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优于深度学习AI芯片效率更高、功耗更低,类脑芯片研究进展如何?

Carol Li ? 来源:电子发烧友网 ? 作者:李弯弯 ? 2021-11-26 06:54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李弯弯)近年来,深度神经网络(DNN)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基于DNN的深度学习AI芯片业成为市场主流,然而深度学习所基于的大脑模型,是极度简化了的大脑神经元及其连接电路,与人脑相比,他们在效率方面的表现仍然不够好。

而与之相比,模仿大脑结构的芯片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功耗,模仿这类大脑行为的神经网络被称为神经形态网络,其代表为脉冲神经网络(SNN),神经形态网络的特征是使用更忠实地模仿大脑行为的模型,其对应的芯片是类脑芯片。类脑芯片被视为人工智能的终极目标,被称为下一代人工智能。


早在2011年IBM率先在类脑芯片上取得进展,不过因为技术限制,第一代TrueNorth芯片的性能并不高。2014年该公司推出了第二代TrueNorth芯片,采用三星28nm工艺,由54个晶体管组成,片上网络有4096个神经突触核心。加载了神经网络模型的TrueNorth芯片可作为实时感知流推理引擎使用,而且能够在快速、准确分类的同时保持超低功耗。

清华大学也在2012年早早瞄准人工智能发展,2014年成立联合了七个院系的类脑计算研究中心,施路平为类脑计算研究中心主任,2015年第一代类脑芯片天机芯问世,2017年团队研发出第二代天机芯,第二代天机芯具有高速度、高性能、低功耗的特点,制程缩小至28纳米,第二代天机芯相比于当时世界先进的IBM的TrueNorth芯片,功能更全、灵活性和扩展性更好,密度提升20%,速度提高至少10倍,带宽提高至少100倍。

据介绍,搭载天机芯的自行车,实现了实时视觉目标探测、目标追踪、自动过障和避障、自适应姿态控制、语音理解控制、自主决策等功能。2019年由清华大学类脑计算研究中心施路平教授所带团队开发出了全球首款异构融合类脑计算芯片天机芯,登上最新一期Nature封面。天机芯把人工通用智能的两个主要研究方向,即基于计算机科学和基于神经科学这两种方法,集成到一个平台,可以同时支持机器学习算法和现有类脑计算算法。

英特尔也是类脑芯片的重要玩家,2017年发布第一代神经拟态芯片Loihi,2021年9月30日发布第二代芯片Loihi 2,Loihi芯片是为新一代AI而设计的神经拟态芯片,具备更强的持续学习和在线学习能力,不仅让机器学习更快更高效,对于计算力的需求也更小,且可以满足众多新模型需求。据介绍,英特尔已经与合作伙伴一起,将Loihi芯片应用在机械臂、嗅觉传感、人造皮肤等应用上。

英特尔第二代Loihi芯片,结合了英特尔最新制程技术、异步时钟设计模式等技术。除了神经拟态处理速度变得更快,Loihi2芯片在可编程性和容量方面也有很大提升,在功耗和时延受限的智能计算应用方面也更强大。它能为新型神经启发算法和应用提供10倍的处理速度,每个芯片最多有100万个神经元,资源密度达15倍。

国内致力于类脑芯片研究的还有时识科技和灵汐科技。灵汐科技是一家类脑计算技术科技公司,这家公司也推出了类脑芯片,并且还发布了基于类脑芯片的类脑计算板卡和服务器、软件工具链和系统软件。灵汐科技的类脑芯片KA200,基于全新的存算一体、众核并行、异构融合架构,能高效支持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生物神经网络和大规模脑仿真,该芯片采用12nm工艺,单芯片集成25万神经元和2500万突触,集成30个类脑计算核,支持混合精度计算。

时识科技的技术起源于苏黎世大学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先进的数模混合神经形态处理器与神经形态算法研发成果,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时识科技2017年2月成立于苏黎世,2020年4月总部迁至中国。该公司开发的纯数字以及数模混合神经形态处理器,克服了传统冯·诺依曼计算机的局限性,提供低功耗和低延迟性能,为永远在线的物联网设备和边缘计算应用,比如手势识别、面部或物体检测、定位、跟踪和监视等,开发铺平了道路。

类脑芯片的研究是基于微电子技术和新型神经形态器件的结合,希望突破传统计算架构,实现存储与计算的深度融合,大幅提升计算性能、提高集成度、降低能耗。然而类脑芯片前景虽好,相比于依靠冯诺依曼结构的芯片来说仍处于研发阶段,虽然已有一些产品面世,然而应用却并不多见,如果要实现突破未来还需要更多投入。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深度学习
    +关注

    关注

    73

    文章

    5569

    浏览量

    123090
  • AI芯片
    +关注

    关注

    17

    文章

    1994

    浏览量

    36059
  • 类脑芯片
    +关注

    关注

    2

    文章

    15

    浏览量

    5029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书籍评测活动NO.64】AI芯片,从过去走向未来:《AI芯片:科技探索与AGI愿景》

