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无恒定偏置下实现晶体管的非挥发性和可重构性

电子工程师 ? 来源:芯片揭秘 ? 作者:芯片揭秘 ? 2021-04-15 15:11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西电刘艳团队于IEEE EDL四月刊发布了基于静电掺杂的铁电晶体管器件,相比化学掺杂工艺,其具有非挥发、可重构、轻掺杂漏极、高源漏掺杂浓度、低源漏电阻等优良特性,对于先进集成电路工艺微缩和后摩尔新型器件提供了更多的解决路径。

研究背景

化学掺杂技术被大规模运用于半导体器件的制造,但其技术有着包括较高的掺杂活化热预算、低于固溶极限的掺杂浓度、杂质散射和掺杂梯度在内各种问题。相应地,静电掺杂技术被认为是最具有替代化学掺杂技术的新路线。通过这种技术,掺杂可以被能带和临近电极费米能级的相对能量差所控制,通过功函数调控或外偏置可实现有效控制。

作为化学掺杂技术的替代,静电掺杂技术因其非易失性、载流子可控的特性,基于该技术的可重构晶体管被提出,但这需要额外偏置条件来克服易挥发性。由于非易失性和可控的极化状态,铁电材料在非易失性存储器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这为实现非易失性和可重构性提供了技术路径。

西电刘艳教授团队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及印度理工学院联合课题组在这一研究方向上取得了重要进展,以“Proposal of Ferroelectric Based Electrostatic Doping for Nanoscale Devices”为题发表于IEEE Electron Device Letters,郑思颖为第一作者,西电刘艳教授和新加坡国立大学的Jiuren Zhou为共同通讯作者。

研究内容

在本项研究中,团队提出了基于铁电材料的经典掺杂技术,通过插入极性门的铁电薄膜实现了非挥发性和可重构性,可在不需要恒定偏置条件的情况下制备基于铁电材料静电掺杂技术的可重构纳米片场效应晶体管,具有自然形成的轻掺杂漏极(LDD)*和每立方厘米超过1021的极高的源漏区掺杂浓度,可改善晶体管亚阈值摆幅*、抑制漏极感应势垒降低(DIBL)*、获得超低源漏区电阻

*轻掺杂漏极:全称Lightly doped drain,在双扩散漏(double diffuse drain)工艺上发展而来,在MOS侧墙形成之前增加一道轻掺杂的离子注入流程,侧墙形成后依然进行源漏重掺杂离子注入,漏极和沟道之间会形成一定宽度的轻掺杂区域;相比DDD工艺降低了器件漏极附近峰值电场,削弱了热载流子注入效应。

*亚阈值摆幅:Subthreshold swing,是衡量晶体管开启与关断状态之间相互转换速率的性能指标,它代表源漏电流变化十倍所需要栅电压的变化量,又称为S因子,S越小意味着开启关断速率ON/OFF越快。

漏极感应势垒降低:Drain induction barrier lower,也称漏极诱导势垒降低,短沟道效应之一,当沟道长度减小、VDS增加、使得漏结与源结的耗尽层靠近时,沟道中的电力线可以从漏区穿越到源区,并导致源极端势垒高度降低,从而源区注入到沟道的电子数量增加,结果漏极电流增加。

9e176fe4-9da7-11eb-8b86-12bb97331649.png

晶体管参数表

9e229040-9da7-11eb-8b86-12bb97331649.png

图(a)铁电纳米片晶体管示意图

图(b)铁电薄膜的自极化和可控极化

图(c)可重构晶体管能带图

9e9d358e-9da7-11eb-8b86-12bb97331649.png

制备过程关键三步:

极性栅极-自对准控制栅-源漏接触

9ea9afa8-9da7-11eb-8b86-12bb97331649.png

VPG、VGS、VDS均为0时的载流子浓度分布

9ef8fe14-9da7-11eb-8b86-12bb97331649.png

ID-VG曲线和ID-VD曲线

a05ac580-9da7-11eb-8b86-12bb97331649.png

几类掺杂技术的成果对比

前景展望

本文所介绍的研究成果实现了无恒定偏置下实现晶体管的非挥发性和可重构性,并具有各种良好的性能改进,但对于超低漏源电阻的改进,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总而言之,该技术为先进纳米器件和和后摩尔新型器件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路径,在forksheet*等高集成度的先进工艺中非挥发性和可控掺杂是必要的。

*forksheet:通过在nanosheet结构中加入电介质“墙”隔离同型沟道实现晶体管单元面积缩小的一种晶体管结构。

原文标题:科研前线 | 西电静电掺杂新成果推动新型器件研发

文章出处:【微信公众号:芯片揭秘】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haq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电阻
    +关注

    关注

    87

    文章

    5661

    浏览量

    175877
  • 晶体管
    +关注

    关注

    77

    文章

    10043

    浏览量

    142615

原文标题:科研前线 | 西电静电掺杂新成果推动新型器件研发

文章出处:【微信号:ICxpjm,微信公众号:芯片揭秘】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Sensirion的SGP4x传感器对挥发性有机物和H2等气体的敏感性

    什么是还原气体?简单来说,还原气体是指在加热表面(如SGP4x传感器的金属氧化物层)上与大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合物。常见的还原气体包括氢气(H2)、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挥发性有机物)、一氧化碳(CO
    的头像 发表于 07-09 15:44 ?211次阅读
    Sensirion的SGP4x传感器对<b class='flag-5'>挥发性</b>有机物和H2等气体的敏感性

    下一代高速芯片晶体管解制造问题解决了!

