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掺钛Co3O4上苯系物的化学鉴别和传感过程的分子识别

MEMS ? 来源:麦姆斯咨询 ? 作者:麦姆斯咨询 ? 2022-07-11 14:22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据麦姆斯咨询报道,近日,电子科技大学基础与前沿研究院董帆教授团队在国际传感专业领域期刊ACS Sensors发表最新研究成果“Chemical Discrimination of Benzene Series and Molecular Recognition of the Sensing Process over Ti-Doped Co3O4”。这也是该团队在Sensors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发表“Porous Mn-Doped Co3O4 Nanosheets: Gas Sensing Performance and Interfacial Mechanism Investigation with In situ DRIFTS”论文后的又一重要研究成果。董帆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博士研究生曹正茂为第一作者,电子科技大学基础与前沿研究院为论文第一单位。

电阻半导体气体传感器具有操作简便、可移植强、兼容性好以及相对简单的配置和工作原理的特点,因而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青睐,并广泛应用于民用、工业、环境等领域。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气体不仅来源于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气,同时也存在于房屋装修过程使用化学品材料所释放的气体,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潜在的威胁。另外,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气体可作为人体疾病标志物,如通过检测人体呼出气体中甲苯和丙酮气体的含量,便可以初步筛查患者是否患有肺癌和糖尿病风险。因此,气体传感技术具有广泛且多元化的应用前景。设计和开展气体传感反应过程的原位实验研究,不仅能够深入认识和理解气体传感过程分子作用机制,同时也能够为开发和设计高响应气体传感材料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和重要的实验依据。

73c176d2-00bf-11ed-ba43-dac502259ad0.jpg

图1 气体传感过程原位红外测试结果

基于此,作者先以Mn掺杂Co3O4作为传感材料,采用原位漫反射傅里叶变化红外光谱技术研究了甲苯气体传感过程中传感材料界面处甲苯分子的动力学演变过程,发现甲苯气体分子在传感材料表面逐级氧化生成了一系列中间态物种,推断甲苯分子氧化过程由数个基元反应构成,而非一步完全氧化过程。另外,传感反应中间态物种在气体传感表面的分子动态演变过程可以分为吸附反应、动态平衡、脱附分离三个阶段,并且与气体传感过程中测试电阻的变化具有一一对应关系。该项研究成果为认识和理解气体传感过程中的气固界面分子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

73df2ff6-00bf-11ed-ba43-dac502259ad0.jpg

图2 气体传感过程表界面机理示意图

进一步地,作者更新了传感材料的制备方法,获得了对甲苯气体响应具有显著提高的Ti掺杂Co3O4传感材料。通过测试传感器对甲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乙基苯的响应恢复曲线,并从相应的气体响应恢复曲线中提取特征因子,构成气体传感响应分析数据集,以及结合机器学习算法,实现了甲苯、二甲苯异构体、乙基苯气体的准确定性分析。

73f29e4c-00bf-11ed-ba43-dac502259ad0.jpg

图3 气体传感响应特征提取与机器学习算法相结合实现准确区分苯系物气体分子

在前期研究工作基础上,作者通过原位漫反射傅里叶变化红外光谱分别考察了改性前后传感材料表面的分子动力学演变过程,发现改性后的气体传感材料对传感反应物种的吸附能力更强,并且反应物种在其表面的分子动力学演变过程更快。此外,理论计算结果也表明改性后的传感材料具有更强的Lewis酸活性位点,以及对氧气和甲苯气体分子具有更强的吸附作用。该项研究工作结合原位实验研究和理论计算共同揭示了甲苯气体传感性能增强的分子作用机制。

74021db8-00bf-11ed-ba43-dac502259ad0.jpg

图4 气体传感过程原位红外测试结果

74206f70-00bf-11ed-ba43-dac502259ad0.jpg

图5 理论计算获取气体传感材料表界面信息

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杰出青年基金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专项资金的支持。

论文链接: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sensors.2c00685

审核编辑 :李倩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半导体
    +关注

    关注

    335

    文章

    29147

    浏览量

    242268
  • 气体传感器
    +关注

    关注

    14

    文章

    583

    浏览量

    38473

原文标题:基于Ti掺杂Co3O4的气体传感器结合机器学习识别苯系物气体分子

文章出处:【微信号:MEMSensor,微信公众号:MEMS】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求助,怎么提高电化学CO传感器的精度?

    请问各位大佬们,我在研究一个电化学CO传感器电路遇到了一点问题, 我用串口输出PA5输出端的ADC,波动大概有25个ADC(12位4096,3V),但是相同环境条件软件条件,我在传感
    发表于 08-11 08:54

    隆基最新Nature:非对称自组装分子刷新钙矿/硅叠层电池效率至34.58%!

    在绒面硅基板实现高有序、均匀覆盖的自组装单分子层(SAMs)是提升钙矿/硅叠层电池(TSCs)效率的关键难题。本文开发了一种不对称自组装单分子层HTL201作为空穴选择层(HSL)
    的头像 发表于 07-11 09:03 ?726次阅读
    隆基最新Nature:非对称自组装<b class='flag-5'>分子</b>刷新钙<b class='flag-5'>钛</b>矿/硅叠层电池效率至34.58%!

