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真的有能够测量分子横截面积的标尺?

中科院半导体所 ? 来源:APC君 ? 作者:delta ? 2021-05-29 14:06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没有,科普结束。

然而,初中学过卡文迪许扭秤实验的你一定不甘心就这么结束。既然物理中有这么一个方法叫做二次放大法,那么用同样或类似的方法是否可以去测量微观世界的尺度呢?

这个可以有。本篇科普所要实现的,就是尽力用一种较通俗的语言介绍一种测量分子横截面积的方法:表面张力法。

表面张力是什么?

啊这,要从这里开始解释吗?

其实,表面张力的现象你已经见过不下千百回了:下雨时窗玻璃上的雨滴、清晨时绿叶上的露珠、洗衣服产生的大肥皂泡;而在高中你也已经或将要接触到表面张力的知识。从微观角度上讲,液体的内部是由很多很多分子构成的,这些分子因为相距既没有气体分子间那么远、又不如固体分子间那么近,所以表现出一种可以自由移动但又互相吸引的状态。如果用圆圈来表示分子,一杯液面接触气体的液体,其微观状态大致如下图所示。

可能已有读者注意到,在靠近液面的部分,我所绘制的圆圈——也就是分子,较稀疏。这是因为在气液分界面处考虑分子热运动,液体分子会逸散到空气中,同时空气中的分子也会进入液体;但是,在等体积情况下,液体的分子更多,因此逸散进入空气的分子也就更多,所以进入空气的分子数 > 进入液体的分子数,进而导致液体表面分子稀疏。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液面的连续性,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我们要用最少的表面分子构筑表面。显然只有球面满足这一条件,而有关于等体积时球体表面积最小问题的证明,在这里不再赘述。也就是说,液体表面分子间存在一种力,使得忽略重力作用时液体表面呈球面。维持这种状态的力便被称之为表面张力。

用箭头代表分子间作用力,显然液体分子“人数”更多,优势更大;气体分子就比较拉了,产生不了多少引力。这个引力差就是表面张力的产生原因(但不是表面张力本身),它让液面分子有向液体内部下降的趋势,从而保持表面紧绷。当然,这是一个比较容易通俗解释的模型,并不是真实现象,实际情况要比这复杂得多。

就比如,表面张力实际上的方向是与液面相切的,那么引力差如何产生这个方向的力呢?要理解的话只能这样强行解释:引力差把表面分子向下拉,同时这个分子两侧的表面分子又拉着它不愿意让它离开,如下图。

由于这个θ角特别小,分子级别的能有多大呢?咱就直接忽略掉了,这个拉力就是表面张力,与液面相切。

上面说了这么多,都是建立在只有一种液体的前提下。如果我们往这个液体里——就以水为例,加入溶质会怎么样呢?

那一夜,我不再纯洁——

哈哈,指水不再纯净,被加了溶质。别想歪了,晚上做的实验罢了。

当溶质加入之后,水的表面张力降低,那么根据能量最低原理,表面张力能肯定越小越好,那么水表面的溶质浓度就会比水内部的溶质浓度高一些;反之,则就小一些。这种表面浓度和内部浓度不同的现象被称作表面吸附。既然有现象,就会有闲着无聊(划掉)的科学家去寻找现象的规律,就比如希什科夫斯基这个人:我百度都百度不到这个人的信息,他居然还靠自己的实验数据得到了下述经验公式:

σ=σ?-σ?αln(1+c/β)

其中σ是溶液表面张力,σ?是溶剂表面张力,都是神秘的系数,显然c是溶液浓度。

这个经验公式是否正确呢?1916年物理化学家朗格缪尔也闲着没事提出了一个猜想,那就是固体表面的原子或分子存在向外的剩余价力,它可以捕捉气体分子。这种剩余价力的作用范围与分子直径相当,因此吸附剂表面只能发生单分子层吸附,并给出了朗格缪尔单分子层吸附等温式,该式在气液界面的应用形式如下:

819950ae-bfb6-11eb-9e57-12bb97331649.png

其中Γ是吸附量,Γ∞是极限吸附量,也就是表面全都是吸附分子时的吸附量,可近似看作极限吸附时溶质的物质的量。此时认为液体表面也只能发生单分子层吸附。如果我们能得到Γ∞,也就意味着分子横截面积为

81a6aaec-bfb6-11eb-9e57-12bb97331649.png

,就回归初心了。

根据化学热力学,我们可以推导(过程比较复杂,不再展示)出吉布斯吸附方程:

