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浅析汽车座舱主芯片市场与产业格局

佐思汽车研究 ? 来源:佐思汽车研究 ? 作者:佐思汽车研究 ? 2021-06-25 15:08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汽车车机有四种类型

第一类是最简单的不带屏幕的,只有收音和播放数字音频功能,此类车型在中国几乎见不到,但在东欧、中亚、南美和非洲还是有不少销量。某些北美和欧洲的低端车型也是如此,其市场占有率约为10%。其主芯片通常是NXP于2008年推出的TEF6638HW。实际2017年的很多主流车型都采用的是这颗芯片,如丰田RAV4。

第二类是Display Audio,带屏幕,但不具备导航功能,有蓝牙和WiFi功能。其市场占有率约为20%。其主芯片通常有NXP的双核i.mx6,韩国Telechips的TCC8931/TCC8971,意法半导体的STA1095/STA1295,还有不少松下半导体(已被台湾新唐半导体以2.5亿美元收购)的芯片。

第三类可称为Infotainment,通常具备导航、上网、流媒体播放能力。这是市场主流。

第四类是与仪表共用一套硬件平台的,即虚拟机,也可以称为域控制器,目前市场占有率还很低。典型车型都在中国,如奇瑞星途、广汽埃安Aion LX、大众ID.4和长城H6顶配。虚拟机大幅度增加软件成本,如果量不大,很难分摊这些软件成本,反而比用两套系统的成本更高。传统车厂对虚拟机安全程度也有担心。此外,仪表供应商与车机供应商通常是分开的,合并需要一个过程。

Display Audio领域

Display Audio市场逐渐萎缩,除了意法半导体(ST)外,其余三家都心意阑珊。松下半导体被中国台湾新唐半导体收购后,仍然会维持其市场地位,因为松下汽车电子是全球最大的Display Audio供应商,市场地位稳固。

ST对Display Audio市场还有比较高的关注度,主打高性价比的手机投射应用,力求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主要型号是ST1275和ST1295。NXP的优势在于收音芯片领域几乎垄断市场,用户可以一站购齐。

Telechips同样主打性价比,2019年Telechips收入在1.1亿美元左右,是该公司5年来最高收入记录,2020年收入下滑了24%。也从83亿韩元的净利润变为94亿韩元的亏损。2021年1季度收入254亿韩元,同比增长13%,净亏损9亿韩元。

Telechips积极进军高端市场,顶级旗舰Dolphin3H更是把高通SA8155当对手。Dolphin3H的16核设计也是座舱SoC中内核最多的。

Telechips主要客户是现代、起亚、丰田、三菱和原大宇汽车被通用收购后的车型,后装市场主要客户JVCKENWOOD和阿尔派,Telechips主打高性价比。

中低端Infotainment领域

中低端Infotainment领域,NXP的市场份额比在Display Audio还要高。这个领域,NXP的对手除了Telechips只有联发科或高通的非车规芯片,还有瑞萨的R-CAR M3N,瑞萨推出的比较晚,生态体系远不如NXP。

德州仪器也渐渐退出市场,德州仪器原本依靠J6系列在德系占据比较高的市场份额,但J7推出的比较晚,且主打ADAS和网关领域,断了一个时代,这期间英特尔、高通和瑞萨趁虚而入。

德州仪器的优势是DSP模拟领域,发展高算力芯片不是其强项,也不是其方向,也不会带来多少利润。不过在德系三大豪华车领域,J6转做了收音与导航副SoC,长期内仍然有一席之地。

虽然已经过了10年,四核i.mx6仍然是中低端Infotainment领域霸主。主要客户包括长安、丰田、日产、PSA、福特中低端。

典型案例如长安的inCall系列,包括了长安大部分主力车型,未来可能升级到i.mx8。NXP最后一代座舱处理器也就是i.mx8,其早在2013年9月就已发布,然而直到近8年后的现在,下一代i.mx处理器还未公开发布。后继无人。

i.mx8几经波折,虽2013年就发布,但2018年才有量产版本,性价比自然不高,客户不多,除了铁杆支持者福特,中高端的Sync4车机都是i.mx8做主处理器,低端的CTR车机还是i.mx6。国内客户还有斑马和博泰,也就是上汽乘用车。除此之外,几乎找不到大客户。