    、应用到系统多个维度,全面且系统地阐述AI芯片技术体系。 书中各章节层层递进,先介绍深度学习AI芯片
    发表于 07-28 13:54

    Nordic收购 Neuton.AI 关于产品技术的分析

    与 Nordic 的 nRF54 系列超低功耗无线 SoC 结合,使得即使是资源极为有限的设备也能高效运行边缘 AI。Nordic 目前正在将 Neuton 深度集成到自身开发生态中,未来会提供更多工具、固件
    发表于 06-28 14:18

    **【技术干货】Nordic nRF54系列芯片:传感器数据采集与AI机器学习的完美结合**

    和更多外设接口。无论是运行还是休眠状态,功耗表现都非常出色! 3. 在传感器数据采集与AI机器学习中的优势? 答:主频高、功耗低,内置专用核处理数据采集,还配备
    发表于 04-01 00:00

    灵汐科技开源深度学习应用开发平台BIDL

    近年来,计算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方向,以其低功耗、高效率、高容错性等优势,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然而,
    的头像 发表于 03-05 09:13 ?1080次阅读
    灵汐科技开源<b class='flag-5'>类</b><b class='flag-5'>脑</b><b class='flag-5'>深度</b><b class='flag-5'>学习</b>应用开发平台BIDL

    FPGA+AI王炸组合如何重塑未来世界:看看DeepSeek东方神秘力量如何预测......

    ),设计定制化的FPGA架构,以优化性能和功耗。 2.提升跨领域技能? AI知识储备:掌握深度学习算法、模型量化和优化技术,以便更好地将AI
    发表于 03-03 11:21

    中山大学:在柔性触觉传感电子皮肤研究进展

    研究内容】 ? ? 中山大学衣芳教授团队在" 科学通报"期刊上发表了题为“ 柔性触觉传感电子皮肤研究进展”的最新论文。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柔性触觉传感电子皮肤的研究进展, 重点归纳总结了上述三
    的头像 发表于 02-12 17:03 ?1181次阅读
    中山大学:在柔性触觉传感电子皮肤<b class='flag-5'>研究进展</b>

    SynSense时识科技亮相CES,展现智能“芯”实力

    了一系列前沿的芯片产品,包括感存算一体动态视觉智能SoC Speck?系列、感知DVS事件相机系列以及
    的头像 发表于 01-13 15:37 ?740次阅读

    DMD芯片功耗效率优化方法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DMD技术因其高分辨率、快速响应和高对比度等优点,在显示和光通信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随着应用需求的提高,DMD芯片功耗效率问题日益凸显。 DMD芯片
    的头像 发表于 12-05 10:59 ?1479次阅读

    24W电源芯片U6120D实践更高的性能与更低的成本

    24W电源芯片U6120D 实践更高的性能与更低的成本 STEP01 芯片绿色节能模式?是指通过优化芯片设计和技术手段,以减少
    的头像 发表于 11-27 11:00 ?815次阅读

    什么是NPU芯片及其功能

    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人脑的神经网络结构。人脑通过神经元和突触的复杂网络处理信息,而NPU芯片则通过模拟这种结构来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与传统的CPU和GPU相比,NPU芯片在处理深度
    的头像 发表于 11-14 15:48 ?5790次阅读

    Orin芯片功耗分析

    是NVIDIA推出的一款专为自动驾驶设计的系统级芯片(SoC),它基于Arm架构,采用了先进的制程技术。Orin芯片集成了多个高性能的CPU核心、GPU核心以及深度学习加速器(DLA)
    的头像 发表于 10-27 15:45 ?2303次阅读

    AI大模型与深度学习的关系

    AI大模型与深度学习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们互为促进,相辅相成。以下是对两者关系的介绍: 一、深度学习
    的头像 发表于 10-23 15:25 ?3093次阅读

    AI大模型的最新研究进展

    AI大模型的最新研究进展体现在多个方面,以下是对其最新进展的介绍: 一、技术创新与突破 生成式AI技术的爆发 : 生成式AI技术正在迅速发展
    的头像 发表于 10-23 15:19 ?1728次阅读

    FPGA做深度学习能走多远?

    并行计算的能力,可以在硬件层面并行处理大量数据。这种并行处理能力使得 FPGA 在执行深度学习算法时速度远超传统处理器,能够提供更低的延迟和更高的吞吐量,从而加速模型训练和推理过程,满
    发表于 09-27 20:53

    如今火热的AI芯片到底是什么

    众所周知,人工智能的三大基础要素是数据、算法和算力,而这三大要素的核心就是AI芯片技术。随着各项基于AIGC前沿科技的广泛应用,AI对于算力的要求开始不断地快速攀升。特别是深度
    的头像 发表于 09-06 10:10 ?1734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