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PCB版图设计中,阻抗突变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下图为日常的版图走线:
图中标记处为常见的阻抗突变。
简短意赅,直接给出阻抗突变总结图:
1、拐角
之前有推导过,导线中的电子速度为1cm/s, 所以90°拐角不会影响电子速度。90°拐角弯曲处更多影响是线宽,造成容性突变,影响信号质量。
2、过孔
记得之前总结过孔经验法则的时候,有过这么两条:
1.50?传输线单位长度电容约为3.3 pF/in;
2.过孔桩线的单位长度电容约为5 pF/in。
为了大家有个直观的印象,对过孔的阻抗突变做了个仿真,见下图:
在实际的工作中,所以才有对高速信号的过孔,进行优化处理,比如stiching Via,Antipad等来减少阻抗突变
3、桩线
随着产品的高速化,很多Stub都做了Backdrill的处理,来控制反射,优化阻抗突变。这里面对高速率产品有需要考虑PCB工艺的误差。
桩线越长,阻抗的容性突变越大
4、Breakout
芯片出Pin的Breakout(Pin field)区域,一般走线比较窄,出了这个区域走线恢复正常。
Breakout 区域线变窄,阻抗变大。
5、其他
信号在走线部分跨分割,除了增加感性突变,还会引起串扰和辐射。这里就不做展开。
信号经过连接器从一块电路板传输到另一块电路板,连接器呈现出典型的感性负载特征。
6、影响
以上的这些突变会对信号产生什么影响呢?
容性突变使接收端产生下冲噪声&接收端信号延迟。
感性突变使接收端产生上冲噪声&接收端信号延迟。
7、总结
既然知道了阻抗突变的危害,我们就需要在实际的工作中,进行管控。之前的总结里给出过相关经验公式。
容性突变的裕量:
感性突变的裕量:
如果导线的特性阻抗为50?,信号上升边为1 ns,则可容许的最大串联电感约为0.2 x 50 x 1 ns=10 nH。
总之,管控也好,优化也罢,信号完整性工程师所要做的就是保证链路在裕量范围之内。
审核编辑:刘清
-
连接器
+关注
关注
99文章
15570浏览量
141818 -
串联电感
+关注
关注
0文章
30浏览量
8258 -
高速信号
+关注
关注
1文章
249浏览量
18312 -
PCB
+关注
关注
1文章
2152浏览量
13204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信号完整性传输线引起阻抗突变会怎样?

TL062流压转换,输入电流≥15.5mA以后输出电压突变为10.42V,为什么电压会突变呢?
D触发器,CLK突变时,输入D也突变,触发器的输出应该如何判定?
链路上小段线的阻抗突变到底会不会影响信号质量?
基于小波变换的信号突变检测
电路中电容电压和电感电流的突变
电容电压、电感电流为什么不能突变呢?
是什么引起了反射?为什么信号遇到阻抗突变时会发生反射?
电力电容器如何应对电压突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