NXP不愿加入高通、三星英伟达掀起的快速迭代的算力军备竞赛,NXP目前最先进的已经量产的还是ARM在2015年2月发布的Cortex-A72架构。而高通和英伟达已经在用A78架构了。

众所周知,每一代新架构都要更先进的制程支撑,然而7纳米5纳米费用惊人,动辄数亿、十几亿美元。NXP现在最先进不过是14纳米。迭代速度快意味着每一代产品的销量减少,这使得研发成本很难摊薄。

如果跟进高通、三星这样的对手,那么要么被拖死,要么亏损巨大。而高通、三星依靠手机领域庞大的出货量和强大的财力轻松分摊研发成本,还能快速迭代,拖着对手前进。虽然NXP宣称下一代会选择台积电的5纳米制程,但具体何时量产就未知了。

照i.mx8的经验,即使宣布推出产品到量产都要5年,而现在产品还没有任何消息,量产最快也要在7、8年后了,届时5纳米早已不是先进制程了。

中高端Infotainment领域,高通和联发科也有一席之地。联发科主要是和吉利合作,同时后装市场也实力不俗。高通主要是比亚迪和长安,网约车后装领域则几乎垄断,高通有两大类,一类是CSR芯片,CSR是高通在2015年24亿美元收购的,其车机SoC芯片实际来自CSR在2009年1.36亿美元收购的SiRF技术,以前主打后装市场,现在有在前装发扬光大的趋势。另一类则是手机用的非车规的骁龙625,虽是2016年2月发布的芯片,但性能足够满足目前的主流应用。

中高端Infotainment领域

中高端Infotainment领域玩家众多,竞争激烈,胜出的关键因素并非性能,而是服务和供应链。中高端Infotainment领域,主要是瑞萨、英伟达、高通、英特尔、三星五家。其中4家都是半导体巨头,车载领域的收入几乎都微不足道。

英特尔目前有5款芯片可选,其中4款是2016年8月推出的,即A3930/A3940/A3950/A3960,2018年底新增一款A3920,性能略高于特斯拉Model 3用的A3950,但没有通过AEC-Q100车规认证,不过价格远低于A3950,国内有几家非一线新兴造车厂家在用。

论性能,英特尔的A3900系列远不如其他三家来得高,毕竟它是4核芯片,且推出于2016年。但英特尔是最成功的,客户范围最广,包括铁杆支持者宝马,几乎全部使用旗舰A3960。

通用的一众主力车型,如GMC的SIERRA和DENALI,还有未来的电动悍马。凯迪拉克的高端凯雷德,还有2022或2023年上市的凯迪拉克旗舰轿车Celestiq和电动SUV Lyriq。

其余还有现代起亚的高端产品和选配产品,还有高端的Genesis。斯巴鲁的中高端也是全线使用英特尔的芯片。此外还包括沃尔沃的主力车型XC40/60以及捷豹路虎的部分车型。国内则包括了红旗的三款主力车型以及长城的轿跑F7,还有奇瑞的星途。

英特尔除了2018年底添加了A3920后,一直没有新产品推出,那么为什么英特尔的A3900系列市场份额能逐步提升呢?