    效率达25.62%,自组装π共轭分子用于抗紫外UV高效钙矿电池

    矿太阳能电池(PSC),尤其是倒置(p-i-n)结构PSC中因紫外线(UV)照射导致界面退化而严重影响器件稳定性的关键挑战。本研究报道了两种新型噻吩修饰的自组装π共轭空穴选择分子(Me-TPCP
    的头像 发表于 07-09 09:02 ?182次阅读
    效率达25.62%,自组装π共轭<b class='flag-5'>分子</b>用于抗紫外UV高效钙<b class='flag-5'>钛</b>矿电池

    TechWiz LCD 3D应用:微液晶分子摩擦排布

    在实际的摩擦过程中,液晶分子并不是按照摩擦方向均匀排布的,此软件的微扰法选项(Perturbation Method)允许液晶分子以类似于实际摩擦过程的方式移动,当使用了微扰方式时,液
    发表于 06-10 08:44

    原子层沉积(ALD)制备高透光铌SnO?电子传输层(ETL)实现高效钙矿太阳能电池

    矿太阳能电池(PSC)因其高效率和低成本成为光伏领域的研究热点,但其性能受限于电子传输层(ETL)的电荷复合与界面缺陷。SnO?因其高透光性(>85%)和化学稳定性成为理想ETL候选
    的头像 发表于 05-28 09:03 ?266次阅读
    原子层沉积(ALD)制备高透光<b class='flag-5'>掺</b>铌SnO?电子传输层(ETL)实现高效钙<b class='flag-5'>钛</b>矿太阳能电池

    共掺杂氧化铟电极:构建低缺陷、高透过率的钙矿/硅四端叠层太阳能电池

    透明导电氧化(TCOs)是半透明及叠层光伏电池的核心组件。传统ITO电极在近红外(NIR)波段存在寄生吸收问题,限制了钙矿/硅叠层电池的效率。对于半透明钙矿顶电池,近红外(NIR)区域的高透过
    的头像 发表于 05-23 09:02 ?455次阅读
    钽<b class='flag-5'>钛</b>共掺杂氧化铟电极:构建低缺陷、高透过率的钙<b class='flag-5'>钛</b>矿/硅四端叠层太阳能电池

    Sensirion SCD4x微型CO2传感器解决方案

    Sensirion再次成为环境传感器解决方案创新先锋,推出占地仅需1平方厘米的SCD4x创新微型CO?传感器。此次颠覆性创新以光声传感器技术
    的头像 发表于 04-25 15:09 ?561次阅读
    Sensirion SCD<b class='flag-5'>4</b>x微型<b class='flag-5'>CO</b>2<b class='flag-5'>传感</b>器解决方案

    一文浅谈联网传感

    监测、分析和自动化控制。 功能与特点: 数据感知? 传感器能检测环境中的各种参数,例如: 物理量?:温度、湿度、压力、光照、声音、加速度等。 化学量?:气体浓度(如CO?)、PH值、污染
    的头像 发表于 04-11 10:25 ?569次阅读
    一文浅谈<b class='flag-5'>物</b>联网<b class='flag-5'>传感</b>器

    TechWiz LCD 3D应用:微液晶分子摩擦排布

    在实际的摩擦过程中,液晶分子并不是按照摩擦方向均匀排布的,此软件的微扰法选项(Perturbation Method)允许液晶分子以类似于实际摩擦过程的方式移动,当使用了微扰方式时,液
    发表于 04-01 08:59

    CO?和O?传感器在CDMO发酵过程中尾气监测的应用

    在发酵工业中,无论是食品、饮料、制药还是生物燃料生产,尾气中的二氧化碳(CO2)和氧气(O2)都是关键参数。它们不仅对发酵过程有直接影响,还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因此,了解并控制这些尾气的含量
    的头像 发表于 03-04 10:29 ?525次阅读

    基于LMP91000在电化学传感器电极故障检测中的应用详解

    化学气体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原电池的原理相类似,当敏感气体扩散进入传感器内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化学反应过程中输出的电荷载流子与气体浓度成
    发表于 02-11 08:02

    星硕传感发布GDD4O2-25%VOL电化学氧气传感

    近期,星硕传感成功研发并推出了GDD4O2-25%VOL电化学式氧气传感器。这款传感器凭借其卓越的性能和广泛的适用性,正逐步成为各行各业安全
    的头像 发表于 01-24 13:42 ?744次阅读

    驱动丝(SMA)的可靠性设计(4) 力量设计

    和外在因素带来的阻力Fnn。这样,可以得到丝驱动可靠运行的前提条件:Fq&gt;F2+Fn+ Fnn4、驱动余量的设计我们的产品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外在不可控的因素,阻碍了
    发表于 11-27 17:49

    驱动丝(SMA)的可靠性设计(3) 响应时间的设计

    )基础参数计算模型》(以下简称SMA基础模型)匹配出来的,以常用的0.15线径的丝为例,假设我们需要的响应时间是0.5s,位移量是5%,丝从20°加热到100°所做的热功量,根据SMA基础模型表4
    发表于 11-27 17:46

    驱动丝(SMA)的可靠性设计(2) 不同厂家生产的丝有什么区别

    长度。 2)单程记忆的丝恢复响应慢。自身应变力量偏大,在增加较大的初始载荷情况下,冷却恢复依旧比较慢。 3)单程记忆丝的应用力量的范围较小。 4)相比双层记忆
    发表于 11-25 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