    提高了器件的性能。据IMEC的研究,叉片晶体管相比纳米片晶体管可以实现约10%的性能提升。 叉片晶体管被认为是未来1nm及以下技术节点的有力候选架构。它能够将纳米片
    发表于 06-20 10:40

    耐辐射光电晶体管密封表面贴装光耦合器 skyworksinc

    电子发烧友网为你提供()耐辐射光电晶体管密封表面贴装光耦合器相关产品参数、数据手册,更有耐辐射光电晶体管密封表面贴装光耦合器的引脚图、接线图、封装手册、中文资料、英文资料,耐辐射光
    发表于 05-12 18:34
    耐辐射光电<b class='flag-5'>晶体管</b><b class='flag-5'>非</b>密封表面贴装光耦合器 skyworksinc

    多值电场型电压选择晶体管结构

    内建电场来控制晶体管对电压的选择通断,如图: 该晶体管由两个PN结组成,第一个晶体管PN结在外加电场下正向偏置,减小了内建电场,当通入的电
    发表于 04-15 10:24

    晶体管电路设计(

    晶体管,FET和IC,FET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源极接地放大电路的设计,源极跟随器电路设计,FET低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与制作,栅极接地放大电路的设计,电流反馈型OP放大器的设计与制作,进晶体管
    发表于 04-14 17:24

    晶体管电路设计() [日 铃木雅臣]

    本书主要介绍了晶体管,FET和Ic,FET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源极接地放大电路的设计,源极跟随电路的设计,FET低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和制作,栅极接地放大电路的设计,电流反馈行型op放大器的设计与制作
    发表于 03-07 13:55

    晶体管故障诊断与维修技巧 晶体管在数字电路中的作用

    可以作为开关使用,控制电流的流动。在数字电路中,晶体管通常用于构建逻辑门,实现二进制信号的逻辑运算。 信号放大 :晶体管还可以放大信号,这对于信号的传输和处理至关重要。 电流控制 :晶体管
    的头像 发表于 12-03 09:46 ?1864次阅读

    晶体管与场效应的区别 晶体管的封装类型及其特点

    通过改变沟道中的电场来控制源极和漏极之间的电流。 输入阻抗 : 晶体管 :输入阻抗相对较低,因为基极需要电流来控制。 场效应 :输入阻抗非常高,因为栅极控制是通过电压实现的,不需要电流。 功耗 :
    的头像 发表于 12-03 09:42 ?1167次阅读

    灯具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鉴定

    挥发性物质概述挥发性是指化合物从固态或液态转变为气态或蒸汽的能力,这一过程主要受温度和大气压的影响。在材料科学中,挥发性物质的研究对于产品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特别是在LED灯具制造领
    的头像 发表于 11-07 11:43 ?787次阅读
    灯具<b class='flag-5'>挥发性</b>有机化合物(VOC)鉴定

    晶体管的工作状态判断方法

    晶体管的工作状态判断是电子工程领域中的一项重要技能,它对于确保电路的正常运行和性能优化至关重要。晶体管的工作状态通常根据其内部PN结的偏置情况来判断,主要包括截止状态、放大状态和饱和状态三种,以及一种特殊的倒置状态。
    的头像 发表于 09-23 18:16 ?4682次阅读

    雪崩晶体管的定义和工作原理

    雪崩晶体管(Avalanche Transistor)是一种具有特殊工作特性的晶体管,其核心在于其能够在特定条件展现出雪崩倍增效应。以下是对雪崩晶体管的定义、工作原理以及相关特性的详
    的头像 发表于 09-23 18:03 ?2397次阅读

    晶体管的基本工作模式

    晶体管作为电子电路中的核心元件,其基本工作模式对于理解其工作原理和应用至关重要。晶体管的工作模式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放大模式和开关模式。这两种模式基于晶体管内部PN结的特性,通过控制输入电压或电流来
    的头像 发表于 09-13 16:40 ?2014次阅读

    NMOS晶体管和PMOS晶体管的区别

    NMOS晶体管和PMOS晶体管是两种常见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类型,它们在多个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以下将从结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应用场景等方面详细阐述NMOS晶体管
    的头像 发表于 09-13 14:10 ?8126次阅读

    CMOS晶体管和MOSFET晶体管的区别

    CMOS晶体管和MOSFET晶体管在电子领域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它们在结构、工作原理和应用方面存在显著的区别。以下是对两者区别的详细阐述。
    的头像 发表于 09-13 14:09 ?4270次阅读

    浅析高压晶体管光耦

    晶体管光耦是一款由发光二极和光电晶体管组成的光电耦合器,通过光电效应和晶体管放大特性,实现电信号的光学隔离与传输、确保信号稳定可靠。
    的头像 发表于 08-27 09:23 ?763次阅读
    浅析高压<b class='flag-5'>晶体管</b>光耦