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固态电解质类型及相关特性梳理

新材料在线 ? 来源:新材料在线 ? 作者:新材料在线 ? 2022-07-08 10:37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固态电解质的不可燃烧性可以完美解决锂电池的安全问题,而且可以将锂金属负极和高压正极匹配做成更高能量密度的全固态锂电池,成为极具前景的下一代动力电池技术;固态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无法达到商业要求,相较有机液态电解质仍有较大差距。 进展方面,硫化物在商业化方面的进展较为领先,解决硫化物的界面及其稳定性应该是全固态主要的发展方向之一。

固态电解质类型及相关特性梳理

e4845ee2-fe45-11ec-ba43-dac502259ad0.png

技术路径:电芯内液体含量逐年减少,液态电解液逐渐转变为固液混合电解液,最终被全固态所取代;负极中锂金属的含量逐渐增加,最终达到以纯锂金属为负极材料的全固态电池;正极由LFP/NCM等材料逐步转化为以硫和空气为正极材料的全固态电池。 固态电池发展路径

e499a2f2-fe45-11ec-ba43-dac502259ad0.png

硫化物目前在商业化方面的进展较为领先,丰田的技术路线即为硫化物,其具有高离子电导率和固有的柔软特性和良好的机械强度,但同时具有与锂金属的不相容性和空气敏感性,且与电极间的阻抗过高;电池容量与循环性能仍远低于传统有机电解液电池,未来将硫化物固态电解质与聚合物固态电解质进行复合是解决此类缺陷的方向之一。 固态电池的诞生将会对目前的液态电池造成革命性的改变,如材料方面固态电解质、Bi-Polar新型箔材料将成为新兴材料,而对金属锂箔材的需求将会继续增大,同时大型平面叠片机将成为装配生产线的主宰,与此同时隔膜、电解液、壳/盖等零部件、PACK热管理将不再需要,而且铜箔、铝箔、石墨材料会因为Bi-Polar新型箔材料以及锂金属的竞争或将退出锂电池行业。

兴起的行业

1、固态电解质化工产业兴起 2、Bi-Polar新型箔材料将出现并形成巨大产业 3、金属锂将供不应求 4、大型平面叠片机将成为装配生产线的主宰 5、适合固态电解质的新型投料、混浆将出现

消退或退出的行业

1、隔膜和电解液产业将消失 2、铜箔、铝箔产业面临Bi-Polar材料的挑战或将退出锂电行业 3、石墨材料将面临金属锂的替代而产量大幅度下降 4、现有单体电池的零配件,如壳、盖将不再需要 5、PACK热管理不再需要;连接方式将大幅度简化,相应零配件不再需要 6、如果Tesla的Dry Coating电极生产应用起来,现今的搅拌设备、涂布机、NMP产业都会退场 7、卷绕机,注液机等现有单体电池的组装设备行业将消失 8、现有的立体库式电池充放电化成设备将不适合叠层电池的高电压和尺寸,也可能根本就不需要了

全球主要固态电池企业研发进展

以丰田为龙头的企业引领日本产业界发展

日本已经把发展全固态电池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充分发挥国内产、官、研紧密结合的传统优势,以举国之力发展固态电池技术。目前,日本各企业及研究机构在技术研究方面申请的专利数量居全球首位,产业化进程方面同样领先于其他国家。日本针对全固态电池的研发主线,已经从最初的探索高性能的电解质材料,逐步转移到解决诸如电芯的试制、制造工艺的开发、充放电循环寿命等课题之上。研究重点已经进入了根据不同的应用,尝试正极材料和负极材料的适当组合,以及尝试实现大规模量产的制造工艺开发的阶段。

美国技术初创公司为主发展固态电池技术

在能源部(DOE)科学基金和国家实验室研究的推动下,美国在固态电池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并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众多初创公司,如QuantumScape、SEEO、Solid Power、Solid Energy Systems、Ionic Materials等,这些初创公司以其在固态电池技术方面的先进性,目前已分别得到了宝马、大众、现代等汽车巨头和多家风投基金的投资。正是通过这些初创公司的技术创新能力,确保了美国进入全球固态电池研究水平的前列。 从技术路径来看,美国这些初创公司选择的技术路径以聚合物电解质和氧化物电解质为主,负极多采用锂金属。