81b42474-bfb6-11eb-9e57-12bb97331649.png

将朗格缪尔公式代入,得到:

81c60cde-bfb6-11eb-9e57-12bb97331649.png

积分得到:

σ=σ?-RTΓ∞ln(1+kc)

与希什科夫斯基经验公式形式相同,一是可以证明其正确性,二是为我们最初的主题:测量分子横截面积找到了出口。只要能够测出表面张力和溶液浓度,并作出一条曲线,通过模拟这条曲线的函数关系式,即可得到Γ∞,进而测出分子横截面积。

溶液浓度可以通过光度计等一系列方法准确测定;表面张力则可以通过在毛细管中形成一个小气泡,用仪器测定毛细管内外压力差得到气泡的附加压力,当气泡最小时和毛细管内径相同,而毛细管内径数值可以通过先测量已知表面张力数值的液体的最大附加压力得到,此时由拉普拉斯公式可知附加压力最大并求出表面张力数值。有关拉普拉斯公式的推导和本文主要内容无关。

实战!得到正丁醇分子横截面积!

其实就是因为我实验做的是正丁醇所以实战也是这个,有设备的可以自己利用科普的原理,测测其他物质的分子横截面积。

接下来的内容就是些数据处理,不算科普范畴。感兴趣的可以看看,顺便给你们证实一下这种方法的可靠性还是比较高的。

Code:

data = {{0, 72.75}, {0.022, 65.91}, {0.066, 58.15}, {0.109,52.94}, {0.153, 49.27}, {0.262, 42.94}, {0.372, 38.53}, {0.590, 32.99}, {0.809, 28.86}}

fit = NonlinearModelFit[data, 72.75 - a*Log[1 + b*x], {a, b}, x]

Show[ListPlot[data], Plot[fit[x], {x, 0, 0.9}, PlotStyle -> {Red, Thick},AxesLabel -> {c, [Sigma]}]]

81d1e6f8-bfb6-11eb-9e57-12bb97331649.png

8211f964-bfb6-11eb-9e57-12bb97331649.png

正丁醇分子横截面积在

822c5c82-bfb6-11eb-9e57-12bb97331649.png

之间,误差较小。

编辑:jq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数据
    +关注

    关注

    8

    文章

    7270

    浏览量

    92488
  • 能量
    +关注

    关注

    0

    文章

    108

    浏览量

    16797
  • 仪器
    +关注

    关注

    1

    文章

    4006

    浏览量

    51418

原文标题:有能够测量分子横截面积的标尺吗?

文章出处:【微信号:bdtdsj,微信公众号:中科院半导体所】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干扰可以提高测量精度,是真的吗?

    一、前言 水可以引燃蜡烛,是真的吗?是真的! 蛇怕雄黄,是真的吗?是假的! 上述两个现象,已经由央视 财经频道《是真的吗?》揭秘。 今天要探讨的是: 干扰可以提高
    的头像 发表于 08-04 09:28 ?209次阅读
    干扰可以提高<b class='flag-5'>测量</b>精度,是<b class='flag-5'>真的</b>吗?

    面积薄膜光学映射与成像技术综述:全光谱椭偏技术

    在微电子制造与光伏产业中,大面积薄膜的均匀性与质量直接影响产品性能。传统薄膜表征方法(如溅射深度剖析、横截面显微镜观察)虽能提供高精度数据,但测量范围有限且效率较低,难以满足工业级大面积
    的头像 发表于 07-22 09:53 ?179次阅读
    大<b class='flag-5'>面积</b>薄膜光学映射与成像技术综述:全光谱椭偏技术

    FIB 技术在电池材料研究中的相关应用

    横截面分析操作与目的利用聚焦离子束(FIB)技术对电池材料进行精确切割,能够制备出适合观察的横截面。这一操作的核心目的在于使研究人员能够直接观察材料内部不同层次的结构特征,从而获取材料
    的头像 发表于 04-30 15:20 ?328次阅读
    FIB 技术在电池材料研究中的相关应用

    你知道电感的七大关键参数吗?

