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车用芯片短缺久矣,国内企业“自救”造芯

海明观察 ? 来源:电子发烧友网 ? 作者:李诚 ? 2021-12-27 09:01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李诚)芯片短缺的阴霾笼罩着整个汽车产业,久久未见消散的迹象。近日有媒体消息称,受供应链问题、芯片短缺以及疫情的问题影响,丰田汽车将于明年1月暂停5家工厂的生产工作。今年以来,因受芯片短缺影响导致减产的不仅仅只有丰田,大众、宝马、奔驰等一重厂商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12月,据AFS 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因受芯片短缺影响,全球汽车产能减产1027.2万辆,其中中国市场减产198.2万辆,占比将近1/5。迫于汽车芯片短缺带来的产能压力,何小鹏不禁发文自叹“抽芯断供供更苦,举杯销愁愁更愁”。如今,汽车芯片短缺的情况愈演愈烈,与其受制于人,不如造芯自救,国内企业纷纷投入自主造芯的队伍,重塑汽车产业供应链。

芯片短缺,国内车企持续发力

我国9成以上的汽车芯片主要依赖进口,如今市场风云变幻,芯片短缺的问题成为了车企目前最大的焦虑,同时对我国的汽车产业也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用芯难的窘境触发了不少车企的“被动”技能,纷纷部署造芯计划,如比亚迪、吉利、蔚来等,力图通过芯片自主可控的方式,缓解芯片短缺的问题。

说到国内车企不得不提的就是比亚迪,比亚迪执行董事表示,此次缺芯的问题并未对比亚迪产生影响。那么比亚迪是如何在缺芯问题常态化的背景下做到独善其身的呢?虽然比亚迪以汽车业务起家,但是在电池、芯片领域也有一定的话语权,在汽车芯片短缺的影响下,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不降反增,接连数月拿下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一度超越特斯拉

其实比亚迪早在2004年就已经投身于芯片研发领域,从事功率器件、控制芯片智能传感器的研发工作,现已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能源、工业和消费类电子等新兴产业应用中。其中IGBT是比亚迪一直引以为傲的产品,同时比亚迪也是唯一一家拥有完整IGBT产业链的汽车公司。

如今汽车电气化、智能化的趋势推动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IGBT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芯片的性能对汽车的整体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比亚迪的IGBT在2018年在精细化平面栅工艺上实现了新的突破,进入IGBT4.0时代。IGBT4.0与前代产品相比电流密度提升了1/4,芯片面积减小两成以上,功耗也有所降低。目前比亚迪的车规级IGBT产品已实现量产并应用于自家车型中,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汽车的制造成本,还为整车价格上创造了一定的竞争优势。

截至2020年底,比亚迪车规级IGBT累计装车量已超100万辆。历经两年的沉淀,比亚迪自主研发的高密度沟槽栅技术也实现了重大突破,并对外官宣会即将发布一款高性能的IGBT6.0芯片。
pYYBAGHInEqAOcUOAAClyNnWyv0915.png?
图源:比亚迪

12月,比亚迪成功自主研发功率器件驱动芯片BF1181,现已实现量产,并陆续向整车厂商供货。BF1181是一款可驱动电压等级为1200V碳化硅MOSFET和IGBT的隔离型驱动芯片,CMTI大于100kV/μs,驱动峰值电流最高可达8A,可满足大多数功率器件的电流驱动需求,同时这款芯片还加入了智能互补输入的功能,当芯片输出端驱动力足够时,可直接驱动功率器件,当驱动芯片应用于大功率应用中,输出驱动力不足时会自动触发互补输入功能,与外部缓冲器连接进一步提高芯片的驱动能力,进而提高该芯片与其他功率器件的适配性。

在汽车应用中芯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是尤为重要的,BF1181严格按照车规级产品的设计与生产标准,通过了AEC-Q100汽车级应用验证。同时为提高芯片的安全性,避免在通电瞬间产生的尖峰电流击穿芯片,引发安全事故,比亚迪为这款芯片在原有的1200V基础工作电压上增加了200V的电压裕量,在实际应用中该芯片的直流工作电压最高可达1400V,同时还集成了一系列的安全保护功能以保证芯片工作的稳定性。
poYBAGHInFWAGlejAAiAvyUsVUg744.png?
图源:比亚迪