推测可能有两点,一是供应链,近期芯片缺货很严重,但英特尔车机芯片不会缺货,因为英特尔是自有晶圆厂,英特尔拥有超越台积电的全球最大晶圆产能,并且其晶圆厂基本都在亚利桑那州的沙漠里,而不是特立独行的电网独立的孤星共和国德克萨斯州那里,能最大限度保证供应链安全。

瑞萨、英伟达和高通都需要看晶圆代工厂的脸色,也就是三星和台积电的脸色。三星虽然也是自有晶圆厂,但一方面,三星起步较晚。另一方面,三星厂在德州,冬季极寒,夏季酷热,电网独立,供电不够稳定。经历缺芯事件后,英特尔的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

再就是服务,英特尔为推广其芯片,特别开发了ACRN虚拟机,车厂可免费使用,也就是奇瑞星途上使用的虚拟机,在中国的几个项目,无论大小,英特尔几乎都亲身参与,这是高通、英伟达、瑞萨不能比的。

高通在汽车业务上倾注颇多,几乎和手机产品同时更新,不像三星或联发科要延迟至少一年。因为性能强大,高通收获了领克01/05、广汽AION V/Y、理想和小鹏的订单,海外主要是大众高尔夫8、ID.3、本田雅阁,B9代奥迪A4L、路虎发现和路虎卫士。

前者虽然收获不少舆论关注度,但出货量很低,远不能跟主流车型比,海外出货量大的只有高尔夫8和雅阁。奥迪A4则比较特殊,高通只是昙花一现,2021年中期改款的B9.5版奥迪A4和2023年大改款的B10将采用三星AutoV9,不仅是奥迪A4,未来奥迪全系列MIB3 TOP和保时捷全系列都会改用三星芯片。

此外大众的ID.4也采用了三星AutoV9。未来大众可能会把高尔夫8和ID.3也改用三星芯片。国内高尔夫8的销量不佳,两厢车卖三厢车价格,国内难以接受。欧洲销量还勉强。北美即使上市也会被日韩压着,销量很低。

奥迪全面转向三星主要可能是软件方面的原因,奥迪喜欢自主性更强的汽车级Linux即AGL系统,而高通更喜欢安卓系统。

尽管高通在国内新兴旗舰车型上几乎垄断,获得超高关注度,SA8155称为旗舰车型标配,但这些纯粹做标杆的高价车型销量都不会高。量产后,一个月销量估计难以超过1000辆。远不能弥补奥迪上的减少。此外,上游晶圆代工厂产能不畅或紧张也影响了高通的出货量。

英伟达除了铁杆支持者奔驰和蔚来外,其他客户量都很低,奥迪的仪表是英伟达除奔驰外的第二大收入来源。奥迪的上一代车机也使用英伟达芯片,但是2019年下半年新上市的使用高通的芯片,2021年起则改为三星的芯片,奥迪的仪表一直使用英伟达的芯片,没有变过。

2019年汽车业务收入大约7亿美元,2020年失去奥迪这个大客户,降至5.36亿美元,大幅下滑23.4%。至于比较先进的智能驾驶芯片,目前贡献还很低,低到可以忽略不计。

瑞萨的座舱用MCU几乎垄断全球,但SoC实力不强。

瑞萨3代R-CAR系列产品自2015年12月推出,2018年12月量产。开发过程中就得到丰田的支持,丰田的雷克萨斯自然是要全线采用R-CAR H3的。不过丰田的换代速度很慢,2021年初才开始从NX开始全面升级为R-CAR H3或R-CAR H3N的。

雷克萨斯2020年销量72万辆,北美和中国分别贡献了30万和22.5万的销量,预计2021年有望回升至85万辆。除丰田外,日产的高端产品也用R-CAR 3代,如即将上市的新一代旗舰电动车Ariya使用R-CAR M3W。本田高端的讴歌和马自达也有可能使用R-CAR 3代。

日系外,瑞萨抢占了德州仪器的市场空间,全面进军大众。大众的B级车帕萨特和迈腾全面采用R-CAR M3W或R-CAR M3。大众中型SUV所用的MQB A2平台也可能在2021年全面使用R-CAR M3,MQB A2平台包括了途观、探荣。