    (Ω*m),S是导体的横截面积(m2),l是导体的长度(m)。对于一段固定长度的导体,电阻的大小和导体的电阻率有关,而不是和通过导体的电压和电流有关。同样对于电感而言,电感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k是长冈
    发表于 04-16 11:31

    磁环饱和电流的计算公式

    饱和磁通密度Bs(饱和磁感应强度):这是磁性材料达到饱和时的最大磁通密度,通常由材料的磁特性提供。磁环的几何尺寸:包括磁环的平均环路长度l和磁环的横截面积A。磁导率μ\mu:通常为材料的相对磁导率
    的头像 发表于 04-03 15:12 ?834次阅读
    磁环饱和电流的计算公式

    远距离接线,线路电压压降怎么办? 卓尔凡400V升1000V变压器

    = IR),当电流(I)流经带有电阻(R)的电线,电压降(U)便会不可避免地出现。电线的电阻与材质、长度、横截面积紧密相关,像铜质电线虽电阻率低,但随着线路长度增加,电阻增大,电压降也愈发显著;同时,电线横截面积越小,对电流阻碍越强,
    的头像 发表于 04-03 08:49 ?602次阅读
    远距离接线,线路电压<b class='flag-5'>有</b>压降怎么办? 卓尔凡400V升1000V变压器

    变频串联谐振耐压试验装置:如何根据电缆长度与截面积选择容量

    在选择变频串联谐振耐压试验装置的容量时,需要考虑电缆的长度和截面积,因为它们直接影响到试验所需的电压、电流以及设备的容量。以下是根据电缆长度和截面积选择变频串联谐振耐压试验装置容量的详细步骤: 一
    的头像 发表于 03-14 09:39 ?555次阅读

    采用微米级三角形横截面栅线,实现99.86%透明度与低电阻,引领前接触技术革新与应用

    设计一种既能减少光损失又能保持高导电性的前接触结构。采用微米级三角形横截面栅线,通过光散射原理实现了99.86%的光学透明度和低至4.8Ω/sq的薄层电阻。三角形栅线设
    的头像 发表于 03-12 09:02 ?488次阅读
    采用微米级三角形<b class='flag-5'>横截面</b>栅线,实现99.86%透明度与低电阻,引领前接触技术革新与应用

    降银的网版印刷技术:无网结搭接对银浆印刷形貌的影响与优化

    的不同方式对栅线起伏高度和横截面积的影响。实验表明,无网结搭接可以减少栅线的高度起伏,并增加横截面积,从而降低电阻,提升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同时减少银浆的消耗,降低成
    的头像 发表于 02-07 09:02 ?770次阅读
    降银的网版印刷技术:无网结搭接对银浆印刷形貌的影响与优化

    三大电功能高分子材料介绍

    分子材料。 一、导电高分子 导电高分子是一类能够传导电流的高分子材料。这类材料的出现,打破了传统高分子
    的头像 发表于 01-22 18:08 ?2537次阅读

    VirtualLab Fusion案例:高NA傅里叶单分子成像显微镜

    1.摘要 傅里叶显微术广泛应用于单分子成像、表面等离子体观测、光子晶体成像等领域。它使直接观察空间频率分布成为可能。在高NA傅里叶显微镜中,不同的效应(每个透镜表面上角度相关的菲涅耳损耗、衍射等)会
    发表于 01-15 09:39

    AWG与其他标准电缆的比较

    在电子和电气工程领域,选择合适的电缆对于确保设备性能和安全性至关重要。美国线规(AWG)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电线规格标准,它定义了不同直径和横截面积的电线。然而,在全球范围内,还有其他几种电缆规格标准
    的头像 发表于 01-13 18:07 ?2042次阅读

    材料的9种力学性能衡量指标和测量方法

    ,以规定的速度均匀施加拉力,直至试样断裂。通过试验机记录的最大拉力值Fm,以及试样的原始横截面积S0,根据公式Rm=Fm/S0计算得出抗拉强度。 (2)屈服强度Re 定义:材料开始产生明显塑性变形时的最小应力值。对于明显屈服现象的材料,屈
    的头像 发表于 01-08 11:14 ?6500次阅读
    材料的9种力学性能衡量指标和<b class='flag-5'>测量</b>方法

    16管能穿几根六类网线

    关于16mm的PVC线管能穿几根六类网线的问题,这主要取决于线管内的空间利用率以及网线的具体规格。 一般来说,六类网线的横截面积较大,因此在线管内的穿线数量会受到限制。根据公开发布的信息,六类网线
    的头像 发表于 12-09 09:57 ?3009次阅读

    圆钢螺纹钢在线测径仪可为企业展示哪些内容?

    外轮廓尺寸及截面图、公差带; 实时显示各路测头的尺寸波动图,缺陷分析曲线; 实时显示圆钢的极大直径、极小直径、平均直径、椭圆度、截面积以及各路测头的测量值; 螺纹钢测量系统实时显示螺纹
    发表于 11-20 1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