三星为代表的企业界主导韩国固态电池开发

在固态电池的研发和产业化道路上,韩国以企业界为主导,在政府部门指引下,国内各大汽车电池生产商联合开发全固态电池。目前,韩国研究固态电池的企业主要有三星SDI、LG和现代汽车等,其中三星、LG和SK创新选择成立联合基金共同开发固态电池。现代没有参加以上的三家联盟,而是选择自主开发、与高校合作和外部投资的方式进入固态电池的产业链。在专利方面,韩国分布相对比较集中,三星SDI、LG和现代占比50%以上;在技术路径方面均以硫化物电解质为主。 全球固态电池企业研发情况

e4b4ca3c-fe45-11ec-ba43-dac502259ad0.png

内容摘自赛瑞研究《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趋势报告》&《2022年固态锂电池行业研究报告》

审核编辑 :李倩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锂电池
    +关注

    关注

    261

    文章

    8456

    浏览量

    177412
  • 电解质
    +关注

    关注

    6

    文章

    824

    浏览量

    20914
  • 电芯
    +关注

    关注

    14

    文章

    795

    浏览量

    26648
  • 能量密度
    +关注

    关注

    6

    文章

    289

    浏览量

    17011

原文标题:2022年固态锂电池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文章出处:【微信号:xincailiaozaixian,微信公众号:新材料在线】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液态电解电容与固态电解电容材质的差别

    液态电解电容与固态电解电容在材质上的核心差别在于 介电材料 和 阴极材料 ,这一差异直接决定了两者在性能、应用场景及可靠性上的显著不同,具体如下: 1. 介电材料:氧化铝层相同,但电解质
    的头像 发表于 08-13 16:35 ?166次阅读
    液态<b class='flag-5'>电解</b>电容与<b class='flag-5'>固态</b><b class='flag-5'>电解</b>电容材质的差别

    锂离子电池电解质填充工艺:技术原理与创新实践

    在锂离子电池的全生命周期中,电解质填充工艺的技术精度直接关联电池的能量密度、循环稳定性与安全性。美能锂电作为新能源制造领域的创新引领者,始终以精密工艺为基石,在电解质填充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中实现了从
    的头像 发表于 08-11 14:53 ?77次阅读
    锂离子电池<b class='flag-5'>电解质</b>填充工艺:技术原理与创新实践

    解析固态电解电容在音响设备中对音质的微妙影响

    的应用原理,分析其对音质的微妙影响机制,并对比传统电解电容的优劣差异。 从物理结构来看,固态电解电容与传统液态电解电容的最大区别在于电解质
    的头像 发表于 08-10 15:03 ?770次阅读

    钽元素赋能LLZO固态电解质,破解氧化物固态电池产业化密码

    电子发烧友网综合报道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浪潮中,固态电池技术被视为突破传统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与安全性瓶颈的关键所在。氧化物固态电解质凭借其出色的化学稳定性和宽温域适应性,逐渐成为与硫化物路线并驾齐驱
    的头像 发表于 05-26 09:29 ?7894次阅读

    钽元素赋能LLZO固态电解质,破解氧化物固态电池产业化密码

    电子发烧友网综合报道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浪潮中,固态电池技术被视为突破传统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与安全性瓶颈的关键所在。氧化物固态电解质凭借其出色的化学稳定性和宽温域适应性,逐渐成为与硫化物路线并驾齐驱
    发表于 05-26 07:40 ?1761次阅读

    清华大学:自由空间对硫化物固态电解质表面及内部裂纹处锂沉积行为的影响

    清华新闻网2月7日电 硫化物固态电解质Li5.5PS4.5Cl1.5具有锂离子电导率高(≈10 mS/cm)、机械加工性能优异、与金属锂负极的化学兼容性良好等优点,是构建具有高能量密度与高安
    的头像 发表于 02-14 14:49 ?524次阅读
    清华大学:自由空间对硫化物<b class='flag-5'>固态</b><b class='flag-5'>电解质</b>表面及内部裂纹处锂沉积行为的影响

