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纤维化和再生分子轨迹的基本机制研究

上海生物芯片 ? 来源:上海生物芯片 ? 作者:上海生物芯片 ? 2022-03-15 15:11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再生是组织修复的“必杀技”,但皮肤损伤通常会产生纤维化的、无功能的疤痕。疤痕是指皮肤损伤后的纤维化,通过用非功能性结缔组织替代功能性组织来确保伤口能够尽快愈合。由于疤痕没有皮肤的毛发或腺体,因此也不具有正常的体温调节或屏障功能。尽管纤维化带来的医疗负担巨大,但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部分原因是缺乏对再生和纤维化愈合的基本机制的了解。所以想要发展促再生疗法,需要深刻理解从损伤到纤维化或再生的分子轨迹。

1a4004de-92d3-11ec-952b-dac502259ad0.png

近日,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研究组在Cell Stem Cell(IF:24.633)上发表了一篇题为Multi-omic analysis reveals divergent molecular events in scarring and regenerative wound healing的文章,该研究以单细胞多组学方式(单细胞转录组+蛋白质组)描绘了YAP抑制背景下瘢痕与伤口再生的分子轨迹。 研究发现,使用YAP (Yes-associated protein) 抑制剂可以防止成纤维细胞纤维化,并产生ENF (En-1-negative fibroblasts) 介导的再生,这一过程包括真皮附件如毛囊 (HF) 和腺体的恢复、细胞外基质 (ECM) 的结构与未发生损伤皮肤 (UW) 的结构相同以及具有相似的弹性。

1a82b630-92d3-11ec-952b-dac502259ad0.png

纤维化和再生创伤的多模态分析

研究分析了7个时间点的小鼠创面和皮肤:UW皮肤、术后第2天(炎症期)、术后第7天(成纤维细胞增殖期)、术后第10天、术后第14天(伤口重新上皮化、成纤维细胞产生细胞外基质)、术后第21天和术后第30天(成纤维细胞重塑ECM)。采用夹板切除伤口模型,该模型能够防止皮肤松弛小鼠典型的伤口快速收缩,从而可以对伤口恢复过程进行监控。伤后立即在创面注射YAP抑制剂或对照缓冲液,对伤口进行长时程多模分析。 对照组创面形成明显的纤维瘢痕,有密集、线性排列的ECM纤维,无毛囊和腺体;而YAP抑制剂处理后的创面,有毛囊和腺体再生,ECM纤维密度较低,且生长方向更随机。通过YAP敲除对该结果进行再次确认,抑制剂与对照组之间处理的差异并非由于抑制剂的脱靶效应引起。 根据FACS策略进行细胞分类,分离成纤维细胞(Lin-) 和其他细胞 (主要是免疫细胞;Lin+)。对一半的细胞进行scRNA-seq分析,总计2986个细胞。发现成纤维细胞在YAP抑制剂处理的创面中轻微增加;然而,对照组和YAP抑制剂创面的细胞比例大体相似,这表明YAP、抑制剂可能通过改变细胞表型而不是相对表征(或通过改变细胞类型中的亚群表征)来诱导再生。剩余的细胞进行蛋白质组学分析(timsTOF质谱分析)。主成分分析发现Lin-和Lin+蛋白组学标本在不同时间点上差异很大,而PBS样本和YAP抑制剂样本的差异则比较狭窄,这表明蛋白质组学分析可以在更广泛的修复动力学中捕获连贯的纤维化变化。

1acdcb5c-92d3-11ec-952b-dac502259ad0.png

疤痕形成与再生创面修复的多模态分析

(B)创伤愈合随时间变化的小鼠配对多模态分析实验策略。

(C)按细胞类型(左上)、处理组(右上)、小鼠个体(左下)和POD(右下)着色的scRNA-seq细胞的多重投影。

(D)PBS和维替泊芬(YAP抑制剂)处理的伤口按时间点的细胞类型比例。

(E)Lin-(成纤维细胞,上)和Lin+(非成纤维细胞,下)细胞。

(F)顶部,量化294个ECM参数的图像处理和分析管道示意图轮廓。底部为对照(左)和椎体芬(右)伤口随时间的t-SNE图。绿色阴影区域,UW皮肤簇;叠加箭头,ECM随时间演化。

