UltraEDGE,在里面可以自建一些FDE Fault Detect Engine工具,进行质量和数据统计;也可以在上面安装第三方数据分析软件,比如OptimalPlus、PDF数据管理软件,在其中进行加密和机器学习,对抓取到的原始数据进行分析。之后形成晶圆图,在晶圆上的多个Die中,绿色表示通过,红色表示失效,蓝色表示可能有一些是边缘性的问题。把一些潜在的缺陷问题体现出来,反馈给Foundry,从而进行工艺的调整和改善。UltraEDGE最终目的是提升良率,降低成本。

总结

如今汽车电动化、智能化是未来趋势,车规芯片的市场需求将会越来越大。同时车规芯片对质量的要求也更高。对于芯片企业来说,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案,有助于企业以更低成本打造出高质量的产品,并能够以更快速的时间实现上市。泰瑞达拥有全覆盖的测试机台,能够针对不同企业不同芯片设计合适的测试策略,同时它也创新性研发出各种工具,使得测试的各个环节更加高效,真正助力芯片企业达成高质量低成本目标。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测试
    +关注

    关注

    8

    文章

    5776

    浏览量

    129459
  • 泰瑞达
    +关注

    关注

    1

    文章

    20

    浏览量

    8446
  • 车规芯片
    +关注

    关注

    0

    文章

    227

    浏览量

    7761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级电子元器件AEC-Q100认证测试

    任何芯片在进入生产阶段之前,都必须通过一系列电气、使用寿命、可靠性应力测试。对于芯片而言,产品测试
    的头像 发表于 08-21 09:05 ?52次阅读
    <b class='flag-5'>车</b><b class='flag-5'>规</b>级电子元器件AEC-Q100认证<b class='flag-5'>测试</b>

    康谋分享| 揭秘C-NCAP :合成数据如何助力攻克全球安全合难关?

    C-NCAP 2024新将DMS、RFR纳入评分体系,推动中国汽车安全从被动向主动转型。企面临成本、恶劣环境可靠性等挑战。如何通过虚拟仿真和合成数据技术,助力车企大幅提升验证效率,满足合
    的头像 发表于 06-18 10:07 ?1515次阅读
    康谋分享| 揭秘C-NCAP :合成数据如何<b class='flag-5'>助力</b>攻克全球安全合<b class='flag-5'>规</b>难关?

    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国家芯片产业应对策略

    芯片产业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领域的快速发展中扮演着关键角色。然而,当前国际地缘政治和贸易环境的变化使得我国芯片产业面临结构性矛盾与市
    的头像 发表于 04-10 17:11 ?662次阅读

    泰矽微触控芯片产品介绍

    在智能汽车高速发展的今天,汽车内外饰的发展在智能化、科技化和美观化方向上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机交互技术的创新已成为企竞争的核心战场。作为国产触控
    的头像 发表于 04-09 17:01 ?1692次阅读
    泰矽微<b class='flag-5'>车</b><b class='flag-5'>规</b>触控<b class='flag-5'>芯片</b>产品介绍

    芯片AEC-Q100认证的关键测试解析

    AEC-Q100认证是汽车电子行业广泛认可的芯片可靠性标准,涵盖了多种测试项目,以确保芯片在汽车应用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的头像 发表于 03-29 11:53 ?1206次阅读

    级与非级有什么区别?如何管控?

    AEC-Q100是针对芯片的专门认证。相比之下,非级产品(例如消费级)的缺陷率容忍度相对较高,寿命周期一般仅为2-3年。环境测试
    的头像 发表于 03-24 14:36 ?811次阅读
    <b class='flag-5'>车</b><b class='flag-5'>规</b>级与非<b class='flag-5'>车</b><b class='flag-5'>规</b>级有什么区别?如何管控?

    博世质量之道:两百日缺陷挑战

    百年博世以卓越品质而著称,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源自于博世团队历经的无数挑战。爬坡、沉淀、创新、合作,这是博世人的燃情岁月。 今年一月中旬,汽车电子事业部举办了 “严守质量生命线,铸就质量
    的头像 发表于 02-14 10:59 ?603次阅读

    泰瑞收购英飞凌自动化测试设备团队

    近日,自动化测试解决方案领域的知名供应商泰瑞(Teradyne)与电源系统和物联网芯片大厂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联合宣布,双方已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旨在共同推进功率半导体
    的头像 发表于 02-06 18:25 ?727次阅读

    泰瑞与英飞凌建立战略合作,共推功率半导体测试发展

    近日,全球领先的半导体测试设备供应商泰瑞(Teradyne)与功率半导体巨头英飞凌(Infineon)宣布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旨在共同推动功率半导体测试领域的技术
    的头像 发表于 02-06 11:32 ?682次阅读

    泰瑞宣布:收购英飞凌业务

    来源:芯视点 泰瑞将从英飞凌科技收购自动测试设备技术及相关开发团队。此次交易将使 Teradyne 继续通过提供制造支持的服务协议为英飞凌提供支持。英飞凌表示,这也为满足内部对这种专业测试
    的头像 发表于 02-05 10:45 ?449次阅读

    级MCU芯片DF30出征寒区开启性能测试

    近日,由湖北企业自主研发设计的国内首款级高端MCU芯片DF30成功搭载上车。当日,DF30全自主可控高性能MCU
    的头像 发表于 01-16 14:02 ?822次阅读

    泰晶科技推动芯片产业创新发展

    日前,湖北省芯片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2024年大会召开,由东风汽车牵头联合国内芯片产业链企业组建、共建
    的头像 发表于 11-18 10:48 ?827次阅读

    是德科技创新测试技术,助力汽车芯片加速发展

    推进汽车芯片标准研制和贯彻实施,助力汽车芯片研发应用。作为全球领先的测试测量厂商,是德科技参与该指南的多个工作组,帮助相关项目实现
    的头像 发表于 10-25 18:11 ?2208次阅读
    是德科技<b class='flag-5'>创新</b><b class='flag-5'>测试</b>技术,<b class='flag-5'>助力</b>汽车<b class='flag-5'>芯片</b>加速发展

    如何打造碳园区,盾华电子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碳公路 碳智慧校园

    如何打造碳园区,盾华电子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碳公路 碳智慧校园
    的头像 发表于 10-08 15:52 ?542次阅读
    如何打造<b class='flag-5'>零</b>碳园区,盾华电子<b class='flag-5'>助力</b>“双碳”<b class='flag-5'>目标</b><b class='flag-5'>实现</b>  <b class='flag-5'>零</b>碳公路 <b class='flag-5'>零</b>碳智慧校园

    SerDes芯片组SCS5501和SCS5502助力车载多摄像头系统

    SerDes芯片组SCS5501和SCS5502助力车载多摄像头系统
    的头像 发表于 08-28 10:02 ?983次阅读
    SerDes<b class='flag-5'>芯片</b>组SCS5501和SCS5502<b class='flag-5'>助力车</b>载多摄像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