    清华深研院刘思捷/港科大Kristiaan Neyts最新AEM封面文章:硫化物复合固态电解质

    复合固态电解质及其全固态锂离子电池的应用,并被评选为正封面(front cover)文章。 ? ? 本文综述了硫化物与聚合物复合固态电解质
    的头像 发表于 01-07 09:15 ?577次阅读
    清华深研院刘思捷/港科大Kristiaan Neyts最新AEM封面文章:硫化物复合<b class='flag-5'>固态</b><b class='flag-5'>电解质</b>

    陈军院士团队最新Angew,聚合物电解质新突破

    研究背景 固态锂金属电池(SSLMBs)因其高的能量密度和优异的安全性能在能源存储领域受到广泛关注。然而,现有固态电解质(SSEs)普遍存在离子传导性差、电极界面稳定性不足等问题,极大地限制了其实
    的头像 发表于 01-06 09:45 ?1104次阅读
    陈军院士团队最新Angew,聚合物<b class='flag-5'>电解质</b>新突破

    镁合金牺牲阳极与电解质接触不良的原因

    一、埋设深度不足 镁阳极的埋设深度决定了其与周围电解质的接触面积和接触质量。如果埋设深度不足,阳极可能与电解质的接触不良,导致保护电流分布不均,影响保护效果。特别是在地下水位较低或土壤干燥的区域
    的头像 发表于 01-02 21:00 ?354次阅读
    镁合金牺牲阳极与<b class='flag-5'>电解质</b>接触不良的原因

    Li3MX6全固态锂离子电池固体电解质材料

    ? ? 研究背景 Li3MX6族卤化物(M = Y、In、Sc等,X =卤素)是新兴的全固态锂离子电池固体电解质材料。与现有的硫化物固体电解质相比,它们具有更高的化学稳定性和更宽的电化学稳定窗口
    的头像 发表于 01-02 11:52 ?1083次阅读
    Li3MX6全<b class='flag-5'>固态</b>锂离子电池固体<b class='flag-5'>电解质</b>材料

    一种薄型层状固态电解质的设计策略

    研 究 背 景 用固态电解质(SSE)代替有机电解液已被证明是克服高能量密度锂金属电池安全性问题的有效途径。为了开发性能优异的全固态锂金属电池(ASSLMB),SSE通常需要具备均匀且
    的头像 发表于 12-31 11:21 ?961次阅读
    一种薄型层状<b class='flag-5'>固态</b><b class='flag-5'>电解质</b>的设计策略

    半互穿网络电解质用于高电压锂金属电池

    研究背景 基于高镍正极的锂金属电池的能量密度有望超过400 Wh kg-1,然而在高电压充电时,高镍正极在高度去锂化状态下,Ni4+的表面反应性显著增强,这会催化正极与电解质界面之间的有害副反应
    的头像 发表于 12-23 09:38 ?1048次阅读
    半互穿网络<b class='flag-5'>电解质</b>用于高电压锂金属电池

    固态电池中复合锂阳极上固体电解质界面的调控

    采用固体聚合物电解质(SPE)的固态锂金属电池(SSLMB)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能量密度,在下一代储能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的头像 发表于 10-29 16:53 ?1172次阅读
    <b class='flag-5'>固态</b>电池中复合锂阳极上固体<b class='flag-5'>电解质</b>界面的调控

    固态电池的优缺点 固态电池与锂电池比较

    固态电池是一种使用固态电解质代替传统液态电解质的电池技术。这种电池技术因其在安全性、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等方面的潜在优势而受到广泛关注。以下是固态
    的头像 发表于 10-28 09:12 ?7514次阅读

    无极电容器有电解质吗,无极电容器电解质怎么测

    无极电容器通常存在电解质电解质在无极电容器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可以增加电容器的电容量和稳定性。然而,电解质也可能带来一些问题,如漏电和寿命问题。
    的头像 发表于 10-01 16:45 ?1006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