识别修复的分子轨迹

因为成纤维细胞是瘢痕形成的主要驱动因素,研究假设YAP抑制剂通过改变成纤维细胞表型促进再生,并将scRNA-seq分析集中在成纤维细胞上。单细胞分析发现再生过程和纤维化过程并不是相互排斥的,具有促再生活性的细胞可能存在于瘢痕创面之中,但是在没有干预的情况下(例如YAP抑制剂处理),促纤维化分子的反应会覆盖再生的活性,并导致纤维化瘢痕表型。 此外,还分析了另外两种与伤口相关的细胞亚群:骨髓细胞和淋巴细胞。髓系细胞假时间分析显示,炎症基因(如Ccl6、Ccl9和Cxcl2)在早期富集,抗原呈递基因(如H2复合物)在后期富集。然而,这些基因在PBS和YAP抑制剂细胞中表达相似,表明该分析没有区分纤维化和再生愈合。淋巴样细胞假时间分析也没有区分纤维化和再生的伤口,而是分别反映了早期和晚期的NK和B/T细胞浸润。发现抑制剂处理与对照组相比,免疫细胞的组成并没有出现太大的差异。因此,疤痕表型是否产生并非是由于免疫细胞的差异,其原因可能还是主要集中在成纤维细胞之中。 使用CellChat分析scRNA-seq数据。CellChat强调了再生臂中涉及疤痕 (PBS) 成纤维细胞和非典型Wnt信号的促炎信号(如CXCL和IL6)的增加。这些独特的功能富集项,以及该组中较低的Dpp4表达,暗示了由非瘢痕性ENF设计的独特的分子愈合轨迹。

1ae5cf18-92d3-11ec-952b-dac502259ad0.png

成纤维细胞相互作用的CellChat分析

(A)细胞群对间配体-受体相互作用的强度。边缘宽度与配体-受体对的数量成正比。

(B)如(A)中,按细胞种群划分的子集。

(C)热图显示了基于指定信号网络(ncWNT, noncanonical Wnt)的计算网络中心性度量的每个细胞群的相对重要性。

(D和E)推断出的分泌细胞输出(D)和输入(E)通信模式,显示出推断出的潜伏模式和细胞群之间的对应关系(左)和信号通路(右)。

伤口纤维化和再生轨迹标记物的研究

基于综合多模态分析,试图验证不同创伤表型中关键基因的相关性。图谱中差异表达的基因指向了Wnt信号通路,包括Wnt的靶标基因、拮抗基因以及一个重要的调节因子Trps1。先前的研究表明Trps1是Wnt信号通路的主要调节因子,且与皮肤腺体的发育、生长和增殖相关。通过Trps1基因敲除以及过表达实验,研究确认该基因对于伤口再生是必要且充分的。支持了ENF介导的愈合(低Dpp4)在YAP抑制(低Ankrd1)的伤口中通过Wnt激活(高Trps1和Rspo1)实现HF再生这一发现。

确定Trps1在再生中的功能意义

鉴于Trps1在Wnt信号转导、HF形态发生和YAP调控中的重要性,以及Trps1+成纤维细胞和HF再生的空间关系,研究试图确定Trps1在创面再生中的作用。综合多模态分析区分了两种修复轨迹。第一种是EPF介导的 (Dpp4+),以机械激活(高核YAP,Ankrd1+,Trps1-)为特征,导致疤痕ECM。二是ENF介导 (Dpp4-),缺乏机械活化(低核YAP,Ankrd1-,Trps1+),并通过Wnt激活导致正常ECM和HF的再生。 总结一下,该研究通过对伤口再生进行YAP抑制剂处理后的长时程多模分析,建立了伤口再生的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以及蛋白质图谱,对研究皮肤伤口再生与纤维化瘢痕形成的阻断具有重要价值。 审核编辑:郭婷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eMCP
    +关注

    关注

    0

    文章

    19

    浏览量

    12968

原文标题:学术动态 | 单细胞+timsTOF揭示伤口再生的动态图谱

文章出处:【微信号:SBCNECB,微信公众号:上海生物芯片】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瞬态吸收光谱助力科学家揭示金属颗粒诱导分子自旋三线态产生的新机制

    郑州大学陈宗威和郭丰启教授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吴凯丰研究员合作,在揭示分子“暗态”超快光物理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研究人员利用金属纳米
    的头像 发表于 08-13 10:13 ?152次阅读
    瞬态吸收光谱助力科学家揭示金属颗粒诱导<b class='flag-5'>分子</b>自旋三线态产生的新<b class='flag-5'>机制</b>

    无刷直流电机电动汽车再生ABS双闭环控制研究

    电动汽车再生ABS双闭环控制研究.pdf 【免责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删除内容,谢谢!
    发表于 06-26 13:43

    电压放大器在电致发光纤维的特性研究中的应用

    实验名称:电致发光纤维的发光特性研究实验 研究方向:随着柔性电子产品、智能传感器、智能穿戴等领域的兴起,柔性电致发光器件得到了蓬勃的发展。柔性电致发光纤维以其便携性、柔软性及可编织性,
    的头像 发表于 05-08 11:42 ?282次阅读
    电压放大器在电致发光<b class='flag-5'>纤维</b>的特性<b class='flag-5'>研究</b>中的应用

    电机检测快速安装试验台轨迹研究

    效率,缩短装机时间是急需解决的间题 纯分享帖,需要者可点击附件获取完整资料~~~ *附件:电机检测快速安装试验台轨迹研究.pdf 【免责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删除内容!
    发表于 04-11 09:52