中国市场,瑞萨最主要的客户是长城和吉利,长城用料奢侈,即使不到10万的皮卡都用了瑞萨的M3N,主力车型H6的高配则是R-CAR H3。吉利星瑞是吉利直接将沃尔沃2.0T发动机放在吉利车上的爆款轿车,非常奇怪用了瑞萨的老产品,2013年量产的MP6530,采用四核设计,分别是A15和A7。

车规被特斯拉无情粉碎,特斯拉毫无顾忌地将消费级AMD显卡芯片用在最新的Model S上。保时捷为老用户(早期车机没有屏幕的保时捷用户)提供的车机则使用珠海全志的后装芯片T3,由江西丰城好帮手生产。联发科和高通很多手机芯片也从后装大举进军前装,车规被性价比取代。

汽车对于安全的要求要远超手机,汽车座舱还不会变成娱乐场所,即使有,也是极少数旗舰车型。除中美和西欧外的汽车市场对智能化需求并不强烈。汽车不是手机,对性能的需求没有强烈和狂热,高通将手机芯片的打法用在车机上,成功的可能性渺茫。

10年前的车机芯片i.mx6级别的还是市场主流,再过5年也可能如此,再过10年可能仍有i.mx6级别芯片的一席之地。中高端市场竞争激烈,性能平平(乱序执行性能远超ARM系列内核芯片)的英特尔A3900系列却能稳坐第一,性能最强的英伟达敬陪末座,客户也在流失。

编辑:jq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芯片
    +关注

    关注

    460

    文章

    52737

    浏览量

    444206
  • NXP
    NXP
    +关注

    关注

    61

    文章

    1357

    浏览量

    190255
  • 蓝牙
    +关注

    关注

    116

    文章

    6100

    浏览量

    174782
  • WIFI
    +关注

    关注

    81

    文章

    5413

    浏览量

    208994

原文标题:汽车座舱主芯片市场与产业格局分析

文章出处:【微信号:zuosiqiche,微信公众号:佐思汽车研究】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高可靠性车规级电感器在汽车智能座舱中的应用

    智能座舱系统的不断升级离不开被动元件的支持,电感器在智能座舱中主要发挥储能、滤波、噪声抑制、平滑电流等作用。选择高可靠性车规级电感器,将助力汽车座舱更高效、更智能。
    的头像 发表于 07-29 18:13 ?292次阅读

    智慧舱联:AI驱动下的座舱生态革命

    ”概念,精准概括了汽车座舱的智能化演进方向:以芯片级别的通信+计算融合为技术革新路径,以AI驱动为核心要素,智慧舱联将引领智能座舱产业未来十年的生态革命。从网联到舱
    的头像 发表于 07-07 12:09 ?539次阅读
    智慧舱联:AI驱动下的<b class='flag-5'>座舱</b>生态革命

    暑期共学邀约:与李老师共赴汽车座舱管理系统进阶之旅

    1.前沿实战,开启汽车座舱新征程今年的暑假班中,李老师会以全程实例项目讲解的方式,为我们铺开了一条从电路设计、原理图设计、PCB设计,再到信号仿真互连优化的完整知识链路。点击图片,查看课程详情!今年
    的头像 发表于 07-04 13:34 ?203次阅读
    暑期共学邀约:与李老师共赴<b class='flag-5'>汽车座舱</b>管理系统进阶之旅

    紫光展锐推出新一代旗舰级智能座舱芯片平台A8880

    近日,在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以下简称“上海车展”)期间,紫光展锐重磅推出新一代旗舰级智能座舱芯片平台A8880,以强劲实力全面助力汽车座舱智能化迈向新征程。
    的头像 发表于 04-27 14:29 ?935次阅读

    中汽中心出席2025第三届汽车座舱创新技术论坛

    近日,2025第三届汽车座舱创新技术论坛在吉林省长春市成功举办。中汽中心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周华,长春市汽车行业协会会长甘先国出席并致辞。来自整车及零部件企业、高校、行业机构共计200余位嘉宾和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
    的头像 发表于 04-22 11:10 ?510次阅读