不止于功率器件,比亚迪在MCU应用方面也有布局,在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的推动下车规级MCU市场需求持续攀升,MCU产品也在由工业级向车规级延伸,并发布了一系列的8/32位车规级MCU,截至今年5月,比亚迪的车规级MCU量产装车量实现1000万颗的突破,工业级与车规级MCU出货量已达20亿颗。同时还表示,在未来将会推出超低功耗的8位车规级MCU以及基于M4F内核的32位高端MCU。

瑞芯微车用芯片“全家桶”

车用芯片短缺的问题并不是靠车企的力量就可以改变的,更重要的还是需要芯片厂商的助力。近日,瑞芯微发布了一系列的车载电子解决方案,涵盖了智能座舱RK3588M芯片、车载中控RK3568M、液晶仪表RK3358M芯片、车载AI视觉RV1126/RV1109芯片等,通过芯片为汽车产业赋能,加速国产替代的发展。

瑞芯微是一家专注于集成电路设计与研发的企业,在汽车电子应用中有着完整的产品矩阵,可为整车厂商不同的需求提供所需的方案。
poYBAGHInGOAchGZAAONYfjgSLM761.png?
图源:瑞芯微

这是本月继吉利汽车以来国内发布的第二款汽车智能座舱芯片,RK3588为瑞芯微的新一代旗舰芯片,采用的是8nm的制造工艺,芯片内部共含60亿颗晶体管。在处理器方面采用的是8核的CPUGPU,主频峰值为2.4GHz,芯片算力为6 TOPs。该芯片加入了360度环视算法,可与8K分辨率的图像传感器连接,通过高分辨率图像传感器的捕捉与智能的视觉算法配合,可将汽车外部环境在车载屏幕中实时呈现,提升行车人员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力,以保证行车安全。同时该芯片最高支持5块屏幕的驱动,包括了1块车载中控显示屏、两块电子后视镜显示屏以及两块后排显示屏。多屏驱动的功能满足了汽车智能化多屏应用的发展需求,在汽车应用中可为乘车人员带来更好的影音娱乐体验。

结语

此次汽车芯片短缺对于汽车行业来说是一次沉重的打击,不过细细想来,这也是国产汽车芯片的突围之路,刺激了不少车企与芯片产商开始正视国产芯片的短板,纷纷涌入芯片研发的队伍中,为国产芯片的崛起做铺垫,加速国产替代的发展。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汽车芯片
    +关注

    关注

    10

    文章

    942

    浏览量

    44314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裁员2000人,微如何自救

    汽车与工业芯片市场的寒潮正迫使半导体厂商纷纷瘦身过冬。 微科技(Microchip Technology)日前宣布裁员2000人,占全球员工的9%,希望通过降低成本、调整战略来自救。 这是该公司
    的头像 发表于 07-17 14:00 ?325次阅读
    裁员2000人,微<b class='flag-5'>芯</b>如何<b class='flag-5'>自救</b>?

    元能All-in-One芯片革新电机芯片市场

    到海外客户的认可,元能技术创新和精准服务诠释了“中国芯片设计企业的崛起之路”。 本文将聚焦元能的成长故事、创新技术与市场策略,探寻这家
    的头像 发表于 07-07 13:59 ?276次阅读
    元能<b class='flag-5'>芯</b>:<b class='flag-5'>用</b>All-in-One<b class='flag-5'>芯片</b>革新电机<b class='flag-5'>芯片</b>市场