    功率放大器测试解决方案分享——电致发光纤维特性研究

    功率放大器测试解决方案分享——电致发光纤维特性研究
    的头像 发表于 03-06 18:46 ?699次阅读
    功率放大器测试解决方案分享——电致发光<b class='flag-5'>纤维</b>特性<b class='flag-5'>研究</b>

    本机房托管和自建数据中心相比有哪些优点

    本机房托管和自建数据中心相比有哪些优点,日本机房托管与自建数据中心相比,具有以下优点,主机推荐小编为您整理发布日本机房托管和自建数据中心相比有哪些优点。
    的头像 发表于 03-05 09:42 ?374次阅读

    电磁屏蔽高分子材料的最新研究动态与进展

    ? ? ? ? ? ? ? ? ? ? ? ? ? 电磁屏蔽高分子材料 研究进展 ? 高分子物理 目前,国家对太空环境的研究高度重视。其中木星探测面临极端辐射环境,传统屏蔽材料难以满足
    的头像 发表于 02-18 14:13 ?1056次阅读
    电磁屏蔽高<b class='flag-5'>分子</b>材料的最新<b class='flag-5'>研究</b>动态与进展

    童利民、郭欣研究团队发文报道有机小分子冰微纳光纤

    1 研究成果概述 近日,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童利民教授、郭欣教授研究团队,通过直接拉伸过冷有机液滴的方法,在低温下研制成功直径小至200nm、长度达5cm的有机小分子冰微纳光纤(OIMFs
    的头像 发表于 02-13 10:14 ?648次阅读
    童利民、郭欣<b class='flag-5'>研究</b>团队发文报道有机小<b class='flag-5'>分子</b>冰微纳光纤

    研究一种基于纳米纤维屈曲的微型弯曲敏感纤维

    ? 【研究背景】 ? ? 光纤电子学为建立分布式人体传感网络提供了可行性,特别是在摩擦电纤维技术的应用中。然而,由于生理信号的微小振幅和个体差异,实现能够监测微生理活动的光纤电子技术仍具挑战性
    的头像 发表于 02-06 14:09 ?433次阅读
    <b class='flag-5'>研究</b>一种基于纳米<b class='flag-5'>纤维</b>屈曲的微型弯曲敏感<b class='flag-5'>纤维</b>

    三大电功能高分子材料介绍

    分子材料。 一、导电高分子 导电高分子是一类能够传导电流的高分子材料。这类材料的出现,打破了传统高分子材料绝缘的局限,为电子器件的小型
    的头像 发表于 01-22 18:08 ?2539次阅读

    神奇的纤维素基材料

    纤维素是自然界中分布最广、储量最大的天然高分子。每年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能产生数千亿吨的纤维素,这使得纤维素成为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
    的头像 发表于 11-24 09:50 ?1284次阅读
    神奇的<b class='flag-5'>纤维</b>素基材料

    ATA-2021B高压放大器在碳纤维复合层板损伤定位研究中的应用

    实验名称:基于超声导波的碳纤维复合层板损伤定位研究实验内容:为实现碳纤维复合层板结构损伤定位及可视,此次试验提出一种基于主动式超声导波的复合层板损伤成像方法,利用超声导波在材料内部的
    的头像 发表于 10-11 15:24 ?640次阅读
    ATA-2021B高压放大器在碳<b class='flag-5'>纤维</b>复合层板损伤定位<b class='flag-5'>研究</b>中的应用

    园区封闭管理之人员和车辆定位及轨迹追踪

    如今园区封闭管理的需求越来越普遍,特别是化工类的园区,为了实现对园区内人员和车辆的准确高效管控,人车定位及轨迹追踪技术应运而生。本文将介绍这一技术在园区封闭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一、 什么是人车
    的头像 发表于 10-11 11:20 ?941次阅读
    园区封闭<b class='flag-5'>化</b>管理之人员和车辆定位及<b class='flag-5'>轨迹</b>追踪

    人员轨迹分析算法有哪些?

    人员轨迹分析是一项重要的数据分析技术,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预测人们的行为模式以及他们在特定时间和地点的活动。通过分析人员轨迹数据,我们能够从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例如人们的活动范围、常去的地点、活动
    的头像 发表于 09-26 10:42 ?1049次阅读

    差示扫描量热仪对PBT纤维的热性能的研究

    。目前来说聚酯类纤维主要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和聚堆本二甲丙酸(PTT)。而利用DSC差示扫描量热仪,对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进行了热性能测试,通过去研究PBT在不同升温速率下的热性能变化确定升温速率,研究P
    的头像 发表于 08-27 09:16 ?633次阅读
    差示扫描量热仪对PBT<b class='flag-5'>纤维</b>的热性能的<b class='flag-5'>研究</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