    诚迈科技旗下智达诚远推出基于开源鸿蒙的国产汽车座舱系统——鸿志汽车座舱系统

    汽车产业智能化变革的关键阶段,中国科技企业正以自主创新重塑全球产业格局。诚迈科技汽车子公司智达诚远宣布推出鸿志汽车座舱系统,为“软件定义
    的头像 发表于 04-21 20:41 ?719次阅读
    诚迈科技旗下智达诚远推出基于开源鸿蒙的国产<b class='flag-5'>汽车座舱</b>系统——鸿志<b class='flag-5'>汽车座舱</b>系统

    聚焦汽车座舱车载屏幕测试

    本文关注汽车座舱车载屏幕测试,着重探讨其性能优劣对用户体验及行车安全的影响。测试包括亮度、对比度、色彩准确性、可视角度、触控性能和可靠性测试等多方面,旨在为相关研发工作提供参考。测试结果应与行业标准进行对比,以确保屏幕的性能表现和均匀性。
    的头像 发表于 04-18 17:12 ?471次阅读

    2024智能座舱芯片排行:本土芯片狂飙,谁在改写市场格局

    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最新监测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市场乘用车前装智能座舱搭载率持续攀升,上半年刚突破70%,到年底已达到73.4%,预计2025年将跨越80%大关。同时,2024年智能座舱
    的头像 发表于 03-31 13:11 ?842次阅读
    2024智能<b class='flag-5'>座舱</b><b class='flag-5'>芯片</b>排行:本土<b class='flag-5'>芯片</b>狂飙,谁在改写<b class='flag-5'>市场</b><b class='flag-5'>格局</b>?

    汽车座椅框架焊接技术进展与应用研究

    汽车座椅作为汽车内部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到驾乘人员的舒适度和安全性,还直接影响着车辆的整体性能和品牌形象。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汽车座椅的设计和制造工艺也在不断革新,尤其
    的头像 发表于 03-01 10:33 ?482次阅读

    汽车座椅焊接技术革新与应用展望

    汽车座椅作为汽车内部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到驾驶者和乘客的舒适度,还直接影响着车辆的安全性能。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和技术进步,汽车座椅的设计与制造技术也在不断革新,其中焊接技术的应
    的头像 发表于 02-23 11:09 ?465次阅读

    魏牌全新蓝山荣获汽车座舱个人信息安全保护验证证书

    近日,在2024中国国际汽车技术领袖专题论坛上,中汽研科技有限公司软件测评中心(以下简称“软件测评中心”)向魏牌全新蓝山颁发了国内首批《汽车座舱个人信息安全保护验证证书》,对魏牌全新蓝山的个人信息安全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的头像 发表于 11-25 15:17 ?771次阅读

    智能座舱的技术瓶颈及趋势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智能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汽车座舱的功能、交互方式、操作方便性发生了显著变化,交互方式由机械按钮为主、功能简单的电子座舱向注重多维交互、充满黑科技的智能座舱不断转变。智能座舱
    的头像 发表于 11-18 10:18 ?1743次阅读

    高通与谷歌合作开发AI优化的汽车座舱系统

    研发一个标准化的参考平台。该平台将运用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技术,为汽车座舱领域带来革新性解决方案。
    的头像 发表于 10-23 13:45 ?896次阅读

    ADAYO华阳参与《汽车座舱电子信息抬头显示器》团体标准工作组研讨会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车用智能显示分会在广东省惠州市华阳集团召开了T/CMMATB 《汽车座舱电子信息抬头显示器》标准第三次线下研讨会议,来自国内多家汽车整车、零部件和技术
    的头像 发表于 09-18 14:32 ?806次阅读

    天马牵头《汽车座舱液晶显示模块》标准获立项

    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要求。该标准将填补我国汽车座舱液晶显示领域标准空白,天马也将持续发挥在车载显示行业的领头作用,为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保障。
    的头像 发表于 08-19 11:07 ?978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