    吐槽国内芯片资料

    国内企业的技术文档和欧美企业的文档,差距不是一点半点,欧美文档唯恐给你说不明白,国内文档唯恐给你说明白,这说明国内半导体
    发表于 06-02 15:17

    当我问DeepSeek国内芯片封测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企业,它这样回我

    在半导体产业链中,封装测试是连接芯片设计与终端应用的关键环节。国内封测企业凭借技术创新与产能扩张,正加速全球市场布局。当我让DeepSeek从技术优势、行业地位、市场规模、认证资质等维度,梳理出
    的头像 发表于 05-12 14:56 ?824次阅读
    当我问DeepSeek<b class='flag-5'>国内</b><b class='flag-5'>芯片</b>封测有哪些值得关注的<b class='flag-5'>企业</b>,它这样回我

    紫光同携手贞光科技,助力汽车芯片国产替代,打破国外垄断

    在智能汽车产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规级芯片的国产化替代已成为中国汽车产业链自主可控的关键战役。作为国内汽车电子芯片领域的领军企业,??紫光同
    的头像 发表于 05-09 16:51 ?1306次阅读
    紫光同<b class='flag-5'>芯</b>携手贞光科技,助力汽车<b class='flag-5'>芯片</b>国产替代,打破国外垄断

    科技规级信息安全芯片累计出货量突破300万颗

    截至2025年3月31日,国科技(688262.SH)的规级信息安全芯片累计出货量突破300万颗。这是继2024年10月公司的规级信息安全芯片
    的头像 发表于 04-15 11:43 ?769次阅读
    国<b class='flag-5'>芯</b>科技<b class='flag-5'>车</b>规级信息安全<b class='flag-5'>芯片</b>累计出货量突破300万颗

    北京市最值得去的十家半导体芯片公司

    突出表现的半导体企业。以下是基于技术创新、市场地位及发展潜力综合评估的十家最值得关注的半导体芯片公司(按领域分类): 1. 驰科技(SemiDrive) 领域 :规级主控
    发表于 03-05 19:37

    科技国产电容式MEMS压力传感器芯片突破卡脖子技术

    本帖最后由 jf_94815006 于 2025-4-25 10:11 编辑 午科技(辽宁省)有限公司是专注于MEMS芯片和集成电路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科技创新型企业
    发表于 02-19 12:19

    鸿翼与国创中心战略合作,加速自主芯片应用

    ,国创中心向鸿翼颁发了国内首颗满足汽车发动机引擎控制需求并达到ASIL-D级功能安全标准的全国产规级动力总成芯片产品证书。这一证书的颁发,不仅是对鸿翼
    的头像 发表于 02-07 11:05 ?691次阅读

    科技中标45万颗联网安全芯片项目

    近日,国科技再次传来喜讯,凭借在车联网安全芯片领域的卓越表现和强大竞争力,成功中标某国内知名主机厂高达45万颗的联网安全芯片项目。这一重
    的头像 发表于 01-03 11:30 ?775次阅读

    科技中标45万颗联网安全芯片项目

    近日,从国科技(股票代码:688262)再次传来捷报,凭借车联网安全芯片领域的卓越竞争力,国科技中标某国内主机厂45万颗联网安全
    的头像 发表于 12-30 15:49 ?681次阅读

    镁信成功通过AEC-Q100规级认证,开创国内氢气传感器新标杆

    近日,作为国内MEMS传感器技术的领先企业镁信宣布其自主研发的热导氢气传感器芯片成功通过全球权威的AEC-Q100规级认证。这一突破标
    发表于 12-23 14:20 ?941次阅读
    <b class='flag-5'>芯</b>镁信成功通过AEC-Q100<b class='flag-5'>车</b>规级认证,开创<b class='flag-5'>国内</b>氢气传感器新标杆

    全国产自主可控规MCU发布!使用RISC-V内核,进入动力安全域应用

    片,除了规级MCU之外,还有一款H桥驱动芯片、一款高边驱动芯片(已量产上车)。 ?
    的头像 发表于 11-15 09:08 ?3303次阅读

    盛智能与中国际发布SATA企业级SSD主控芯片XT6160

    国内领先的固态存储主控芯片及解决方案提供商盛智能,携手中国大陆集成电路制造业领军企业国际,推出业界首款支持端侧AI推理应用的SATA
    的头像 发表于 10-22 09:30 ?1311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